资源简介 13.1 两种电荷学习目标 1. 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 2. 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3. 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4. 通过学习,消除对“电”的神秘感。任务一 电是什么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将塑料梳子(或玻璃棒)在化纤衣服(或丝绸)上摩擦几下,再将梳子(或玻璃棒)的一端靠近纸屑、头发等轻小物体,你看到了什么现象?问题:摩擦过的塑料梳子或玻璃棒能够 纸屑、头发等轻小物体。1. 摩擦过的塑料梳子或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就说明它们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我们把这种带电的物体称为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2.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做正电荷;另一种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做负电荷。 【应用1】(2025·佛山模拟)宋代《墨庄漫录》记载用孔雀毛扎成的翠羽扫帚可以吸引龙脑香燃烧后的灰烬。翠羽扫帚扫地时通过 使扫帚带电,而带电体能 轻小物体。任务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种类是不同的,下面我们探究它们所带电荷间有何作用规律。问题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问题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情况怎样呢?问题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情况又会怎样呢?问题4:如图是手摇起电机的示意图,摇动起电机手柄,当起电盘转动起来后,两个金属球就会带上异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两球间就会发生 。问题5: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间或带电云层和大地间的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 现象。1.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 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知识拓展:摩擦起电的实质(1)原子结构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量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因此原子整体不显电性。(2)摩擦起电的实质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它的一些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应用2】(2025·惠州期中)有 A、B、C三个轻质小球,其中 A球带正电。三个小球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C球( ) A. 一定带正电 B. 一定带负电C. 可能不带电D. 以上说法都不对特别提醒: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互相排斥带同种电荷,互相吸引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其中之一带电。注意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任务三 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一个物体是否带有电荷,我们怎么知道呢?请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来认识验电器。问题1:实验室用什么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问题2:检验物体带电的原理是什么?验电器1.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 结构如图所示,由金属球、金属杆、绝缘垫、金属箔组成。3.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带电体所带的电越多,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大。点拨:(1)看物体是否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若能吸引轻小物体,则带电,否则不带电;(2)看物体和已知带电物体间是否有相互排斥的作用力,若有排斥力,则与已知带电物体带同种电荷,否则不能确定;(3)让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验电器的金属箔是否张开,若张开,则带电,否则不带电。【应用3】(2025·珠海期中)小宇自制了一个简易的验电器,如图所示,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他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丝,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验电器可以直接检验出物体带正电还是带负电B. 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工作的C. 玻璃棒接触验电器时,金属丝上的正电荷转移到金属箔上D.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因得到了正电荷而带正电任务四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止阅读课本P49,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来了解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止。问题1:静电现象的应用有哪些?问题2:如何防止静电造成的危害?8/813.1 两种电荷学习目标 1. 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 2. 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3. 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4. 通过学习,消除对“电”的神秘感。任务一 电是什么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将塑料梳子(或玻璃棒)在化纤衣服(或丝绸)上摩擦几下,再将梳子(或玻璃棒)的一端靠近纸屑、头发等轻小物体,你看到了什么现象?问题:摩擦过的塑料梳子或玻璃棒能够 吸引 纸屑、头发等轻小物体。1. 摩擦过的塑料梳子或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就说明它们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我们把这种带电的物体称为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2.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做正电荷;另一种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做负电荷。 【应用1】(2025·佛山模拟)宋代《墨庄漫录》记载用孔雀毛扎成的翠羽扫帚可以吸引龙脑香燃烧后的灰烬。翠羽扫帚扫地时通过 摩擦 使扫帚带电,而带电体能 吸引 轻小物体。任务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种类是不同的,下面我们探究它们所带电荷间有何作用规律。问题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答: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两棒相互排斥。问题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情况怎样呢?答: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两棒相互排斥。问题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情况又会怎样呢?答: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两棒相互吸引。问题4:如图是手摇起电机的示意图,摇动起电机手柄,当起电盘转动起来后,两个金属球就会带上异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两球间就会发生 火花放电 。问题5: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间或带电云层和大地间的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 放电 现象。1.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 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知识拓展:摩擦起电的实质(1)原子结构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量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因此原子整体不显电性。(2)摩擦起电的实质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它的一些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应用2】(2025·惠州期中)有 A、B、C三个轻质小球,其中 A球带正电。三个小球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C球( C ) A. 一定带正电 B. 一定带负电C. 可能不带电D. 以上说法都不对特别提醒: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互相排斥带同种电荷,互相吸引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其中之一带电。注意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任务三 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一个物体是否带有电荷,我们怎么知道呢?请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来认识验电器。问题1:实验室用什么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答:验电器。问题2:检验物体带电的原理是什么?答: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验电器1.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 结构如图所示,由金属球、金属杆、绝缘垫、金属箔组成。3.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带电体所带的电越多,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大。点拨:(1)看物体是否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若能吸引轻小物体,则带电,否则不带电;(2)看物体和已知带电物体间是否有相互排斥的作用力,若有排斥力,则与已知带电物体带同种电荷,否则不能确定;(3)让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验电器的金属箔是否张开,若张开,则带电,否则不带电。【应用3】(2025·珠海期中)小宇自制了一个简易的验电器,如图所示,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他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丝,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用验电器可以直接检验出物体带正电还是带负电B. 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工作的C. 玻璃棒接触验电器时,金属丝上的正电荷转移到金属箔上D.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因得到了正电荷而带正电特别提醒: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实质、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等,属于基础知识。任务四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止阅读课本P49,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来了解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止。问题1:静电现象的应用有哪些?答: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复印等。问题2:如何防止静电造成的危害?答:避雷针、油罐车底部拖地的铁链等。8/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1 两种电荷 - 学生版.docx 13.1 两种电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