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5 电压与电压的测量学习目标 1. 知道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知道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电压值。 2. 学会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规则,能正确选择和识别电压表的量程,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进行测量。 3. 对比分析,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任务一 电源与电压观察下列甲、乙两图电路结构,结合灯泡的亮暗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初步认识电压。 问题1:甲、乙两个闭合电路中, 甲和乙 (选填“甲”“乙”或“甲和乙”)电路中有自由电荷。问题2:甲、乙两个闭合电路中, 甲 (选填“甲”“乙”或“甲和乙”)电路中,自由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问题3:根据图甲与图乙的区别,推测电源对形成电流起什么作用?答:电源促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1. 电压概念:由电源提供,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定向移动起来,形成电流。用符号U表示电压。2. 电流产生条件(1)有电源提供电压;(2)电路闭合。3. 电压单位(1)基本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2)单位换算:1 kV=103 V,1 mV=10-3 V。4. 常见电压(1)1节干电池电压是1.5 V。(2)家庭电路电压是220 V。【应用1】关于电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B. 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提供电压C. 只要电路中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D. 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一般是不同的特别提醒:以电流形成条件为线索,理解电压的含义。任务二 电压的测量阅读课本P69~P71,回答下列问题,掌握电压表的结构及使用方法。问题1:电压表的结构(1)接线柱:正接线柱有 2 个,负接线柱有 1 个。(2)测量范围:①选择“-”接线柱和“3”接线柱:测量范围是 0~3 V,分度值是 0.1 V。②选择“-”接线柱和“15”接线柱:测量范围是 0~15 V,分度值是 0.5 V。问题2:电压表的连接(1)探究电压表与用电器的串、并联:如图所示,把电压表分别与小灯泡串联、并联,迅速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小灯泡亮暗、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 ①甲、乙两幅图中,哪幅图中电压表测量的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答:题图甲中,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示数是3 V,所以测量的不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题图乙中,小灯泡发光,电压表示数是3 V,所以测量的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②由图中所示现象可知,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用电器 并 联。(2)探究电压表“+”“-”接线柱的接法:根据电流表的接线规则,推测电压表的使用。①按照电流的方向,电压表的“+”接线柱应该接在待测用电器的 电流流入端 ,“-”接线柱应该接在待测用电器的 电流流出端 。(均选填“电流流入端”或“电流流出端”)②如果“+”“-”接线柱接反,会出现什么情况?答: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甚至会撞击左侧边框变形。(3)在使用电压表测量被测用电器两端电压时,如何选择电压表的正接线柱(电压表的测量范围)?(请从安全性、准确性两个角度进行描述)答:①若测量电压高于3 V,选择“3”接线柱时,指针会超过最右侧刻度线,无法读数;甚至会由于偏转角度过大撞击右侧边框而损坏指针;若测量电压低于3 V,选择“15”接线柱时,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②当待测电压小于或等于3 V时,选用“3”接线柱;当待测电压大于3 V时,选用“15”接线柱;在不知道被测电压大小时,为了安全,应选用“15”接线柱。问题3:电压表的读数(1)如何根据电压表正接线柱的连接情况,判断电压表的测量范围?答:选择“3”接线柱,测量范围是“0~3 V”;选择“15”接线柱,测量范围是“0~15 V”。(2)两个测量范围的分度值分别是多少?答:测量范围是“0~3 V”时,分度值是0.1 V;测量范围是“0~15 V”时,分度值是0.5 V。(3)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 5 V+ 1 V= 6 V。1. 电压表的使用规范(1)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2)电压表“3”或“15”接线柱的选法①若知道被测用电器两端电压范围:被测用电器两端电压小于或等于3 V,则选用“3”接线柱接入电路;被测用电器两端电压大于3 V,则选用“15”接线柱接入电路。②若不知道被测用电器两端电压范围:选用“15”接线柱进行测量,若测量结果小于或等于3 V,则更换为“3”接线柱;否则不用更换。2. 电压表的读数步骤(1)根据电压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确定电压表的测量范围。(2)根据电压表的测量范围,确定电压表的分度值。(3)根据指针的位置,进行读数。【应用2】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中,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两灯串联,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答:如图所示。特别提醒:电压表接线思路:并联→正入(选择正确接线柱)→负出。【应用3】电压表的表盘及指针如图所示,若接“0~3 V”量程,电压表的读数为 0.6 V;若接“0~15 V”量程,表盘上每小格代表 0.5 V,读数为 3 V。7/713.5 电压与电压的测量学习目标 1. 知道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知道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电压值。 2. 学会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规则,能正确选择和识别电压表的量程,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进行测量。 3. 对比分析,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任务一 电源与电压观察下列甲、乙两图电路结构,结合灯泡的亮暗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初步认识电压。 问题1:甲、乙两个闭合电路中, (选填“甲”“乙”或“甲和乙”)电路中有自由电荷。问题2:甲、乙两个闭合电路中, (选填“甲”“乙”或“甲和乙”)电路中,自由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问题3:根据图甲与图乙的区别,推测电源对形成电流起什么作用?1. 电压概念:由电源提供,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定向移动起来,形成电流。用符号U表示电压。2. 电流产生条件(1)有电源提供电压;(2)电路闭合。3. 电压单位(1)基本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2)单位换算:1 kV=103 V,1 mV=10-3 V。4. 常见电压(1)1节干电池电压是1.5 V。(2)家庭电路电压是220 V。【应用1】关于电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B. 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提供电压C. 只要电路中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D. 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一般是不同的特别提醒:以电流形成条件为线索,理解电压的含义。任务二 电压的测量阅读课本P69~P71,回答下列问题,掌握电压表的结构及使用方法。问题1:电压表的结构(1)接线柱:正接线柱有 个,负接线柱有 个。(2)测量范围:①选择“-”接线柱和“3”接线柱:测量范围是 V,分度值是 V。②选择“-”接线柱和“15”接线柱:测量范围是 V,分度值是 V。问题2:电压表的连接(1)探究电压表与用电器的串、并联:如图所示,把电压表分别与小灯泡串联、并联,迅速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小灯泡亮暗、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 ①甲、乙两幅图中,哪幅图中电压表测量的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②由图中所示现象可知,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用电器 联。(2)探究电压表“+”“-”接线柱的接法:根据电流表的接线规则,推测电压表的使用。①按照电流的方向,电压表的“+”接线柱应该接在待测用电器的 ,“-”接线柱应该接在待测用电器的 。(均选填“电流流入端”或“电流流出端”)②如果“+”“-”接线柱接反,会出现什么情况?(3)在使用电压表测量被测用电器两端电压时,如何选择电压表的正接线柱(电压表的测量范围)?(请从安全性、准确性两个角度进行描述)问题3:电压表的读数(1)如何根据电压表正接线柱的连接情况,判断电压表的测量范围?(2)两个测量范围的分度值分别是多少?(3)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 V+ V= V。1. 电压表的使用规范(1)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2)电压表“3”或“15”接线柱的选法①若知道被测用电器两端电压范围:被测用电器两端电压小于或等于3 V,则选用“3”接线柱接入电路;被测用电器两端电压大于3 V,则选用“15”接线柱接入电路。②若不知道被测用电器两端电压范围:选用“15”接线柱进行测量,若测量结果小于或等于3 V,则更换为“3”接线柱;否则不用更换。2. 电压表的读数步骤(1)根据电压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确定电压表的测量范围。(2)根据电压表的测量范围,确定电压表的分度值。(3)根据指针的位置,进行读数。【应用2】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中,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两灯串联,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特别提醒:电压表接线思路:并联→正入(选择正确接线柱)→负出。【应用3】电压表的表盘及指针如图所示,若接“0~3 V”量程,电压表的读数为 V;若接“0~15 V”量程,表盘上每小格代表 V,读数为 V。7/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5 电压与电压的测量 - 学生版.docx 13.5 电压与电压的测量.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