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5.5 数学归纳法探究点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问题探究点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平面几何和整除问题探究点三 归纳、猜想及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学习目标】1.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2.了解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归纳奠基”和“归纳递推”两个步骤缺一不可.知识点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定义:一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如果(1)当 时,命题成立;(2)在假设(其中 )时命题成立的前提下,能够推出______时命题也成立.那么,这个命题对大于等于 的所有自然数都成立.在上述定义中,(1)是(2)的基础,即只有确定了 时命题成立,后续的推导才会有意义.【诊断分析】1.数学归纳法证明的第一步中的初始值 只能是1吗?解:数学归纳法证明的第一步中的初始值 应根据命题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不一定是1.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凸 边形的内角和为 时,其初始值.2.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有关命题要注意哪些方面 解:(1)两个步骤、一个结论缺一不可.(2)第二步中,证明“当 时命题成立”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归纳假设”,即必须用上“当 时命题成立”这一条件,没有运用“归纳假设”的证明不是数学归纳法.(3)在第二步的证明中,“当 时命题成立”这一归纳假设起着已知条件的作用,“当 时命题成立”则是求证的目标,在这一步中,一般要先凑出归纳假设里给出的形式,以便利用归纳假设.探究点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问题例1(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证明:①当时,左边 ,右边,左边右边,故当 时,等式成立.②假设当 时,等式成立,即 ,则当 时,,即当 时,等式也成立.由①②可知,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解:①当时,左边,右边,左边 右边,故当 时,不等式成立.②假设当 时,不等式成立,即 ,则当时, ,因为,所以 ,所以 .即当 时,不等式也成立.由①②可知, .[素养小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的考题,意在考查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求解时需过双关:一是“看项关”,即看清等式两边的构成的规律,等式的两边各有多少项,项的多少与 的取值是否有关;二是“归纳递推关”,利用归纳假设,证明从到 ,等式都成立.探究点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平面几何和整除问题例2 求证:对任意的, 能被64整除.证明: (1)当时, 能被64整除,命题成立.(2)假设当时, 能被64整除,则当 时,,因为, 均能被64整除,所以 能被64整除,即当 时,命题也成立.由(1)(2)可知,对任意, 能被64整除.例3 证明:凸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为 ,.证明:①当 时,凸四边形有2条对角线,,命题成立.②假设当时,命题成立,即 ,则当 时,增加了1个顶点,凸多边形的对角线增加了条,则 ,即当 时,命题也成立.由①②可知,命题对任意, 都成立.[素养小结]解决整除性问题的关键是从要证的式子中拼凑出假设成立的式子,再证明剩余的式子也能被某式(数)整除.在几何问题中,常用到与正整数 有关的几何证明,包括交点个数、内角和、将平面分成若干部分等问题,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关键是“找增量”,即几何元素从个变成 个时,所证的几何量将增加多少.证题时可以先用 得出结果,再结合几何图形给予严谨的证明.探究点三 归纳、猜想及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例4 猜测使对任意正整数恒成立的正整数 的最小值为___.3[解析] 当,时, 不成立,则 不合题意.当时,不等式即为 ,当时,不等式即为 ,当时,不等式即为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该式对于, 成立.①当时,不等式即为 ,不等式成立.假设当时不等式成立,即 ,则当时, ,,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时, ,故当,时,,即 ,所以,即当 时,不等式也成立.综上可得,对任意的 均成立.故正整数 的最小值为3.变式 已知数列满足关系式 ,.(1)用表示,, ;解: ,,.(2)猜想的表达式(用和 表示),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解:猜想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时, ,猜想成立.②假设当 时猜想成立,即 ,则当 时,,所以当 时,猜想也成立.由①②可知,对一切 猜想都成立.[素养小结]归纳、猜想及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考题,意在考查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破解关键:一是先根据已知不等式或数列的前几项,观察其规律,归纳出结论,即猜想出结论;二是利用数学归纳法,对所猜想的结论进行证明,从而得出猜想是正确的.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这一不等式时,应注意( )A. B., C., D.,[解析] 当,,时,显然不等式不成立,当 时,不等式成立,故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这一不等式时,应注意,.故选D.√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时,从 到等式左边需增添的项是( )A. B.C. D.[解析] 当时,左边,共 个连续自然数相加,当 时,左边,所以从 到,等式左边需增添的项是 .故选C.√3.现有命题:,用数学归纳法探究此命题的真假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用数学归纳法判断此命题的真假B.此命题一定为真命题C.此命题加上条件 后才是真命题,否则为假命题D.存在一个无限大的常数,当 时,此命题为假命题√[解析] ①当时,左边,右边,左边 右边,等式成立.②假设当 时,等式成立,即 ,则当时, ,即当时,等式也成立.由①②可知,对任意 ,等式 恒成立.故选B.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假设当 时,不等式成立,则当 时,应推证的目标不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观察不等式中分母的变化便知.1.如何正确使用数学归纳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关键在于“两个步骤要做到,递推基础不可少,归纳假设要用到,结论写明莫忘掉”.因此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验证是基础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表明:第一个步骤是要找一个数,这个 就是我们要证明的命题对象的最小自然数,这个自然数并不一定都是“1”,因此“找准起点,奠基要稳”是我们正确运用数学归纳法第一个要注意的问题.(2)递推是关键数学归纳法的实质在于递推,所以从“”到“ ”的过程,必须把归纳假设“”时的命题成立作为条件来导出“ ”时的命题成立,在推导过程中,要把归纳假设用上一次或几次.(3)正确寻求递推关系①在第一步验证时,不妨多计算几项,并争取正确写出来,这样对发现递推关系是有帮助的.②探求数列通项问题要善于观察式子或命题的变化规律,观察 处在哪个位置.③在书写时,一定要把包含的式子写出来,尤其是 中的最后一项,除此之外,多了哪些项,少了哪些项都要分析清楚.2.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题型与技巧(1)数学归纳法的题型:①证恒等式;②整除性的证明;③探求平面几何中的问题;④探求数列的通项;⑤不等式的证明.(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一些等式命题的关键在于“看项”,弄清两边的构成规律,等式两边各有多少项,项的多少与 的取值的关系,从到 时,等式的两边会增加多少项、增加怎样的项.(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常用放缩法,即在假设的基础上,通过放大或缩小等技巧变换出要证明的目标不等式.(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时,常从中分离出 或利用的差能被整除,使问题简化.(5)探索性问题中,通过观察 分析 归纳 猜想,探索一般规律,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没有给出猜想信息,先创造条件得出结论,再证明.例1 给出下列等式:;;;.根据给出的等式的规律,归纳猜想出等式的一般结论,并证明你的猜想.解:由题意猜想:,.下面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1)当 时,猜想显然成立.(2)假设当 时等式成立,即 ,那么当 时,,所以当 时猜想成立.根据(1)(2)可知对任意正整数猜想均成立.2.赋值、猜想、证明.例2 已知是定义在上的不恒为零的函数,且对任意的, 都满足,若, ,求证:.分析:用归纳的思想方法,通过赋值、计算、猜想、证明四步完成.证明:令, ,当时, ;当时, ;当时, ;……猜想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1)当时,, 式成立.(2)假设当时式成立,即 ,则当 时,,当时, 式成立.由知,对, 成立,.要证明结论成立,只需证明 ,,.3.求值、猜想、证明.例3 已知,, .(1)当,2,3时,试比较与 的大小关系;解:当时,,,所以 ;当时,,,所以 ;当时,,,所以 .(2)猜想与 的大小关系,并给出证明.解:由(1)猜想: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 时,不等式显然成立.②假设当 时不等式成立,即 ,则当 时,,因为 ,所以 .由①②可知,对一切,都有 成立.5.5 数学归纳法【课前预习】知识点(2)k+1诊断分析1.解:数学归纳法证明的第一步中n的初始值n0应根据命题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不一定是1.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凸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时,其初始值n0=3.2.解:(1)两个步骤、一个结论缺一不可.(2)第二步中,证明“当n=k+1时命题成立”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归纳假设”,即必须用上“当n=k时命题成立”这一条件,没有运用“归纳假设”的证明不是数学归纳法.(3)在第二步的证明中,“当n=k时命题成立”这一归纳假设起着已知条件的作用,“当n=k+1时命题成立”则是求证的目标,在这一步中,一般要先凑出归纳假设里给出的形式,以便利用归纳假设.【课中探究】探究点一例1 证明:(1)①当n=1时,左边=1+2+3+4=10,右边==10,左边=右边,故当n=1时,等式成立.②假设当n=k(k≥1)时,等式成立,即1+2+3+…+(k+3)=,则当n=k+1时,1+2+3+…+(k+3)+(k+4)=+(k+4) =,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由①②可知,1+2+3+…+(n+3)=(n∈N*).(2)①当n=1时,左边=1,右边=2,左边<右边,故当n=1时,不等式成立.②假设当n=k(k≥1)时,不等式成立,即1+++…+<2,则当n=k+1时,1+++…++<2+,因为4k2+4k<4k2+4k+1,所以2 <2k+1,所以2+==<=2.即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由①②可知,1+++…+<2(n∈N*).探究点二例2 证明:(1)当n=1时,34-8-9=64能被64整除,命题成立.(2)假设当n=k(k≥1)时,32k+2-8k-9能被64整除,则当n=k+1时,32(k+1)+2-8(k+1)-9=9(32k+2-8k-9)+64k+64=9(32k+2-8k-9)+64(k+1),因为32k+2-8k-9,64(k+1)均能被64整除,所以9(32k+2-8k-9)+64(k+1)能被64整除,即当n=k+1时,命题也成立.由(1)(2)可知,对任意n∈N*,32n+2-8n-9能被64整除.例3 证明:①当n=4时,凸四边形有2条对角线,f(4)=×4×(4-3)=2,命题成立.②假设当n=k(k≥4)时,命题成立,即f(k)=k(k-3),则当n=k+1时,增加了1个顶点,凸多边形的对角线增加了(k-1)条,则f(k+1)=f(k)+k-1=k(k-3)+k-1=(k2-k-2)=(k+1)(k-2)=(k+1)[(k+1)-3],即当n=k+1时,命题也成立.由①②可知,命题对任意n≥4,n∈N*都成立.探究点三例4 3 [解析] 当a=2,n=4时,an>n2不成立,则a=2不合题意.当a=3时,不等式即为3n>n2,当n=1时,不等式即为3>1,当n=2时,不等式即为9>4,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该式对于n∈N*,n≥3成立.①当n=3时,不等式即为27>9,不等式成立.假设当n=k(k≥3,k∈N*)时不等式成立,即3k>k2,则当n=k+1时,3k+1=3·3k>3k2,3k2-(k+1)2=2k2-2k-1,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k≥3时,2k2-2k-1>0,故当k≥3,k∈N*时,3k2-(k+1)2>0,即3k2>(k+1)2,所以3k+1>(k+1)2,即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综上可得,3n>n2对任意的n∈N*均成立.故正整数a的最小值为3.变式 解:(1)a2=,a3===,a4===.(2)猜想an=,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n=1时,a1==a,猜想成立.②假设当n=k(k≥1,k∈N*)时猜想成立,即ak=,则当n=k+1时,ak+1====,所以当n=k+1时,猜想也成立.由①②可知,对一切n∈N*猜想都成立.【课堂评价】1.D [解析] 当n=1,n=2,n=3时,显然不等式不成立,当n=4时,不等式成立,故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3>3n2+3n+1这一不等式时,应注意n∈N*,n≥4.故选D.2.C [解析] 当n=k时,左边=1+2+3+…+(2k+1),共(2k+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当n=k+1时,左边=1+2+3+…+(2k+1)+(2k+2)+(2k+3),所以从n=k到n=k+1,等式左边需增添的项是(2k+2)+(2k+3).故选C.3.B [解析] ①当n=1时,左边=1,右边=1,左边=右边,等式成立.②假设当n=k(k≥1,k∈N*)时,等式成立,即1-2+3-4+5-6+…+(-1)k+1k=+(-1)k+1,则当n=k+1时,1-2+3-4+5-6+…+(-1)k+1k+(-1)k+2(k+1)=+(-1)k+1+(-1)k+2(k+1)=+(-1)k+2=+(-1)k+2,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由①②可知,对任意n∈N*,等式1-2+3-4+5-6+…+(-1)n+1n=+(-1)n+1恒成立.故选B.4.++…++>- [解析] 观察不等式中分母的变化便知.5.5 数学归纳法【学习目标】1.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2.了解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归纳奠基”和“归纳递推”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知识点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定义:一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如果(1)当n=n0时,命题成立;(2)在假设n=k(其中k≥n0)时命题成立的前提下,能够推出n= 时命题也成立. 那么,这个命题对大于等于n0的所有自然数都成立.在上述定义中,(1)是(2)的基础,即只有确定了n0时命题成立,后续的推导才会有意义.【诊断分析】 1.数学归纳法证明的第一步中n的初始值n0只能是1吗 2.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有关命题要注意哪些方面 ◆ 探究点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问题例1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n+3)=(n∈N*);(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n∈N*).[素养小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的考题,意在考查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求解时需过双关:一是“看项关”,即看清等式两边的构成的规律,等式的两边各有多少项,项的多少与n的取值是否有关;二是“归纳递推关”,利用归纳假设,证明从n=k到n=k+1,等式都成立.◆ 探究点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平面几何和整除问题例2 求证:对任意的n∈N*,32n+2-8n-9能被64整除.例3 证明:凸n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为f(n)=n(n-3)(n≥4,n∈N*).[素养小结]解决整除性问题的关键是从要证的式子中拼凑出假设成立的式子,再证明剩余的式子也能被某式(数)整除.在几何问题中,常用到与正整数n有关的几何证明,包括交点个数、内角和、将平面分成若干部分等问题,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关键是“找增量”,即几何元素从k个变成(k+1)个时,所证的几何量将增加多少.证题时可以先用f(k+1)-f(k)得出结果,再结合几何图形给予严谨的证明.◆ 探究点三 归纳、猜想及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例4 猜测使an>n2对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的正整数a的最小值为 . 变式 已知数列{an}满足关系式a1=a(a>0),an=(n≥2,n∈N*).(1)用a表示a2,a3,a4;(2)猜想an的表达式(用a和n表示),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素养小结]归纳、猜想及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考题,意在考查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破解关键:一是先根据已知不等式或数列的前几项,观察其规律,归纳出结论,即猜想出结论;二是利用数学归纳法,对所猜想的结论进行证明,从而得出猜想是正确的.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3>3n2+3n+1这一不等式时,应注意 ( )A.n∈N* B.n∈N*,n≥2C.n∈N*,n≥3 D.n∈N*,n≥4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3+…+(2n+1)=(n+1)(2n+1)时,从n=k到n=k+1等式左边需增添的项是 ( )A.2k+2B.2(k+1)+1C.(2k+2)+(2k+3)D.[(2k+1)+1][2(k+1)+1]3.现有命题:1-2+3-4+5-6+…+(-1)n+1n=+(-1)n+1(n∈N*),用数学归纳法探究此命题的真假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用数学归纳法判断此命题的真假B.此命题一定为真命题C.此命题加上条件n>9后才是真命题,否则为假命题D.存在一个无限大的常数m,当n>m时,此命题为假命题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假设当n=k时,不等式成立,则当n=k+1时,应推证的目标不等式是 . 5.5 数学归纳法1.A [解析] 由题意,如果当n=k(k∈N*)时该命题成立,那么当n=k+1时该命题也成立,所以若n=5时命题不成立,则n=4时命题不成立(否则当n=5时命题成立).故选A.2.B [解析] 由题意得,当n=2时,不等式为1++<2.故选B.3.D [解析] ∵n为正奇数,∴n=2k-1,k∈N*.故选D.4.D [解析] 当n=k(k∈N*)时,不等式左边为+++…+,当n=k+1时,不等式左边为+++…++,故不等式左边增加的项为++-=+-.故选D.5.C [解析] 当n=2时,+a2=(2×3)a2,所以a2=.当n=3时,++a3=(3×5)a3,所以a3=.故猜想an=.故选C.6.C [解析] 凸(n+1)边形比凸n边形的边数增加1,即增加了一个顶点,自这一顶点向与它不相邻的(n-2)个顶点可引(n-2)条对角线,原来的一条边变为对角线,所以共增加了(n-1)条对角线.故选C.7.C [解析] 因为Sn=n2,所以a1=1,an=Sn-Sn-1=2n-1(n≥2),又a1=1也满足上式,所以an=2n-1,所以bn=loga,所以Tn=loga+loga+loga+…+loga=loga,Mn=logaan+1=loga(2n+1)=loga.下面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n∈N*).(1)当n=1时,左边=,右边=,左边<右边,不等式成立.(2)假设当n=k时,不等式成立,即××…×<,则当n=k+1时,××…××<·=<,即当n=k+1时,不等式成立.由(1)(2)可知不等式对任意正整数n都成立,所以×××…×>,因为08.CD [解析] 取n=1,则=,=,>不成立;取n=2,则=,=,>不成立;取n=3,则=,=,>成立;取n=4,则=,=,>成立.故选CD.9.BC [解析] 对于A,2n>2n+1(n≥3,n∈N*),当n=3时,有8>7,故当n为给定的初始值时命题成立,故A不满足题意;对于B,假设当n=k(k∈N*)时命题成立,即2+4+6+…+2k=k2+k+2,当n=k+1时,有2+4+6+…+2k+2(k+1)=k2+k+2+2(k+1)=k2+2k+1+k+3=(k+1)2+(k+1)+2,故当n=k+1时命题也成立,当n=1时,等号左边为2,右边为1+1+2=4,2≠4,所以当n=1时,命题不成立,故B满足题意;对于C,假设当n=k(k∈N*,k≥3)时命题成立,即f(k)=(k-1)π,当n=k+1时,有f(k+1)=f(k)+π=kπ,故当n=k+1时,命题也成立,当n=3时,内角和为π,命题不成立,故C满足题意;对于D,假设当n=k(k≥4,k∈N*)时命题成立,即g(k)=,当n=k+1时,有g(k+1)=g(k)+k-1=+k-1=≠,故D不满足题意.故选BC.10.k+2 [解析] 因为是所有正偶数,所以还需要用归纳假设证n=k+2时等式成立.11.1-= - [解析]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n∈N*)”时,第一步应验证的等式为1-=.从n=k到n=k+1时,左边需增加的代数式是1-+-+…+-+--1-+-+…+-=-.12.从n=k到n=k+1的推理不正确 [解析] 由数学归纳法证明的步骤,易知该证明过程的错误之处为从n=k到n=k+1时没有用到归纳假设,即从n=k到n=k+1的推理不正确.13.解:(1)上述证法从n=k到n=k+1的推理不正确.(2)证明:①当n=1时,<1+1,不等式成立.②假设n=k(k≥1,k∈N*)时,不等式成立,即则当n=k+1时,==<=<==(k+1)+1,所以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由①②可知,该不等式成立.14.解:假设存在常数a,b,使等式成立,将n=1,n=2分别代入等式,得解得下证++…+=对任意的n∈N*恒成立.(1)当n=1时,左边==,右边==,等式成立.(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即++…+=,则当n=k+1时,++…++=+==·=·==,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由(1)(2)可知,等式+++…+=对任意的n∈N*恒成立.15.A [解析] 因为从n=k到n=k+1增加了(k+3)3,减少了k3,故利用归纳假设,只需将(k+3)3展开,证明余下的项9k2+27k+27能被9整除即可.16.解:(1)∵f(1)=1,f(2)=5,f(3)=13,f(4)=25,∴f(5)=25+2×5+2×3=41.(2)f(2)-f(1)=4=4×1,f(3)-f(2)=8=4×2,f(4)-f(3)=12=4×3,f(5)-f(4)=16=4×4,由以上规律得出f(n+1)-f(n)=4n,当n≥2时,f(n)-f(n-1)=4(n-1),f(n-1)-f(n-2)=4(n-2),f(n-2)-f(n-3)=4(n-3),…,f(3)-f(2)=4×2,f(2)-f(1)=4×1,累加得f(n)-f(1)=4×[(n-1)+(n-2)+(n-3)+…+2+1]=2(n-1)n,∴f(n)=2n2-2n+1(n≥2),又当n=1时,f(1)=1,满足上式,∴f(n)=2n2-2n+1(n∈N*).(3)证明:①当n=2时,+=1+==-成立.②假设当n=k(k≥2)时,等式成立,即+++…+=-,则当n=k+1时,+++…++=-+=-+=-,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由①②可知,+++…+=-(n≥2).5.5 数学归纳法一、选择题1.某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如果当n=k(k∈N*)时该命题成立,那么当n=k+1时该命题也成立,现已知当n=5时命题不成立,那么可推得( )A.当n=4时该命题不成立B.当n=6时该命题不成立C.当n=4时该命题成立D.当n=6时该命题成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时,第一步应验证不等式 ( )A.1+<2 B.1++<2C.1++<3 D.1+++<3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为正奇数时,xn+yn能被x+y整除”,第二步归纳假设应该写成( )A.假设当n=k(k∈N*)时,xk+yk能被x+y整除B.假设当n=2k(k∈N*)时,xk+yk能被x+y整除C.假设当n=2k+1(k∈N*)时,xk+yk能被x+y整除D.假设当n=2k-1(k∈N*)时,x2k-1+y2k-1能被x+y整除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时,假设当n=k(k∈N*)时不等式成立,则当n=k+1时,不等式左边增加的项为( )A.B.-C.++D.+-5.在数列{an}中,a1=,且Sn=n(2n-1)an,通过求a2,a3,a4,猜想an的表达式为 ( )A.B.C.D.6.若凸n边形有f(n)条对角线,则凸(n+1)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f(n+1)为 ( )A.f(n)+n+1 B.f(n)+nC.f(n)+n-1 D.f(n)+n-27.[2024·山东青岛高二期中]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数列{bn}满足bn=loga(0A.Tn≥Mn B.Tn>MnC.Tn8.(多选题)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任意n≥k(n,k∈N)的自然数都成立,则以下满足条件的k的值为 ( )A.1 B.2C.3 D.49.(多选题)以下四个命题,其中满足“假设当n=k(k∈N*,k≥n0)时命题成立,则当n=k+1时命题也成立”,但不满足“当n=n0(n0是题中给定的n的初始值)时命题成立”的是 ( )A.2n>2n+1(n≥3,n∈N*)B.2+4+6+…+2n=n2+n+2(n≥1,n∈N*)C.凸n边形的内角和f(n)=(n-1)π(n≥3,n∈N*)D.凸n边形的对角线条数g(n)=(n≥4,n∈N*)二、填空题10.已知n为正偶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时,若已假设n=k(k≥2且k为偶数)时等式成立,则还需要用归纳假设证n= 时等式成立. 1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n∈N*)”时,第一步应验证的等式是 ;从n=k到n=k+1时,左边需增加的代数式是 . 1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2n-1=2n-1(n∈N*)的过程如下:①当n=1时,左边=20=1,右边=21-1=1,等式成立;②假设当n=k(k≥1)时,等式成立,即1+2+22+…+=2k-1,则当n=k+1时,1+2+22+…++2k==-1,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由①②可知对任意正整数n,等式都成立.以上证明过程的错误之处为 . 三、解答题13.[2024·辽宁锦州高二期末] 对于不等式(1)上述证法全部正确吗 若有不正确的,请指出.(2)请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该不等式.14.是否存在常数a,b,使等式+++…+=对任意的n∈N*恒成立 若存在,请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3+(n+1)3+(n+2)3(n∈N*)能被9整除”时,要利用归纳假设证n=k+1时的情况,只需展开 ( )A.(k+3)3 B.(k+2)3C.(k+1)3 D.(k+1)3+(k+2)316.某少数民族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图为四个简单的刺绣图案,这些图案都由小正方形构成,小正方形数越多刺绣越漂亮,现按同样的规律刺绣(小正方形的摆放规律相同),设第n个图形包含f(n)个小正方形.(1)求出f(5);(2)归纳出f(n+1)与f(n)的关系式,并根据你得到的关系式求f(n)的表达式;(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5 数学归纳法.pptx 5.5 数学归纳法 导学案正文.docx 5.5 数学归纳法 导学案答案.docx 5.5 数学归纳法 练习册正文.docx 5.5 数学归纳法 练习册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