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2024)《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 单元3 活动四 《分析有用的数据》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2024)《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 单元3 活动四 《分析有用的数据》课件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单元3 活动四
分析有用的数据
(川教版)四年级

1
核心素养目标
3
集思广益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讲解
4
动手实践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在分享数据分析报告时,有意识地使用统计结果,而非公开具体的个人数据列表,初步建立数据脱敏意识。
能在小组内讨论数据分析的结果,比较各自发现的异同,并尝试融合观点,形成小组的共同结论。
能在教师引导下,初步探索两个简单变量间的关联,并尝试用数据支持自己的发现。
能意识到分析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回答疑问、验证想法体会到数据分析是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
02
新知讲解
单元导入
博士爷爷,搜集的体检数据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这些数据,例如 可以统计不同身高段有多少个同学!
03
集思广益
说一说
四年级1班学生身高调查表 身高范围(单位:m) 人数
超过1.55 1
1.45至1.54 8
1.35至1.44 17
低于1.34 3
03
集思广益
说一说
对比表格和图表两种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03
集思广益
说一说
表格的特点
表格(就像图片左边的部分)非常适合用来呈现 精确的、详细的数据 。
优点:
精确性强 :能清晰、准确地展示每一个具体的数值。例如,我们能直接从表格中看到“低于1.34m”的同学 精确是3人 。
信息量大 :可以容纳多个维度的数据,方便查找和对比单个数据。
适合专业人士 :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或记录时,表格是必不可少的。
缺点:
不直观 :当数据量较大时,很难一眼看出数据的分布规律、趋势或高低对比。
03
集思广益
说一说
图表的特点
图表(就像图片右边的柱状图)非常适合用来展示 数据的分布、比较和趋势 。
优点:
直观形象 :能非常快速地传递主要信息。一眼就能看出“1.35至1.44m”这个范围的同学 最多 ,因为它的柱子最高。
易于理解 :即使不认识字或不擅长阅读数字的人,也能通过图形的高低、长短、大小来理解数据含义。
便于比较 :很容易比较不同类别数据之间的多少和大小关系。
缺点:
不够精确 :我们只能从柱子的高度估测人数大概是多少,很难读出精确的数字(比如,很难看出是17人、18人还是19人)。
03
集思广益
说一说
总结与选择 特点 表格 图表(柱状图)
优势 精确 、 详细 ,便于查找具体数值 直观 、 形象 ,便于整体比较和发现规律
劣势 不够直观,难以快速发现趋势 无法显示精确数值
适用场景 需要 精确记录 或 进行复杂计算 时 需要 快速呈现整体分布 、 进行比较 或 做报告 时
04
动手实践
做一做
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转换为图表。图表可以形象直观呈现数 据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哦!常见的图表类型有条形图、折线图、 饼图等,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相应的图表类型。电子表 格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制作出图表,制作前先选择合适的数据区域,再确定图表类型。
04
动手实践
做一做
完成基本图表后,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图表标题、坐标 轴标题等,也可以调整样式,进一步美化、完善图表。
04
动手实践
做一做
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美化图表的 样式。比如给坐标轴加上标题,给每个坐标系列修改不同的颜色等。
04
体验探索
试一试
将欢欢的BMI和班级平均值相比 较,可以根据体重、身高等指标生成相 应的图表。先填写下表,再以小组为单 位为欢欢生成健康数据图。
04
体验探索
试一试
项目 体重(kg) 身高(m) 左眼视力 右眼视力
欢欢 38.5 1.45 5.0 4.9
班级平均值 36.2 1.43 4.8 4.8
体重对比 :欢欢体重(38.5kg)略高于班级平均体重(36.2kg)
身高对比 :欢欢身高(1.45m)略高于班级平均身高(1.43m)
视力对比 :欢欢左眼视力(5.0)优于平均水平(4.8),右眼视力(4.9)略优于平均水平(4.8)
04
体验探索
试一试
目前,同学们正处在成长阶段,加强锻炼,合理膳食,说不定就有大变化。即便你还是原来的那个你,可是你还有很多其他值得点赞的地方,同学们都会认可精彩的你哦!
04
巩固拓展
练一练
项目 内容
我的名字 张小萌
我的体重 35.2 kg
我的身高 1.43 m
我的BMI值 17.2
我的左眼视力 5.0
我的右眼视力 5.0
我可以提升的地方 BMI值偏低,需增强营养和体育锻炼
我可以这么做 1. 每天保证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
2. 每周参加三次跳绳或跑步运动
设计并完善自己的个人健康报告,给自己的身体健康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吧!
05
单元评价
练一练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我能从真实问题中找出数据。 ☆☆☆☆☆
我能使用数字化工具收集数据。 ☆☆☆☆☆
我能使用数字化工具整理和组织数据。 ☆☆☆☆☆
我能对电子表格内数据进行有效处理。 ☆☆☆☆☆
我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生成图,并分析 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
学完了本章节根据你对自身的了解来完成一份自我评价吧!
07
拓展延伸
1、数据分析在个人日常生活中能发挥哪些作用?
07
拓展延伸
2、如何“整理和组织”数据?
排序 :将成绩从高到低排列,一眼就能看出最高分和最低分。
筛选 :在表格中只显示“女生”的数据,方便单独分析。
分类 :将图书按“文学”、“科普”、“历史”等类型分开,统计每类的数量。
目标 :让杂乱的数据变得有序,方便下一步分析。
07
拓展延伸
3、什么是电子表格内数据的“有效处理”?
计算平均值 :使用 AVERAGE函数,一键算出全班的平均身高。
自动求和 :使用 SUM函数,快速得到总人数。
条件格式 :让超过标准值的数据自动变色,突出重点。
效果 :告别手动计算,让软件自动、准确地得出结果。
07
拓展延伸
4、请完成一个我的手机屏幕使用时间的记录吧!
实践操作:
请你在表格中记录每天使用电子屏幕的总时间(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视):
日期 使用时间(分钟) 主要用途(学习/娱乐/其他)
周一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二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三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8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完成了《分析有用的数据》这一课的探索学习。课堂上,大家从身边真实的“屏幕使用时间”问题出发,亲身体验了 数据收集、记录、计算和分析 的完整过程。
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用表格 规范地记录数据 ,还掌握了计算平均值、与参考标准对比的 基本分析方法 。更重要的是,你们开始尝试将数字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并基于数据思考如何 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 。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认识到: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决定的“好朋友”。期待大家能把这套方法用到更多生活场景中,真正成为会思考、懂分析的小小数据科学家!
09
板书设计
分析有用的数据
一、表格与图表的差异
二、表格转换为图表
三、制作健康报表
课后作业:
1、请完成一个我的手机屏幕使用时间的记录吧!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