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地球的自转【学习目标】一、能够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二、能够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知识梳理】一、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周期(如下表)概念 方向 周期地球绕着_____的旋转运动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二、昼夜更替与时差1.昼夜之分(1)白昼与黑夜:地球面向着太阳的半球,会被照亮,为_____;背对着太阳的半球则是_____。(2)分界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2.昼夜更替(1)在“白昼与黑夜”图中的北极附近标注地球自转的方向。答:略。(方向为自西向东)(2)随着地球自转,便产生了昼夜_____现象。3.时差(1)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瞬间,不同_____的地方,地方时不同。经度相差____,时间相差__小时。(2)时区的划分:每隔经度____划分1个时区,全球共分为___个时区。(3)区时计算: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__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图解知识地球自转方向拓展延伸国际日界线国际日界线是一条大致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核心要点探究主题 地球自转的规律及产生的现象情境创设 在暗室里,用手电筒、蜡烛或光柱灯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模拟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右图。结合实验完成相关探究活动。思考1观察图中位于赤道上的甲、乙、丙三地,正处于白天的是___________,位于昼半球;正处于黑夜的是_____,位于夜半球。此时,若甲地的王强同学给丙地的刘华同学打电话,应该问候:_______(早上好/晚上好)。思考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图中乙、丙两地中,即将越过_____(晨线/昏线),由白昼进入黑夜的是_____;该地的李霞同学即将看到太阳_____(东升/西落),_____(早餐/晚餐)快到了;就这样,同一地方的人们,每天经历着清晨—正午—傍晚—子夜—清晨的连续变化,即_________现象。思考3观察图中位于不同经度的甲、乙、丙三地,时刻最早的是_____,时刻最晚的是_____,这就产生了_____现象;若丙地为20时,甲、丙两地相差7小时,那么甲地可能是___时。知识归纳 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变式训练 (2024·宿迁学业考)地理学习离不开实践。某地理兴趣小组尝试利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1)~(2)题。(1)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正确的操作是( )A.地轴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北极上空看,顺时针拨动地球仪C.面对赤道,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 D.从南极上空看,逆时针拨动地球仪(2)下列不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A.时间差异 B.昼夜更替C.太阳东升西落 D.昼夜现象【课堂练习】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地球的( )A.自转运动 B.公转运动 C.星空变化 D.季节更替2.(2024·海南学业考)下图是同学们为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设想的四种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19时30分在巴黎开幕,北京的小明观看开幕式的时间是7月27日1时30分。与北京、巴黎两地时间不同密切相关的是( )A.海陆分布 B.板块运动 C.气候差异 D.地球自转4.读太阳光照示意图,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 (2024·江门质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据此完成5~7题。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顺应了( )A.昼夜现象 B.时间差异 C.昼夜更替 D.纬度差异6.形成这种作息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绕火星自转 B.地球绕太阳自转C.地球绕地轴自转 D.地球绕月球自转7.这种作息规律的周期是( )A.1年 B.1天 C.1个月 D.1季8.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轴上的①②箭头,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___。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______。(2)图中大海和小山两名同学,正值深夜酣睡的是_____。A点此时应该是_____(白天/黑夜)。(3)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___、_____现象。(4)位于中国北京(116°E)的小明与位于美国纽约(74°W)的舅舅在同一时刻打电话互相问候,小明说:“舅舅,晚上好!”舅舅该怎么回应呢 为什么 答:小明,早上好!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东时区总是比西时区的时间早。9.【学科素养·地理实践力】某学校地理社团的同学们准备演示地球自转并探究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下图为演示地球自转示意图。请根据图文材料,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实验过程:(1)小明(左二)_________(自左向右/自右向左)缓缓拨动地球仪,他发现观察的位置不同,地球仪旋转方向有所不同,如果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___时针方向旋转。(2)观察地球仪上的A、B两地,同学们发现:随着地球自转,A地渐渐由白天进入黑夜,B地由_____进入_____,这表明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___现象。(3)A地位于B地的_____方。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A地比B地的时间___(早/晚),这说明两地存在_____。实验反思:(4)地球的自转运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珍爱地球,与自然和谐相处。请你为保护地球写一条宣传语。参考答案【知识梳理】一、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一天)二、1.(1)白昼 黑夜(2)晨昏线2.(1)略。(方向为自西向东)(2)更替3.(1)经度 15° 1(2)15° 24(3)1核心要点探究[思考1]甲地、乙地 丙地 晚上好[思考2]昏线 乙地 西落 晚餐 昼夜更替[思考3]丙地 甲地 时差 13[变式训练](1)A (2)D【课堂练习】1.A 2.A 3.D 4.D 5.C 6.C 7.B8. 答案:(1)② 约24小时(一天)(2)大海 白天(3)昼夜更替 时差(4)小明,早上好!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东时区总是比西时区的时间早。9. 答案:(1)自左向右 顺(2)黑夜 白天 昼夜更替(3)正东 早 时差(4)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或:让地球充满绿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