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九一八、警钟长鸣强国有我爱国主义主题班会01 九一八事变小视频02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过程03 先烈的英勇抗争05 强国有我,我辈自强行动06九一八手势舞歌曲小视频目录CONTENT04 九一八事变的教训与启示07 总结语01,九一八事变视频(1) 事件背景:日本早就觊觎中国东北,1927 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对华政策纲领》,之后首相田中义一还呈奏了确立以“满蒙”为侵略基地战略的《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1931 年 4 月,日本挑起万宝山事件,同时,6 月发生的中村事件中,日军间谍中村震太郎等人被中国屯垦军处死,日本当局也借机大肆煽动反华情绪,为其侵略行径制造舆论。02,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过程(2)事变爆发:1931 年 9 月 18 日晚 10 时 20 分,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柳条湖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而诬陷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分三路向东北军第 7 旅驻地沈阳北大营发起进攻。由于东北军此前接到南京国民政府“不予抵抗”的命令,所以并未全力抵抗,双方激战至次日凌晨 5 点,东北军第 7 旅被迫撤退,日军占领北大营。02,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过程(3)东北沦陷:日军占领北大营后,继续向沈阳进攻,9 月 19 日凌晨 6 时,沈阳沦陷。随后,日军沿南满、安奉两铁路展开进攻,长春、营口、辽阳等沿线重要城镇纷纷被日军占领,吉林省城也于 9 月 21 日沦陷。此后,齐齐哈尔、锦州、哈尔滨等城市也相继被日军占领,到 1932 年 2 月,东北全境沦陷。日本还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对东北人民开展了长达 14 年的殖民统治。02,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过程(1). 马占山与江桥抗战- 抗争经过:1931年11月,日军向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逼近,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拒绝日军“和平接收”要求,率部在嫩江桥打响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关键行动:日军以优势兵力、重武器进攻,马占山部兵力薄弱、装备简陋,却坚守阵地16天,多次击退日军冲锋,甚至组织夜袭反击,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 意义: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首次有组织的大规模抵抗日军侵略的战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士气。03、先烈的英勇抗争(2). 杨靖宇与东北抗日联军早期斗争- 抗争起点: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受中共中央委派,到东北组织抗日武装。1932年,他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在通化、磐石等地开展游击战争,多次袭击日军据点、破坏日军交通线。- 典型战例:1933年,杨靖宇率部在磐石县玻璃河套地区,与日伪军展开周旋,利用山地地形灵活作战,先后粉碎日军多次“围剿”,逐步扩大抗日根据地,为后来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奠定基础。03、先烈的英勇抗争(3). 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的自发抵抗- 北大营突围战: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进攻北大营时,东北军第7旅部分官兵虽接到“不抵抗”命令,但面对日军屠杀,自发奋起反抗。如第620团官兵在团长王铁汉带领下,拒绝缴械,组织突围,打死打伤日军数人,虽最终因寡不敌众撤退,却展现了爱国官兵的血性。- 双城阻击战:1932年1月,日军进攻哈尔滨途中,东北军第22旅旅长赵毅率部在双城县设伏,趁日军立足未稳发起突袭,激战数小时,歼灭日军数百人,延缓了日军进攻哈尔滨的步伐,是东北军自发抵抗的重要战斗之一。03、先烈的英勇抗争(4). 民众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斗争- 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民众纷纷组建义勇军,如邓铁梅领导的东北民众自卫军、苗可秀领导的少年铁血军等。他们以“保家卫国”为口号,在辽东、辽南等地开展游击战,破坏日军铁路、袭击日军哨所,给日军殖民统治造成极大困扰。其中,邓铁梅部曾在1932年多次攻克凤城、庄河等县城,一度控制辽东半岛部分地区,成为日军重点“清剿”的对象。03、先烈的英勇抗争(1). 国家强盛是抵御外侮的根本:落后必然挨打,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与当时中国国力衰弱、内部动荡直接相关。这启示我们,必须始终以发展为核心,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04九一八事变的教训与启示(2). 团结统一是民族生存的关键:事变发生时,中国处于军阀割据、内部分裂的状态,未能形成统一的抗日力量,给了日本侵略者可乘之机。这警示我们,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抵御外来侵略的坚强基石,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的团结与统一。04九一八事变的教训与启示(3). 居安思危是长治久安的前提: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具有突然性,但日本的侵略野心早有显露,却未得到足够警惕。这提醒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铭记历史教训,警惕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侵略行径,筑牢国家安全防线。04九一八事变的教训与启示(1). 以“学”为基,储备强国本领- 聚焦课堂主阵地:认真学好每一门学科,尤其攻克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与国家科技发展相关的科目,确保基础知识扎实,为未来参与国家建设打牢根基。- 主动拓展视野:通过阅读《人民日报》青少年版、观看《典籍里的中国》等优质内容,关注科技突破(如航天、芯片领域)和国家政策,了解“强国”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明确学习目标。05强国有我、我辈行动(2). 以“德”为魂,涵养强国品格- 从身边小事修德:遵守校规校纪,尊重师长、帮助同学,主动承担班级任务(如值日、组织活动),培养集体意识;在家分担家务(如做饭、打扫),体会劳动价值,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 厚植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党史故事(如雷锋、邓稼先的事迹)、参与“清明祭英烈”“红色主题班会”等活动,理解先辈的奋斗历程,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为国争光”的信念。05强国有我、我辈行动(3). 以“行”为要,锤炼强国能力- 参与实践活动:加入学校志愿者团队,参与社区服务(如关爱老人、垃圾分类宣传)、环保行动(如校园植树、节约水电),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特长优势:根据兴趣加入科技社团(如机器人、编程)、文化社团(如书法、朗诵)或体育队,通过竞赛、展演等方式打磨特长,尝试将个人爱好与国家需求结合(如用编程能力设计便民小程序),探索未来贡献方向。05强国有我、我辈行动06九一八手势舞短视频本次班会围绕“铭记历史,强国有我”展开,通过观看九一八事变史料片段、分享抗日英雄事迹等环节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事变的历史背景与民族伤痛。班会明确: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以史为鉴,激发奋进力量。请同学们将把爱国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认真完成学业、传承优良品德、积极参与实践做起,以青春之力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07班会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