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备战2026年高考:必修上语文课文中的文化常识梳理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万户侯〕本指食邑万户的封侯者,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1.〔律吕〕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后来用“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喜看稻菽千重浪》沈英甲1.〔“喜看稻菽千重浪”〕语出毛泽东《七律·到韶山》。菽,豆类的总称。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1.〔《说文》〕指《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著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汉字字形结构的字书,也是世界最古的字书之一。二、《芣苢》1.〔芣苢〕芣苢,车前草。2.〔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3.〔袺〕提起衣襟兜东西。4.〔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三、《插秧歌》1.〔兜鍪〕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2.〔莳未匝〕意思是,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莳,移栽、种植。匝,布满、遍及。四、《短歌行》曹操1.〔短歌行〕汉乐府旧题。2..〔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点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子,对对方的尊称。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衿,衣服的交领。悠悠,长远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语出《诗经·小雅·鹿鸣》。苹,艾蒿。《鹿鸣》是宴客的诗,这里用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5.〔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这里是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厌,满足。7.〔周公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广纳贤才,正吃饭时,听到门外有士子求见,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食物,把食物一吐就赶紧去接见。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吐哺,吐出嘴里的食物。五、《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1.〔南野〕南面的田野。一作“南亩”,指农田。2.〔樊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指束缚本性的俗世。六、《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东。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而得名。2.〔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找到。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方丈。3.〔越人〕指今浙江一带的人。4.〔势拔五岳掩赤城〕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赤城,和下文的“天台( tāi )”都是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北。5.〔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6.〔剡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南。7.〔谢公〕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385-433)。谢灵运喜欢游山访胜,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宿。8.〔谢公屐〕据《宋书·谢灵运传》,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前后齿可装卸,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以保持身体平衡。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9.〔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语出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10.〔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大树叫“桃都”,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树上,天鸡就会鸣叫,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起来。11.〔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訇然,形容声音很大。12.〔金银台〕金银筑成的楼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13.〔云之君〕泛指驾乘云彩的神仙。14.〔鸾回车〕鸾鸟拉车回转。鸾,传说中的神鸟。1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传说中神仙、隐士多骑白鹿。七、《登高》杜甫1.〔百年〕这里借指晚年。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1.〔行〕古诗的一种体裁。2.〔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白居易因越职上书言事,触怒当朝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3.〔九江郡〕设于隋代,唐代称为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4.〔司马〕州刺史的副职。5.〔湓浦口〕湓江流入长江的地方,在今九江西。湓浦,又叫湓江,源出江西瑞昌清湓山。6.〔京都声〕指唐代京城长安流行的乐曲声调。7.〔倡女〕歌女。8.〔善才〕当时对技艺高超的乐师的称呼。9.〔出官〕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10.〔迁谪〕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11.〔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12.〔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13.〔轻拢慢捻抹复挑〕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拢,扣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14.〔《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15.〔《六幺》〕即《六幺令》,唐代乐曲名。16.〔曲终收拨当心画〕曲终了,用拨子在琵琶的中间部位划过四弦。这是弹奏琵琶到一曲结束时的常用手法。拨,拨子,弹奏弦乐的用具。17.〔虾蟆陵〕地名,在长安城东南。18.〔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19.〔秋娘〕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这里是对善歌貌美歌伎的通称。20.〔五陵年少〕指京城富家豪族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带。21.〔缠头〕古代对歌伎舞女打赏用的锦帛。22.〔杜鹃啼血〕传说杜鹃鸟啼叫时,嘴里会淌出血来。这是形容杜鹃啼声的悲切。23.〔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务为青。24.〔乐府〕最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宋以后的词、散曲、剧曲,因配乐,有时也称“乐府”。九、《念奴娇·赤壁怀古》苏东坡1.〔念奴娇〕词牌名。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所游的是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并非东汉末期赤壁大战处。2.〔大江〕长江。3.〔故垒〕旧时军队营垒的遗迹。4.〔周郎〕即周瑜(175-210),字公瑾,孙权军中指挥赤壁大战的将领。二十四岁时即出任要职,军中皆呼为“周郎”。5.〔羽扇纶巾〕(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儒者的装束,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6.〔樯橹〕代指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7.〔故国〕指赤壁古战场。8.〔尊〕同“樽”,一种盛酒器。这里指酒杯。9.〔酹〕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永遇乐〕词牌名。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2.〔寄奴曾住〕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363-422)的小名。刘裕的祖先移居京口,他在这里起事,晚年推翻东晋做了皇帝。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曾两次率领东晋军队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4.〔元嘉草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遭到重创。元嘉,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424-453)。草草,轻率。5.〔封狼居胥〕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封,登山祭天,以纪功勋。狼居胥,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这里用“元嘉北伐”暗示南宋朝廷要汲取历史教训。《宋书·王玄谟传》载刘义隆对殷景仁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6.〔四十三年〕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南归,到写这首词时正好四十三年7.〔烽火扬州路〕扬州-带抗金的烽火。8.〔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名“佛狸”。公元450年,他反击刘宋,兵锋南下在长江北岸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后称“佛狸祠”。9.〔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10.〔社鼓〕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一般祠庙来祭祀供奉,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北魏皇帝的行宫。11.〔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后来赵王想重新起用他,派人去探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在使者面前吃下饭一斗、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大用。使者受廉颇仇人郭开的贿赂,回来报告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矢,同“屎”。)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召。十一、《声声慢》李清照1.〔声声慢〕词牌名。北宋末年李清照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这首词是作者南渡后晚年的作品。2.〔黄花〕黄花。十二、《劝学》荀子1.〔《荀子》〕全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2.〔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3.〔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4.〔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叶子可提取靛青。5.〔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6.〔骐骥〕骏马。7.〔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驾,一天的行程。十三、《师说》韩愈1.〔学者〕求学的人。2.〔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3.〔众人〕一般人。4.〔童子〕未成年的男子。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6.〔小学而大遗忘〕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7.〔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8.〔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9.〔百工〕泛指各种工匠。10.〔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11.〔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十四、《反对党八股》毛泽东1.〔八股文章〕即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在字数、体式、语气、题旨和思想内容上均有严格限定,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2.〔檄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者的文书。十五、《故都的秋》郁达夫1.〔椽〕指放在房檩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的木条。这里作量词。十六、《荷塘月色》朱自清〔鹢首〕古时画鹢于船头,所以把船头叫“鹢首”。十七、《赤壁赋》苏东坡1.〔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2.〔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3.〔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4.〔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无尽藏,出自佛家语的“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十八、《登泰山记》姚鼐1.姚鼐〕(1732-1815),字姬传,桐城(今属安徽)人,清代散文家。2.〔阳谷〕山南面山谷中的水。3.〔古长城〕古代的长城,指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分界。4.〔戊申晦〕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5.〔五鼓〕五更。6.〔绛皓驳色〕绛,大红。皓,白。7.〔岱祠〕东岳大帝庙。8.〔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 9.〔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 十九、《虞美人》李煜1.〔虞美人〕词牌名。2.〔李煜〕937-978),字重光,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