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一)第一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统编版)逻辑与思维202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情考向01课程标准 考情预测1.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 2.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 ; 3.学会正确运用判 断 ; 4.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1)从命题内容上看,性质判断的类型区分、关系判断的对称和传递关系、复合判断的类型区分和真假值是考查的重点(2)从考查形式上看,主要考选择题,主观题也会有所考查(3)命题常从生活逻辑的情境出发,重点考查复 合判断的推理规则。本课体系02判断及其基本特征判断的表达与类型正确运用性质判断复合判断及其种类含义: 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基本特征:有所断定;有真假之分表达: 通过语句表达类型:含义、构成、意义关系的性质: 对称性关系、传递性关系含义、构成、意义逻辑性质含义、构成、意义种类: 充分、必要、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正确运用关系判断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正确运用选言判断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含义、构成种类及要求含义、构成、意义和要求种类: 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正确运用判断判断的概述正确运用简单判断正确运用复合判断03复习题课堂练习一、 判断的概述二、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1.运用性质判断的必要性是什么?什么是性质判断(直言判断)?P322.性质判断是怎样构成的?什么是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P333.性质判断是怎样分类的?P33-344.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哪些问题?P345.运用关系判断的必要性,什么是关系判断?P346.关系判断的构成是怎样的?P357.什么是关系判断对称性和传递性?P358.把握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P36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一)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1、使用判断的原因和判断的含义P302、判断的基本特征(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1、判断的表达:语句 P322、判断的类型 P323、检验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社会实践⑴对对象有所断定⑵有真假之分P31⑴简单判断(二类)⑵复合判断(三类)考点解读04含义 基本特征检验标准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肯定)的思维形式(判断又称命题)。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有真假之分(或者真,或者假)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①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判断②不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假判断。二者关系(断定和真假的关系)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一、判断的概述1.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考点解读04判断与语句的关系表达的形式应注意的问题判断是通过语句(≠语词)表达的。判断是语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物质载体\语言形式。①判断都要用语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一般来讲,陈述句、反问句可以表达判断,疑问句、部分祈使句、部分感叹句不表达判断。A.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多句一义)B.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一句多义)②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语句表达判断是应注意:A.要有真假断定;B.要排除语句歧义2.判断的表达考点解读04总类型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含义 类型定义举例断定事物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简单判断断定对象在几种可能情况下,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断定一个事物情况存在是另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雪是白色的。甲和乙是同学。他不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选民在选举时,要么投赞成票,要么投反对票,要么投弃权票。如果明天天气好,我就去爬山。是指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3.判断的类型性质判断关系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考点解读04区分下列判断类型1、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3、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4、如果某个数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数。5、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简单判断——性质判断简单判断——关系判断复合判断——联言判断复合判断——假言判断复合判断——选言判断考点解读04二、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1.性质判断的含义: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2.判断的结构: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 3.性质判断的种类 标准 类型判断的质 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的,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判断的量 依据判断的量,即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性质判断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 全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特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单称判断: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判断的质与量的结合 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有六种基本的判断形式: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考点解读04类型 构成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一切) 商品 是 有价值的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一切) 理论 不是 检验真理的标准特称肯定判断 有些 中学生 是 共青团员特称否定判断 有些 中学生 不是 球迷单称肯定判断 许海峰 是 运动员单称否定判断 这个人 不是 小学生标准三: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有六种基本判断形式:【注意】:并非所有判断都需要量项:全称判断的量项可以省略、特称判断的量项不可以省略;单称判断一般不需要量项。考点解读04判断:(1)所有老虎都是动物。(2)所有老虎都不是狗。(3)有些学生是团员。(4)有些人不喜欢打篮球。(5)小明爱好音乐。(6)这个人不是学生。判断上列性质判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尝试总结性质命题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规律。提醒:性质命题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规律:主项看量项,单称全称周延,特称不周延;谓项看联项,肯定不周延,否定周延。(1)主项:老虎,周延; 谓项:动物,不周延。(2)主项:老虎,周延; 谓项:狗,周延。(3)主项:学生,不周延; 谓项:团员,不周延。(4)主项:人,不周延; 谓项:喜欢打篮球,周延。(5)主项:小明,周延; 谓项:爱好音乐,不周延。(6)主项:这个人,周延; 谓项:学生,周延。考点解读04逻辑规则 (要求) 要求 错误举例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④避免误用多重否定。例:所有的人都认同(缺谓项)通过学习进步很快(缺主项) 如: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主谓配合不当)如:所有高中生都是团员。(断定过量)如: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4.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的逻辑规则(要求):考点解读04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2.构成: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有的 被告 反控 某些 原告。量项量项关系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一关系者项三、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3.种类: 根据“关系的性质”可分为:对称性关系 和 传递性关系。(1)对象之间关系对称性的三种表现形式: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2)对象之间关系传递性的三种表现形式: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考点解读04关系判断的种类 1.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和非对称关系是对象之间关系对称性的三种表现形式。 ⑴如果A与B具有某种关系,B与A也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对称关系; ⑵如果B与A不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反对称关系; ⑶如果B与A在有的情况下具有那种关系,在有的情况下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非对称关系。 2.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和非传递关系是对象之间关系传递性的三种表现形式。 ⑴如果A与B具有某种关系,B与C也具有那种关系,该A与C还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传递关系; ⑵如果A与C不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反传递关系; ⑶如果A与C在有的情况下具有那种关系在有的情况下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非传递关系。考点解读04对称性关系 公式 举例 常见对称性关系对称关系 (反过来也具有) 甲与乙是同学 1小时=60分 “同学、同事、朋友”关系、两者的距离关系、“相同关系”、“相等关系”、“交叉关系”等反对称关系 (反过来一定不具有) 甲比乙大三岁 地球大于月球 “大于、小于、重于、少于关系”、“侵略”、“剥削”、“在…之上”、“在…之下”、“在…之前”非对称关系 (反过来可能具有也可能不具有) 甲认识乙 张三佩服李四 “佩服”“认识”“尊重”“喜欢”“赞美”“信任”“志愿”“帮助”等关系abab没有也有有某关系ab可能有有某关系有某关系(1)对称性关系(两个关系者项)考点解读04传递性关系 公式 举例 常见传递关系传递关系 (a和c也具有) 长江比黄河长,而黄河比黑龙江长,因而,长江比黑龙江长。 “比…长(大、小、多、少、重、轻)”、“小于”、“大于”、“在…之前”、“在…之后”、“早于”“晚于”、“相等”、“平行”、“包含”“全同关系”反传递关系 (a和c一定不具有) 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 “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儿子”、“孙子”“矛盾关系”非传递关系 (a和c可能具有,可能不具有) 甲认识乙,乙认识丙 红队战胜了黄队,黄队又战胜了蓝队 “喜欢”、“赞同”、“信任”“朋友”“同事”“同学”“交叉关系”“反对关系”ab有某关系有某关系c也有ab有某关系有某关系cab有某关系有某关系c可能有没有(2)传递性关系(三个或三个以上关系者项)考点解读04分析下列简单判断的基本形式所有足球运动员都是值得钦佩的。甲和乙是高中同学。有些足球运动员是冠军。甲比乙大三岁。甲认识乙,乙认识丙。长江比黄河长,而黄河比黑龙江长。你十分喜欢我。你比我胖2公斤,我比他胖2公斤。全称肯定判断对称性关系特称肯定判断对称性关系 反传递性关系 非传递性关系对称性关系 非传递性关系 反考点解读04四、把握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关系的必要性及其意义(1)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楚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2)在社会生活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我们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法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练习051.谋士说:“如今北方诸侯并起,袁绍拥兵百万,难道不是您的敌人吗 ”曹操说:“是。”谋士说:“敢问主公,若与袁绍正面交锋,我军胜算几何 ”曹操说:“恐怕难以匹敌。”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谋士说的第一句话是判断②谋士说的第一句话不是判断③谋士说的第二句话是判断④谋士说的第二句话不是判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课堂练习052. 某学生以“商质量发展”为主题写了一篇短文,现将部分内容摘录如下:根据以上短文,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①“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是全称肯定判断②“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两个概念构成种属关系③“不发展是最大不安全”换位质推理得出的结论是“最大的安全是发展”④“没有高质量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与“除非高质量发展,否则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以推出相同的结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课堂练习053.一段时间以来,美方一系列违规、无理的单边关税措施,严重冲击中美经贸关系,扰乱国际经贸秩序和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中方坚定认为:“平等对话是解决大国间问题的正确之道”。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以下与中方的判断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①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筑牢党长期执政的坚实根基②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③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干出来的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课堂练习054.2025年6月17日,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对“中国—中亚精神”的内涵做出深刻阐释:中国—中亚精神是指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伟大精神。据此,下列选项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接壤”表达两国是对称关系②“中国—中亚精神”内涵丰富,因而其外延较宽③“中国—中亚精神”作为定义项,它和“伟大精神”是种属关系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中亚精神”内涵的阐释彰显了思维的概括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课堂练习055.第20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将于2025年9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约210个国家和地区选拔的顶级田径运动员将围绕49个项目展开竞争。参赛选手主要是职业运动员,但也有部分业余运动员通过达到参赛标准或获得外卡等方式参赛。并非所有参赛选手都能刷新个人最佳成绩。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所有参赛选手都不能刷新个人最佳成绩B.所有职业运动员都不能刷新个人最佳成绩C.有的参赛选手不能刷新个人最佳成绩D.有的业余运动员能刷新个人最佳成绩C【详解】A:“所有参赛选手都不能刷新个人最佳成绩”是一个全称否定命题,与题干中“并非所有参赛选手都能刷新个人最佳成绩”不等价,A不合题意。B:题干未对“职业运动员”这一群体单独限定,无法推出全称否定结论,B不合题意。C:“并非所有参赛选手都能刷新个人最佳成绩”即有的参赛选手能刷新个人最佳成绩,有的参赛选手不能刷新个人最佳成绩,逻辑一致,C符合题意。D:题干仅提及“有的参赛选手不能刷新”,无法推出“有的业余运动员能刷新”,二者无必然逻辑关联,D不合题意。C课堂练习056.(2023·重庆高考真题)明代思想家顾宪成在东林书院留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该对联( )A.以直言判断形式描述当时复杂的学习环境B.以选言判断形式呼吁要认真读书学习知识C.以假言判断形式揭示了读书爱国的条件关系D.以联言判断形式的倡导将读书与爱国相结合D【解析】A:该对联以联言判断形式呈现,不是直言判断,A排除。B: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该对联不是选言判断,B排除。C:该对联没有以假言判断形式揭示读书爱国的条件关系,C错误。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思是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以联言判断形式的倡导将读书与爱国相结合,D正确。课堂练习057.要准确地把握不同判断的逻辑性质,需要清楚地了解判断的类型。以下判断类型相同的是( )①事实证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无从谈起,更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中国取得的创新成就,不仅得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肯定,更成为引领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保障。③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不是最终落脚到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就是没有得出最终的结论,是半途而废,没有结果。④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官兵所见所感,才能更好地汲取思想智慧和精神营养,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动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解析】①④: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①④入选。②:为判断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联言判断,②不选。③:为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③不选。故选B。B课堂练习058.学校要开运动会了,程明和方毅去报名,方毅在长跑项目上拿不定主意,最后,程明说,“要么报名1000米,要么报名3000米。”如果程明的上述断定为假,则方毅的选择是他( )①放弃3000米,报名了1000米②最后只报名了50米③不愿意报1000米,坚持报名了3000米④既报名了1000米,又报名了3000米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C【解析】①:程明说,“要么报名1000米,要么报名3000米。"如果程明的这一断定为假,根据同一律,方毅放弃3000米,报名了1000米这一命题也必然为假,①说法错误。②④:“要么报名1000米,要么报名3000米。”为不相容选言判断,如果该断定为假,那么方毅的选择可能是同时报1000米和3000米或者同时放弃报1000米和3000米,或选择另外的项目,因此“报名了50米”和“既报名了100米,又报名了3000米”为真,②④说法正确。③:“方毅在长跑项目上拿不定主意”与“不愿意报1000米,坚持报名了300米相互矛盾,③说法错误。C课堂练习059.(2023·河北·高考真题)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还说如果答错了就会杀了他。国王: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阿凡提:有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颗。国王:大地的中心在哪里? 阿凡提:在我这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国王: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吗? 阿凡提:比您只早一天。结合材料,下列属于判断的是( )①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 ②天上有多少颗星星?③如果国王不杀阿凡提,那么阿凡提没答错 ④大地的中心在阿凡提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详解】判断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有所断定,二是有真假之分。一般来讲,陈述句、反问句可以表达判断,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则不表达判断。①是陈述句,对事物有所断定,属于判断,符合题意。③断定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属于判断,符合题意。②属于疑问句,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不属于判断,不符合题意。④无法判断真假,不符合判断的第二个特征,不属于判断,不符合题意。B课堂练习0510.(2025年高考安徽卷16)当燃气热水器不只是简单提供热水,而是拥有了“美肤”功效;当非遗旗袍在家通过智能洗衣机就能实现定制化洗涤、熨烫……诸多智能家电新品的悄然亮相已经改变人们的生活,未来还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舒适、便捷与高效的体验。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们对智能家电的已有体验是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的②“燃气热水器具有美肤功效”这一判断是关系判断③智能家电的迭代升级体现事物发展遵循了质量互变规律④人们对智能家电发展趋势的预测体现超前思维的前瞻性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D[解析]①:人们对智能家电的已有体验是通过归纳推理得出的,①错误。②:这一判断是断定燃气热水器具有“美肤”这种性质,属于性质判断,而不是关系判断,②错误。③:智能家电从简单功能到拥有如“美肤”功效、定制化洗涤等新功能的迭代升级,体现了事物发展遵循质量互变规律,③正确。④:人们对智能家电未来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舒适、便捷与高效体验的预测,体现了超前思维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把握,具有前瞻性,④正确。D本课小结06判断的概述判断及其基本特征1.使用判断的原因2.判断的含义3.判断的基本特征判断的表达与类型1.判断的表达形式:语句2.判断的类型:简单判断复合判断4.判断真假的检验标准:社会实践本课小结06正确运用性质判断正确运用关系判断正确运用简单判断构成含义分类构成含义分类要求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