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单选题
1.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这印证了( )
①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②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关于“宪法规定保证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公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③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并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④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某校道德与法治兴趣学习小组开展活动时出示了如下两则素材:
●2024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对外发布。该措施提出一系列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支持措施。 ●2024年,我国民政部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体制机制,持续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该学习小组讨论的主题应该是( )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满足人民所有诉求 ③促进社会的和谐 ④完善民主集中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下列属于我国人权保护范围的有( )
①俄罗斯公民在澳大利亚
②在广东养老的云南籍张奶奶
③在中国长期居住的外国人
④身处海外的中国留学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重要原则。下列做法中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①深圳市市长在市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②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判违法犯罪分子
③深圳市某村村民通过投票选举出村委会主任④深圳市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落实环保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漫画《护我一生》给我们最直接的启示是( )
A.宪法规定了国家全局性的问题
B.公民应贯彻落实宪法宣誓制度
C.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
D.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7.权力是一匹烈马,驾驭好,就会成为“千里马”;驾驭不好,就会成为“害群之马”,要让权力成为“千里马”而不是“害群之马”,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法无授权可以为
B.建立健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
C.对违法犯罪分子的行为进行刑罚处罚
D.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8.宪法监督是“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制度”的简称。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制度是保证宪法正确实施而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制度。它是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行为属于宪法监督的有( )
①全国人大法工委审查纠正地方法规中与宪法不相符的内容
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③某法院对公民张某因在社交平台上批评地方政府而被行政拘留一案进行审查
④某校开学初组织学生开展“宪法诵读”教育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如今,新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郑重宣誓,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常见一幕。宪法宣誓( )
①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②杜绝了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
③营造了尊崇宪法的法治氛围④能确保公民自觉遵守宪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高女士被诱骗加入“以房养老”项目,结果卖房款被骗走。当地警方成立专案组调查,最后会同相关部门帮助高女士追回钱款,此举维护了高女士的( )
A.监督权 B.劳动权
C.物质帮助权 D.财产权
11.张某在某购物平台上购买手机一部,使用后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在与商家协商退货无果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了投诉,但仍未得到合理解决,于是将该商家告上法院。张某的维权手段依次是( )
A.民事诉讼→仲裁→和解 B.仲裁→和解→行政诉讼
C.和解→调解→行政诉讼 D.和解→调解→民事诉讼
1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下列生活场景中,能够体现他们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是( )
①获得国家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
②通过市长热线反映社区环保问题
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表演活动
④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下列微素材和微点评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微素材 微点评
A 王某就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读书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 王某正确行使了监督权这一政治权利
B 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 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在虚拟世界里可以不受约束
C 保安怀疑在商场购物的李某有偷盗行为,要求他脱下衣服接受检查 保安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人身自由这一基本经济权利
D 小王要求小明传递一下试题的答案,结果小明没有答应。课下小王辱骂小明,并在背后诋毁小明 小王侵犯了小明的姓名权这一人格尊严权
A.A B.B C.C D.D
14.在我国,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应该依法履行义务,在家庭关系中应承担的义务有( )
①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③依法纳税的义务 ④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下列对话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
A.“征兵开始了”——“我符合条件,明天就去报名”
B.“又该缴税了”——“让我想想怎么能少缴点税”
C.“听说你父母生病了”——“这与我无关,他们有养老金”
D.“妈,我不想上初中了,我想去创业”——“去吧,能挣钱就行”
16.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下列生活情境适合填入下图中“ ”的是( )
①作为个体工商户,爸爸主动缴纳个人所得税
②作为业主代表,妈妈经常向物业提建议
③哥哥是国有企业的工人,实干担当业绩突出
④小颖在校期间努力学习,获得了“学习标兵”称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我国刑法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此规定提示我们( )
A.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B.道德提倡我们做的必须去做
C.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D.违反道德规范的坚决不做
二、分析说明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材变式】现实生活中,我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权利”一词。下面是八年级同学搜集生活中关于“权利义务”有关的几个情境,请你完成下面练习。
【权利辨析】
情境一 刘某购物时与摊主发生争执,被摊主辱骂。为“捍卫”自身权益,刘某将拍下的视频掐头去尾后发到网上,谎称对方“强买强卖”,给自己出气。 情境二 张某欠李某好几个月工资,李某找张某协商没有结果,于是李某将张某锁在家里,警告他不给钱就不让他出来!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情境中的人物分别侵犯了他人哪一权利?
【权利界限】
情境三 王某和赵某是邻居,王某在自家房屋门口安装了摄像头,正对着赵某的家门口。赵某认为王某安装摄像头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遂诉至人民法院,要求王某拆除摄像头。法院认为王某将摄像头正对赵某家门口拍摄,会产生日常出行的数据记录,形成监视行为,要求王某给赵某道歉,并拆除摄像头……
(2)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情境三给我们的启示。
三、辨析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对于保障中国人权,小丁同学认为:只要在国家立法活动中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能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请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角度,对小丁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四、综合探究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八年级(1)班开展“我的权利与义务”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指点迷津】
八年级学生小强最近遇到了烦心事:他的父母经营一家网店,目前急缺人手,要求他辍学到店里帮忙,小强认为父母的做法不合理,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小强指点迷津。
【总结发言】
通过环节一和环节二的讨论,小刚同学对“我的权利与义务”有了新的认识,在总结环节,他准备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角度做阐述……
(2)请你拟写小刚所要阐述的内容中的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5.C
6.C
7.B
8.B
9.C
10.D
11.D
12.D
13.A
14.C
15.A
16.D
17.C
18.①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9.(1)情境一:①摊主辱骂刘某,侵犯了其人格尊严权。②刘某拍视频谎称摊主“强买强卖”,侵犯其名誉权。情境二:①张某欠李某好几个月工资,侵犯了李某的劳动权。②李某将张某锁在家里,侵犯了张某的人身自由权。
(2)①行使权利有界限,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20.小丁同学的观点不正确。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②除了国家立法活动外,还需要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21.(1)小强可以与父母协商解决;也可以请老师、亲朋好友帮助做父母的工作;也可到教育行政部门反映情况;必要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2)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④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