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通过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认识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1.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史实,分析拉美独立运动的特殊背景,认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艰难性与特殊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分析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特殊背景,理解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必要性,认识其对印度发展的意义。(历史解释)3.了解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对本国和世界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了解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在反抗殖民统治斗争中的主要事迹,感受殖民地人民英勇不屈的精神。(唯物史观、家国情怀)1.教学重点: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对本国及世界的意义。2.教学难点:从历史背景出发,理解两场运动爆发的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19世纪,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这两地起义的代表人物是谁?起义产生了哪些影响? 探究问题: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性质 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和历史: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这一地区大约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当地居民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语言,这两种语言都属拉丁语族,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拉丁美洲”。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① 史料补充:【跨学科—地理】独立前的拉丁美洲①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相关史事 在300年左右的殖民地时期,拉丁美洲殖民地形成了一个按血统划分阶层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印第安人和黑人处于社会最底层,是殖民者役使的主要对象。他们之上是欧洲人与印第安人或黑人结合所生的后代混血种人。混血种人主要做工匠、小贩和牧民。他们之上是移民的后代土生白人。土生白人主要是地主和商人,有的充任中下级官吏。最上层是掌握政权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白人殖民者,他们对土生白人也排挤歧视,白人殖民者与土生白人的矛盾日益尖锐。土生白人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独立运动的领导人。 史料补充:西班牙掠去了约250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从巴西运走至少有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 探究问题: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1.西班牙、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读地图: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代表人物?被称为什么?特点? 人物:玻利瓦尔、圣马丁 称号:南美的“解放者”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北国家联合作战。在南美洲北部地区,主力:玻利瓦尔宣布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参加起义部队。 时间: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打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探究问题: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代表人物? 史料补充:【跨学科—地理】独立后的拉丁美洲人物扫描 玻利瓦尔出生在加拉加斯城,幼年时父母双亡,青年时去欧洲求学,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立志以解放祖国为己任。他发誓说:“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他义无反顾地投身独立运动,与殖民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认为“解放者”的称号高于一切,憧憬着建立拉丁美洲各国的联盟。为纪念他的功绩,拉丁美洲国家玻利维亚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史料补充:何塞 德 圣马丁(1778-1850年),阿根廷将军,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独立战争的领袖之一。他生于阿根廷拉普拉塔的亚佩尤,八岁随父去西班牙,在马德里学习军事,曾参加西班牙抗击拿破仑入侵的战争。1812 年返回阿根廷投身革命,组建掷弹骑兵军团,后任北路军总司令。他率领安第斯军翻越安第斯山解放智利,又以智利为基础解放秘鲁,被推举为秘鲁 “护国公”。1822 年,他与玻利瓦尔在瓜亚基尔会晤后引退,侨居法国直至逝世。他与西蒙 玻利瓦尔一道被誉为美洲的解放者,被视为国家英雄。探究问题: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有什么意义? 1.彻底摧毁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2.产生了一批新兴国家,奠定了当今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 3.鼓舞了世界殖民地人民的反殖民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背景: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史料数据:1818—1836年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纱增长5200倍; 1801—1858年印度土地税总额由420万英镑增至1530万英镑。图片解读:1857-1859 年,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密拉特是起义爆发地,1857 年当地士兵因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压迫率先起事。德里、章西等是重要起义中心,章西女王拉克希米 拜依在此领导军民英勇抗英。起义虽最终失败,但沉重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唤醒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为后续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奠定了基础。经济方面: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本来很发达,手工棉纺织品大量行销英国。方式:为了发展本国的棉纺织业,英国从印度进口大量棉花,并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结果: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英国殖民者还以种种政治方面: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规定王公死后若无直系后嗣,其领地就归英国所有。随着在印度统治的稳固,英国殖民者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思想方面: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这些做法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史料补充: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在英国军队服役的土兵大多信仰印度教或伊斯兰教。印度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1857年初,英国人发给这些土兵的子弹,却是用涂了猪油和牛脂的纸包装的。 探究问题: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19 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经过: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力的印度王公也参加起义,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英军乘势进攻章西,年轻的领导者: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探究问题: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 章西女王相关史事 英国在侵略印度的过程中,雇用当地人当兵,为殖民统治服务,这些人被称为“土兵”。驻印度的英印军队共24万人,土兵就有20多万。随着英国殖民统治的推进,印度社会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同时,英国殖民者对土兵的态度越来越差,土兵经常受到英国军官的虐待,土兵的不满也不断加剧。1857年5月,驻守密拉特城的土兵率先发动起义,掀开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序幕。 人物介绍:章西女王(约 1835—1858)。她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重要领袖,在起义中,她亲率军队与英国殖民者英勇作战,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强烈的爱国精神,虽最终失败,但她成为印度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精神象征。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史料补充: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重难拓展】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区别 知识拓展 英国东印度公司 资本主义发展早期,为了组织、发展海外贸易和进行殖民活动,英国、荷兰等西欧国家纷纷组建带有垄断性质的贸易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家。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命令,特许刚刚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英国与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不久,英国东印度公司便在印度沿海建立起贸易据点。后来,英国东印度公司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贸易公司,它不仅拥有自己的武装,能够直接管理殖民地,还可以在殖民地征税。 18世纪中期,英国击败在印度的最大殖民竞争对手法国。19世纪初期,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统治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1757—18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直接掠夺的财富约达10亿英镑。同时,英国东印度公司还向中国贩卖鸦片。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后,英国政府取消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统治权,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85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被撤销。 【命题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统治行为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爆发存在密切联系。下列哪一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中公司的行为对起义的间接推动作用( ) A.垄断英国与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 B.1757—1815年从印度直接掠夺约10亿英镑财富 C.1600年获得英国女王颁布的贸易特许令 D.18世纪中期击败法国成为印度主要殖民者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提到的公司掠夺印度财富(1757—1815年约10亿英镑),加剧了印度人民的贫困与不满,是引发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重要经济根源,体现了对起义的间接推动作用,B项符合;A、C项是公司早期的贸易特权,与起义爆发的直接关联性较弱;D项是公司在印度殖民地位的确立,未直接体现对印度人民的压迫,与起义的推动作用不如B项直接。 1.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会出现波澜壮阔的独立运动? 西、葡殖民统治残酷,掠夺资源、限制经济,激起民愤; 启蒙思想传播,唤醒民族意识; 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提供榜样与有利外部条件; 2.印度民族大起义产生了什么影响? 沉重打击英国在印殖民统治,迫使英国调整统治策略; 激发印度民族意识,为后续独立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鼓舞其他殖民地反抗,推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蒂莫西·安娜(Timothy Anna)(1982)以及布里安·哈姆雷特(Brian Hamnett)(1985)等人一样,强调从外部的角度来观察革命。科斯特罗重点考察了那些经历了美洲帝国损失的母国西班牙人是如何看待西属美洲革命并作出何种反应的。他的研究利用了大量当时的出版资料(报纸、回忆录、小册子),马德里和塞维利亚的几种西班牙文国家档案,以及少量来自各省和地区(巴塞罗那和马拉加)的资料。科斯特罗分主题来组织全书,依次从军事、经济、政治以及外交行动和观念来进行解析。每一部分又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很像安娜所为),旨在说明西班牙政治体制的失败阻碍并推迟了西班牙的反应,从而导致了其大部分美洲殖民地的损失。科斯特罗传达了在西班牙流行的对发生在遥远的殖民地的相关事件的不相信以及疑惑的感觉。他认为这些争议导致了后来相继采取的两项政策:第一项包括经济和商业改革、对内和对外外交劝说以及军事力量。第二项主要建立在强硬派的方法上,具体表现为 1811 至1820 年间的 30 次军事远征。军事冒险终止于 1830 年代早期费尔南德七世去世之后。科斯特罗对军事方面的讨论包括对“重新征服的后勤保障”的阐述。这一努力是使政府破产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同时需要金融投机,新的征税、捐款、以及强制贷款。所有这些行为影响了一大部分精英,当他们提出的偿还要求无人注意时,精英们就对征服冷漠了。最后,科斯特罗研究了美洲的损失对西班牙所产生的最初的破坏和最终有利的经济影响,以及在混乱时期及随后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政治关系。《对革命的反应》无疑倾向于从精英、体制以及政治角度进行分析,而缺乏社会历史的信息。尽管如此,这本著作提供了对西班牙社会的有用考察,例如对士兵征募以及他们的不满的简要描述。科斯特罗也在安娜早期著作的基础上增加了重要的经济信息并为后来选择研究相同主题的社会历史学家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条理清晰的背景信息,不管他们是从殖民地内部还是外部进行研究。但是,全方位的对拉美独立所作的社会历史研究一直以来极为缺乏,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例如,在科斯特罗的著作出现的同一年,第一本关于新格拉纳达独立的社会史论文集出版。由杰出的已故哥伦比亚历史学家吉尔曼·科梅纳雷斯(German Colmenares)主编的《独立:社会历史的论文》(La independencia:Ensayos de historia social),其主要特点是有四篇文章由作者做了简要但很有洞见的历史史料学的评论。科梅纳雷斯评价了 19 世纪律师、历史学家、官员何塞·曼努埃尔·雷斯特雷波(Jose Manuel Restrepo)的研究新格拉纳达独立革命的著作如何变成“历史史料学的牢狱”(historiographical prison)。雷斯特雷波在独立期间以及独立后积极参与政治,并拥有很多有关独立的文件。相信历史是体制性力量、个人激情以及心理驱使的结果,雷斯特雷波受此引领成为各种偏见的囚徒,包括他个人对大众参与政治的恐惧。他撰写了多卷保守的、爱国的、但有一点偏执的对事件的描述性著作。他的十卷本的《哥伦比亚共和国革命的历史》(Historia de la Revolucion de la Republica deColombia)(1827)已经成为官方历史,并且至今还没有被专业历史学家任何同样令人信服的研究所取代。《关于独立运动的研究综述》链接:http://ilas.cass.cn/webpic/web/ilas/manager/jeditor/UploadFile/2012114153059261.pdf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