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这是南京六朝博物馆大厅悬挂的条幅,展示了建都于南京(六朝古都)的六个王朝名称。博物馆里展出的青瓷、陶俑、建筑构件、大型排水设施遗迹,以及石刻、书画等文物,反映了这个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化。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 课前导入南京六朝博物馆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正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一篇东晋的兴亡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东晋的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317年司马睿建康【六朝古都】南京吴国 建业东晋 建康南朝 宋齐梁陈东晋形势图【政治】东晋建立司马睿依靠世家大族 政治上军事上王导王敦【政治特点】“王与马,共天下”【相关史事】王导死后,虽然王氏地位有所下降,但世家大族与皇帝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并没有改变。只不过相继换了庾氏、谢氏、桓氏等世家大族与司马氏共天下。这种政治格局被称为“门阀政治”。随着东晋王朝的衰亡,门阀政治逐渐落下帷幕。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政治】东晋建立在祖逖等人的努力下,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朝廷多方牵制,统帅动机不纯,导致东晋未能恢复中原。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军事】东晋北伐东晋曾与北方政权多次交战,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经济】有所发展荆扬晏安,户口殷实。——《晋书》【衰亡】东晋衰亡蜀国266-316年魏国西晋东晋建立317年吴国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383年淝水之战420年东晋灭亡589年439年【北朝】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十六国494年【南朝】宋齐梁陈577年北周灭北齐北方重归统一【东晋】孝文帝迁都洛阳第二篇南朝的政治南北朝形势图【探究】观察南北朝形势图,你可以获得关于南朝的哪些信息 (提示:都城;疆域大小;南北方疆域变化)1、四朝都城均在建康。2、疆域最大的是宋,疆域最小的是陈。3、北方疆界逐步向南推进。梁武帝萧衍统治后期,政治日益败坏,导致大规模叛乱长时间无法平息,建康失守。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宋是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时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梁的疆域宋的疆域第三篇江南地区的开发秦汉时期孙吴建国后西晋未年东晋后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何处是江南?江南一词,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现在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大批北方人为躲避战祸南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汉代】江南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南朝】江南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变化?从/由……到……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有何影响 【材料一】“晋室南迁的人口多达九十万,占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北方人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材料二】自晋氏流迁(317年),迄于太元(376-396年)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安定)如也。【材料三】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便于耕种;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北方战乱多,南方社会比较安定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材料四】(南朝宋文帝)大力劝课农桑,一再下令“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宋书》统治者重视长江中下游平原【合作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1)北人南迁,输送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根本原因);(2)南北民众共同努力;(3)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4)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5)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中考链接】“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何表现 (1)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水利。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农业(2)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改进、推广犁耕,实行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水稻由原来的直接播种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种植双季稻,使粮食产量有了很大提高。施肥图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何表现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手工业魏晋南北朝大袖衫东晋南朝时青瓷发展到成熟阶段,当时烧制的青瓷釉色灰青,透明而润泽,莹洁如玉。越窑青瓷羊形器南朝青瓷莲花尊【相关史事】东晋南朝时期,冶炼技术有了很大进步,突出表现是灌钢法的推广。人们把生铁料和熟铁料同时冶炼,加以反复锻打,形成质地优良的钢材。用这种方法制造兵器和农具,质量和产量都有很大提高。梁朝吴筠《咏宝剑诗》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艺文类聚·军器部》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手工业这首诗与手工业的哪个行业有关 哪些诗句体现了宝剑的制作水平 (1)冶铸业(2)“照人如照水……匣上风凄凄。”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形容了宝剑的制作水平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何表现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船速明显加快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得百余里。民间的造船业也很兴盛,有不少私人营造的大船。根据史籍绘制的千里船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手工业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何表现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商业东晋都建康图【知识拓展】江南地区的开发,也足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当时的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并为后世海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东晋南朝时期海上贸易示意图【思考】材料中“传统的经济格局”指的是什么 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何重要影响 【格局】北方经济超过南方。【影响】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差距缩小。【材料】江南的经济开发,从农业始,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带动了集镇的兴起和都市的繁荣,而且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格局,使南方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起来。——《中国大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注意】江南地区虽然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开发,但这一时期南方的生产水平没有超过北方,北方依然是全国经济重心。江南地区的开发给我们哪些启示?原因 启示北人南迁,输送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北民众共同努力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团结协作制定合理政策维护社会安定保护环境引进人才和技术【想一想】北方的农作物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方 这反映出什么历史现象 【原因】西晋末年开始,北方人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带去了新的物种,所以很多北方的农作物就出现在南方。【现象】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历史现象。【课后活动2】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以及梨树、枣树、杏树等。这些农林品种原来主要种植在北方,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1.“王与马共天下”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政治特点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南朝A随堂练习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炎C.司马炎和司马睿 D.司马炎和司马昭A3.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没有在南京建都的是( )A.三国时的吴国 B.西晋 C.南朝宋 D.南朝梁B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A5.下列关于江南地区开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B.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C.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D.作物种植以小麦为主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