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年 级:七年级 学 科:中国历史(统编版)
“古丝绸之路”遇见“一带一路”
它承载着两千多年的文明记忆,你知道这是哪条路吗?
张骞通西域
地理位置:
玉门关
阳关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和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背景:
材料一: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后汉书》
材料二: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①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②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目的:
招募令
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汉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陛下!郎官张骞,愿出使月氏!
张骞,陕西汉中人氏。汉代杰出外交家、探险家。他原是一名郎官,后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成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汉武帝封其为博望侯。 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 意为“打通中原到西域的道路”。
张骞出使西域壁图(敦煌壁画)
张骞
汉武帝
时间 汉匈主要战役 结果
前127 河套战役 夺回河套地区
前121 河西战役 收复河西走廊
前119 漠北战役 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分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何异同?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目的
出发时间
结果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
加强与西域的联系
公元前119年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结果
根据材料概括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①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②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欧洲
北非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中、西亚
欧洲、北非
中亚
西亚
丝绸之路
1.找到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最远到达的地方。
2.绘制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起点:长安
最远到达:欧洲、北非
小组合作探究
丝绸、漆器、陶器、瓷器、铁器
葡萄、核桃、石榴、苜蓿、良种马、玻璃、香料……
造纸术、印刷术、凿井技术、铸铁技术……
歌舞、乐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动植物品种为主
技术
宗教艺术
1.如果你是一位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你可以向西方出售哪些商品?又可以向东方引入哪些商品呢?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以交流?
中国
2.观察上述交流示意图,有何特点?
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丝绸之路
手工业品
西方
请你在教材第81页上标出海上丝绸之路的两条主要航线。
(1)向北:
(2)向南:
山东沿岸→黄海→朝鲜半岛和日本
东南沿海→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今天的斯里兰卡→欧洲地区
▲汉朝海上航路图
山东沿岸
黄海
朝鲜
日本
东南沿海
中南半岛
马六甲海峡
孟加拉湾
印度半岛
斯里兰卡
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
根据下图和课本,归纳丝绸之路有什么影响?
西域
中原
丝绸、漆器、开渠、凿井、铸铁
核桃、葡萄石榴、苜蓿(mùxu)、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乐器、歌舞
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观察上述交流示意图,有何特点?
丝绸之路特点及影响
西汉鎏金铜马
东汉锦袜
对西域的管理
西 域
秦朝疆域
汉朝疆域
西汉
时间
府邸
职责
管辖
前60年
乌垒城
西域地区
颁行号令
调遣军队
征发粮草
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对西域的管理
73年(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97年,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受阻,但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班超的儿子班勇子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
东汉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知识拓展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是一条普惠之路,路路相通,美美与共,建设期间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1)内涵:
2014年5月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铁路
2016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中亚第一长隧道贯通
2017年5月肯尼亚“世纪工程”蒙内铁路建成通车
2018年8月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
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170多份合作文件
丝路基金签约投资项目约30个、承诺投资110亿美元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97个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5万列,通达境外15个国家50座城市
(2)成就:
甘肃鸣沙山
我国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的共同体。那么丝绸之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作用?
①加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
②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③有利于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充分显示了中国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姿态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