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第六章成果展示 沪科版 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9 第六章成果展示 沪科版 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第六章成果展示
熟悉而陌生的力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重约600 N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哪一个?( D )
A.一只鸡 B.一头耕牛
C.一头大象 D.一个成年人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D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3.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B )
A.刚刚启动的火车
B.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
D.百米赛跑中正在进行冲刺的运动员
4.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其奥妙是( B )
A.“不倒翁”所受的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不倒翁”的重心较低,不易倾倒
C.“不倒翁”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不倒翁”里面有自动升降的装置
5.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只鞋在不同水平路面上滑动时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5题图
A.在柏油路面上和冰面上测得的摩擦力相同
B.在同一路面,无论鞋内是否放上铁块,摩擦力都一样
C.只要鞋被拉动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D.在同一路面,鞋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
B.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C.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D.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7.“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已成为共识。自行车是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下列设计和操作,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B )
A.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给轴承加润滑油
C.用力捏闸,使车更快地停下来
D.刹车时,使车轮由滚动变为滑动
8.下列实例,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B )
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9.飞船在圆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下列哪个实验不能在飞船中进行?( D )
A.用弹簧握力计测握力
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C.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10.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有时还垂直于接触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1.观察如图所示的三幅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第11题图
12.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不仅要考虑作用在扳手上“力的大小”,还要考虑 方向 和 作用点 。因为这三者都能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它们统称为力的 三要素 。
第12题图
13.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错误的操作是 拉力不在水平方向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 匀速直线 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3题图
14.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 物体相对运动 的方向相反。图甲所示是运送煤块的皮带传输机,图乙是它的工作过程简化图,将一煤块A放在皮带左端,经过较短时间后,煤块随皮带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此时煤块受到的摩擦力 为0 (选填“为0”“方向向左”或“方向向右”)。
第14题图
15.暴风雨来临时,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 形变 ,同时也使落叶的 运动状态 发生了改变。
16.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地面附近的物体总要受 重力 作用的缘故,它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
17.如图所示是小明用抹布做清洁时的情景。当小明向右擦拭桌面时,抹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左 的。为了擦干净桌面上一小团“顽固”污渍,他加大了用力,这是为了 增大 摩擦。
第17题图
18.小明和爸爸的质量之比为2∶3,则他们所受的重力之比为 2∶3 ;若小明的质量为60 kg,则他爸爸所受的重力为 900 N。(g取10 N/kg)
三、作图题(3分)
19.一个木块沿粗糙的斜面下滑,请画出木块所受重力、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O点为木块的重心)。
第19题图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32分)
20.(6分)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钩码质量/g 100 200 300 400 500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1 2 3 4 5
第20题图
(1)把上面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0~5 N ,分度值为 0.2 N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0 N 。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钩码所受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图像(保留“描点”的痕迹)。
答案:如图所示。
(4)由此实验和坐标图像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
21.(10分)为制作弹簧测力计,小明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做了探究。小明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见表所示。
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甲弹簧的长度/cm 6.0 6.5 7.0 7.5 8.0 8.5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0 8.0 9.0 10.0 11.0
第21题图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正比 。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短 (选填“长”或“短”)。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量程较大的是 A (选填“A”或“B”)弹簧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B (选填“A”或“B”)弹簧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答: 将一根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根弹簧,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 。
22.(16分)小明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F的大小。
甲       乙        丙
第22题图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甲、乙中弹簧测力计显示的两个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
答: 不对 。理由: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
(3)请你根据小明上述的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对应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N 摩擦力/N
1
2
3
(4)比较甲、丙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得出的结论: 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
(5)如果小明要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他应控制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压力 一样,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
(6)在采用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很难读数。用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就能解决上述问题,请你对图戊的实验方法作出评估: 木块能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更易读数 。


第22题图
五、计算题(18分)
23.某大桥主桥长度为960 m,全桥用钢材4.6×104 t。
(1)大桥钢材受到的总重力为多大?(g取10 N/kg)
(2)如果从桥上人行通道过桥的行人步行速度约为1.2 m/s,他通过主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解:(1)大桥钢材受到的总重力
G=mg=4.6×107 kg×10 N/kg=4.6×108 N。
(2)行人通过主桥所用的时间
t===800 s。
7/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