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综合质量评价(一) 沪科版 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0 综合质量评价(一) 沪科版 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综合质量评价(一)
第一~六章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某衬衫吊牌的部分信息见表所示,号型“170/92A”表示适穿人群的特征参数及体型。“A”表示适用于一般体型,“170”表示身高170 cm,“92”表示( A )
产品名称:衬衫 规格:XL 颜色:蓝色 号型:170/92A ……
第1题图
A.胸围92 cm
B.肩膀宽92 cm
C.上臂周长92 cm
D.脖子周长92 cm
解析:“170/92A”的意思是适合身高在170 cm左右、胸围在92 cm左右的人试穿。根据生活常识,肩膀宽、上臂周长、脖子周长均小于92 cm,而人体的胸围在92 cm左右,所以“92”表示胸围为92 cm,故A正确,B、C、D错误。
2.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2题图
A.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D.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3题图
A.图甲: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图乙: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C.图丙: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D.图丁:越用力击鼓,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4.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演员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D.演员以0.5 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 m/s的速度运动
5.如图所示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
6.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A )
第6题图
A.8∶1 B.4∶1
C.4∶3 D.2∶1
7.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D )
A.瓶盖侧面有一道道竖纹
B.卫生间的瓷砖刻有凹凸不平的图案
C.车把上加装橡胶套
D.为方便开锁,在钥匙孔里倒些铅笔芯末
8.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徐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像中可以得到下列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A )
第8题图
A.水在0 ℃到4 ℃间体积逐渐减小
B.水在4 ℃时的密度最小
C.水在4 ℃时的体积最大
D.水的密度一直保持不变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 m/s
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
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
10.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比赛时选体重较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B.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
C.比赛时受拉力较大的一队最终获胜
D.比赛时受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队最终获胜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12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刻度尺零刻度线被磨损,依然可以利用刻度线清晰完整的位置进行测量
B.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C.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加减砝码必须用洗干净的手去拿
D.如果错误操作实验仪器,就会产生实验误差
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
A.“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D.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有关
C.饺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14.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 731 g月壤样品成功在着陆场着陆。这些月壤样品在地球上的质量为 1.731 kg,重为 17.31 N。(g取10 N/kg)
15.游泳时小明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的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 运动状态 。
16.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 凸 透镜,可用来矫正 远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20 cm。
四、作图题(共4分)
17.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甲   乙
第17题图
(1)(2分)画出图甲中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2)(2分)如图乙所示是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的情况,请你在图乙中作出对应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共20分)
18.(6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第18题图
(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支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2)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大小 相等 。
(3)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他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垂直 。
(4)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或只做了一次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 。
(5)此实验不能用平面镜进行,是因为平面镜 不透光 ,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19.(8分)晓薇和小峻要测量一个挂件(实心)的密度,于是他们到实验室借来天平、量筒等器材完成了如下操作。
(1)晓薇同学将托盘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移动游码到标尺左端的 零刻度线 处,发现分度标尺上的指针静止时,所指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她应该将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往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第19题图
(2)小峻把挂件放在调节平衡后的托盘天平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横梁重新恢复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他们使用的托盘天平的分度值为 0.2 g,被测挂件的质量为 73.8 g。
(3)晓薇同学将挂件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量筒中,在量筒中缓慢装满水后(如图丙所示),手提细线取出挂件(如图丁所示),被测挂件的体积为 30 cm3,挂件的密度为 2.46×103 kg/m3。
(4)测量完毕后,他们细心地观察到挂件上有一些非常细的小孔,则他们利用上述方法测得挂件的密度值可能 小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挂件密度的真实值。
20.(6分)如图所示是“用相同木块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第20题图
(1)本探究实验用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2)在实验中需 匀速 (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直线拉动木块,使拉力大小 等于 滑动摩擦力大小。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应比较 甲、乙 两图所示的实验。
(4)某同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他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掉一部分后,重复图甲所示的实验,测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得出“粗糙程度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的结论。他得出的这个结论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
六、计算题(共27分)
21.(10分)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长度为90 cm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平均速度是 0.6 cm/s,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5 m/s的平均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700 m远的安全地区?
解:由速度公式v=可知,引火线燃烧的时间
t===150 s,
人运动的路程
s=vt=5 m/s×150 s=750 m>700 m,
他能够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700 m远的安全地区。
22.(17分)空心砖在建筑施工中被广泛使用。如图所示是形状为长方体、质量为3.6 kg的某型号空心砖,空心部分占总体积的40%。求:
(1)砖材料的密度;
(2)生产一块空心砖比同规格实心砖节约材料的质量。
第22题图
解:(1)长方体空心砖的体积
V=20 cm×10 cm×15 cm=3 000 cm3=3×10-3 m3,
实心部分的体积
V砖=V×(1-40%)=3×10-3 m3×60%=1.8×10-3 m3,
砖材料的密度
ρ砖===2×103 kg/m3。
(2)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40%=3×10-3 m3×40%=1.2×10-3 m3,
节约材料的质量
m空=ρ砖V空=2×103 kg/m3×1.2×10-3 m3=2.4 kg。
8/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