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3张PPT)2.7 抛物线及其方程2.7.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探究点一 由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探究点二 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应用探究点三 焦点弦问题◆◆◆◆◆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堂评价备课素材练习册答案核查【导】答案核查【练】【学习目标】1.了解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准线等几何性质;2.会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抛物线问题.知识点一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标准 方程图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焦点 坐标标准 方程标准 方程准线 方程开口 方向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向右向左向上向下续表标准 方程范围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对称轴 _____ _____顶点坐标 ________离心率 ______,,,,轴轴续表【诊断分析】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 )×[解析] 抛物线的方程可化为,则其准线方程为 .(2)抛物线只有一个焦点,一条对称轴,无对称中心.( )[解析] 抛物线只有一个焦点,一条对称轴,抛物线没有对称中心,因此结论正确.(3)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其离心率都相同.( )[解析] 抛物线的离心率均为1,因此结论正确.√√2.(1)从形状上看,抛物线有点像双曲线的一支,它们有区别吗 解:有区别.曲线的延伸趋势不同,例如,当抛物线 上的点相对于原点趋于无穷远时,它在这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接近于0,也就是说相对于原点无穷远处的一段抛物线与 轴接近于平行;而双曲线上的点相对于原点趋于无穷远时,它在这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接近于它的渐近线的斜率.双曲线有渐近线而抛物线没有渐近线.(2)如何把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解:确定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一要定性: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从而可以得到方程的形式;二要定量:确定 值,进而得到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等.(3)参数 对抛物线开口大小有何影响?解:参数对抛物线开口大小有影响,因为过抛物线的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的长度是,所以 越大,开口越大.知识点二 抛物线的焦半径、焦点弦与通径1.焦半径与焦点弦(1)抛物线上一点与焦点 连接的线段叫作焦半径.(2)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直线被抛物线所截得的线段称为抛物线的________.焦点弦设 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则四种标准方程形式下的焦半径公式和焦点弦 为:标准 方程焦半径 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焦点弦2.通径通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两点,线段称为抛物线的通径,通径的长 等于____.【诊断分析】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抛物线,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相同的,离心率也相同.( )√[解析] 抛物线,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都是2,是相同的,离心率都是1,也相同.(2)抛物线没有渐近线.( )√[解析] 渐近线是双曲线特有的性质,抛物线没有渐近线.(3)抛物线过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长是 .( )√[解析] 过抛物线的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长是 .探究点一 由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例1(1)以 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的通径(过焦点且与对称轴垂直的弦)的长为8,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则其标准方程为( )A. B.C.或 D.或[解析] 设抛物线的方程为,将代入 ,得,依题意得,则 ,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或 .√(2)如图所示,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轴上,过抛物线上一点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若 为等边三角形,则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B.C.D.√[解析] 设抛物线的方程为,直线 交轴于点,轴, 轴,可得 ,在 中, ,解得,则 ,解得,故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变式(1)[2025·河南周口高二期末]已知边长为 的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位于原点,另外两个顶点, 在抛物线上,则 ___.2[解析] 设,,则 ,.由是正三角形,得 ,则 ,即,整理得,又,, ,所以,则垂直于轴,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得点,关于 轴对称,且 .不妨令,则,因为 ,所以,则,因此 ,所以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对称轴为 轴,且与圆相交于,两点, ,则该抛物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或[解析] 由已知得,抛物线的焦点可能在轴的正半轴上,也可能在轴的负半轴上,故可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设,, 抛物线与圆 都关于轴对称, 点与点关于轴对称,且,即,代入 ,得,解得,或.将点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解得,所求抛物线的方程为或 .[素养小结]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方程的一般步骤:探究点二 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应用例2 已知抛物线 .(1)求出该抛物线的顶点、焦点、准线方程、对称轴方程、变量的范围;解:抛物线的顶点、焦点、准线方程、对称轴方程、变量的范围分别为,,,, .(2)是抛物线上一点,点,求 的取值范围;解:设,则 ,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的取值范围是 .(3)以坐标原点为顶点,作抛物线的内接等腰三角形 ,,若焦点是的重心,求 的面积.解:由,不妨设, ,因为焦点为的重心,所以,所以 ,所以,所以的面积为 .变式(1)已知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且与的对称轴垂直,与交于,两点,,为的准线上的一点,则 的面积为( )A.18 B.24 C.36 D.48[解析] 不妨设抛物线的方程为,依题意知 轴,且焦点坐标为.当时,,则 ,解得,又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 .√(2)以双曲线 的右顶点为圆心,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交抛物线于, 两点.若,则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______.或4[解析] 双曲线的右顶点为,焦点为 ,渐近线方程为,即 ,则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所以圆的方程为 .因为圆和抛物线的图象都关于 轴对称,所以,两点关于轴对称.不妨设点 在第一象限,设 ,则, ,所以,因为点在圆 上,所以,解得或3,所以或 .若,则,解得;若,则 ,解得.综上所述,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或4.[素养小结]把握三个要点确定抛物线的几何性质:(1)开口:由抛物线标准方程看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关键是看准二次项是还是,一次项的系数是正还是负.(2)关系:顶点位于焦点与准线中间,准线垂直于对称轴.(3)定值: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过焦点垂直于对称轴的弦(又称为通径)长为,离心率恒等于1.探究点三 焦点弦问题例3(1)(多选题)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经过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在第一象限,过点, 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则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A. B.C. D.√√[解析] 由已知得.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 ,则,,此时A正确,B不正确;,,则 ,所以,此时C正确;,此时D不正确.当直线 的斜率存在时,可设直线,由得 ,则, ,此时A正确;,此时B不正确;, ,则,故 ,此时C正确;,此时D不正确.故选 .(2)已知过抛物线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 ,两点.若,的中点到轴的距离为,则 的值为___.3[解析] 由题得,抛物线的准线 ,设准线交轴于点.不妨令点在第一象限,过点,分别作 , ,垂足分别为,,过点作于点,交于点 ,令,则,, ,.由,得,即,则 .取线段的中点,过点作于点 ,则,由的中点到轴的距离为 ,得,所以,解得 .变式(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弦 的两端点分别为,,则 的值一定等于( )A. B.4 C. D.√[解析] ①若焦点弦轴,则,所以 ,,所以 .②若焦点弦不垂直于轴,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与联立得,则 ,所以,故 .综上可知, .(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坐标原点,焦点的坐标为 .若该抛物线上两点,的横坐标之和为6,则弦 的长的最大值为( )A.8 B.7 C.6 D.5[解析] 设抛物线方程为,由题得,则 .设,,则, ,所以,当且仅当经过点 时取等号.故选A.√(3)设为抛物线的焦点,过且倾斜角为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为坐标原点,则 的面积为( )A. B. C. D.√[解析] 由题意知,,则直线的方程为 ,即.由消去得 .设,,则,,故.故选A.[素养小结]解决过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有关的问题时的注意事项:一是注意联立直线方程和抛物线方程,再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二是注意焦点弦长、焦半径公式的应用.解题时注意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简化运算.1.顶点在坐标原点,对称轴为 轴,顶点到准线的距离为4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 B.C.或 D.或[解析] 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依题意得顶点到准线的距离为,解得,故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或 .√2.过抛物线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 两点,如果,那么 ( )A.6 B.8 C.9 D.10[解析] 因为直线过焦点 ,所以.故选B.√3.[2025·山东东营高二期末]已知是抛物线上的一点,是抛物线的焦点,是轴上点右侧的一点,若 ,则( )A.2 B. C. D.4[解析] 由抛物线,得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不妨设,根据题意得,由 ,得,即,由可得即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 .故选D.√4.已知焦点为的抛物线上有一点,准线交 轴于点.若,则直线的斜率 ( )A. B. C. D.[解析] 由抛物线的性质,得,所以,则 .设,则,所以,所以 ,解得,所以直线的斜率 .故选B.√5.以 轴为对称轴,通径(过圆锥曲线的焦点且与对称轴垂直的弦)的长为16,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或[解析] 过抛物线的焦点且与对称轴垂直的弦长为, 抛物线方程为,故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或 .1.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在几何性质上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三种曲线都有范围、对称轴、顶点和离心率四个基本的几何性质.(2)区别:抛物线与椭圆、双曲线相比,主要区别于抛物线的离心率等于1且只有一个焦点、一个顶点、一条对称轴、一条准线,没有中心.就标准方程而言,椭圆、双曲线有两个参数,而抛物线只有一个参数.2.抛物线焦点弦常用结论.设抛物线的焦点为,是过焦点 的弦,且, ,则有下列结论:(1), ;(2) ;(3) (定值);(4)若与对称轴的夹角为 ,则, ,, .1.求抛物线的方程时注意抛物线的复杂性,注意分类讨论.例1 已知以坐标原点为顶点的抛物线,其焦点在 轴上,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若为线段 的中点,则抛物线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 设,,由抛物线的顶点为坐标原点,焦点在轴上,可设抛物线的方程为.由得 ,解得或,故线段中点的横坐标为 ,由题意得,解得,所以该抛物线的方程为 .2.抛物线的性质问题常常结合定义求解.例2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经过且斜率为 的直线与抛物线在轴上方的部分相交于点,作,垂足为,则的面积为( )A.4 B. C. D.[解析] 由直线的斜率为,得 ., ,为正三角形.设准线交轴于点 ,则,且 ,则 ,故.√3.利用代数法结合抛物线的定义解决焦点弦问题.例3(1)已知抛物线,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直线 与抛物线交于,两点,若,则直线 的方程为( )A.或 B.或C.或 D.或√[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抛物线的焦点为,显然直线 的斜率存在当的斜率不存在时,.设直线 的方程为,,.由消去 得,所以,则,解得,故直线 的方程为或 .故选B.(2)[2025·广西南宁二中高二月考]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2,过点的直线 与抛物线交于,两点,则 的最小值为( )A. B. C. D.[解析] 因为抛物线的焦点 到准线的距离为2,所以,故抛物线的方程为,焦点坐标为.设直线 的方程为,,,不妨设 .由消去整理得,则 ,√,所以,又 , ,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 的最小值为.故选A.(3)[2025·安徽合肥高二期中]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过焦点的直线与相交于,两点,且 ,若,则直线 的斜率为_____.[解析] 由题易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 ,直线.由消去 得,则,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 ,所以 ,所以 ,又 ,所以 ,解得 .练习册一、选择题1.抛物线 的通径长为( )A.8 B.4 C. D.[解析]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故,因此通径长为 .故选C.√2.下列抛物线中,开口最小的是( )A. B. C. D.[解析] 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中,抛物线的一次项的系数的绝对值越小,开口越小,观察四个选项,A选项中一次项的系数的绝对值最小.故选A.√3.已知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位于原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抛物线上,则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A. B. C. D.[解析] 依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设三角形另外两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则,解得 ,故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故选A.√4.[2024·山西太原高二期末]已知等腰梯形 的四个顶点在抛物线上,且,则原点到 的距离与原点到的距离之比为( )A. B. C. D.[解析] 由题意可知,且轴.设, ,则,所以,所以原点到的距离与原点到 的距离之比为 故选A.√5.焦点为的抛物线上有一点, 为坐标原点,则满足的点 的坐标为( )A. B. C. D.[解析] 将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方程中得 ,可得,则,,所以直线的斜率为1,且线段 的中点为,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即,易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因为,所以点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由得所以点 的坐标为 .故选B.6.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与轴交于点 ,过点作圆的切线,切点分别为点, .若,则 的值为( )A.1 B. C.2 D.3√[解析] 连接,如图,由题得圆 的圆心为,半径为,,且 .又,所以 ,所以 ,所以是等边三角形,所以 ,又,所以 .故选C.7.[2025·陕西安康高二期末]已知椭圆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抛物线 ,且椭圆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若,则椭圆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解析] 设,,则.由题得 ,,由,得,即.因为点在椭圆上,所以 ,则,即,即 ,所以,可得,所以 .故选A.8.(多选题)已知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的抛物线过点 ,则点 到此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可以是( )A. B. C. D.[解析] 若抛物线的焦点在 轴上,则设抛物线的方程为,由点在抛物线上,得,即 ,则,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点 到准线的距离,所以点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 .√√若抛物线的焦点在轴上,则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由点在抛物线上,得,即,则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点到准线的距离,所以点 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故选 .9.(多选题)[2025·福建漳州高二期末] 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点为上任意一点,点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的最小值为2B.抛物线关于 轴对称C. 的最小值为4D.过点且与抛物线 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解析] 易知抛物线的准线为,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 ,则.当在原点时, 取得最小值1,故A错误;抛物线关于 轴对称,故B错误;因为,所以当,, 三点共线时,最小,最小值为到准线 的距离4,故C正确;因为点在抛物线内,所以只有当过的直线平行于对称轴 轴时,过的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故D正确.故选 .二、填空题10.已知,,是抛物线上一点,则 的最小值为___.5[解析] 设点的坐标为, ,则,因为,所以当时,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5.1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则到 的距离是___;若斜率为的直线经过焦点在第一象限与抛物线交于点 ,过作垂直于点,则 的面积为______.[解析] 如图,记准线与轴的交点为 ,由抛物线的方程可知,,即点到 的距离是4.因为直线的斜率,所以 ,又轴,所以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所以 为正三角形,在中, , ,所以,所以 .★12.过抛物线的焦点作直线, ,直线,与抛物线分别交于点,和,,若直线与 互相垂直,则 的最小值为____.16[解析] 由已知可得,,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则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设直线的方程为 ,则直线的方程为.设, ,,,由得 ,则 ,所以 ,所以,同理 ,所以,当且仅当,即 时,等号成立.[技巧点拨] 抛物线的焦点弦长一般可直接应用弦长公式,所以需要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元、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三、解答题13.(13分)已知点在抛物线 上.(1)若点的横坐标为2,求点 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解: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点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 .(2)若点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4,求点 的坐标.解:设点.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点 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所以 ,则,所以 ,所以点的坐标为或 .14.(15分)已知抛物线上的点到其准线的距离为4.(1)求, 的值;解:由题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所以,所以,则 ,将的坐标代入,可得 .14.(15分)已知抛物线上的点到其准线的距离为4.(2)已知为坐标原点,点在抛物线上,若 的面积为8,求点 的坐标.解:设,由(1)知直线的方程为 ,则点到直线的距离 ,又,所以由题意得 ,解得或,所以点的坐标是或 .15.(多选题)抛物线的焦点为, 为坐标原点,,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过点, 分别作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则( )A.抛物线的方程为 B.C.的最小值为4 D.√√[解析] 依题意得,,所以,则抛物线的方程为 ,故A正确;由抛物线的定义知, ,则,故B错误;设直线 的方程为,,,由消去 得,则, ,所以,,则,所以当 时,取得最小值4,故C正确;,故D错误.故选 .16.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若位于 轴上方的动点在准线上,线段与抛物线相交于点 ,且,则抛物线 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解析] 如图所示,设,过点作于点,由抛物线的定义知 ,,.在 中,,则 ,从而 .又,所以 ,即,所以.在 中,,则 ,所以,所以抛物线 的标准方程为 .快速核答案(导学案)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向右 向左 向上 向下 ,,m>, , 轴 轴 【诊断分析】 1.(1)× (2)√ (3)√ 2.(1)略(2)略(3)略知识点二 (2)焦点弦 m> m> m> 2.【诊断分析】 (1)√ (2)√ (3)√课中探究 探究点一 例1(1)C (2)D 变式(1)2 (2)或探究点二 例2(1)顶点、焦点、准线方程、对称轴方程、变量的范围分别为,,,, (2) (3)变式(1)C (2)或4探究点三 例3(1)AC (2)3 变式(1)A (2)A (3)A课堂评价 1.D 2.B 3.D 4.B 5.或练习册一、1.C 2.A 3.A 4.A 5.B 6.C 7.A 8.AB 9.CD二、10.5 11., ★12.16三、13.(1) (2)或14.(1),(2)或思维探索 15.AC 16.2.7.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课前预习】知识点一向右 向左 向上 向下 x≥0,y∈R x≤0,y∈Ry≥0,x∈R y≤0,x∈R x轴 y轴 O(0,0) e=1诊断分析1.(1)× (2)√ (3)√ [解析] (1)抛物线的方程可化为x2=-8y,则其准线方程为y=2.(2)抛物线只有一个焦点,一条对称轴,抛物线没有对称中心,因此结论正确.(3)抛物线的离心率均为1,因此结论正确.2.解:(1)有区别.曲线的延伸趋势不同,例如,当抛物线y2=2px(p>0)上的点相对于原点趋于无穷远时,它在这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接近于0,也就是说相对于原点无穷远处的一段抛物线与x轴接近于平行;而双曲线上的点相对于原点趋于无穷远时,它在这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接近于它的渐近线的斜率.双曲线有渐近线而抛物线没有渐近线.(2)确定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一要定性: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从而可以得到方程的形式;二要定量:确定p值,进而得到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等.(3)参数p(p>0)对抛物线开口大小有影响,因为过抛物线的焦点F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的长度是2p,所以p越大,开口越大.知识点二1.(2)焦点弦 x0+ -x0 y0+ -y02.2p诊断分析(1)√ (2)√ (3)√ [解析] (1)抛物线x2=4y,y2=4x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都是2,是相同的,离心率都是1,也相同.(2)渐近线是双曲线特有的性质,抛物线没有渐近线.(3)过抛物线的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长是2p.【课中探究】探究点一例1 (1)C (2)D [解析] (1)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x(p≠0),将x=代入y2=2px,得y=±p,依题意得|2p|=8,则|p|=4,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8x或y2=-8x.(2)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x(p>0),直线l交x轴于点C.∵AB⊥l,l⊥x轴,∴AB∥x轴,可得∠BFC=∠ABF=60°,在Rt△BCF中,|CF|=|BF|cos 60°=p,解得|BF|=2p,则3+=2p,解得p=2,故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4x.变式 (1)2 (2)y2=3x或y2=-3x [解析] (1)设A(x1,y1),B(x2,y2),则=2px1,=2px2.由△OAB是正三角形,得|OA|=|OB|,则+=+,即(-)+2p(x1-x2)=0,整理得(x1-x2)(x1+x2+2p)=0,又x1>0,x2>0,2p>0,所以x1=x2,则AB垂直于x轴,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得点A,B关于x轴对称,且∠AOx=30°.不妨令y1>0,则=tan 30°=,因为x1=,所以y1=2p,则|AB|=2y1=4p,因此4p=8,所以p=2.(2)由已知得,抛物线的焦点可能在x轴的正半轴上,也可能在x轴的负半轴上,故可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2=ax(a≠0).设A(x1,y1),B(x2,y2),∵抛物线y2=ax(a≠0)与圆x2+y2=4都关于x轴对称,∴点A与点B关于x轴对称,∴|y1|=|y2|且|y1|+|y2|=2,即|y1|=|y2|=,代入x2+y2=4,得x2+3=4,解得x=±1,∴A(±1,)或A(±1,-).将点A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2=±a,解得a=±3,∴所求抛物线的方程为y2=3x或y2=-3x.探究点二例2 解:(1)抛物线y2=8x的顶点、焦点、准线方程、对称轴方程、变量x的范围分别为(0,0),(2,0),x=-2,y=0,x≥0.(2)设P(x0,y0),则=8x0(x0≥0),所以|PQ|===≥=4,当且仅当x0=0时取等号,故|PQ|的取值范围是[4,+∞).(3)由|OA|=|OB|,不妨设A(x1,y1),B(x1,-y1)(x1>0,y1>0),因为焦点F(2,0)为△OAB的重心,所以=2,所以x1=3,所以y1=2,所以△OAB的面积为×4×3=6.变式 (1)C (2)或4 [解析] (1)不妨设抛物线C的方程为y2=2px(p>0),依题意知l⊥x轴,且焦点坐标为.当x=时,|y|=p,则|AB|=2p=12,解得p=6,又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p=6,所以S△ABP=|AB|·p=×12×6=36.(2)双曲线-=1的右顶点为(2,0),焦点为(±,0),渐近线方程为y=±x,即3x±2y=0,则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3,所以圆的方程为(x-2)2+y2=9.因为圆(x-2)2+y2=9和抛物线y2=2px(p>0)的图象都关于x轴对称,所以A,B两点关于x轴对称.不妨设点A在第一象限,设A(x1,y1)(x1>0,y1>0),则B(x1,-y1),|AB|=2y1=4,所以y1=2,因为点A在圆(x-2)2+y2=9上,所以(x1-2)2+8=9,解得x1=1或3,所以A(1,2)或A(3,2).若A(1,2),则8=2p,解得p=4;若A(3,2),则8=6p,解得p=.综上所述,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或4.探究点三例3 (1)AC (2)3 [解析] (1)由已知得F(1,0).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A(1,2),B(1,-2),则y1y2=-4,x1x2=1,此时A正确,B不正确;A1(-1,2),B1(-1,-2),则·=(-2,2)·(-2,-2)=4-4=0,所以∠A1FB1=,此时C正确;+=+=+=1,此时D不正确.当直线AB的斜率存在时,可设直线AB:x=my+1(m≠0),由得y2-4my-4=0,则y1+y2=4m,y1y2=-4,此时A正确;x1x2=·=(y1y2)2=×16=1,此时B不正确;A1(-1,y1),B1(-1,y2),则·=(-2,y1)·(-2,y2)=4+y1y2=0,故∠A1FB1=,此时C正确;+=+=+=====1≠,此时D不正确.故选AC.(2)由题得F,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l:x=-,设准线交x轴于点K.不妨令点A在第一象限,过点A,B分别作AD⊥l,BE⊥l,垂足分别为D,E,过点B作BG⊥AD于点G,BG交FK于点H,令|BE|=|BF|=n,则|AD|=|AF|=3n,|FK|=p,|AG|=2n,|FH|=p-n.由FH∥AG,得=,即=,则p=.取线段AB的中点M,过点M作MN⊥l于点N,则|MN|==2n=,由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得|MN|=+,所以=+,解得p=3.变式 (1)A (2)A (3)A [解析] (1)①若焦点弦AB⊥x轴,则x1=x2=,所以x1x2=,y1y2=-p2,所以=-4.②若焦点弦AB不垂直于x轴,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与y2=2px联立得k2x2-(k2p+2p)x+=0,则x1x2=,所以y1y2=-p2,故=-4.综上可知,=-4.(2)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由题得=1,则p=2.设A(x1,y1),B(x2,y2),则|AF|=x1+1,|BF|=x2+1,所以|AB|≤|AF|+|BF|=6+1+1=8,当且仅当AB经过点F时取等号.故选A.(3)由题意知,F,则直线AB的方程为y=,即x=y+.由消去x得4y2-12y-9=0.设A(x1,y1),B(x2,y2),则y1+y2=3,y1y2=-,故S△OAB=|OF||y1-y2|=×|y1-y2|==×=.故选A.【课堂评价】1.D [解析] 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2py(p≠0),依题意得顶点到准线的距离为=4,解得p=±8,故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16y或x2=-16y.2.B [解析] 因为直线AB过焦点F(1,0),所以|AB|=x1+x2+p=6+2=8.故选B.3.D [解析] 由抛物线y2=4x,得F(1,0),由抛物线的对称性不妨设M(x0,y0)(y0>0),根据题意得=4x0,由∠NFM=60°,得kMF=,即=,由可得即M(3,2),由抛物线的定义知|FM|=x0+1=4.故选D.4.B [解析] 由抛物线的性质,得F,所以|QF|=p,则|PF|=2p.设P(x0,y0),则x0+=2p,所以x0=,所以=2p·,解得y0=±p,所以直线PF的斜率k==±.故选B.5.x=4或x=-4 [解析] ∵过抛物线的焦点且与对称轴垂直的弦长为2p,∴抛物线方程为y2=±16x,故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4或x=-4.2.7.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1.C [解析]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x,故2p=,因此通径长为.故选C.2.A [解析] 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中,抛物线的一次项的系数的绝对值越小,开口越小,观察四个选项,A选项中一次项的系数的绝对值最小.故选A.3.A [解析] 依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设三角形另外两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m>0),则tan 30°==,解得m=4,故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m=8.故选A.4.A [解析] 由题意可知,AB∥CD且AB⊥x轴.设A,D,则=,所以=,所以原点到AB的距离与原点到CD的距离之比为1∶4.故选A.5.B [解析] 将点P的坐标代入抛物线方程中得(2p)2=2p×2,可得p=1,则P(2,2),F,所以直线OP的斜率为1,且线段OP的中点为(1,1),则线段OP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1=-(x-1),即x+y-2=0,易知线段OF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x=.因为|MP|=|MO|=|MF|,所以点M为线段OP的垂直平分线和线段OF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由得所以点M的坐标为.故选B.6.C [解析] 连接FA,如图,由题得圆+y2=的圆心为F,半径为,FA⊥KA,且|FA|=.又|KF|=p,所以∠AKF=30°,所以∠AKB=60°,所以△AK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AK|=p,又|AB|=,所以p=2.故选C.7.A [解析] 设A(x0,y0),08.AB [解析] 若抛物线的焦点在x轴上,则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2=ax(a≠0),由点A在抛物线上,得=a,即a=,则y2=x,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点A到焦点的距离等于点A到准线的距离,所以点A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xA+=1+=.若抛物线的焦点在y轴上,则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by(b≠0),由点A在抛物线上,得1=b,即b=4,则x2=4y,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点A到焦点的距离等于点A到准线的距离,所以点A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yA+1=+1=.故选AB.9.CD [解析] 易知抛物线C的准线为l:y=-1,过点P作l的垂线,垂足为H,则|PF|=|PH|.当P在原点时,|PF|取得最小值1,故A错误;抛物线C:x2=4y关于y轴对称,故B错误;因为|PM|+|PF|=|PM|+|PH|≥|MH|,所以当M,P,H三点共线时,|PM|+|PF|最小,最小值为M到准线l:y=-1的距离4,故C正确;因为点M在抛物线内,所以只有当过M的直线平行于对称轴y轴时,过M的直线与抛物线C有一个公共点,故D正确.故选CD.10.5 [解析] 设点P的坐标为(x,y),x≥0,则·=(2-x,-y)·(3-x,-y)=x2-5x+6+y2=x2-2x+6=(x-1)2+5,因为x≥0,所以当x=1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5.11.4 16 [解析] 如图,记准线l与x轴的交点为Q,由抛物线的方程可知,|FQ|=p=4,即点F到l的距离是4.因为直线FM的斜率k=,所以∠MFx=60°,又MN∥x轴,所以∠NMF=60°,由抛物线的定义知,|MF|=|MN|,所以△MNF为正三角形,在Rt△NFQ中,∠NFQ=60°,|FQ|=4,所以|NF|=2|FQ|=8,所以S△MNF=|NF|2=16.12.16 [解析] 由已知可得,l1,l2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1,则p=2,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设直线AB的方程为x=my+1(m≠0),则直线MN的方程为x=-y+1.设A(x1,y1),B(x2,y2),M(x3,y3),N(x4,y4),由得y2-4my-4=0,则y1+y2=4m,所以x1+x2=m(y1+y2)+2=4m2+2,所以|AB|=x1+x2+p=4m2+4,同理|MN|=x3+x4+p=+4,所以|AB|+|MN|=4m2+4++4=4m2++8≥2+8=16,当且仅当4m2=,即m=±1时,等号成立.[技巧点拨] 抛物线的焦点弦长一般可直接应用弦长公式|AB|=x1+x2+p,所以需要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元、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13.解:(1)抛物线y2=2x的准线方程为x=-,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点P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2+=.(2)设点P(x0,y0).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点P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x0+=4,所以x0=,则=2×=7,所以y0=±,所以点P的坐标为或.14.解:(1)由题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所以+2=4,所以p=4,则C:y2=8x,将A(2,m)的坐标代入y2=8x,可得m=4.(2)设B(2t2,4t),由(1)知直线OA的方程为2x-y=0,则点B到直线OA的距离d=,又|OA|=2,所以由题意得×2×=8,解得t=-1或t=2,所以点B的坐标是(2,-4)或(8,8).15.AC [解析] 依题意得,F(1,0),所以p=2,则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故A正确;由抛物线的定义知|MF|=|MM1|,|NF|=|NN1|,则|MN|=|MF|+|NF|=|MM1|+|NN1|,故B错误;设直线MN的方程为x=my+1,M(x1,y1),N(x2,y2),由消去x得y2-4my-4=0,则y1+y2=4m,y1y2=-4,所以x1+x2=m(y1+y2)+2=4m2+2,x1x2=m2y1y2+m(y1+y2)+1=1,则|MN|=|MF|+|NF|=x1+x2+2=4m2+4,所以当m=0时,|MN|取得最小值4,故C正确;+=+===1,故D错误.故选AC.16.y2=2x [解析] 如图所示,设∠AFO=α,过点B作BB'⊥l于点B',由抛物线的定义知|BF|=|BB'|,|FC|=p,∠ABB'=∠AFO=α.在Rt△AB'B中,cos α==,则|BF|=|AB|cos α,从而|AF|=|BF|+|AB|=|AB|(1+cos α).又-|AF|=1,所以-|AF|=1,即-|AF|=1,所以|AF|=.在Rt△AFC中,cos α==,则p=|AF|cos α,所以p=·cos α=1,所以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为y2=2x.2.7.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准线等几何性质;2.会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抛物线问题.◆ 知识点一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标准 方程 y2=2px (p>0) y2=-2px (p>0) x2=2py (p>0) x2=-2py (p>0)图形焦点 坐标 F F F F(续表)标准 方程 y2=2px (p>0) y2=-2px (p>0) x2=2py (p>0) x2=-2py (p>0)准线 方程 x=- x= y=- y=开口 方向 范围 对称轴 顶点 坐标 离心率 【诊断分析】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抛物线y=-x2的准线方程为x=.( )(2)抛物线只有一个焦点,一条对称轴,无对称中心. ( )(3)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其离心率都相同. ( )2.(1)从形状上看,抛物线有点像双曲线的一支,它们有区别吗 (2)如何把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3)参数p对抛物线开口大小有何影响 ◆ 知识点二 抛物线的焦半径、焦点弦与通径1.焦半径与焦点弦(1)抛物线上一点与焦点F连接的线段叫作焦半径.(2)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直线被抛物线所截得的线段称为抛物线的 . 设A(x0,y0)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则四种标准方程形式下的焦半径公式和焦点弦MN(M(x1,y1),N(x2,y2))为:标准 方程 y2=2px (p>0) y2=-2px (p>0) x2=2py (p>0) x2=-2py (p>0)焦半径 |AF| 焦点弦 |MN|=x1+ x2+p |MN|= -x1-x2+p |MN|=y1+ y2+p |MN|= -y1-y2+p2.通径通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线段AB称为抛物线的通径,通径的长|AB|等于 .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抛物线x2=4y,y2=4x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相同的,离心率也相同. ( )(2)抛物线没有渐近线. ( )(3)抛物线y2=2px(p>0)过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长是2p. ( )◆ 探究点一 由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例1 (1)以x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的通径(过焦点且与对称轴垂直的弦)的长为8,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则其标准方程为 ( )A.y2=8xB.y2=-8xC.y2=8x或y2=-8xD.x2=8y或x2=-8y(2)如图所示,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F在x轴上,过抛物线上一点A(3,y)作准线l的垂线,垂足为B.若△ABF为等边三角形, 则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y2=x B.y2=x C.y2=2x D.y2=4x变式 (1)[2025·河南周口高二期末] 已知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位于原点O,另外两个顶点A,B在抛物线y2=2px(p>0)上,则p= .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对称轴为x轴,且与圆x2+y2=4相交于A,B两点,|AB|=2,则该抛物线的方程为 . [素养小结]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探究点二 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应用例2 已知抛物线y2=8x.(1)求出该抛物线的顶点、焦点、准线方程、对称轴方程、变量x的范围;(2)P是抛物线上一点,点Q(4,0),求|PQ|的取值范围;(3)以坐标原点O为顶点,作抛物线的内接等腰三角形OAB,|OA|=|OB|,若焦点F是△OAB的重心,求△OAB的面积.变式 (1)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12,P为C的准线上的一点,则△ABP的面积为 ( )A.18 B.24 C.36 D.48(2)以双曲线-=1的右顶点为圆心,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交抛物线y2=2px(p>0)于A,B两点.若|AB|=4,则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素养小结]把握三个要点确定抛物线的几何性质:(1)开口:由抛物线标准方程看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关键是看准二次项是x还是y,一次项的系数是正还是负.(2)关系:顶点位于焦点与准线中间,准线垂直于对称轴.(3)定值: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过焦点垂直于对称轴的弦(又称为通径)长为2p,离心率恒等于1.◆ 探究点三 焦点弦问题例3 (1)(多选题)已知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经过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两点(A在第一象限),过点A,B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1,B1,则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y1y2=-4 B.x1x2=2C.∠A1FB1= D.+=(2)已知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AF|=3|BF|,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则p的值为 . 变式 (1)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弦AB的两端点分别为A(x1,y1),B(x2,y2),则的值一定等于 ( )A.-4 B.4C.p2 D.-p2(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坐标原点,焦点F的坐标为(1,0).若该抛物线上两点A,B的横坐标之和为6,则弦AB的长的最大值为 ( )A.8 B.7C.6 D.5(3)设F为抛物线C:y2=3x的焦点,过F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抛物线C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则△OAB的面积为 ( )A. B.C. D.[素养小结]解决过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有关的问题时的注意事项:一是注意联立直线方程和抛物线方程,再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二是注意焦点弦长、焦半径公式的应用.解题时注意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简化运算.1.顶点在坐标原点,对称轴为y轴,顶点到准线的距离为4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x2=16yB.x2=8yC.x2=8y或x2=-8yD.x2=16y或x2=-16y2.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两点,如果x1+x2=6,那么|AB|= ( )A.6 B.8C.9 D.103.[2025·山东东营高二期末] 已知M是抛物线y2=4x上的一点,F是抛物线的焦点,N是x轴上点F右侧的一点,若∠NFM=60°,则|FM|= ( )A.2 B. C.2 D.44.已知焦点为F的抛物线y2=2px(p>0)上有一点P,准线l交x轴于点Q.若|PF|=2|QF|,则直线PF的斜率k= ( )A.±1 B.± C.±2 D.±5.以x轴为对称轴,通径(过圆锥曲线的焦点且与对称轴垂直的弦)的长为16,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 2.7.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一、选择题1.抛物线x=8y2的通径长为 ( )A.8 B.4C. D.2.下列抛物线中,开口最小的是 ( )A.y2=x B.y2=xC.y2=2x D.y2=4x3.已知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位于原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抛物线y2=4x上,则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 )A.8 B.4C.4 D.34.[2024·山西太原高二期末] 已知等腰梯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抛物线E:y2=4x上,且|AB|∶|CD|=1∶2,则原点到AB的距离与原点到CD的距离之比为 ( )A.1∶4 B.1∶C.∶ D.∶45.焦点为F的抛物线y2=2px(p>0)上有一点P(2,2p),O为坐标原点,则满足|MP|=|MO|=|MF|的点M的坐标为 ( )A. B.C. D.6.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准线与x轴交于点K,过点K作圆+y2=的切线,切点分别为点A,B.若|AB|=,则p的值为 ( )A.1 B.C.2 D.37.[2025·陕西安康高二期末] 已知椭圆C1:+=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c,0),F2(c,0),抛物线C2:x2=2py(p>0),且椭圆C1与抛物线C2相交于A,B两点.若·=3c2,则椭圆C1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C. D.8.(多选题)已知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的抛物线过点A,则点A到此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可以是 ( )A. B.C. D.9.(多选题)[2025·福建漳州高二期末] 已知抛物线C:x2=4y的焦点为F,点P为C上任意一点,点M(1,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F|的最小值为2B.抛物线C关于x轴对称C.|PM|+|PF|的最小值为4D.过点M且与抛物线C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二、填空题10.已知M(2,0),N(3,0),P是抛物线C:y2=3x上一点,则·的最小值为 . 11.已知抛物线C:y2=8x的焦点为F,准线为l,则F到l的距离是 ;若斜率为的直线经过焦点F在第一象限与抛物线交于点M,过M作MN垂直l于点N,则△MNF的面积为 . ★12.过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F(1,0)作直线l1,l2,直线l1,l2与抛物线C分别交于点A,B和M,N,若直线l1与l2互相垂直,则|AB|+|MN|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13.(13分)已知点P在抛物线y2=2x上.(1)若点P的横坐标为2,求点P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2)若点P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4,求点P的坐标.14.(15分)已知抛物线C:y2=2px(p>0)上的点A(2,m)(m>0)到其准线的距离为4.(1)求p,m的值;(2)已知O为坐标原点,点B在抛物线C上,若△AOB的面积为8,求点B的坐标.15.(多选题)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O为坐标原点,|OF|=1,过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M,N两点,过点M,N分别作准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1,N1,则 ( )A.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B.|MM1|+|NN1|=2|MN|C.|MN|的最小值为4D.+=16.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若位于x轴上方的动点A在准线l上,线段AF与抛物线C相交于点B,且-|AF|=1,则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7.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pptx 2.7.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正文】导学案.docx 2.7.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正文】练习册.docx 2.7.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答案】导学案.docx 2.7.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答案】练习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