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恒德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9月)政治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恒德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9月)政治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试题
②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可直接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客观事物
2025年秋季第一次阶段测试—思想政治卷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加工改造的结果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A.①②
B.①3
C.24
D.34
5.
“世界是物质的一物质是运动的一运动是有规律的一规律是客观的一按客观规律办事”。下列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语句能够依次论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目要求的。
①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1.在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中有一个很有趣的对应现象:有小署则必有大署,小雪小寒之后也会有大雪大
②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寒。但唯独小满,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大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凡事忌“太满”。月盈则亏,
③青山遮不住,毕竞东流去
水满则溢,盛极而衰。凡事太满便极易走向反面,小满的状态则刚刚好。由此可见,小满这个传统
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节气的命名,无疑包含着中国人朴素但极具智慧的哲学思想。这表明
⑤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①哲学为人们生活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A.④③2①5
B.②①④5—3
②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智慧源于思考
C.④②—①—③—5
D.①—②⑤—④—③
③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6.下图漫画《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秒的幸福》,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④哲学是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A.①③B.①④
C.②3
D.③④
袋多-分中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
重朱巷6。少
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6的幸心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气者,理之依也”与‘水是万物的始基”
③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理生万物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①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23
D.③④
②唯心主义一定意义上对人们有积极的作用
3.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曾就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
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以及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作出了重要论述,明确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选择性
的源头,而科技创新离不开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假设与猜想等,这些需求为哲学
A.①②
B.24
C.①3
D.3④
7.中国古代匠师善于使用色彩。北方建筑主体部分一般用暖色,阴影部分则用冷色,形成一种悦目
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这表明
①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的对比;南方建筑的色彩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这种色调在南方炎热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种清凉感。中国古建筑的调色启示我们
③哲学实质是~科学之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不能突出“人化烙印
④哲学与具体科学不可分割.二者即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其内在的联系
A.①②
B.①④
C.23
D.③4
3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京剧《戏台》以民国时期京刷名角的艺术生涯为创作主线,通过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再现梨园行的
④要正确发挥人的能动创造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1②B.14
C.23
D.34
兴衰沉浮。该剧既还原了历史背景的厚重感,又赋予角色深刻的情感冲突,其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
深刻反思与创新表达。该剧的创作说明
8.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
①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
全面的。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上述论断是基于
高二思想政治试题第1页(共6页)
高二思想政治试题第2页(共6页)2025年秋季第一次阶段测试一
思想政治·答案
1-5 ADACC
6-10 DDADB
11-15 ADD BC
16B
17.(12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结合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探索差异
化发展模式。在梯田保护区推广·稻鱼共生”生态农业,在草原牧区推动“草畜平衡”科学养殖,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
情况制定相应发展措施,做到了从实际出发。(4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
系列举措,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统筹保护与创新,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理念和措施,对乡村振兴具有
指导作用,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4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农业现代化需统筹保护与创新,通过修复东北
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南方酸化耕地等举措提升农田生态质量,这是遵循农田生态规律的表现。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
建设,将水土保持、污染防治、村落规划相结合,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遵循生态系统规律的体现。(4
分)
18,(8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中国科研人员扎根田间,通过调查研究、引种和杂交育种试验,了解当地气候和
土壤条件,培育出适合当地的小麦品种,获得了关于农业生产的直接经验。(2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面对当地人的质疑和农业生产中的问题,科研人员持续开展研究,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和
培育新品种,推动了对当地农业发展认识的深化。(2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科研人员培育的小麦品种实现了增产,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小麦种植
技术和品种的有效性,消除了当地人的怀疑。(2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科研人员培育小麦品种、推广种植技术,目的是提高当地粮食产量,促进中哈农业合作,推
动当地农业发展。(2分)
19.(10分)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2分)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还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2分)
既要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又要抓住时机推动关键突破,体现了对“适度原则“和“动态平衡"的把握。(2分)通过“稳住
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风险等政策保持稳定性,为质变奠定基础。(2分)“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成'十四五规划"等目标
体现质的提升,是量变积累的必然结果。(2分)
20.(12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代发展催生新的文化需求。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审美
需求和精神追求不断提升,·语文热的兴起正是社会进步背景下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
展。(4分)
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语文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道德智慧等核心价值观念引导人们向
上向善,反映了人们对精神引领的渴求。(4分)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文化创造和传承的主体。“语文热"的传播方式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
和共创共享。大众不再是被动的文化接受者,而是成为文化创新的推动者,使经典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日常生
活,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4分)
21.(10分)①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生命力。(2分)
②新时代沿黄各省各省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结合自身特点,融通不同资源,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
创新性能够发展。(4分)
③黄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了文化强国建设。(4分)】2025年秋季第一次阶段测试一思想政治·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选项
2
3
5
6
8
9
10
答案
选项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
19.(10分)



18.(8分)
20.(12分)






21.(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