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02《书山有捷径》 教学设计课题基本信息课题 《书山有捷径》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上册1.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聚焦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旨在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教材通过多个案例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培养积极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切实指导。 2.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方法转变和学习态度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积累一定学习经验,但部分学生尚未找到高效学习方法,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参与各类学习活动过程中,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树立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观念。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案例、小组讨论和自我反思,掌握合理安排时间、学习四环节、复习方法等科学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学习中灵活运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知道如何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把握学习环节、进行有效复习以及加强自我控制,明确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 学习过程表现(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表现)、对学习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课堂问答、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转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变化)。评价方式:教师评价(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批改作业)、学生自评(撰写学习总结、自我评价学习收获)、学生互评(小组互评学习成果、交流学习经验)。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学习重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合理安排时间、掌握学习四环节、学会复习方法、加强自我控制。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如制定学习计划并实践、进行学习方法应用的小组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学习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组织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营造积极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动力。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一、教学导入 (5分钟) 教师活动:组织“记忆大比拼”活动,展示数字“642224202112240524”,询问学生记忆方法和记忆效果,引导学生思考记忆方法与学习的联系。 学生活动:参与记忆活动,分享记忆方法和启示。 调动学生积极性二、探究新知 (10分钟) 活动一:我诉我心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提出小男孩弹琴方式改变及效果、故事启示等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合理安排时间的要点,结合PPT展示相关案例辅助讲解。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参与讨论,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要点。活动二:头脑风暴 教师活动:组织“头脑风暴”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方法的不足与改进措施,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并适时引导。 学生活动:分享学习方法,参与讨论,反思自身学习方法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从故事中提炼方法,概括归纳的能力 学生自身出发,深入剖析三、讨论方案 (15分钟) 活动三:学习方式大盘点 教师活动: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典型学习方式及其影响,总结学习四环节,通过PPT展示学习四环节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享学习方式,理解学习四环节。 活动四:漏斗和种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3的故事,提出关于漏斗和种子象征意义及启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本质。 学生活动:阅读故事,思考问题,分享启示。 活跃气氛,从幽默的风格中提取关键信息四、学习实践 (12分钟) 活动五:复习那些事 教师活动:组织“考前复习你是哪一型”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分享复习秘籍,归纳复习方法,结合PPT展示复习方法的要点。 学生活动:参与讨论,分享复习经验,学习复习方法。 活动六:改变习惯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反思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完成承诺书,强调加强自我控制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反思习惯,完成承诺书。 实际出发五、课堂小结 (3分钟) 教师活动:总结“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鼓励学生将所学方法应用到实际学习中,提升学习效果。 学生活动:倾听总结,思考如何应用学习方法。 让学生自由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5.板书设计第二课 《书山有捷径》 科学的学习方法:1.合理安排时间 2.掌握学习四环节 3.学会复习方法 4.加强自我控制6.教学反思与改进02《书山有捷径》实践性作业单姓名 时间 学校 班级 组别一、课前实践性作业题作业名称:记录学习日常 作业目的:引导学生回顾日常学习情况,发现自身学习习惯和方法存在的问题,为课堂学习提供真实素材,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二、课堂实践性作业题1..生活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学科作业的特点和完成要求,探讨如何运用科学学习方法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和质量,如制定语文作文、数学难题、英语背诵等作业的完成计划。 2.实践的方式: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各小组收集成员在完成不同学科作业时遇到的问题和采用的方法,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讨论。 3.素养的目标: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加深学生对科学学习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三、“五步探究”解题(一) 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1.展示一段学生在图书馆高效完成作业和在宿舍拖延作业的对比视频。 2.分析视频中不同学习场景下的学习状态和效果,结合小组讨论,总结出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和质量的学习方法,并制定适合自己的作业完成计划。(二) 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尝试 小组讨论不同学科作业的难点和重点;每位成员分享自己完成作业的习惯和方法;尝试运用科学学习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制定作业计划等,制定个人简单的作业完成计划框架。(三) 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 人员 分工 6人一组,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协调分工;记录员详细记录讨论要点和成员观点;其他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分享经验和想法实践 步骤 第一步,成员依次分享个人作业完成计划框架;第二步,共同分析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提出改进意见;第三步,整合意见,形成小组统一的作业完成计划模板。注意 事项 尊重他人观点,积极参与讨论;讨论围绕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和质量展开,避免偏离主题;记录要准确、全面。(四) 按照学习方案,进行学习实践 1.根据小组制定的作业完成计划模板,每位成员完善自己的计划,明确各学科作业完成的时间节点、方法和目标。 2.在接下来一周内,按照计划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记录。 3.小组成员定期交流作业完成情况,互相监督和鼓励,分享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根据交流情况,适时调整个人作业计划。 5.记录员整理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记录,为后续评价提供依据。(五) 抓住学习实践,评价学习成果 1.选取一个小组展示作业完成计划和执行记录,小组代表汇报在实施计划过程中的收获、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师生共同从计划的合理性、执行的有效性、学习效果提升等方面进行评价。 2.其他小组提出不同观点或补充信息,共同总结出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方法,形成班级层面的学习成果报告。四、课堂巩固拓展1.每位学生根据班级总结的学习成果,再次审视自己的作业完成计划,进行优化完善。 2.小组内互相检查优化后的计划,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强化对科学学习方法的运用。 3.思考在复习阶段如何运用课堂所学和本次实践成果,制定简单的复习计划框架。五、课后实践性作业1.选择一门自己认为较难的学科,运用所学学习方法进行为期两周的学习实践,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如学习效率、成绩提升等情况,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学习心得。 2.观察身边学习成绩优秀同学的学习习惯,结合自身实践,总结至少三条可借鉴的学习方法,与家长分享并交流感受。六、学习反思及其他事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