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06《架起人际彩虹》 教学设计课题基本信息课题 《架起人际彩虹》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二单元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上册1.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围绕同学间沟通展开,通过案例、活动和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认识沟通重要性,掌握有效沟通技巧,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意义重大。 2.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人际交往需求增加,但缺乏沟通技巧,易引发矛盾冲突,急需学习沟通方法改善人际关系。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案例分析法、活动体验法、小组讨论法。结合案例引导思考,组织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开展小组讨论促进交流分享。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使用 PPT 课件,展示案例、活动规则、沟通技巧等内容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1. 过程:通过分析案例、参与课堂活动,深入体验沟通场景,探索有效沟通方式。2. 结果:理解并阐述同学间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能运用至少三种沟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3. 素养:培养良好沟通习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同理心和包容心。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活动参与、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对沟通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实践应用评价:布置课后任务,观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沟通技巧的情况,进行评价。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学习重点:掌握同学间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如开诚布公、学会赞美等。 学习难点:将沟通技巧灵活运用到实际人际交往中,解决沟通问题。 1. 案例引导:通过分析小东和小明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沟通问题及解决办法。2. 活动体验:组织数字传递、摆 “人” 字、我说你画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沟通要点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一、课程导入 (5分钟) 我诉我心 教师展示 PPT,讲述小东和小明因水杯引发矛盾的故事,提问学生 “小东和小明的矛盾是什么?你有什么办法帮他们化解?” 引导学生思考沟通问题。 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主题。二、探究新知 (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得出同学间沟通的重要性;介绍沟通的方法,如开诚布公、学会赞美、勇于认错等,并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练习。 让学生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初步了解沟通方法,通过分角色练习加深理解。三、活动在线 (10分钟) 1. 数字传递:教师讲解活动规则,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讨论非语言沟通的准确性和感受。2. 摆个 “人” 字给我看:教师说明活动规则,邀请同学上台观察并采访;引导学生思考活动启发。3. 我说你画:教师介绍活动步骤,组织学生进行两次绘画活动;对比两次沟通效果,引导学生讨论沟通启发。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沟通场景,感受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沟通效果的方法。四、体验课堂 (10分钟) 1. 轻松的钥匙:教师讲述钥匙开锁的故事,提问学生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沟通要了解对方内心。2. 换位思考:教师讲解换位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与同学的争执,进行换位思考练习;鼓励学生主动沟通解决问题。 让学生明白换位思考在沟通中的重要性,培养同理心,学会运用换位思考解决问题。五、方法指南(5 分钟) 教师介绍沟通的秘诀,如微笑、赞扬、倾听等;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沟通技能训练计划。 系统传授沟通技巧,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提升沟通能力。课堂小结 (5分钟) 教师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强调沟通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沟通技巧解决生活中的沟通问题。 巩固课堂知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习惯5.板书设计第六课 《架起人际彩虹》 一、沟通的重要性二、沟通的方法1. 开诚布公,袒露心扉2. 学会赞美,求同存异3. 勇于认错,谅解包容三、沟通的秘诀1. 微笑2. 赞扬3. 倾听……6.教学反思与改进06《架起人际彩虹》实践性作业单姓名 时间 学校 班级 组别一、课前实践性作业题回忆自己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一次矛盾或不愉快的经历,简单描述事情的经过,思考当时自己是如何处理的,结果怎样。二、课堂实践性作业题1.生活的内容:模拟不同的人际交往场景,如小组讨论、课间交流等,运用所学沟通技巧进行互动。 2.实践的方式:参与 “数字传递”“摆个‘人’字给我看”“我说你画” 等课堂活动;在分角色练习环节,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沟通实践。 3.素养的目标:提升沟通能力,增强同理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人际问题的能力。三、“五步探究”解题(一) 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情境导入:展示一些校园中常见的因沟通不畅导致矛盾的场景图片或短视频。学习任务:探索同学间有效沟通的方法,通过课堂活动和练习,掌握并运用沟通技巧改善人际关系。(二) 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尝试 将学习任务分解为参与活动、分析沟通问题、学习沟通技巧、进行沟通实践等小任务。在活动中认真体验沟通感受,分析活动中出现的沟通问题,学习并尝试运用沟通方法(三) 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 人员 分工 6人一组,在小组活动中,确定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成员分别负责观察、记录、发言等工作。实践 步骤 先参与活动,再小组讨论活动中的沟通问题及解决办法,接着学习沟通技巧,最后进行沟通实践练习。注意 事项 活动中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四) 按照学习方案,进行学习实践 1. 按照分工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完成各自任务。2. 在讨论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共同探讨沟通问题的解决策略。3. 认真学习老师介绍的沟通技巧,如微笑、倾听等,并在实践中运用。4. 观察小组成员的沟通表现,互相学习和帮助。5. 及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五) 抓住学习实践,评价学习成果 1. 选取某个小组的活动照片,小组代表汇报沟通实践成果和运用的技巧,师生共同评价沟通效果和技巧的运用情况。2. 其他小组分享不同的实践结果,共同总结出更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四、课堂巩固拓展1. 在课堂上随机选择一位同学,运用所学沟通技巧进行一次 5 分钟的交流,交流后互相分享感受。2. 观察课堂上其他同学的沟通场景,分析其中运用了哪些沟通技巧,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与同桌交流看法。3. 结合课堂内容,思考在家庭生活中可以怎样运用沟通技巧与家人相处,在小组内分享想法。五、课后实践性作业1. 选择与一位和自己有过小矛盾的同学进行沟通,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沟通技巧解决问题,记录沟通的过程和结果。2. 观察身边善于沟通的人,总结他们的沟通特点和技巧,整理成一篇短文,下节课分享。六、学习反思及其他事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