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 11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培养良好性格》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健康 11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培养良好性格》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11《培养良好性格》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培养良好性格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属于心理健康教育板块,聚焦性格塑造这一核心主题,旨在帮助初中生认识性格的可塑性,掌握培养良好性格的方法,并付诸实践。八年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阶段,性格对其人际交往、学习态度及未来成长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本课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理论讲解、实践活动、反思作业四部分展开,逻辑清晰,层层递进。 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中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转折期,具有以下特点:自我意识高涨强烈关注自我形象(如“别人怎么看我”),对性格、能力等产生深度反思,但易陷入主观偏执(如过度自卑或自负)。情绪波动明显受激素水平影响,情绪易受小事触发,冲动行为增多(如因冲突与同学争执)。 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渴望自主决策,但实际能力不足,可能因挫折产生逃避或依赖行为(如拖延、推卸责任)。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性格的定义及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掌握改变不良性格的具体方法(如自我评价、助人实践、)。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命果”活动完成自我性格评估,小组合作分析受欢迎性格特质。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冲突解决与榜样模仿,实践性格调整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自我反思能力,增强同理心与责任感。 评价内容:生命果表格活动、角色扮演活动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在课堂、活动中观察打分,批改作业评价。 学生自评:撰写学习心得反思收获与不足。 学生互评:小组内互评表现,交流促进提升。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性格的可塑性及改进方法(如计划表、助人实践)。 学习难点:如何将理论方法转化为日常行为(如坚持执行计划)。 通过案例深度分析、情景模拟演练,结合生活实例强化方法应用,促进知行合一。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教学导入 情境讨论: - 提问:“小阳因粗心错过交流活动,你有过类似经历吗?性格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 学生分享案例,教师总结性格的重要性。 联系生活,引发共鸣,激活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1. 性格定义与案例: - 讲解性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结合小阳的转变案例。 - 强调“85%成功源于性格”的教育家观点。 2. 改变性格的方法: - 通过“七海导航”内容,归纳三步骤:自我评价→助人实践→行为计划表。 让学生分享自身经历,将抽象的性格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性格对生活产生的实际影响,为后续学习奠定现实基础。
三、活动实践 1. 活动1:“生命果”性格清单 - 学生勾选自身性格(如开朗、粗心),补充未列出的特质。 - 小组任务: - 分享选择理由(如“为什么认为自己粗心?”)。 - 投票选出组内“最需改进的3种性格”(如急躁、依赖)。 2. 活动2:角色扮演训练 - 情境A(冲突处理): - 任务:“因值日冲突当众指责同学后,如何道歉并改进?” - 重点:真诚语言(如“我刚刚太冲动了”)+解决方案(如“我们一起制定值日规则”)。 - 情境B(榜样模仿): - 任务:“模仿班长在运动会中鼓励队友的行为。” - 重点:坚定语气、激励性肢体动作(如拍肩)。 - 评价:观众点评“哪个细节体现了性格改变?” 在小组分享中陈述"为什么选择这个特质",引导学生反思行为背后的原因,培养自我觉察能力。 通过模拟冲突道歉和榜样模仿,让学生在安全环境中练习新行为,减少现实情境中的试错成本
四、总结评价 1. 小组汇报: - 公布班级“最受欢迎性格”(如诚实、热情)和“最需改进性格”(如冷漠、冲动)。 2. 个人反思: - 填写句子:“为了提高人际魅力,我愿意改进______,具体计划是______。” 填写"我愿意改进..."宣言,促进知识向个人行动的转化
五、作业布置 1. 行为实践任务: - 选择1个改进目标(如“减少打断别人说话”),每日尝试不同策略(如“发言前默数3秒”)。 2. 观察任务: - 记录3种职业的典型性格(如快递员的耐心),思考对自己的启发。 每日小任务的设置,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日常习惯。
5.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性格 1. 性格是什么? → 态度+行为习惯 2. 如何改变? - 自我评价 → 助人实践 → 行为计划表
6.教学反思与改进
《培养良好性格》实践性作业单
姓名 时间 学校 班级 组别
一、课前实践性作业题
1.采访身边三位不同年龄的人,询问他们认为最重要的良好性格特质是什么,并记录下来。 2.与朋友进行一次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性格的人在同一场景下的表现 。
二、课堂实践性作业题
1.生活的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犯过粗心大意的毛病呢?这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实践的方式:填写“生命果”清单,小组评选受欢迎性格和不受欢迎性格 3.素养的目标:培养自我反思能力,增强学生同理心(如助人改变自我中心); 通过坚持计划(如小阳的细心训练)提升责任感与抗挫力,塑造乐观、果断等核心品格
三、五步探究解题
(一) 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情境导入:在倾诉我心中,小阳因粗心错过“暑期交流活动”,懊恼不已。班级里有人因急躁与同学冲突,有人因依赖性强无法独立完成小组任务……你的性格是否也曾带来困扰?如何解决? 学习任务:填写“生命果”清单,完成角色扮演训练
(二) 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尝试 填写“生命果”性格清单,让学生勾选自身性格特点(如开朗/粗心),并补充未列出的性格。完成活动二:角色扮演训练
(三) 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 1.学习准备:便签、黑笔 2.学习分工:前后左右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 3.学习步骤:填写“生命果”性格清单,学生勾选自身性格特点(如开朗/粗心),并补充未列出的性格。输出:书面清单“我的好性格与待改进性格”。 进行小组分享与投票:组内交流个人清单,投票选出本组“最需改进的3种性格”(如急躁、依赖)。 角色扮演训练 情境A:因冲动与同学冲突后如何道歉并改进; 情境B:模仿“理想角色”(如勇敢的领袖)的行为与语言。 要求:表演后组员反馈“哪些细节体现了性格改变?” 4.注意事项:小组分享交流时应该注意音量 教师注意强调"没有不好的性格,只有需要调整的行为",禁止给学生贴负面标签
(四) 把握学习方案, 合作学习行动 1.生命果"活动 发放性格卡片,学生勾选自身特点 小组内分享选择理由("为什么觉得这是自己的特点?") 2.小组选出最受欢迎的性格和最不受欢迎的性格 3.角色扮演 每组抽取1个情境卡 情境A(冲突处理):"你在值日时,因为同桌乱扔垃圾而大发雷霆,当众指责对方。现在需要道歉并解决问题。" 任务重点:如何真诚道歉+提出改进方案 情境B(角色模仿):"你崇拜的班长在运动会上主动承担最难的接力棒次,并鼓励退缩的同学。" 任务重点:模仿坚定语气、激励性肢体语言 4.表演组自评:"哪个动作最能体现性格改变?" 观众点评:"他道歉时______让我感受到真诚"
"她模仿班长时______特别有领导力" 教师总结:"冲突后道歉需要______,模仿榜样要注意______"
(五) 抓住学习行动, 评价学习成果 1.抓住某个小组的“生命果”任务清单,小组代表汇报结果,师生共同开展学习评价:最受欢迎的性格是...、最不受欢迎的性格是...在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魅力方面,你愿意改变哪些性格? 2.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同学们学会自我察觉与反思,发现自身问题:在模拟冲突情境(如冲动争吵)时,学生能直观感受到自己习惯性的语言、情绪反应(如指责、逃避),意识到这些行为对人际关系的破坏性。
例:"原来我一生气就会用手指着别人,这会让对方更生气。" 学生共情能力提升:扮演冲突中的不同角色(如被指责者),学生能体验他人感受,理解行为背后的情绪需求。
例:"当我扮演被骂的同学时,才发现当众被批评这么难受。"
四、课堂巩固拓展
1.通过生命果活动,发现自身优势与不足 2.社会观察任务:发现3种职业的典型性格表现
思考:"快递员的耐心对我有什么启发?"
五、课后实践性作业
选择1个课堂制定的改进目标(如"减少打断别人说话") 每日完成:行为实践:执行具体策略(如"发言前默数3秒");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如第1天"数秒法",第2天"笔记法")拍摄1张"最成功的瞬间"照片(需附50字说明)
六、学习反思及其他事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