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教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生读本 (高中)第5讲 第3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教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生读本 (高中)第5讲 第3课时

资源简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高中)
第5讲 总体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5.3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感。
科学精神:理性认识文化的灵魂作用,把握传统文化 “双创” 的内涵与路径,科学看待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法治意识:理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明晰文化建设需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公共参与:主动参与非遗传承等文化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教学重点】
认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感。
【教学难点】
理性认识文化的灵魂作用,把握传统文化 “双创” 的内涵与路径,科学看待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自主学习】
1.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4.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教学过程】
(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观看视频引入新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请同学们齐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阅读教材58页,理解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围绕兴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观看图片,阅读教材P59页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知道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
阅读教材59页,知道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阅读教材P60页内容,学习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P60页,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展示图片,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与我们的奋斗目标相结合,还与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因此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
(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观看图片,阅读教材P62页,理解为什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滋养和丰富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展示图片,了解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感召力。
【活动园】阅读教材P62页重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
2018年5月28日,重庆市“第九届文化遗产月”——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沙坪坝区西永第一小学校拉开序幕,包括重庆糖画、面塑、葫芦烙画、江北竹雕、重庆漆器髹饰技艺等在内的15个国家级、重庆市级非遗传统手工艺人通过现场制作和展示非遗技艺,为师生们带来一场丰盛的优秀文化遗产大餐。
(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P63页,理解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必须要立足文化传统与当今现实,凝聚中国力量,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延伸阅读】请再学阅读教材63页延伸阅读内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阅读教材P63页内容,知道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
【课堂小结】
师: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要坚持学习,在学习中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并对其中的精华进行深入的理解,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谱写新时代青年的青春答卷。我们要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保持理性的精神,发扬国家的情怀,保持创新的精神,成为学习、实践和继承中华灿烂文明的合格接班人。
【板书设计】
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