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科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与环境》大单元教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年级 二年级上册(新教材)单元名称 第 1 单元《植物与环境》单元主题 绿植守护者——探索植物生命的奥秘课时安排 5 课时一、单元主题绿植守护者——探索植物生命的奥秘二、单元大情景“班级绿植守护者”聘任仪式情景导语:同学们,我们班级即将成立一个“绿植守护者”小队,需要聘请一批细心、有责任心、爱探究的小科学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守护者,你们需要通过一系列“岗前培训”,学习关于植物的知识,掌握照顾植物的本领。最终,你们将亲手种下一株大蒜,并成功守护它成长,才能获得“正式聘书”!大家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吗?三、课程标准分析核心概念 7.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7.1 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具体包括:学习内容 (1)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等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2)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构成,这些部分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功能。学段目标 本单元针对第一学段(1-2 年级) 的学生。课标要求在此阶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2 年级) 引导学生:观察常见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通过实验,了解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进行观察,并用语言、图画等方式描述事物的特征;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植物与环境》共包括《常见的植物》、《植物与土壤》、《植物与阳光》、《植物与水》和《种大蒜》这 5课内容。第一课《常见的植物》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身边常见的植物(如树木、花草等),通过图片、实物或户外活动,了解植物的基本外部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并初步分类,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观察能力。内容可能包括识别本地常见植物名称、简单比较不同植物的异同等,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第二课《植物与土壤》聚焦植物与土壤的关系,通过实验或观察(如比较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的生长),让学生理解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提供水分、养分和支撑作用。内容可能包括土壤的类型(如沙土、黏土)、土壤对植物根的影响,以及保护土壤的意识。第三课《植物与阳光》探讨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如将植物放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制造养料。内容可能包括阳光的作用、植物对光的适应性(如向阳生长),以及简单的光合作用概念。第四课《植物与水》重点讲解水对植物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如浇水与不浇水的对比)让学生理解植物需要水来运输养分、维持生命活动。内容可能包括植物如何吸水、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以及节水环保教育。第五课《种大蒜》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亲自种植大蒜(或其他易生长植物),观察记录生长过程,整合前四课所学知识(土壤、阳光、水的影响),体验植物生长的完整周期。内容可能包括种植步骤、日常护理、观察记录表撰写,并强调科学探究和动手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这几课之间存在逻辑递进和整合关系:1.认知顺序:从第一课《常见的植物》的整体认识开始,逐步深入到环境因素(土壤、阳光、水)对植物的具体影响,最后通过《种大蒜》进行实践应用,形成“认识-探究-实践”的螺旋式学习路径。2.概念联系:各课围绕“植物与环境”的核心主题,分别探讨土壤、阳光、水等关键环境因子,这些因子相互关联(例如,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提供支撑和养分、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水运输养分),最终在种植活动中综合体现。3.技能发展:前四课侧重于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的培养,第五课强调动手实践和科学记录,整体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和环保意识。五、教学目标1. 知道植物通常有根、茎、叶等结构;科学观念2. 认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水、阳光和土壤(养分)等基本条件。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比较不同环境下植物的生长状况,初步分科学思维析环境因素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探究实践 1. 能运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观察植物,并用自己的语言或图画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描述特征;2. 能完成简单的对比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3. 能亲手种植一种植物,并照料它生长。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乐于参与种植活动;态度责任2.初步形成爱护植物、珍惜自然资源的态度。六、学情分析1.年龄特点: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喜欢直观、具象的事物,动手欲望强。但注意力持久性较差,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2.认知基础:学生已有初步的植物概念,能辨认一些常见植物,知道植物需要浇水。但对于植物各部分的名称、功能,以及阳光、土壤等具体如何影响植物生长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本单元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将他们的零散经验转化为结构化知识。七、活动设置能辨认 3-5 种 1. 科学: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分活动 1: 校园常见植物, 组寻找指定植物(如桂花树、三校园植物 并用一两个词 叶草、冬青),观察并触摸。寻宝 描述其显著特 2. 美术: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一征。 种你最喜欢的植物的样子。第 1课 1. 科学:观察盆栽植物(如绿《常见的植物》 能指认植物的 萝)的实物或高清图片,小组合活动 2: 根、茎、叶,并 作指认结构。我的植物 简单说说它们 2. 语文:用“我是一棵______,朋友 的作用(如根吸 我的根______,我的茎______,水、叶有气味)。我的叶______”句式进行口语表达。能通过对比实 科学:准备两盆豆苗,一盆有土,第 2课 活动:土验,说出土壤对 一盆无土(只用湿棉花固定)。《植物与土壤》 壤探索家植物有固定和 小组每天观察、记录两盆豆苗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提供养分的作 生长状态(高度、是否挺拔、颜用。 色),一周后汇报发现。能通过对比实 科学:将两盆长势相近的绿萝分验,说出阳光对 别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和黑暗第 3课 活动:追植物生长(颜 的柜子里。定期浇水,观察 2周《植物与阳光》 逐阳光色、长势)的重 后两盆植物的变化(叶片颜色、要性。 新叶数量),并记录。能通过对比实 科学:小组照料两盆豆苗,一盆第 4课 活动:饥 验,说出水对植 正常浇水,一盆不浇水。每天观《植物与水》 渴游戏 物维持生命的 察并记录叶片是否枯萎、茎是否重要性。 挺拔,直观感受缺水后果。1. 科学/劳动:学生自带器皿能亲手种植大 (如鸡蛋托、小花盆),装入土,活动 1: 蒜,并坚持用图 种下蒜瓣,学习正确浇水。大蒜种植 画和简单文字 2. 语文:制作《大蒜生长日记》日记 记录其生长过 记录册,每周画一幅图并写一句第 5课程。 观察记录(如“今天蒜苗又长高《种大蒜》了”)。能向同伴展示 科学:举办“班级绿植守护者”活动 2:自己的种植成 成果发布会,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守护者发果和记录,分享 大蒜和日记,并分享“我是如何布会收获与困难。 照顾它的”。八、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班级绿植守护者”这一贯穿始终的大情境,将知识学习转化为完成一项项有趣的“岗前任务”,激发学生内在动机。2.实验探究法:在第 2、3、4课中重点使用。教师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控制变量),如“有土 vs 无土”、“有光 vs 无光”、“有水 vs 无水”,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得出结论,培养科学探究精神。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实践活动法:在第 5课重点使用。让学生亲自动手种植,将理论付诸实践,在真实的任务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图片、短视频等直观资源,展示植物结构、生长过程等,弥补观察周期长的局限,增强教学效果。九、学习方法1.观察记录法: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看、摸、闻)进行观察,并鼓励他们用画图这种适合低年级的方式记录发现,培养客观、细致的科学态度。2.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校园寻宝、实验观察等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分工协作(如记录员、观察员、汇报员),培养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3.游戏学习法:将知识融入“寻宝”、“闯关”等游戏形式中,如“校园植物寻宝”,在玩中学,降低认知难度,增加学习趣味性。十、评价策略(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1.采用“过程性评价(70%)+ 终结性评价(30%)”相结合的方式,融入教学全过程。2.过程性评价(70%):涵盖课堂参与、活动表现、实验记录、小组合作等方面,通过教师观察、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进行。3.终结性评价(30%):以第 5课完成的《大蒜生长日记》和“守护者发布会”上的表现为主要依据。(二)分活动评价表活动 1:《常见的植物》分活动评价表能独立找到 3种指能快速找到所有指定植观察记录 能在帮助下找到 1-2 定植物,并能说出 1物,并能对比说出 2种准确性 种指定植物。 个特征(如叶子的形植物的不同点。状)。特征描述 能指认植物的根、茎、 能正确指认根、茎、 能准确指认并描述根、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能力 叶中的一个部分。 叶,并能简单描述其 茎、叶的功能(如根吸作用(如根在土里)。水,茎撑叶子,叶能看),语言较科学。能主动和组员一起 能组织组员有序观察,合作 在小组中,能完成老观察,分享自己的发 并汇总大家的发现进行参与度 师分配的小任务。现。 汇报。活动 2/3/4:《植物与土壤/阳光/水》分活动评价表(三课通用)能记录实验的最终 能坚持记录 2-3 天 能坚持记录全过程,记观察记录现象(如:蔫了/没 的变化,并用图画或 录清晰、整洁,能看出规范性蔫)。 简单符号表示。 明显变化过程。能清晰地用“因为……能将植物的变化与所以……”的句式解释因果分析 能说出植物变化了 环境因素联系起来实验现象(如:因为这能力 (如:它死了)。 (如:没浇水所以蔫盆植物没有晒到太阳,了)。所以它的叶子变黄了)。对实验现象感到好 能遵守实验规则,协 能积极参与实验全过实验参与奇,能观看同学操 助进行简单的操作 程,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态度作。 (如浇水、记录)。 法和疑问。活动 5:《种大蒜》分活动评价表能独立完成松土、种动手操作 在老师或同学帮助 操作规范、熟练,并能植、浇水等基本步能力 下完成种植步骤。 向他人讲解种植要点。骤。记录了 1-2 次生长 记录了 3-4 次,较为 坚持记录 5次以上,覆坚持记录情况。 连续。 盖大部分生长过程。责任感体 需要提醒才记得照 能主动照顾植物,但 精心照料植物,能及时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现 顾自己的植物。 偶尔会忘记。 发现植物的变化并采取行动(如调整位置、浇水)。十一、作业设计活动 1:《常见的植物》分层作业设计★:说出植物名称说一说: 向家人介绍你★★:说出名称和一个特征(如叶子很大)基础作业 今天认识的一种植物,说★★★:说出名称和多个特征,描述生动出它的名字和一个特征。(如它的叶子像手掌,摸起来毛毛的)★:图画能看出是植物画一画: 为你喜欢的植★★:图画结构完整,能标出 1-2 个部分提升作业 物画一张“肖像画”,并★★★:图画精美、特征明显,能标出根、标出它的根、茎、叶。茎、叶三个部分找一找: 在家里或小区 ★:找出 1样里找一找,哪些东西是用 ★★:找出 2样拓展作业植物做成的?(至少找出 ★★★:找出 3样及以上,并能说出是什3样) 么植物做的(如木头桌子是树做的)活动 2:《植物与土壤》分层作业设计★:能说出根在土里看一看: 观察路边的大★★:能画出土壤和植物,并表示根在土树和小草,它们的根在哪基础作业 壤下面里?画一画土壤和根的★★★:能形象地画出土壤包裹着根,表关系。示土壤能固定植物做一做: 帮家里的盆栽 ★:完成松土动作提升作业植物松一松土,说说土壤 ★★:能说出土壤的感觉(如软软的、湿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湿的)★★★:能说出松土是为了让植物根更容易呼吸和吸水想一想: 如果没有土壤, ★:能说出“不能”或“能”植物还能生长吗?可以 ★★:能说出一种替代品(如水里)拓展作业用什么来代替土壤?(可 ★★★:能说出“无土栽培”并举例(如以画画或说出来) 豆芽可以在水里长)活动 3:《植物与阳光》分层作业设计找一找: 观察你家阳台 ★:能指出叶子的方向或窗台上的植物,它们的 ★★:能发现叶子朝着窗外有光的方向基础作业叶子都朝着哪个方向生 ★★★:能说出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所以长? 叶子会伸向有光的地方★:能观察到变化试一试: 把一个土豆或★★:能记录下两处的不同现象(如窗台红薯放在窗台和黑暗的提升作业 的发芽了)角落里,一周后看看有什★★★:能通过对比得出结论:植物生长么不同。(用画画记录)需要阳光★:能提出问题问一问: 晚上,植物需★★:能说出自己的猜想(如睡觉)拓展作业 要阳光吗?它们会在做★★★:能在家长帮助下查阅资料,得到什么呢?“休息”或“呼吸”等答案活动 4:《植物与水》分层作业设计做一做: 为你家的植物 ★:完成浇水动作基础作业 浇一次水,注意观察水到 ★★:能发现水渗到土壤里了哪里去了。 ★★★:能说出水被植物的根吸收走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观察到水变少了/芹菜有变化比一比: 掰下一段芹菜★★:能发现芹菜茎里有了红色提升作业 茎,放入红色的水中,观★★★:能说出茎像吸管一样可以运输水察几个小时后的变化。分查一查: 有哪些植物非 ★:说出 1种植物名常喜欢水?(如荷花)有 ★★:说出 1种喜水植物和 1种怕水植物拓展作业哪些植物很怕水?(如仙 ★★★:能说出仙人掌怕水是因为它生活人掌) 在干旱的沙漠活动 5:《种大蒜》分层作业设计★:记录了 1-2 次我的种植日记: 坚持照★★:记录了 3-4 次,有图画或简单文字基础作业 顾并记录大蒜的生长变★★★:记录 5次以上,图文并茂,能体化,至少记录 4次。现生长过程★:测量 1次量一量: 每周用尺子量★★:测量 2次,并画出不同高度提升作业 一量你的蒜苗长了多高,★★★:测量 3次以上,能画出高度变化画成简单的“长高图”。的趋势尝一尝: 等蒜苗长大后, ★:参与制作过程请家人帮你剪下来,做一 ★★:品尝并说出味道(香)拓展作业道菜(如蒜苗炒蛋),并 ★★★:能自豪地介绍“这是我自己种分享味道。 的”,并分享劳动喜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