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学习目标 1.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的。 2. 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3. 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4. 通过动手测量,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任务一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观察如图所示的刻度尺,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我们来探究长度的单位及长度的测量。
问题1:刻度尺上的cm指的是什么?
问题2:这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问题3:这把刻度尺的量程是多少?
问题4: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
1.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换算规则:大单位→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大单位,乘进率的倒数。
2.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三角板、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应用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26 nm=26×10-6=0.026 mm
B. 9.5 cm=9.5 cm×10=95 mm
C. 70 km=70 km×106=7×107 mm
D. 0.36 cm=0.36×104 μm=3.6×103 μm
特别提醒:此题考查了长度的单位换算,利用长度的换算关系来解答。
【应用2】如图所示,铅笔长度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
A. 12.0 cm     B. 12.2 cm
C. 12.00 cm D. 12.20 cm
特别提醒: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认清刻度尺的分度值,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任务二 误差
如图所示,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来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我们来认识误差。
问题1: A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是 cm, B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是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问题2: A刻度尺测出的结果与物体长度的真实值是相同的吗?
问题3:同一物体,用相同的刻度尺正确进行测量,不同的同学测出的结果不同,你知道原因吗?
问题4:你知道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吗?
1. 一个物体的长度只有一个真实值,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存在差异。物理学中,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总是存在的,它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2. 减小误差的方法: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减小测量误差。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注意平均值保留的小数位数与原测量数据保留的小数位数要相同。
3. 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由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与错误不同,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错误能够避免。
【应用3】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要认真测量,误差可以避免
B. 误差的产生是由于实验方法的错误
C. 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实验误差不可避免,也不可减小
任务三 测量时间
如图所示,沙漏和日晷都是古代测量时间的工具,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我们来探究时间的单位和测量。
  
问题1:生活中我们用 来测量时间,物理实验室里用 来测量时间。
问题2:我们上一节课用时 分钟,一年通常是 天,一天是 小时。
问题3:如图是机械秒表,小表盘指针读 ,大表盘指针读 。(均选填“分钟”或“秒”)
1. 生活中通常使用摆钟、机械表和电子钟来测量时间;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机械秒表和电子秒表来测量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除了“秒”之外,时间单位还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等。
2. 时间单位换算:
【应用4】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特别提醒:
7/7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学习目标 1.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的。 2. 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3. 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4. 通过动手测量,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任务一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观察如图所示的刻度尺,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我们来探究长度的单位及长度的测量。
问题1:刻度尺上的cm指的是什么?
答:cm指的是用这把刻度尺测出物体长度值的单位。
问题2:这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答:零刻度线在刻度尺的左端;磨损。
问题3:这把刻度尺的量程是多少?
答:0~8 cm。
问题4: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
答:1 mm。
1.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换算规则:大单位→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大单位,乘进率的倒数。
2.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三角板、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应用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D )
A. 26 nm=26×10-6=0.026 mm
B. 9.5 cm=9.5 cm×10=95 mm
C. 70 km=70 km×106=7×107 mm
D. 0.36 cm=0.36×104 μm=3.6×103 μm
特别提醒:此题考查了长度的单位换算,利用长度的换算关系来解答。
【应用2】如图所示,铅笔长度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C )
A. 12.0 cm     B. 12.2 cm
C. 12.00 cm D. 12.20 cm
解析:题图所示刻度尺1 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 mm,测量数值为 12.00,铅笔长度为12.00 cm,故A、B、D错误,C正确。
特别提醒: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认清刻度尺的分度值,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任务二 误差
如图所示,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来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我们来认识误差。
问题1: A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是 2.20 cm, B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是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问题2: A刻度尺测出的结果与物体长度的真实值是相同的吗?
答:不相同。
问题3:同一物体,用相同的刻度尺正确进行测量,不同的同学测出的结果不同,你知道原因吗?
答:每个同学的估计值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
问题4:你知道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吗?
答:可以用图表来处理数据,仔细观察表格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互相交流处理数据。
1. 一个物体的长度只有一个真实值,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存在差异。物理学中,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总是存在的,它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2. 减小误差的方法: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减小测量误差。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注意平均值保留的小数位数与原测量数据保留的小数位数要相同。
3. 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由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与错误不同,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错误能够避免。
【应用3】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只要认真测量,误差可以避免
B. 误差的产生是由于实验方法的错误
C. 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实验误差不可避免,也不可减小
特别提醒:根据对误差和错误的区分,加深对误差的认识。
任务三 测量时间
如图所示,沙漏和日晷都是古代测量时间的工具,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我们来探究时间的单位和测量。
  
问题1:生活中我们用 钟表 来测量时间,物理实验室里用 秒表 来测量时间。
问题2:我们上一节课用时 45 分钟,一年通常是 365 天,一天是 24 小时。
问题3:如图是机械秒表,小表盘指针读 分钟 ,大表盘指针读 秒 。(均选填“分钟”或“秒”)
1. 生活中通常使用摆钟、机械表和电子钟来测量时间;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机械秒表和电子秒表来测量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除了“秒”之外,时间单位还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等。
2. 时间单位换算:
【应用4】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338.5 s。
特别提醒:
7/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