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大单元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科小学科学版本冀人版年级六年级上册单元名称第5单元《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单元主题生态探秘家一一解锁生物与环境的共生密码课时安排3课时一、单元主题守护地球宝藏一一自然资源可持续行动二、单元大情景“地球资源守护者特训营”学生化身“自然资源守护者”,通过三阶段任务:1.勘探任务(《丰富的海洋资源》):绘制海洋资源地图,分析开发与污染矛盾。2.保卫任务(《保护自然资源》):审计校园资源消耗,设计保护方案。3.再生任务(《废物再利用》):创建“校园循环经济站”,将废品转化为实用物品。最终成果:举办“绿色地球博览会”展示方案与成果。三、课程标准分析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概念11.人类活动与环境11.1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利用);学习内容11.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与再利用)》①区分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学段目标②设计资源循环方案,(5-6年级)③分析人类活动对资源的影响,提出保护措施。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丰富的海洋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废物再利用》这3课内容。《丰富的海洋资源》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海洋资源的多样性(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通过调查和分类活动理解海洋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并尝试查阅资料记录海洋资源类型(如渔业、矿产、潮汐能)。制作“海洋资源地图”海报,标注资源分布与开发现状。分析海洋污染案例(如石油泄漏),探讨保护措施。你知道海洋里究竟有哪些宝贵的资源吗?《保护自然资源测是聚焦自然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ⅴs.不可再生资源),分析资源短缺现状及原因,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对比数据(如我国人均矿产资源仅全球1/15),理解资源有限性。列举浪费现象(如彻夜亮灯、饮食浪费),设计“资源保护迷官”提出解决方案。结合《环境保护法》,讨论节水、节电等具体保护行为。《废物再利用》通过废旧物品回收案例(如废纸再生、塑料回收),实践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培养创新应用能力。并尝试调查社区废品回收流程,记录再生品价值(如1吨废纸=800千克新纸+少砍17棵树)。设计“变废为宝”方案(如塑料瓶花盆),制作实物并宣传环保理念。制定校园垃圾分类系统,量化资源利用率提升效果。《丰富的海洋资源》认知资源类型与价值《保护自然资源》资源调查与分类分析短缺原因与保护责任《废物再利用》数据对比与行为设计实践循环利用方案可持续生活回收系统创新本单元以“认知→责任→行动”为主线形成递进链条:1.认知基础(《丰富的海洋资源》)→认识资源价值与脆弱性。2.责任意识(《保护自然资源》)→理解资源有限性,树立保护紧迫感。3.实践行动(《废物再利用》)→掌握循环利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达成“了解资源价值→树立保护意识→践行可持续生活”的闭环目标。五、教学目标维度目标内容描述海洋资源类型,区分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解释废物再生的科学观念科学原理(如纸纤维重组)1.通过数据(如全球矿产储量表)推演资源枯竭趋势:科学思维2.设计资源循环流程图(废纸→再生纸→笔记本)。探究实践1.完成石油吸附实验、再生纸制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