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冀人版)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
大单元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冀人版
年级
四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5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主题
星际探索家一一解密日地月系统的奥秘
课时安排
4课时
一、单元主题
“星际探索家一一解密日地月系统的奥秘”
围绕太阳、地球、月球三大天体的运动规律、相互关系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模型制作,建立宇宙系统观,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与空
间想象力。
二、单元大情景
“星际探险队招募计划”
学生化身“星际探险队员”,通过完成四项任务获取“星际探险家”勋章:
1.任务一:光影密码破译(《太阳与影子》)→破解日影变化规律;
2.任务二:地球形状之谜(《地球的形状》)→验证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任务三:蓝色星球测绘师(《海陆分布》)→绘制地球海陆地图;
4.任务四:月球基地工程师(《美丽的月球》)→设计月球生存方案。
最终目标:制作《星际探索手册》,举办“宇宙科学博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概念
9.宇宙中的地球
9.1地球是一颗行星;
学习内容
9.2地球绕地轴自转;
9.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①描述太阳位置变化与影子规律;
学段目标
②知道地球是球体;
(3-4年级)
③说出月球表面概况:
④制作简单天体模型。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太阳与影子》《地球的形状》《海陆分布》《美丽的月球》4课
组成,围绕太阳、地球、月球三大天体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展开探究。
《太阳与影子》旨在探究太阳位置变化与影好形成的关系。通过观察日影长
度和方向的变化(如早晚影好长、正午影子短),理解太阳高度角与影子的关联。
尝试用圭表或简易日晷模型记录日影变化,验证“太阳东升西落导致影子规
律移动”的现象。最终形成太阳是光源,影子形成需遮挡物与屏;日晷是古人利
用日影计时的工具的知识体系。
《地球的形状》从科学史视角揭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对比古人“天圆地方”
猜想与现代科学认知(如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用帆船模型和地球
仪验证“先见船帆后见船身”的现象,说明地球曲面。
《海陆分布》核心内容为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格局。通过地球仪和地图,观
察七大洲(亚、欧、非等)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等)的分布。通过海洋面
积占比71%,陆地占29%,理解“蓝色星球”的含义。了解地球表面水体类型(海
洋、湖泊、河流),淡水资源稀缺性及保护措施。
《美丽的月球》旨在探究月球特征及其与地球的关系。通过月相观察记录新
月、上弦月、满月等形态变化,模拟日地月位置解释成因。用面粉和石子模拟陨
石撞击,分析月球表面坑洼地貌的成因。掌握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无空
气和水,温差大;中国探月工程(常娥系列)的知识体系。
四课按“由近及远、由现象到本质”递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