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冀人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大单元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科小学科学版本冀人版年级五年级上册单元名称第4单元《光》单元主题光影探秘局解锁光的传播密码课时安排4课时一、单元主题“光影探秘局一一解锁光的传播密码”围绕光的产生、传播规律与应用,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理解光现象的本质。二、单元大情景“校园光学特工队”学生化身“光学特工”,完成四项任务:1.任务一:追光溯源(《光从哪里来》)一一破解光源之谜;2.任务二:光路追踪(《光的传播》)一一验证光的直线传播:3.任务三:光的魔术(《光的反射》)一一探究反射规律并制作潜望镜:4.任务四:彩虹密码(《彩虹的形成》)一一解密色散现象。最终目标:举办“光影科技展”,展示光学研究成果。三、课程标准分析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光与波的传播》学习内容3.3声音与光的传播(56年级)①描述光源特性;学段目标②设计实验验证光沿直线传播;(5-6年级)③解释反射、色散现象:④制作光学仪器模型。四、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课程组成本单元包括《光从哪里来》、《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彩虹的形成》这4课内容。(二)分课核心内容分析1.第14课《光从哪里来》(1)核心内容:①区分光源(自身发光)与非光源(反射光),如太阳、灯泡是光源,月亮、书本不是光源。②通过暗盒实验探究“看见物体的条件”:光源光或反射光进入眼睛才能视物。③分类天然光源(太阳、萤火虫)与人造光源(电灯、蜡烛)。能看清楚里而写的什么字吗?用遮光板拉制进入暗盆中光的强弱…(2)关键活动:①暗盒辨字实验(遮光板控制进光量,验证光线强弱与视觉的关系)。②调查生活中的光源并分类。2.第15课《光的传播》(1)核心内容①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形成原理)。②实验验证光的直线传播(三孔对齐实验、激光笔烟雾实验)。(2)关键活动:①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小孔成像(倒立、缩小的像)。②设计光路图,解释日食/月食现象。3.第16课《光的反射》(1)核心内容①光遇到镜面会折返,传播方向改变(反射角=入射角)。②反射应用:潜望镜、汽车后视镜、医用额镜。,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射射1角!平面镜7777T0入射点(2)关键活动:①镜子反射游戏(用1-3面镜子改变光路)。②制作简易潜望镜(双镜面45°角设计)。1.第17课《光从哪里来》《彩虹的形成》(1)核心内容:①太阳光由七色光组成(色散原理),彩虹是水滴色散现象。②三棱镜分光实验:白光→红、橙、黄、绿、蓝、靛、紫。(1)关键活动:①喷水雾造彩虹(背对阳光喷水,模拟自然彩虹)。②制作七色板,快速旋转合成白光(色光混合)。(三)课程逻辑关系本单元以“现象→原理→应用→综合”为主线层层递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