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编写小学科学(湘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与月球》大单元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科小学科学版本湘科版年级四年级上册单元名称第4单元《地球与月球》单元主题星探索家解密地月系统的奥秘课时安排4课时一、单元主题“星际探索家一一解密地月系统的奥秘”围绕地球与月球的结构、运动规律及相互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模型制作,理解地月系统的科学本质,培养空间思维与宇宙探索兴趣。二、单元大情景“星际科考队招募计划”学生化身“星际科考队员”,通过四项任务探索地月系统:1.任务1:破解地球形状之谜(《地球的形状》)2.任务2:解码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3.任务3:追踪月球秘密(《月球的秘密》)4.任务4:揭秘月相变化(《月相的变化》)最终制作《地月系统探索手册》,举办“星际探索成果展”。三、课程标准分析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谁(2022年版)》核心概念核心概念9.宇宙中的地球9.1地球是一颗行星(3“4年级);学习内容9.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34年级);9.2地球绕地轴自转(3“4年级)①描述地球形状与内部结构:学段目标②解释月球表面特征与月相规律;(3-4年级)③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地月运动关系。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地球上的故事》《蓝色的星球》《在地球上看月球》《探索月标的秘密》4课。《地球上的故事通过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进程(如“天圆地方”猜想、麦哲伦环球航行),引导学生理解地球是球体的科学事实。并尝试模拟“帆船归港实验”(观察船帆先于船身出现的现象),验证地球曲面;分析古人对月食时地球影子的观察,推测地球形状。《蓝色的星球核心内容为探究地球上海洋与陆地的分布(七大洲、四大洋),突出“水球”特征(海洋占比71%)。对比陆地与海洋面积数据,制作地球海陆比例模型;讨论水资源对生命的意义,树立节水意识。《在地球上看月球》旨在观察月相变化规律(新月→满月→残月),理解月相成因(日、地、月位置关系)。连续28天记录月相,绘制月相变化图;用乒乓球模拟日、地、月位置,解释月相周期。《探索月球的秘密》旨在探究月球表面特征(环形灿、无大气)及人类登月历程(如“玉兔号”月球车)。并尝试模拟环形山形城实验(面粉+石子撞击);设计“月球生存包”(分析月球无氧、温差大的环境挑战)。四课按“地球认知→月球探索”递进,形成“整体→局部→应用”的知识链:1.基础层(《地球上的故事》)→建立地球的宏观认知:2.特征层(《蓝色的星球》)→深化地球独特属性(水资源);3.关系层(《在地球上看月球》)→探索地月系统规律(月相);4.实践层(《探索月球的秘密》)→应用知识解决月球探素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