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编写小学科学(湘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沉与浮》大单元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科小学科学版本湘科版年级五年级上册单元名称第2单元《沉与浮》单元主题浮沉探秘局一一解锁物体沉浮的科学密码课时安排3课时一、单元主题“浮沉探秘局一一解锁物体沉浮的科学密码”围绕物体沉浮现象的本质、调控方法及工程应用,引导学生经历“现象观察→原理探究→问题解决”的科学实践过程,培养核心素养。二、单元大情景“海洋工程师挑战赛”学生化身“海洋工程师”,完成三项任务:1.任务一:破解沉浮密码(《谁沉谁浮》)一一探究沉浮现象与密度的关系:2.任务二:操控浮沉大师(《改变沉浮》)一一设计实验改变物体沉浮状态;3.任务三:设计航道浮标(《制作航道浮标》)一一应用沉浮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在“海洋科技博览会”展示浮标设计成果。三、课程标准分析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3.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56年级)学段目标①描述物体沉浮现象,理解浮力与重力的关系:(5-6年级)②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沉浮的因素:③运用沉浮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浮标设计)。四、单元款材分析本单元包括《谁沉谁浮》《改变沉浮》《制作航道浮标》这3课。第一课《谁沉谁浮通过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建立“密度决定沉浮”的科学观念。预测并验证常见物体(苹果、石块、木块等)的沉浮状态;分析数据归纳沉浮规律(如“同体积下质量小的物体易浮”);引入“密度”概念(单位体积质量),解释沉浮本质。第二课《改变沉浮》旨在探究改变物体沉浮状态的方法,理解浮力与重力的动态平衡原理。设计实验让沉底物体上浮(如橡皮泥捏成船形增大排水量);让漂浮物体下沉(如向浮瓶注水增加重力);通过“浮力=重力则悬浮”实验,深化阿基米德原理认知。第三课《制作航道浮标》核心内容为综合应用沉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航道浮标的工程设计与制作。分析浮标功能需求(稳定性、可见性、抗风浪);选用材料(泡沫塑料、空瓶)并优化结构(密封舱、配重底座);测试改进浮标性能,渗透“工程迭代”思维。《谁沉谁浮》现象认知《改变沉浮》核心概念:密度原理探究核心概念:浮力调控《制作航道浮标》工程实践:浮标设计解决航道标记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