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常见的动物》大单元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年级 一年级下册(新教材)单元名称 第 2 单元《常见的动物》单元主题 “我是动物观察员”——探秘动物的感官世界课时安排 5 课时一、单元主题“我是动物观察员”——探秘动物的感官世界二、单元大情景“动物王国感官探秘营”招募活动!我们将化身成为“动物观察员”,加入一个神奇的探秘营。在这里,我们将首先考考自己的眼力,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朋友(《认识动物》);接着,我们将获得三件“探秘装备”——“放大镜”、“顺风耳”和“灵敏鼻”,分别去深入研究动物们神奇的眼睛**、耳朵和鼻子(《动物的眼睛》、《动物的耳朵》、《动物的鼻子》),发现它们身上的生存绝技。最后,我们将迎来一位特别的伙伴——蜗牛,我们将亲手饲养它,运用我们学到的所有观察方法,完成一项长期的观察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动物观察员”!(《养蜗牛》)三、课程标准分析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核心概念 12:人类活动与环境核心概念核心概念 13: 工程设计与物化学习内容 12.1 动物通过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1~2 年级:①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眼睛、耳朵、鼻子等器官感知环境。)13.2 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1~2 年级:②饲养一种小动物,坚持观察和记录。)①能在教师指导下,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外部特征及现象提出感兴趣的问题。②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学段目标象。(1-2 年级)③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④能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隶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由《认识动物》、《动物的眼睛》、《动物的耳朵》、《动物的鼻子》和《养蜗牛》共 5课内容组成。第六课《认识动物》是单元的起始课和总览课。其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和认识动物,通过观察多种常见动物(如狗、猫、鱼、鸟等)的图片或实物,发现动物是“有生命、会运动、需要食物和水”的,并能依据某种外部特征(如有无腿、腿的数量、生活环境等)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基本概念,激发对本单元后续内容的探究兴趣。第七课《动物的眼睛》聚焦于动物的特定感官——视觉。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如蜻蜓、猫、猫头鹰等)眼睛的位置、形状、大小等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差异与动物觅食、躲避天敌等行为和生活环境的关系。例如,蜻蜓的复眼有助于扩大视野,猫的瞳孔变化适应不同光线。旨在让学生初步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第八课《动物的耳朵》延续感官探究的主题,聚焦于听觉。引导学生观察多种动物(如大象、兔子、蝙蝠等)耳朵的形态特征,探究动物如何利用耳朵感知环境。通过活动(如模拟不同耳廓收集声音),了解耳廓的大小、形状和朝向如何帮助动物更好地聆听声音,从而适应环境(如预警、捕食、交流)。第九课《动物的鼻子》继续深入探究感官,聚焦于嗅觉。通过观察狗、大象、猪等动物鼻子的独特形态,引导学生了解鼻子不仅是呼吸器官,更是许多动物感知世界、寻找食物、识别同伴和危险的重要工具。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动物的身体结构帮助它们生存”这一核心概念。第十课《养蜗牛》是单元的总结与实践应用课。它引导学生从“认识、观察”走向“亲身实践和持续探究”。通过亲手饲养和照料蜗牛,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观察方法和知识,长期、系统地了解一种真实动物的整体外形、运动方式、取食行为以及对刺激(如光、触碰)的反应,从而完整地经历一次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和责任感。本单元五课内容遵循了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整体的认知逻辑,构成了一个层次清晰、联系紧密的探究序列。1.《认识动物》 作为总起,为学生提供了关于动物的整体性、宏观性的认识,搭建了知识框架。2.《动物的眼睛》、《动物的耳朵》、《动物的鼻子》 这三课是并列的分支探究。它们将学生的视角从整体引向局部,深入探究动物赖以生存的特定感官器官。这三课共同旨在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同类器官,发现“形态结构与其功能及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普遍规律。3.《养蜗牛》 是单元的综合与升华。它将前四课所学的“整体观察”和“局部聚焦”的探究方法,应用于一个具体的、真实的生命体上。学生不再是片段化地了解不同动物的不同器官,而是综合性地、持续地研究一种动物,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融为一体,完成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闭环。简而言之,其关系是:建立整体概念 → 分项探究特征 → 综合实践应用五、教学目标维度 目标内容1. 知道动物能通过眼、耳、鼻等感官感知环境;科学观念 2. 知道不同动物的感官结构不同,以适应其生存环境;3. 了解饲养一种动物的基本方法。在教师引导下,能比较不同动物同一感官的异同,并尝试将其与科学思维动物的行为或生活环境建立简单联系。1. 能利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动物及其感官特征;探究实践 2. 能通过图画、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信息;3. 能参与饲养活动,并坚持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1. 对观察动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态度责任 2. 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3. 在饲养活动中培养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六、学情分析1.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和游戏,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以形象思维为主。2.认知基础: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亲近感,生活中已积累了大量关于动物的零散经验,能说出许多动物的名称和简单特征。但他们的观察较为笼统,缺乏系统性,难以自主发现“结构与功能”的内在联系,对“饲养”的理解也多停留在“好玩”,缺乏责任意识和持续观察的方法。七、活动设置课时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达成方式将动物玩具或图片放入纸盒,活动一:动 能说出动物的学生伸手触摸并描述特征(如物盲盒猜猜 常见特征,感受毛茸茸、有翅膀),其他同学猜 动物多样性。猜。(融合语文:描述与表达)第 1 课能根据一种外 小组合作,将动物卡片贴到《认识动物》部特征(如腿的 “两条腿”、“四条腿”、活动二:小数量、生活环 “没有腿”或“天空”、“陆小分类员境)对动物进行 地”、“水中”的展板上,并简单分类。 说明理由。观察猫(瞳孔变化)、蜻蜓(复能观察并描述眼模型)、猫头鹰(大眼睛)活动:寻找 不同动物眼睛第 2 课 等图片/视频,讨论“为什么“千里眼” 的位置、形状等《动物的眼睛》 它的眼睛长这样?”完成学和“复眼” 特点,并思考其习任务单上的连线题(动物眼作用。睛→功能)。用手掌在耳后模仿大象、兔子通过模仿体验活动一:耳 的大耳朵,感受声音的变化。不同耳廓对收朵模仿秀 讨论:“大耳朵有什么好集声音的作用。第 3 课 处?”《动物的耳朵》 蒙住一名学生的眼睛,其他同活动二:听 体验动物如何学在不同方位摇铃,该生指出声辨位小游 用耳朵感知环声源方向。(融合体育:感统戏 境。训练)能观察并描述 观察狗、大象、猪鼻子的图片,活动:谁的第 4 课 不同动物鼻子 猜猜它们的鼻子有什么特殊鼻子最灵《动物的鼻子》 的形态,知道鼻 本领。闻水果(苹果、香蕉)敏?子能帮助动物 藏在盒子里,用鼻子猜是什呼吸和嗅觉。 么,体验嗅觉的作用。能有序地观察 小组分发蜗牛,用放大镜观活动一:欢 蜗牛的整体外 察,并合作布置一个湿润、有迎新朋友 形,并学习如何 食物的饲养盒。(融合劳育:第 5 课 为蜗牛安家。 动手整理)《养蜗牛》 能坚持用画图 发放《蜗牛观察日记》本,学活动二:我 的方式记录蜗 生每周选择 1-2 次,画下蜗牛的观察日记 牛的取食、运动 在做什么。(融合美术:绘画等情况。 记录)八、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感官探秘营”大情境,用“领取任务”、“获得装备”等游戏化语言贯穿单元始终,激发学生代入感和参与感。2.直观演示法:大量运用高清图片、短视频、实物模型(如复眼模型)、活体动物(蜗牛)等,将抽象的感官结构直观呈现。3.游戏活动法:设计“盲盒猜猜猜”、“听声辨位”、“闻味猜物”等课堂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符合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4.任务驱动法:每节课布置明确的“探秘任务”(如:完成观察记录单、给动物卡片分类),让学生带着目标去探究。九、学习方法1.观察法:这是本单元最核心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观察,运用多种感官(看、听、闻、摸)观察,并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进行细致观察。2.比较法:引导学生横向比较不同动物的同一感官(如:比较猫头鹰的眼睛和鱼的眼睛),发现差异并思考原因。3.合作学习法:在“动物分类”、“布置饲养盒”等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学生倾听、交流和协作的能力。4.实践记录法:学习用画图这种适合低年级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实证意识。十、评价策略(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采用“五星观察员”晋级式评价。围绕科学观念(★)、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三个维度,为每个学习活动设计评价标准。学生通过活动积累“★”,单元结束时根据总★数获得“初级”、“中级”、“高级”动物观察员称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二)分活动评价表活动 1-1:《认识动物》之“动物盲盒猜猜猜”分活动评价表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能综合描述(如“我能触摸并说出 1个 能说出 2个感觉(如观察与描述 摸到它毛茸茸的,还感觉(如“毛茸茸”) “毛茸茸”、“尖尖的”)有尖尖的耳朵”)能猜出 1种动物并说能积极猜测并说出多猜想与参与 能参与猜一种动物 出理由(如“因为它有种可能性毛”)在老师提醒下能有 能遵守游戏规则,轮流 能主动维持秩序,帮课堂纪律序参与 参与 助同学活动 1-2:《认识动物》之“小小分类员”分活动评价表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能独立按一种标准(如 能尝试用不同标准在帮助下正确粘贴分类准确性 腿的数量)正确分类多 (如“会不会飞”)1-2 张卡片数卡片 进行分类能完成自己分配到 能与组员简单交流(如 能主动和组员讨论为合作交流的任务 “这张贴这里”) 什么这么分能安静地听小组代 能作为小组代表,说出 能清晰介绍小组是如表达展示表发言 1种分类方法 何分类的活动 2:《动物的眼睛》之“寻找‘千里眼’和‘复眼’”分活动评价表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能说出 2种动物眼睛 能将眼睛特征与功能能指出不同动物眼 的显著区别(如“猫的 简单联系(如“猫头观察发现睛长得不一样 眼睛一条线,蜻蜓眼睛 鹰眼睛大,晚上看得很大”) 清”)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能独立完成学习单上 能全部连对,并能简任务完成部分连线 的多数连线题 单解释原因对图片和视频感兴 能认真观看并主动发 能主动提出关于动物兴趣与专注趣 现细节 眼睛的问题活动 3-1:《动物的耳朵》之“耳朵模仿秀”分活动评价表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能形象地模仿,并说愿意模仿一种动物 能模仿 2种动物的耳 出模仿后的感觉(如模仿与体验的耳朵 朵,并认真体验 “手放在后面,声音变大了”)能举例说明哪种动物知道大耳朵能听得 能说出“大耳朵可以收科学思考 需要大耳朵来保护自更清 集更多的声音”己活动 3-2:《动物的耳朵》之“听声辨位小游戏”分活动评价表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能较准确地判断声音 能快速准确地判断不参与体验 能参与游戏方向 同方向的声音在提醒下能遵守游 能帮助其他同学遵守规则意识 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戏规则 规则联系实际 知道耳朵能帮我们 能说出游戏和动物用 能举例动物用耳朵躲听声音 耳朵感知环境很像 避危险的故事活动 4:《动物的鼻子》之“谁的鼻子最灵敏?”分活动评价表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能说出一种动物鼻能对比说出2种动物 能猜想长鼻子/大鼻子观察与描述 子的样子(如“大鼻子的不同 可能有什么特殊用处象鼻子长”)能准确猜出并描述气能参与“闻味猜物” 能通过闻猜出1-2种嗅觉体验 味(如“这个是香香的游戏 水果香蕉味”)知道动物鼻子也能 知道狗的鼻子很灵,能科学观念 知道鼻子能闻味道闻味道 帮助人类活动 5-1:《养蜗牛》之“欢迎新朋友”分活动评价表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能使用放大镜仔细能有序地观察蜗牛的观察方法 能用眼睛看蜗牛 观察蜗牛的一部分多个部位(如触角)能和小组成员合作,快在帮助下参与布置 能独立完成一项任动手实践 速有效地布置好舒适饲养盒 务(如铺湿土)的家在老师提醒下能轻 能自觉轻柔地对待 能主动提醒他人要爱爱护生命轻触碰蜗牛 蜗牛 护小动物活动 5-2:《养蜗牛》之“我的观察日记”分活动评价表评价维度 ★(加油!) ★★(不错!) ★★★(真棒!)能画出蜗牛的大致 能画出蜗牛在不同时能画出一个圆圈代记录真实性 外形和它正在做的 候的不同行为(如爬表蜗牛事(如吃叶子) 行、缩进去)在家长提醒下完成 能主动完成2-3次记 能坚持每周记录,并有记录持续性1次记录 录 始有终喜欢照顾蜗牛,并感 对蜗牛的变化感到好情感态度 觉得养蜗牛好玩到高兴 奇,并想探究原因十一、作业设计第 1课《认识动物》分层作业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能说出动物名称并画出来向家人介绍你今天认★★:能说出名称和 1个特征(如“有翅基础作业 识的一种动物朋友,膀”),画面有体现(说一说) 说说它有什么特征,★★★:能说出名称和多个特征,画面清晰并把它画下来。有细节在家里找一找,哪些 ★:能找到 1样并说出动物名提升作业 物品上有动物的图 ★★:能找到 3样并说出动物名(找一找) 案?它们是什么动 ★★★:能找到 3样以上,并能简单分类(如物?(至少找 3样) “这些都是小狗”)和家人玩“我演你猜” ★:愿意模仿一种动物拓展作业 游戏,模仿一种动物 ★★:能模仿 2种动物,特征明显(演一演) 的动作或叫声,让他 ★★★:能模仿多种动物,并能说出它们的们来猜。 一个本领第 2课《动物的眼睛》分层作业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画出了动物和眼睛为你喜欢的一种动物★★:画出了动物,眼睛特征明显(如猫的基础作业 画一张“肖像画”,竖瞳)(画一画) 重点画出它特别的眼★★★:画面精美,并尝试标注动物名称或睛,并涂上颜色。眼睛特点观察家里的小猫或小 ★:能发现瞳孔会变化狗(或看图片),看 ★★:能说出“亮的时候变小,暗的时候变提升作业看它的瞳孔在亮光和 大”(想一想)黑暗中一样吗?有什 ★★★:能简单解释这种变化是为了保护眼么变化? 睛或看得清试着用硬纸卷一个 ★:完成望远镜制作拓展作业 “望远镜”,体验一 ★★:能用望远镜观察并说出“看得更清楚”(做一做) 下“集中视线”看东 ★★★:能联想到一些动物眼睛可能也有西有什么不同。 “集中视线”的功能第 3课《动物的耳朵》分层作业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用手掌放在耳后,模 ★:尝试模仿了基础作业 仿大耳朵,听听家里 ★★:能感觉到“声音好像变大了”(做一做) 的声音,感觉有什么 ★★★:能说出“像兔子一样,大耳朵能听不同? 到更远的声音”闭上眼睛,让家人敲★:能听出 1种声音来源击家里的不同物品提升作业 ★★:能听出 2-3 种不同的声音来源(如玻璃杯、木桌),(辨一辨) ★★★:能听出多种声音,并能描述声音的试试能听出是什么不同(如“清脆”、“沉闷”)吗?想一想,如果小兔子★:能说出 1个麻烦(如“听不到声音”)没有了长耳朵,可能拓展作业 ★★:能说出 2个麻烦(如“听不到声音,会遇到什么麻烦?编(编一编) 找不到朋友”)一个小故事讲给家人★★★:能编一个情节完整的小故事听。第 4课《动物的鼻子》分层作业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请家人帮你准备 3种★:愿意参与游戏有气味的安全物品基础作业 ★★:能猜出 1-2 种物品(如水果、肥皂、花),(闻一闻) ★★★:能全部猜出,并能描述气味(“香蒙上眼睛闻一闻,猜的”、“酸的”)猜是什么。看一张大象的图片, ★:能说出 1个本领(如“吸水”)提升作业 给家人讲一讲大象的 ★★:能说出 2个本领(如“吸水、搬东西”)(讲一讲) 鼻子有什么了不起的 ★★★:能说出 3个及以上本领(如“吸水、本领。 搬东西、打招呼”)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资 ★:在帮助下找到 1种动物(如“猪”)拓展作业 料,找一找还有什么 ★★:能说出这种动物和它的鼻子特点(如(查一查) 动物的鼻子很特别? “猪用鼻子拱土找吃的”)它有什么用处? ★★★:能清晰地介绍给大家听第 5课《养蜗牛》分层作业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完成 1次记录,有图画《蜗牛观察日记》:基础作业 ★★:完成 2-3 次记录,画面有细节每周用画画的方式记(画日记) ★★★:坚持记录,画面能体现蜗牛的变化录 1-2 次你的蜗牛。或不同行为★:发现会留下一条线观察蜗牛爬过的地方 ★★:知道这是黏液,并猜想“可能是为了提升作业会留下什么?想一 爬行”(想一想)想,这有什么作用? ★★★:能通过查资料或思考,知道黏液能保护腹足、减少摩擦等★:愿意给蜗牛拍照给你的蜗牛拍一张最拓展作业 ★★:能拍出清晰的蜗牛照片美的照片,或者和它(拍一拍) ★★★:照片构图有创意,能展现蜗牛的可一起拍一张合影。爱或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