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高中)第6讲 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6.3 全面依法治国教 学 设 计【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理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明确党与法的正确关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方向,增强对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信念。科学精神: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逻辑与战略意义,理解法治体系的核心内涵,以理性视角认识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联系。法治意识:知晓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与法治中国建设要求,树立 “法治兴则国家兴” 的观念,增强尊崇法律、敬畏法律的自觉。公共参与:认识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树立法治信仰,主动学法守法护法,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精神,争做法治的捍卫者。【教学重点】理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明确党与法的正确关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方向,增强对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信念。【教学难点】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逻辑与战略意义,理解法治体系的核心内涵,以理性视角认识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联系。【自主学习】1.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3. 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4. 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教学过程】(一)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观看视频,理解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观看教材81页图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阅读教材P81页,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观看视频,了解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归纳: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阅读教材P82页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展示图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核心的内容。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师: 这三个方面,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阅读教材P83页内容,观看图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延伸阅读】观看视频,阅读教材P83页,知道“十三五”期间,我国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助力法治中国建设踏上新征程。宪法完成第五次修正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三)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观看图片,阅读教材P84页,知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展示图片,阅读教材,知道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四)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阅读教材P85页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理解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展示图片,阅读教材,了解如何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要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而决不是要虚化、弱化甚至动摇党的领导。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师: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板书设计】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