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1.我们都是热心人》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1.我们都是热心人》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1.我们都是热心人》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热心肠的含义,清楚地认识到热心帮助他人在我们的生活、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以及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帮助他人时的快乐感受,并且学会运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
3.有效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在他们心中牢固树立起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的积极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真正理解热心肠的含义,熟练掌握帮助他人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热心助人这种优秀品质,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自觉行为,并且能够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热心人,他们无私帮助别人,关爱别人。我们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我们也应该帮助别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 11 课《我们都是热心人》。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二、知识讲解
1.理解热心肠的含义。
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图片中有在马路上帮助老人过马路的小学生,有在社区里为孤寡老人送食物的志愿者等。一边展示图片,一边向学生讲解:“同学们,像图片里这些人的行为,就是热心肠的表现。热心肠就是心里总是想着别人,愿意主动去帮助别人,而且不图回报。”让学生直观地从图片中感受热心肠的含义。
2.热心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给学生讲述一些因为得到他人热心帮助而改变命运或者度过难关的真实故事。比如,有的贫困山区的孩子因为得到热心人的资助,能够继续上学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讲完故事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从这些故事里,你们能感觉到热心帮助他人有多重要吗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思考热心助人的重要意义,然后让学生自己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三、讨论与分享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给出一些话题,如“在学校里,你看到有同学摔倒了,你会怎么做 ”“如果在公园里看到小朋友找不到爸爸妈妈了,你会怎么帮助他 ”每个小组围绕话题展开讨论,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各个小组之间巡视,倾听学生的讨论内容,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2.小组代表分享。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或者提出不同的意见。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做一个热心人,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践活动
1.角色扮演。
创设一些热心助人的场景,如在公共汽车上遇到小偷,在社区里看到有人乱扔垃圾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热心的乘客、勇敢的社区管理员等,表演在这些场景下应该如何做。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亲身体验热心助人的过程,并且学会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正确的行动。
2.制定热心助人计划。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热心助人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自己想要帮助的对象、帮助的方式、预计完成的时间等。例如,有的学生可能计划在本周内帮助邻居家的小朋友辅导作业,有的学生可能计划在周末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制定好计划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计划,互相鼓励和监督。
五、课堂练习
1.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热心人)。他们善良、热情,乐于(助人),传递(关爱)。
2. 热心人的行动充满(善意)。他们默默(助人),只希望能够为他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送上一份(爱心)。
3.正是(热心人)所做的(热心事),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情)、(友善)。
六、布置作业
1.让学生在课后的一周内,按照自己制定的热心助人计划去实施,并且记录下自己在帮助他人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让学生留意身边的热心人,用手机或者画笔记录下他们的热心行为,下节课带到课堂上来与同学们分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