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都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教学检测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恩格斯曾评价说:“氏族制度的伟大,但同时也是它的局限性,就在于这里没有统治和奴役存在的余地。”由此可见( )A.氏族制是人类社会理想的制度形式 B.统治和奴役的出现有其积极意义C.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制走向灭亡 D.人类历史就是统治和奴役的历史2.2024年2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上,把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从“古代中国”陈列中“请”到本次展览“C位”亮相。通过该文物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时期( )①人们从简单的采集变为主动生产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④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国家事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后,中华远古先民在生产生活中成功“驯化”了粟、黍、大豆、稻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逐渐变为生产者。远古先民成功“驯化”农作物,意味着( )①人类以打制石器作为农作工具 ②人类面对自然走出了被动的局面③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④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进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内在关系分析的正确选项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5.2023年12月3日在杭州举行良渚文化论坛。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激烈的变革,社会已经分化成不同的等级阶层,这在墓葬遗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贵族墓地大都建有人工堆筑的大型墓台,都具有宽大的墓穴、精致的葬具,特别是随葬有一大批制作精美的玉礼器。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私有制的出现 B.生产关系的调整C.国家的产生 D.生产力的发展6.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是( )A.氏族的产生 B.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原始社会解体7.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写道,亚当·斯密“在下面这点上是对的:在奴隶劳动、徭役劳动、雇佣劳动这样一些劳动的历史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与此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导致劳动“始终令人厌恶”的根源②劳动只有摆脱了外在的强制性才是“自由和幸福”的③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劳动形式变化带来生产关系的改变④雇佣劳动形式中,劳动创造的全部财富被雇主无偿占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②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③奴隶主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3年1月1日,在“又见三星堆--四川卫视2023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上,通过运用虚拟技术,三星堆国宝级文物商代顶尊跪坐人像和神兽(青铜所制)首次合体亮相。在这里,顶尊跪坐人像和神兽( )①是新石器时代体脑分工后的产物②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智慧的结晶③体现了奴隶社会高超的劳动技艺④是用铁制工具精心打磨后的成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濠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这说明( )①封建制度的建立是奴隶社会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②奴隶社会的国家机器,是维护奴隶主统治的重要工具③在原始社会后期,发达的生产力助力人类文明的进步④人类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具有不可调和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我国古籍记载,禹的儿子启在讨伐有扈氏时,强迫被俘虏的有扈氏氏族成员做放牧的奴隶,称为“牧竖”。由此可见A.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的劳动产品B.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C.奴隶社会的产生充满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D.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12.2024年2月,苹果公司被曝直接放弃研发了十年、已经投资超过百亿美元的电动车造车计划。今年以来,一些欧美汽车制造商调整了电动车战略,欧盟也宣布无限期推迟2035年全面淘汰燃油汽车计划。业内人士指出,欧美在“选环保还是选饭碗之间选择了后者”,因为新能源汽车没能给车企带来丰厚的收益。欧美国家和车企对待新能源汽车态度的转变( )①是资产阶级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所决定的②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激化③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④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过程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3.敦煌文书《天宝六载(747)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登记了一户要交纳租税的“课户”。这户人家实际占有土地101亩,包括依《田令》拥有的土地87亩,买来的土地12亩,园宅地2亩。以下符合该时代生产关系的是( )①地主占有全部土地及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②农户的劳动成果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③农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并且能够自主劳动④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某班学生围绕“阶级社会的演进”相关内容展开讨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①甲同学: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②乙同学: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③丙同学:地主占有所有土地,这成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④丁同学: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其所得到的工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中国古代诗词向来有反映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功能。唐代郑遨的“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颌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不劳而获的豪富贵族的愤怒之情。造成农民疾苦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封建土地所有制C.封建专制制度D.封建等级制度16.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从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中可以看出( )A.手推磨应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核心B.蒸汽磨代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C.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有不同的表现D.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7.“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缫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唐代诗人王建的这首《田家行》反映了封建社会( )①农民受到的残酷剥削②农民一无所有的处境③农民承受沉重的赋税④等级森严的制度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在悠久的封建社会里,古代农民深受繁重赋税的剥削,有许多诗人在诗中描写了他们这种痛苦生活。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有( )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 )①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②失去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③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④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0.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从侧面反映(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④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文化获得长足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近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工人工资、增加休息时间、让工人参股等方式,使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建立起一种扯不断的关系。这说明(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变化B.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得以改变C.工人阶级真正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利D.资产阶级采取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22.下述观点表明( )自从1925年第一次普遍危机爆发以来,整个工商业界……差不多每隔十年就要出轨一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机制在它自己创造的生产力的压力下失灵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可支配的工人——生产和一般财富的一切因素,都过剩了。 ——恩格斯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难以适应日益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③市场经济因其自身局限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④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预测,在2024年,美国将经历比1929年经济大萧条还要严重的经济崩盘,这将对全球造成巨大的影响。美国经济正在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有( )①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②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巨大飞跃④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克服的痼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马克思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一定程度可以调和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根本上是对立的③其根源来自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④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性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毛泽东在延安时曾说,《共产党宣言》,他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就翻阅《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都有新的启发。毛泽东重视《共产党宣言》,因为它是( )①首次全面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著作②用文学语言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罪恶的纲领性文献③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④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道路的明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6.“社会主义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吸引着亿万群众为之奋斗。”这说明,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社会主义( )①找到了治疗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 ②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发展趋势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 ④具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7.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工人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到来,这是因为( )①工人运动的发展使科学社会主义变为现实②工人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③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④工人运动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阶级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8.1824年,一位欧洲思想家自费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这位思想家的行为( )①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②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③对理想社会进行了新的探索 ④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9.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0.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谷时,不少人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走向苏东国家的结局,唱衰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进入新时代,中国成功地在世界上举稳了社会主义旗帜,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这告诉我们( )①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发展的②中国为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③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④马克思主义能够回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挑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1.1516年托马斯·莫尔撰写的《乌托邦》,描写了在一个小岛上实行财产公有制、集体劳动、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等,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乌托邦”意指子虚乌有的地方,虽然并不存在,但这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一思想(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②激发了人们对更加公正、平等社会的向往和追求③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④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到:“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绝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这告诉我们( )A.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B.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践的产物,在中国的实践中形成C.马克思主义因接受实践的检验而正确,并不断发展D.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并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33.2024年7月5日,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江西电影集团承办的“光影颂华章·同心庆华诞”江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优秀影片展映活动在南昌启动。假如你参与了该活动,你可以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让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②为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④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4.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 )①认清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把握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③改变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 ④决定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5.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5个生日。75年沧桑巨变,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以下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②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6.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二、主观题37.下图是反映1929年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图片。(1)请结合图片信息并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相关知识分析图片表明美国出现了什么情况?这种现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析美国出现这种现象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38.材料一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主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过渡,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加剧,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的斗争也更加激烈。空想社会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1)结合材料一,分析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相比,封建制生产关系有哪些进步之处。(2)结合材料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分析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诞生的。参考答案1.B2.B3.C4.B5.D6.B7.A8.B9.C10.D11.C12.D13.C14.C15.B16.D17.B18.D19.B20.C21.D22.C23.B24.C25.D26.C27.D28.B29.D30.A31.C32.D33.D34.A35.A36.A37.(1)图片表明1929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38.(1)进步之处: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这样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2)①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