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集训-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课内阅读。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1.描写“杨树”和“榕树”样子的词语分别是: 、 。2.枫树秋天的叶子是 色的,松柏一年四季都是 色的。3.我知道喜暖的是 ,耐寒的是 。4.用“ ”画出儿歌中的比喻句。每当我拾起一片枫叶的时候,我总以为找到了一片最红的。可是不久,我又找到一片更红的。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它的样子像我小小的手掌。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 枫叶 一( ) 玫瑰6.“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一句是说什么最红?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①朝霞( ) ②枫叶( ) ③玫瑰(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小松树和大松树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啊!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摸(mō)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tuō)起来的呀!”小松树听了,害羞地低下了头。7.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8.风伯伯听了小松树的话,说了什么?用“ ”画出来。9.梧、柏和松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它们都与植物有关。在课本中我还能找到 字和 字,它们也有这个偏旁。10.读画线的句子,想想“我”把 比作 。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香山红叶香山美,香山的红叶更美。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到香山去看红叶。快到香山了,远远就看见山坡上,树丛中,一大片一大片的红叶。红叶在太阳的照耀下,越发鲜艳了。爸爸不由得赞美道:“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呀!”我们来到山脚下,顺着山坡往上爬。树林里,小路旁,满树,满地都是红叶。拾起一片闻闻,啊,还带着些淡淡的香味呢! 一阵秋风吹来,红叶满天飞舞,仿佛秋天寄来的一张张贺卡。我情不自禁地引起一首小诗:“飞,飞,飞,满天地飞。片片红叶似蝴蝶。”1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4自然段有 句话。12.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秋风 一( )枫叶 一( )贺卡 一( )小诗13.观赏红叶最好的地方是 。啊!晚霞(xiá),多么绮(qǐ)丽。它一会儿像一匹骏(jùn)马在奔驰(chí),一会儿像一头雄(xióng)狮(shī)在怒(nù)吼(hǒu),一会儿像朵朵鲜花在开放……我看着看着,身体感到轻飘飘的,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片晚霞。一会儿,一道霞光射来,晚霞闪耀(yào)着绚(xuàn)丽的光彩。1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晚霞 一( )鲜花 一( )颜色一( )雄狮 一( )骏马 一( )霞光15.晚霞的形状像 、 、 等。读一读,完成练习。美丽的秋①村里的枫树林可美啦!一到秋天,枫叶变红了,远远望去,红艳艳一片,好看极了。霜降过后,枫叶越来越红,就像一团团火,把天空都映红了。②村外的果园可美啦!在阳光下,那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挂在枝头的小灯笼,满树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在葡萄架上,成串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紫的……闪着迷人的光彩。一阵秋风吹来,满树果儿点着头,散发出甜甜的香味。16.作者从 和 两个方面写出了秋天的美丽。17.你能仿照描写柿子和苹果的写法,来写一写葡萄吗?在葡萄架上,成串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紫的,像 。18.美丽的秋,可以用 、 这样的四字词语来形容。《第2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集训-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1. 高 壮 2. 红 绿 3. 木棉 桦树 4.梧桐树叶像手掌。【导语】这篇童谣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勾勒出不同树木的鲜明特征。通过“高”“壮”“像手掌”等具象化描述,将植物特性转化为儿童易于理解的视觉形象。诗中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南北方/暖寒),暗含地理知识,而“披绿装”等拟人化表达则赋予树木人格色彩。整齐的句式结构和押韵设计,既培养了语感,又体现了汉语的韵律美。作为启蒙教材,其在知识性、趣味性和语言训练三者间取得了良好平衡。1.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词。从句子“杨树高,榕树壮”可知,描写“杨树”和“榕树”样子的词语分别是高和壮。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从句子“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可知,枫树秋天的叶子是红色的,松柏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从句子“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可知,喜暖的是木棉,耐寒的是桦树。4.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结合句子“梧桐树叶像手掌”可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梧桐树叶”比作“手掌”,“梧桐树叶”是本体,“手掌”是喻体,“像”是喻词,形象地写出了梧桐树叶的形状特点。5. 片 朵 6.②枫叶 (√)【导语】这篇短文以枫叶为意象,通过递进式的比较手法展现了发现美的过程。作者用“拾起—以为最红—发现更红—最终确认”的叙事链条,生动呈现了认知的递进性。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的双重比喻,配合小小手掌的拟人化描写,既强化了视觉冲击力,又赋予枫叶以生命温度。文字间流淌着对自然之美的惊喜与赞叹,短句的节奏感与楷体字的运用相得益彰,整体营造出童真而诗意的审美体验。5.本题考查对量词的掌握。枫叶:指枫树的叶子,枫叶因为其颜色鲜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枫叶”搭配的量词有:枚、片、堆、袋等。玫瑰:落叶灌木,茎干直立,刺很密,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花多为紫红色,也有白色的,有香气,果实扁圆形。与“玫瑰”搭配的量词有:束、支、篮、簇等。6.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可是不久,我又找到一片更红的。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可知,在“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这一句中,是在对比说明枫叶的颜色。根据上下文,“它”指的是之前提到的“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所以这句话是在说枫叶比朝霞和玫瑰都要红。7.4/四 8.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tuō)起来的呀! 9. 木 林 树 10. 大山 爷爷【导语】这篇短文通过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对话,巧妙地传递了“谦逊”的主题。文章结构清晰,三个自然段层层递进:先交代场景,再通过对话展现小松树的骄傲,最后由风伯伯点明真相。拟人手法生动,特别是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的细节描写,使说教不显生硬。结尾“害羞地低下了头”的描写,既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又自然收束全文。语言简洁明快,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渗透品德教育。7.本题考查数自然段。自然段是文章中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即换行空两格,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重新起一行,而且空两格。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共有4个自然段。8.本题考查找关键句。结合第③自然段“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可知,“风伯伯摸着头说”后面内容即为风伯伯的发言,故应画出“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9.本题考查偏旁部首和汉字造字法。“梧、柏、松”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它们相同的偏旁是“木”,木字旁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木字旁的字还有:杨、柳等。10.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结合第③自然段“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山”比作“爷爷”,赋予其长辈的形象,用“托起来”的动作生动解释“海拔高导致视野开阔”的科学原理,使抽象道理具象化。11. 4/四 6/六 12. 阵 片 张 首 13.香山【导语】这篇短文以香山红叶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秋日红叶的绚烂之美。文章结构清晰,分为四个自然段,从远观到近赏,层层递进。作者运用视觉、嗅觉等多感官描写,如“红叶在太阳的照耀下越发鲜艳”“拾起一片闻闻”等,增强了画面感。文中引用诗句和自创小诗,增添了文学韵味。比喻手法巧妙,如“红叶似蝴蝶”“贺卡”等,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富有童趣和想象力,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优美写景短文。11.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句子。每一段开头都会空两格,这就是一个自然段的开始。故本短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一般来说,在中文的自然段中,每结束一个完整的意思,句号、感叹号、问号等标点符号就会出现,这时候就可以数一下第④自然段中的句数,第④自然段中有5个句号,1个叹号,故共有6句话。12. 本题考查量词。秋风:秋天的风,通常带有凉爽和萧瑟的气息。可以搭配的量词:阵、股、缕等;枫叶:枫树的叶子,秋天时会变成红色或黄色,非常美丽。可以搭配的量词:片、把等;贺卡:一种用于节日或特殊场合,表达祝福和问候的卡片。可以搭配的量词:张、叠;小诗:篇幅短小、内容精炼的诗歌。可以搭配的量词:首、篇等。13.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第①自然段的“香山美,香山的红叶更美。”可知,观赏红叶最好的地方是香山。14. 片 朵 种 头 匹 道 15. 骏马 雄狮 鲜花【导语】这篇描写晚霞的短文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动态描写,将晚霞的变幻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文中“骏马奔驰”“雄狮怒吼”“鲜花开放”等意象生动传神,通过排比句式形成强烈的画面感和节奏感。作者巧妙地将视觉感受转化为身体体验(“轻飘飘”),实现了主客体的交融。绚丽的色彩描写与多变的形态刻画相得益彰,最后以“自己也变成晚霞”的想象收束,使全文达到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14.本题考查量词及词语搭配。晚霞:日落时天空呈现的彩色云霞,如红色、橙色、紫色等。可以搭配的量词:抹、道、层、束、团。鲜花:新鲜开放的花朵,通常色彩鲜艳、香气怡人。可以搭配的量词:束、捧、篮、枝、簇。颜色:物体表面反射光所产生的视觉特性,如红、蓝、绿等。可以搭配的量词:抹、道、片、组、类。雄狮:成年的雄性狮子,体型庞大,鬃毛浓密,象征力量与威严。可以搭配的量词:只、群、队。骏马:跑得快的马,通常体型健美、毛色光亮。可以搭配的量词:群、队、组、厩。霞光:日出或日落时穿透云层的彩色光芒,通常柔和绚丽。可以搭配的量词:束、抹、片、层、线。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关键信息提取。晚霞的形状像骏马、雄狮、鲜花等。文中直接通过比喻描述晚霞的形态变化:“它一会儿像一匹骏马在奔驰,一会儿像一头雄狮在怒吼,一会儿像朵朵鲜花在开放”。这些比喻生动展现了晚霞的动态与多样性——“骏马”突出其奔腾的流畅感,“雄狮”强调色彩的浓烈与气势,“鲜花”则体现其柔美与绚烂。作者通过连续比喻,不仅描绘了晚霞的视觉形象,更赋予其生命力,使读者感受到晚霞的绮丽与变幻莫测。16. 枫林美 果园美 17.一颗颗水晶 18. 红叶似火 果实累累【解析】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从第①段“村里的枫树林可美啦!”可知写了枫林美。从第②段“村外的果园可美啦!”写了果园美。17.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分析第②段描写柿子的句子“在阳光下,那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挂在枝头的小灯笼,满树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可知,运用比喻,将柿子比作小灯笼,苹果比作孩子的笑脸,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果实的色彩与形态,营造出丰收的喜悦氛围。仿写时也要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在葡萄架上,成串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紫的,像一串串璀璨的宝石,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18.本题考查四字词语。结合日常词语积累,写出形容“美丽的秋”的四字词语即可。形容“美丽的秋”的四字词语,如:金风送爽、秋色宜人、硕果累累、枫林尽染、五谷丰登、天高云淡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