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点

资源简介

七下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点
核心专题一 青春正当时
1.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的主要表现:①生理变化主要表现: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性的发育和
成熟。②心理变化的表现:认知能力得到提高,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2.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在青春期,我们身体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有人长得快、有人长得慢,有人发
育早、有人发育晚。我们既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
3.如何面对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①我们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接纳和调整自己。②求助老师、家
长和心理医生,化解烦恼,解决问题。③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4.如何正确认识性别差异:①男生女生各具特点,各有优势。②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进入青春
期,男生女生的生理差异更加明显。在社会文化、家庭环境等的影响下,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
式等方面会表现出各自的特点。③男生女生虽有不同,但各有优势。我们要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取长补短,让自
己变得更加优秀。
5.与异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的积极作用:①与异性交往,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②可以扩大交往范
围,提高交往能力。③与异性友好坦然地合作,有助于完善自身,让我们在团结和睦的集体中共同成长。
6.正确对待青春期对异性朦胧的情感:①在与异性交往中,我们可能会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会因为对异性的欣
赏、对未来的向往而感到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当作爱情。②真正的爱情,不仅意味着热烈的情感、彼此
的欣赏和尊重,而且需要责任、能力和担当。③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7.我们获取性知识的正规途径:①可以从课堂、教材、科普读物中了解相关知识。②向父母、老师等咨询相关问题,
获得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8.自我保护的正确做法:①我们应当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②我们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
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③与异性交往,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
范。在任何时候,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核心专题二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1.情绪的作用:①情绪非常神奇,会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②快乐、自豪、满足等积极情绪通常伴随愉悦的体验,
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③愤怒、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通常给人带来不良体验,会产生负面影响。④在
一定条件下,消极情绪也会有积极作用,如适度的焦虑情绪可以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有助于我们提升思考能力、
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2.影响情绪的因素: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外部环境、生活事件、个人的性格特点、对事物的观念和看法等都会
影响人的情绪。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发生变化。
3.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①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②学会调节情绪。③学会合理表达情绪。④学会在帮助他人、奉
献社会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
4.调节情绪的方法:注意转移法、合理宣泄法、认知调节法、放松训练法。
5.情感的作用: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①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
断和选择,促使我们作出行动。②情感能够提升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
察事物、探索未知。③情感的发展体现我们的生命成长,使我们的情怀更宽广、博大。
6.如何增加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我们要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情感体验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源于不断地投入生活、深入生活、感受生活。我们可以通过与人交往、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积极
情感体验。同时,我们也应该用热情和行动来影响周围的环境,让世界因我们的积极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核心专题三 自尊、自信、自强
1.自尊的人的特点:①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②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③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2.如何做自尊的人:①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②学会不断提升自己。③学会尊重他人。
3.自信的作用:①自信让人乐观坚定。②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
4.自信的来源:自信并非凭空而来。自信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源于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源于
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5.如何做自信的人:①找准定位,扬长避短。②专注当下,积极行动。③勇于探索,增强底气。④青春的自信,既
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也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我们要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坚定民族自信心,在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国人。
6.自强的作用:①自强,使人自主自立。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③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
运和国家的未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地接力传承,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自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7.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①树立远大理想。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核心专题四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容: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③革故鼎
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①讲仁爱。②重民本。③守诚信。④崇正义。⑤尚和合。⑥求大同。
3.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和作用: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
突提供重要启示。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③形
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
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4.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5.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③精忠报国、振
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6.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①做自强不息的人。②做敬业乐群的人。③做扶危济困的人。④做见义勇为的人。
⑤做孝老爱亲的人。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
核心专题五 法律与民法典
1.我国法律的性质: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因此,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2.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3.我们应如何推动法律的实施: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而且要从
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
则。
4.法律的作用: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②法律维护社会秩序。③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④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5.如何正确认识民法典:①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
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②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
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③民法典规定了人们
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为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民法典确立了平等、
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
6.法律如何保护人身权:①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②法律保护肖像权。③法律保护隐私权。
7.法律如何保障财产权:①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②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③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④法律保护继承权。
核心专题六 预防违法犯罪
1.违法行为的分类:违法行为通常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
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
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2.违法行为的共性:只要是违法行为,都会对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造成损
害,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犯罪的特征: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②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③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
罚的行为。
4.我国的刑罚的种类: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
5.如何同犯罪行为作斗争: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更要善于斗争,在保
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6.如何预防违法犯罪: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
法的人。②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③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④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