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第1课时 认识调解与仲裁(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第1课时 认识调解与仲裁(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课标展示】
1.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2.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
程序。
3.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说明不同诉讼中的举证规则,树立证据意识。
第1课时 认识调解与仲裁
新课导学 新课探究 总结归纳 课堂评价
议题一 以和为贵选调解
议题二 便捷经济选仲裁
知识点一 以和为贵选调解
1.纠纷的解决方式
(1)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自行协商,通过    达成合意,解决纠纷。
(2)无法和解时,人们还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    等方式解决纠纷。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    选择。
2.调解
(1)含义:通过第三方的     、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    的活动。
(2)分类:包括     、     、      、     等。
和解
诉讼
新 课 导 学
优先
排解疏导 
纠纷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仲裁调解 
诉讼调解
[特别提示] 调解分为诉讼调解和诉讼外调解。诉讼调解是由人民法院主持进行的调解,目的是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诉讼外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它们分别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国家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主持进行。
3.人民调解
(1)含义: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的调解,被誉为伟大的“      ”。
新 课 导 学
东方经验
(2)要求: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    。
(3)调解组织:           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4)效力
①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    履行。
②经      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新 课 导 学
费用 
人民调解委员会
约定
人民法院
新 课 导 学
知识点二 便捷经济选仲裁
1.仲裁
(1)类型: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等。
(2)商事仲裁的含义: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     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     进行商事仲裁。
(3)特点:①仲裁程序比较    ,仲裁审理一般     ,而且一裁终局。因此,仲裁更加       、经济。②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     。
[特别提示]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合同纠纷
仲裁机构
灵活 
不公开进行
 便捷
法律效力 
2.商事仲裁的基本制度
(1)或裁或审:在商事仲裁与       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2)协议仲裁: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         为前提。
(3)不公开审理: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
(4)一裁终局:仲裁审理是一裁终局。
[特别提示] 不能仲裁的情况: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新 课 导 学
诉讼 
有效仲裁协议
1. 调解是由人民法院主持进行的。 ( )
2.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政府机构。 ( )

[提示] 诉讼调解由人民法院主持进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分别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国家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主持进行。

[提示]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新 课 导 学
3.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即使在当事人签收后,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 )
4.调解就是人民调解。 ( )
新 课 导 学
[提示] 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提示] 调解分为诉讼调解和诉讼外调解。诉讼调解是由人民法院主持进行的调解,目的是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诉讼外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它们分别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国家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主持进行。


5.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同时选择商事仲裁与诉讼。( )
6.当事人中任何一方均可将纠纷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将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 ( )
新 课 导 学
[提示] 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提示] 商事仲裁实行协议仲裁制度,当事人一方申请仲裁必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仲裁实行或裁或审制度和一裁终局制度,当事人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不可将同一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7.仲裁裁决即使作出,也不发生法律效力。 ( )
新 课 导 学
[提示] 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情境创设】
  小冯租住小贾房屋期间,双方因破裂水管的维修、赔偿问题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小冯欲根据租房合同约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贾修好水管、支付维修费用并赔偿因水管破裂而造成的财产损失。邻居王大妈认为因这点小事就去诉讼耗时耗力,便耐心开导、说服二人,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协议约定由小贾在三天内请人修好水管并支付维修费用,小冯则不再主张财产损失的赔偿。
议题一 以和为贵选调解
新 课 探 究
【问题探究】
上述纠纷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 双方达成的口头协议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答案] 上述纠纷是通过第三方调解解决的。双方通过第三方调解达成的口头协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新 课 探 究
【成果共享】
1.人民调解委员会
我国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司法助理员负责。
新 课 探 究
[特别提示] ①人民调解不同于当事人自行和解。只有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的调解才属于人民调解。
②人民调解不同于诉讼调解。诉讼调解是由人民法院主持的,是在诉讼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诉讼调解达成协议就终止了诉讼程序;而人民调解是不打官司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新 课 探 究
2.调解与和解
新 课 探 究
和解 调解
纠纷解决主体  当事人  当事人与非司法机构的第三方
纠纷解决依据  当事人实力、意愿等  风俗、习惯、道德、伦理、法律
纠纷解决原理  自愿协商、达成合意  通过第三方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
显著特征  自愿性、灵活性  自愿性、灵活性
(续表)
新 课 探 究
和解 调解
主要 优势  成本投入低、社会效益高  彻底解决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适合解决的 纠纷类型  私密性强、争议标的金额不大或对抗程度不高的纠纷  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且对抗程度相对较低的各类纠纷
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  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
【情境创设】
  宁波某企业为给职工发元旦福利,与临安山核桃种植户陈某达成书面协议:陈某提供100份2千克礼盒装山核桃,价格为230元/份,要求2022年12月28日前必须送达。该企业向陈某支付了定金5000元,双方约定如果发生争议,提请仲裁解决。陈某马上组织发货,但是由于道路崎岖,货车运输过程中发生了翻车意外,陈某立即组织再次发货,于2023年1月2日送达。该企业拒收并要求陈某承担违约责任,陈某则认为翻车是不可抗力引起的,而且自己已经采取了补救措施,要求对方按约定收货。双方争执不下,遂依约定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议题二 便捷经济选仲裁
新 课 探 究
【问题探究】
(1)仲裁机构是否会受理双方的仲裁申请
[答案] 仲裁机构会受理双方的仲裁申请。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方进行裁判。本案争议为合同纠纷,属于仲裁的范围,双方依约提请仲裁,是在自愿选择基础上达成的协议。
新 课 探 究
(2)如果裁定陈某违约,陈某可否以不可抗力为由免责 为什么
[答案] 不可以。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道路崎岖是可以预见的客观情况,并不属于不可抗力,所以不能以不可抗力为由免责。
新 课 探 究
【成果共享】
全面理解仲裁
新 课 探 究
类型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等
特点  ①由于仲裁是由当事人自愿选择的,其程序比较灵活,而且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一裁终局,所以,它显得更加便捷、经济;②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基本 制度  ①协议仲裁制度:当事人申请仲裁、仲裁庭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决都必须依据双方当事人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②或裁或审制度:当事人在商事仲裁和诉讼之间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③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总 结 归 纳
1. [2024 安徽部分学校开学检测] 为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社会共治模式,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推动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安徽省全椒县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利于 (  )
①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 ②完善调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 ③规范诉讼程序,促进公平正义 ④尊重发明专利,保护商业秘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 堂 评 价
[解析] 为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推动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安徽省全椒县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可见,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利于完善调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①②正确。
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与规范诉讼程序、保护商业秘密无关,③④不符合题意。
课 堂 评 价
2. 当前,面对邻里、家庭、物业、施工等各种纷争频发的情况,在新时代的社区治理中,我们应加强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持续促使人民调解良性运行,让人民调解这一“东方经验”在社区治理中绽放出绚丽的芳华。以下对人民调解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与发展 ②申
请人民调解必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协议
为前提 ③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
人应遵守 ④人民调解便捷、经济,已成为解
决纷争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 堂 评 价
[解析] 人民调解组织作为第三方能通过排解、疏导等方式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因此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与发展,①正确。
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协议为前提,申请调解不必以订立协议为前提,②说法错误。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③正确。
仲裁更加便捷、经济,且题意不能说明人民调解已成为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④说法错误。
课 堂 评 价
3.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所形成的仲裁裁决 (  )
A.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方当事人若不遵守,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B.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对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C.具有法律约束力,是否执行完全依赖于个人良心和社会舆论
D.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为它不是由人民法院作出的
A
课 堂 评 价
[解析] 仲裁裁决尽管是由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但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A正确,排除B、
C、D。
4. 在现代社会,仲裁已经成为备受青睐的纠纷解决方式,既满足了市场主体纠纷解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也有效地缓解了诉讼的压力。下列纠纷中仲裁委员会可以受理的是 (  )
①某公司对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清澈的爱”商标注册申请不服
②就职于某信息科技公司的白女士因怀孕遭到辞退
③江苏南通一老人在超市拿鸡蛋未结账被拦受伤引发纠纷
④李大爷因再婚问题与子女产生争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 堂 评 价
[解析]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所以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该公司商标注册申请产生的纠纷不能通过仲裁来解决,①不符合题意。
白女士因怀孕遭辞退,与用人单位产生纠纷,适用于劳动争议仲裁,②符合题意。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因此,老人在超市拿鸡蛋未结账被拦受伤引发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③符合题意。
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④不符合题意。
课 堂 评 价
5. 甲公司与苹果种植户陈某签订书面合同,约定了关于价格、数量、供货时间和仲裁协议等条款。由于山路崎岖,货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陈某未能如期交货。因为赔偿问题,双方争执不下,遂依约定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仲裁更加便捷、经济 ②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③仲裁审理一般公开进行 ④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申请再次仲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 堂 评 价
[解析] 由于仲裁是由当事人自愿选择的,其程序比诉讼程序更为灵活,而且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一裁终局,所以,它显得更加便捷、经济,对外影响也更小;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①②正确,③④错误。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1课时 认识调解与仲裁
【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
1.(1)和解 (2)诉讼 优先 2.(1)排解疏导 纠纷 (2)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仲裁调解 诉讼调解 3.(1)东方经验 (2)费用 (3)人民调解委员会 (4)约定 人民法院
知识点二
1.(2)合同纠纷 仲裁机构 (3)灵活 不公开进行 便捷 法律效力 2.(1)诉讼 (2)有效仲裁协议
自我检测
1.  [提示] 诉讼调解由人民法院主持进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分别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国家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主持进行。
2.  [提示]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3.  [提示] 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  [提示] 调解分为诉讼调解和诉讼外调解。诉讼调解是由人民法院主持进行的调解,目的是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诉讼外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它们分别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国家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主持进行。
5.  [提示] 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6.  [提示] 商事仲裁实行协议仲裁制度,当事人一方申请仲裁必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仲裁实行或裁或审制度和一裁终局制度,当事人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不可将同一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7.  [提示] 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新课探究】
议题一
思考 上述纠纷是通过第三方调解解决的。双方通过第三方调解达成的口头协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议题二
思考 (1)仲裁机构会受理双方的仲裁申请。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方进行裁判。本案争议为合同纠纷,属于仲裁的范围,双方依约提请仲裁,是在自愿选择基础上达成的协议。
(2)不可以。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道路崎岖是可以预见的客观情况,并不属于不可抗力,所以不能以不可抗力为由免责。
【课堂评价】
1.A [解析] 为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推动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安徽省全椒县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可见,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利于完善调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①②正确。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与规范诉讼程序、保护商业秘密无关,③④不符合题意。
2.B [解析] 人民调解组织作为第三方能通过排解、疏导等方式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因此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与发展,①正确。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协议为前提,申请调解不必以订立协议为前提,②说法错误。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③正确。仲裁更加便捷、经济,且题意不能说明人民调解已成为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④说法错误。
3.A [解析] 仲裁裁决尽管是由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但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A正确,排除B、C、D。
4.C [解析]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所以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该公司商标注册申请产生的纠纷不能通过仲裁来解决,①不符合题意。白女士因怀孕遭辞退,与用人单位产生纠纷,适用于劳动争议仲裁,②符合题意。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因此,老人在超市拿鸡蛋未结账被拦受伤引发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③符合题意。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④不符合题意。
5.A [解析] 由于仲裁是由当事人自愿选择的,其程序比诉讼程序更为灵活,而且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一裁终局,所以,它显得更加便捷、经济,对外影响也更小;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①②正确,③④错误。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课标展示】
1.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2.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3.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说明不同诉讼中的举证规则,树立证据意识。
第1课时 认识调解与仲裁
◆ 知识点一 以和为贵选调解
1.纠纷的解决方式
(1)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自行协商,通过    达成合意,解决纠纷。
(2)无法和解时,人们还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    等方式解决纠纷。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    选择。
2.调解
(1)含义:通过第三方的     、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    的活动。
(2)分类:包括      、      、      、     等。
[特别提示] 调解分为诉讼调解和诉讼外调解。诉讼调解是由人民法院主持进行的调解,目的是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诉讼外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它们分别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国家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主持进行。
3.人民调解
(1)含义: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的调解,被誉为伟大的“      ”。
(2)要求: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    。
(3)调解组织:        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4)效力
①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    履行。
②经      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 知识点二 便捷经济选仲裁
1.仲裁
(1)类型: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等。
(2)商事仲裁的含义: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     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     进行商事仲裁。
(3)特点:①仲裁程序比较    ,仲裁审理一般     ,而且一裁终局。因此,仲裁更加   、经济。②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     。
[特别提示]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商事仲裁的基本制度
(1)或裁或审:在商事仲裁与    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2)协议仲裁: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        为前提。
(3)不公开审理: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
(4)一裁终局:仲裁审理是一裁终局。
[特别提示] 不能仲裁的情况: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1.调解是由人民法院主持进行的。 ( )
2.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政府机构。 ( )
3.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即使在当事人签收后,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 )
4.调解就是人民调解。 ( )
5.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同时选择商事仲裁与诉讼。( )
6.当事人中任何一方均可将纠纷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将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 )
7.仲裁裁决即使作出,也不发生法律效力。 ( )
◆ 议题一 以和为贵选调解
【情境创设】
  小冯租住小贾房屋期间,双方因破裂水管的维修、赔偿问题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小冯欲根据租房合同约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贾修好水管、支付维修费用并赔偿因水管破裂而造成的财产损失。邻居王大妈认为因这点小事就去诉讼耗时耗力,便耐心开导、说服二人,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协议约定由小贾在三天内请人修好水管并支付维修费用,小冯则不再主张财产损失的赔偿。
【问题探究】
上述纠纷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 双方达成的口头协议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成果共享】
1.人民调解委员会
我国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司法助理员负责。
[特别提示] ①人民调解不同于当事人自行和解。只有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的调解才属于人民调解。
②人民调解不同于诉讼调解。诉讼调解是由人民法院主持的,是在诉讼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诉讼调解达成协议就终止了诉讼程序;而人民调解是不打官司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2.调解与和解
和解 调解
纠纷解 决主体  当事人  当事人与非司法机构的第三方
纠纷解 决依据  当事人实力、意愿等  风俗、习惯、道德、伦理、法律
纠纷解 决原理  自愿协商、达成合意  通过第三方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
显著 特征  自愿性、灵活性  自愿性、灵活性
主要 优势  成本投入低、社会效益高  彻底解决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适合解 决的纠 纷类型  私密性强、争议标的金额不大或对抗程度不高的纠纷  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且对抗程度相对较低的各类纠纷
在多元化 纠纷解决 机制中的 地位和 作用  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  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
◆ 议题二 便捷经济选仲裁
【情境创设】
  宁波某企业为给职工发元旦福利,与临安山核桃种植户陈某达成书面协议:陈某提供100份2千克礼盒装山核桃,价格为230元/份,要求2022年12月28日前必须送达。该企业向陈某支付了定金5000元,双方约定如果发生争议,提请仲裁解决。陈某马上组织发货,但是由于道路崎岖,货车运输过程中发生了翻车意外,陈某立即组织再次发货,于2023年1月2日送达。该企业拒收并要求陈某承担违约责任,陈某则认为翻车是不可抗力引起的,而且自己已经采取了补救措施,要求对方按约定收货。双方争执不下,遂依约定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问题探究】
(1)仲裁机构是否会受理双方的仲裁申请



(2)如果裁定陈某违约,陈某可否以不可抗力为由免责 为什么

【成果共享】
全面理解仲裁
类型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等
特点  ①由于仲裁是由当事人自愿选择的,其程序比较灵活,而且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一裁终局,所以,它显得更加便捷、经济;②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基本 制度  ①协议仲裁制度:当事人申请仲裁、仲裁庭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决都必须依据双方当事人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②或裁或审制度:当事人在商事仲裁和诉讼之间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③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2024·安徽部分学校开学检测] 为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社会共治模式,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推动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安徽省全椒县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利于 ( )
①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 ②完善调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 ③规范诉讼程序,促进公平正义 ④尊重发明专利,保护商业秘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当前,面对邻里、家庭、物业、施工等各种纷争频发的情况,在新时代的社区治理中,我们应加强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持续促使人民调解良性运行,让人民调解这一“东方经验”在社区治理中绽放出绚丽的芳华。以下对人民调解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与发展
②申请人民调解必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协议为前提
③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遵守
④人民调解便捷、经济,已成为解决纷争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所形成的仲裁裁决 ( )
A.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方当事人若不遵守,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B.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对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C.具有法律约束力,是否执行完全依赖于个人良心和社会舆论
D.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为它不是由人民法院作出的
4.在现代社会,仲裁已经成为备受青睐的纠纷解决方式,既满足了市场主体纠纷解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也有效地缓解了诉讼的压力。下列纠纷中仲裁委员会可以受理的是 ( )
①某公司对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清澈的爱”商标注册申请不服
②就职于某信息科技公司的白女士因怀孕遭到辞退
③江苏南通一老人在超市拿鸡蛋未结账被拦受伤引发纠纷
④李大爷因再婚问题与子女产生争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甲公司与苹果种植户陈某签订书面合同,约定了关于价格、数量、供货时间和仲裁协议等条款。由于山路崎岖,货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陈某未能如期交货。因为赔偿问题,双方争执不下,遂依约定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仲裁更加便捷、经济
②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③仲裁审理一般公开进行
④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申请再次仲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1课时 认识调解与仲裁
1.B [解析] 调解是指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①正确。调解分为诉讼调解与诉讼外调解,②正确。人民调解属于调解,与诉讼不同,二者是两种不同的解决纠纷的方式,③错误。调解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不是当“和事佬”,④不选。故选B项。
2.D [解析] 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达成的协议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①错误。人民调解是诉讼外调解,不是诉讼调解,人民调解有利于化解人民矛盾,而不是减少人民矛盾,②错误。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3.D [解析]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而非群众性自治组织,①说法错误。人民调解员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的人员担任,②说法错误。人民调解制度是诉讼程序外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方式,有助于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线,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4.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合同纠纷,并不是劳动争议,不能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①排除。民事争议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本案中,该男子可以请人民调解员调解争议问题,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②③正确。即时生效的说法绝对,④排除。故本题选C。
5.A [解析] 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故选A。
6.D [解析] 该报刊公司在一名员工离职的情况下,未与张某进行协商就擅自增加张某工作量,已违反合同约定的内容,违反了合同全面履行的原则;同时,该报刊公司超出合理限度大幅增加张某的工作量,应视为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违反了关于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张某有权拒绝;该报刊公司以张某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此行为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仲裁委员会裁决该报刊公司进行赔偿,是根据该报刊公司的违法行为作出的裁决,是合法合规的裁决,属于终局裁决。③④符合题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①说法错误。材料中报刊公司未与张某协商擅自增加其工作量,违反了协商一致的原则,但并未侵犯劳动者的休息权利,②排除。故本题选D。
7.B [解析] 根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具有更便捷、经济的特点,申请仲裁时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①④正确。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②错误。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③错误。
8.A [解析] 我国仲裁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所以刘某因租户解某拖欠房屋租金发生纠纷,以及张某因工伤赔偿问题与工作单位发生争议,都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故①②符合题意。赵某因房屋补偿款问题与当地政府发生争议,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进行解决,不能通过仲裁解决,故③不符合题意。夫妻离婚过程因孩子抚养权归属发生争议,不能通过仲裁解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9.D [解析] 当事人通过和解达成合意,协商解决纠纷的方式,不涉及第三方,不属于调解,A错误。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等,因此调解不一定由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B错误。仲裁须以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C错误。“纪录片中法官深入基层化解矛盾,最后以调解结案,实现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说明调解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保障发展,是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D正确。故本题选D。
10.D [解析] 部分“劳动者”采取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伪造个人签名等一系列不诚信行为意图通过向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或者起诉等方式获得非法利益,影响了企业的生存,这启示我们应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D入选。A、B、C均不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故本题选D。
11.A [解析]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故④说法错误;①②③说法都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
12.C [解析] 因劳动争议引发的纠纷,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需要与用人单位协商,所以黄某可直接向当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黄某不服仲裁裁决,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①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
13.评析: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相邻关系一方在行使自己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刘女士在小区内饲养宠物干扰邻里正常生活,侵犯了邻居的合法权益。刘女士从拒绝沟通到通过调解化解纠纷,在行使自己正当权利的同时也尊重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理由:我国传统文化倡导“和为贵”,诉讼可能导致双方当事人伤和气;调解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若从诉讼成本较高、费时费力等角度作答,亦可酌情赋分)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1课时 认识调解与仲裁
◆ 知识点一 以和为贵选调解
1.村民张某到镇司法所提出申请,要求帮助协调解决自己的医疗费问题。原来张某身体有病,需入院治疗,但几个子女都不愿承担医疗费。于是镇司法所联系了该村调解委员会的主任,一起找到了张某的几个子女进行调解,最终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下列对调解的理解正确的有 ( )
①调解是不打官司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②调解分为诉讼调解与诉讼外调解 ③人民调解与诉讼是同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④调解实际上是“和稀泥”,当“和事佬”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2024·福建福州月考] 近年来,新疆司法行政系统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2022年1月至11月,新疆14 099个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人民调解案件194 005件,成功调解192 849件,有效地防止矛盾风险传导、外溢、上行。人民调解 ( )
①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②作为诉讼调解能减少人民内部矛盾 ③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东方经验” ④彰显以和为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司法部授予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下列关于人民调解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②人民调解员由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统一派驻到基层 ③人民调解制度是诉讼程序外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方式 ④人民调解有助于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某男子通过网络中介找了第三方商家提供的上门家政服务。当天,两名清洁工带着工具来该男子家做清洁工作。两人走后,男子检查发现,厨房的抽油烟机还有大量油渍没有清理干净,碗碟损坏若干。男子非常生气,要求商家返工赔偿,但遭到拒绝。该男子可以( )
①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②请人民调解员调解争议问题 ③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④申请即时生效的司法调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知识点二 便捷经济选仲裁
5.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则 ( )
A.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B.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请强制执行
C.可以向上级仲裁部门要求执行裁决
D.可以向上级人民检察院要求执行裁决
6.张某是某报刊公司投递员,月工资3500元。后因另外一名投递员离职,公司擅自安排张某承担该投递员的工作任务。张某认为,工作量加倍,拒绝上述安排。公司以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某报刊公司支付张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4 000元。关于双方合同纠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不得变更 ②该报刊公司侵犯了劳动者的休息权利 ③该报刊公司违背了合同全面履行原则 ④该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为终局裁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河南名校联盟月考] 某房地产公司与朱某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朱某从该房地产公司购买预售商品房,其中第十九条约定,双方产生争议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后朱某以该房地产公司出售给其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为由,准备申请仲裁。关于仲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具有更便捷、经济的特点 ②双方当事人若不服仲裁结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③仲裁比较灵活,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 ④申请仲裁时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仲裁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相较,它所体现的当事人意思自治、灵活便捷、裁决终局性等特点,使之成为兼具契约性、自治性和准司法性的解纷途径。下列纠纷适用仲裁的是 ( )
①刘某因租户解某拖欠房屋租金发生纠纷 ②张某因工伤赔偿问题与工作单位发生争议 ③赵某因房屋补偿款问题与当地政府发生争议 ④王某与李某在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发生争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庭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全国首部反映家事审判工作的法治纪录片《家事如天》亮相央视。纪录片中法官深入基层化解矛盾,最后以调解结案,实现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由此可见,调解 ( )
A.是当事人通过和解达成合意,协商解决纠纷的方式
B.应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下进行,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C.须以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调解后可再提起诉讼
D.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保障发展,是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
10.部分“劳动者”采取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伪造个人签名等一系列不诚信行为意图通过向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的方式获得高额的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等非法利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生存发展,造成了劳动仲裁资源和司法资源的浪费。这启示我们 ( )
A.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
B.在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
C.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仲裁协议为前提
D.应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1.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交给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下列关于仲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仲裁的主体是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的双方当事人 ②仲裁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其程序比诉讼程序更为灵活 ③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一裁终局,更加便捷、经济,影响也更小 ④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24·浙江强基联盟月考] 2023年5月1日,从事夜班工作的某超市工作人员黄某收到通知,超市要求其五一期间夜班时间延长一小时,黄某拒绝且双方协商未达成一致。次日,该超市以黄某不同意延长工作时间为由,与黄某解除劳动合同。黄某欲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无须与超市协商,黄某可直接向当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②因加班发生劳动争议,超市侵犯了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 ③因生产经营需要,经协商后黄某应配合超市延长工作时间 ④若黄某不服仲裁裁决,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2024·云南昆明期末] 某小区居民刘女士养了3条宠物狗,晚上经常发出犬吠声,有时甚至持续一晚上,给邻居的生活造成极大困扰。邻居多次上门与刘女士沟通,但刘女士以“养狗是个人自由”为由拒绝解决问题。对于可能激化的纠纷,负责该社区的人民调解员李某多次上门从法理、情理角度与刘女士耐心沟通后又将双方约在一起沟通交流,双方当事人慢慢敞开心扉。在情法融合、情理兼备、张弛有度的调解下,邻居之间终握手言和。刘女士对自己给邻居造成的不便表示抱歉,并承诺采取措施解决犬吠声扰邻问题,一起矛盾纠纷得以化解。相比诉讼,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刘女士在处理宠物狗扰邻事件中的行为,并分析如果双方当事人无法协商和解时,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的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