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第2课时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第2课时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第2课时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新课导学 新课探究 总结归纳 课堂评价
议题一 起诉与应诉
议题二 审理与判决
知识点一 起诉与应诉
1.起诉
(1)含义:俗称“告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       、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
[名师点拨]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新 课 导 学
自己管理 
合法权益 
(2)地位:是诉讼程序的       。
(3)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      ”的原则。
(4)受理机构:起诉应向有     的人民法院提出。
[特别提示] 我国的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2.立案
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       。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    ,被诉的一方称为    ,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
新 课 导 学
第一步
不告不理
管辖权
登记立案
原告
被告 
3.应诉
(1)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     ,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特别提示] 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2)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新 课 导 学
答辩状
新 课 导 学
知识点二 审理与判决
1.开庭审理
(1)含义: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      并作出判决。
(2)地位: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3)基本程序: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      、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阶段。
实体审理
 法庭辩论
[名师点拨] ①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及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一律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
②诉讼程序:起诉——登记立案——应诉——开庭审理(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上诉——二审等程序。
新 课 导 学
2.二审程序和监督程序
(1)二审程序:一审结束后,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当事人不服一审________    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      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
(2)监督程序:法律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

新 课 导 学
裁判
上诉案件
1.在我国,诉讼都实行“不告不理”原则。 ( )
2.起诉意味着诉讼的成立。 ( )

[提示] 在我国,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原则。
新 课 导 学

[提示] 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对起诉,人民法院一律接收起诉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成立。
3.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 )
4.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对所有案件的审理,一律公开进行。( )
新 课 导 学
[提示] 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提示] 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及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一律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

5.起诉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 )
6.在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阶段,就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有罪。 ( )
新 课 导 学
[提示] 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阶段。

[提示]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7.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因此,当事人认为二审裁判仍确有错误的,也不能申请再审。 ( )
新 课 导 学
[提示]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裁判就是终审裁判,当事人不能再上诉。若当事人认为二审裁判仍确有错误的,还可以申请再审,但这并不必然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如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现已经生效的裁判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也可以主动启动再审程序,即审判监督程序。

【情境创设】
  张先生离异,王女士丧偶,双方相识后于2018年7月结婚。张先生15岁的女儿张红跟父亲、王女士一起生活在A市B区张先生婚前购买的房屋中。王女士的儿子李强2016年大学毕业后在C市工作,经济独立。2023年张先生和王女士外出旅游时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同时遇难,随后张红和李强就房子的归属问题产生纠纷,李强向A市B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与张红共同继承该房产。
议题一 起诉与应诉
新 课 探 究
【问题探究】
(1)A市B区人民法院是否应受理李强的起诉
(2)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在开庭之前应该做好的工作是什么
[答案] 本案中李强与张红的纠纷属于公民因财产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同时李强向A市B区人民法院起诉也符合民事诉讼法有关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的规定。
新 课 探 究
[答案] 在开庭之前,人民法院要把李强的起诉状副本发送给张红,并要求张红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答辩状;明确开庭的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核对李强和张红的基本情况,并告知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要求回避;等等。
【成果共享】
正确认识管辖
(1)受案范围
①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因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离婚、继承以及侵权等纠纷提起的诉讼都属于这一范围。
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新 课 探 究
(2)人民法院管辖
①我国的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此外还设有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②依法确定各级或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活动称为管辖。
新 课 探 究
③管辖有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之分。级别管辖主要是在人民法院的上下级之间确定管辖权,地域管辖则确定某个一审案件应该由哪个地区的人民法院来管辖。民事诉讼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的原则,行政诉讼多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而刑事诉讼则多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新 课 探 究
【情境创设】
  家住A区的孙某与罗某于2018年8月登记结婚,婚后两人在B区居住。2020年6月,孙某主张罗某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罗某离婚。罗某对家庭暴力不予认可,认为与孙某的夫妻感情没有破裂,不同意离婚。人民法院根据孙某提供的门诊病历,认定罗某对孙某确实存在家庭暴力,夫妻感情已破裂,宣判孙某与罗某离婚。
议题二 审理与判决
新 课 探 究
【问题探究】
分析该案件体现了哪些诉讼的基本程序。
[答案] 此案体现的诉讼程序有:①起诉,孙某主张罗某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罗某离婚;②开庭审理,其核心是法庭调查,人民法院根据孙某提供的门诊病历,认定罗某对孙某确实存在家庭暴力;③宣判,法庭宣判孙某与罗某离婚。
新 课 探 究
【成果共享】
1.全面把握诉讼的基本程序
(1)管辖:依法确定各级或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活动称为管辖。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在这一阶段确定一个案件由哪一个法院受理。
(2)起诉: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原告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这种行为称为起诉。起诉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
(3)立案: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于起诉,人民法院一律接收诉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诉的一方称为被告,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
新 课 探 究
(4)开庭审理: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的活动。开庭审理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阶段。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特别提示] ①级别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②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新 课 探 究
2.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的比较
新 课 探 究
二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区 别 程序 启动 原因  当事人不服一审未生效裁判,希望获得更高审级的救济而启动  已经生效的裁判确有错误需要纠正而启动
程序 启动 主体  由不服一审裁判的当事人提起  可以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启动,也可以经当事人乃至案外人申请并经过人民法院审查通过后启动
新 课 探 究
(续表)
二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区 别 适用 程序  诉讼法专门规定了二审程序,用以审理上诉案件  没有独立、专门的适用程序,须根据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是由一审还是二审人民法院作出来决定适用一审或二审程序进行审理
裁判 效力  经过二审程序作出的裁判为终审裁判,当事人不得再上诉  由适用的审理程序而定,如果是按照一审程序作出的裁判当事人可以上诉,如果是按照二审程序作出的裁判则为终审裁判
联系  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都是诉讼法明文规定的救济性程序,都是为了确保裁判结果正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立,但也都不是每个案件的必经程序 总 结 归 纳
1.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财产纠纷越来越多,“打官司”不仅成为解决财产纠纷的有效途径,而且被很多人当作第一甚至唯一的选择。关于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②当事人一旦起诉就意味着诉讼的成立 ③法庭辩论是开庭审理的核心 ④诉讼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开庭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B
课 堂 评 价
[解析] 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还要审查起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故②错误。
法庭调查是开庭审理的核心,故③说法错误。
①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2. 某珠宝店涉嫌抽奖骗局,该区市场监管局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涉事商家处以吊销营业执照、罚款20万元的处罚。该珠宝店不服,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维持原有的行政处罚。本案中(  )
①被告若不提交答辩状会影响法院审理 ②该珠宝店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③一审后该珠宝店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④该珠宝店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5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 堂 评 价
[解析] 当事人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在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可见该珠宝店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②
正确。
在行政诉讼中,对一审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限为15日,④正确。
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①错误。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错误。
课 堂 评 价
3. [2024·北京海淀区期中] 龚某与蔡某等人在一小区的空地上踢足球。为了抢球,龚某侧身跃起的时候将蔡某压倒在地,致其右手擦伤,蔡某遂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最后法院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下列对本案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  )
①蔡某受伤是因不可抗力引起的,龚某无须承担赔偿责任 ②判决结果体现民法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 ③庭审过程中,审判长询问双方是否同意调解,如果同意则合议庭主持调解 ④如果蔡某不服法院判决结果,可以在判决后10日内申请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 堂 评 价
[解析] 不可抗力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的免责事由,材料指的是人身伤害,不属于合同履行,也不涉及不可抗力,①说法错误。
龚某为了抢球,侧身跃起的时候将蔡某压倒在地,致其右手擦伤,龚某不存在主观上的过错,客观上造成的伤害也不大,蔡某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其损失,法院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这一判决结果体现民法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②正确。
庭审过程中,审判长询问双方是否同意调解,如果同意则合议庭主持调解,③
正确。
如果蔡某不服法院判决结果,可以在判决后15日内上诉,而不是申请启动审判监督程序,④说法错误。
课 堂 评 价
4. 于某到银行存款2万元,银行职员为其代填存款凭条并交给他活期储蓄存单一份。半年后,于某发现存单上的大小写金额不一致,要求银行按大写金额支付本息遭到拒绝,于某遂将银行诉至法院。法院受理的诉讼程序是 (  )
①仲裁调解 ②人民法院登记立案 ③开庭审理 ④公诉人提起诉讼请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 堂 评 价
[解析] 于某起诉该银行,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即予以登记立案,然后开庭审理,②③符合题意。
仲裁调解要到相应的仲裁机构申请,法院不是仲裁机构,①错误。
在我国,对于刑事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作为公诉人,而题干中的诉讼人是于某,④错误。故本题选C。
5. 绿木小区(化名)物业公司通过微信建立了“物业服务群”,业主可以在群里讨论小区的各种事务。该小区业主辛某被物业公司项目经理移出群后,多次要求重新入群无果,遂以物业合同纠纷为由,将物业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物业公司将其重新拉入群并赔偿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人民法院不会受理辛某的诉讼 ②人民法院会支持辛某的部分诉讼请求
③物业公司侵犯了辛某享有物业服务的权利 ④辛某与物业公司的纠纷可以通过调解解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课 堂 评 价
[解析] 该小区业主辛某被物业公司项目经理移出群后,多次要求重新入群无果,遂以物业合同纠纷为由,将物业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物业公司将其重新拉入群并赔偿损失。本案中辛某与物业公司的纠纷可以通过调解解决,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法院不会受理,①④符合题意。
人民法院不会受理辛某的诉讼,也就谈不上支持辛某的诉讼请求,②不符合
题意。
物业公司项目经理将辛某移出群并未侵犯辛某享有物业服务的权利,排除③。故本题选C。
课 堂 评 价第2课时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
1.(1)自己管理 合法权益 (2)第一步 (3)不告不理 (4)管辖权 2.登记立案 原告 被告 3.(1)答辩状
知识点二
1.(1)实体审理 (3)法庭辩论 2.(1)裁判 上诉案件
自我检测
1.  [提示] 在我国,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原则。
2.  [提示] 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对起诉,人民法院一律接收起诉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成立。
3.  [提示] 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4.  [提示] 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及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一律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
5.  [提示] 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阶段。
6.  [提示]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7.  [提示]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裁判就是终审裁判,当事人不能再上诉。若当事人认为二审裁判仍确有错误的,还可以申请再审,但这并不必然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如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现已经生效的裁判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也可以主动启动再审程序,即审判监督程序。
【新课探究】
议题一
思考 (1)本案中李强与张红的纠纷属于公民因财产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同时李强向A市B区人民法院起诉也符合民事诉讼法有关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的规定。
(2)在开庭之前,人民法院要把李强的起诉状副本发送给张红,并要求张红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答辩状;明确开庭的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核对李强和张红的基本情况,并告知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要求回避;等等。
议题二
思考 此案体现的诉讼程序有:①起诉,孙某主张罗某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罗某离婚;②开庭审理,其核心是法庭调查,人民法院根据孙某提供的门诊病历,认定罗某对孙某确实存在家庭暴力;③宣判,法庭宣判孙某与罗某离婚。
【课堂评价】
1.B [解析] 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还要审查起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故②错误。法庭调查是开庭审理的核心,故③说法错误。①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2.D [解析] 当事人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在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可见该珠宝店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②正确。在行政诉讼中,对一审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限为15日,④正确。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①错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错误。
3.C [解析] 不可抗力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的免责事由,材料指的是人身伤害,不属于合同履行,也不涉及不可抗力,①说法错误。龚某为了抢球,侧身跃起的时候将蔡某压倒在地,致其右手擦伤,龚某不存在主观上的过错,客观上造成的伤害也不大,蔡某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其损失,法院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这一判决结果体现民法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②正确。庭审过程中,审判长询问双方是否同意调解,如果同意则合议庭主持调解,③正确。如果蔡某不服法院判决结果,可以在判决后15日内上诉,而不是申请启动审判监督程序,④说法错误。
4.C [解析] 于某起诉该银行,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即予以登记立案,然后开庭审理,②③符合题意。仲裁调解要到相应的仲裁机构申请,法院不是仲裁机构,①错误。在我国,对于刑事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作为公诉人,而题干中的诉讼人是于某,④错误。故本题选C。
5.C [解析] 该小区业主辛某被物业公司项目经理移出群后,多次要求重新入群无果,遂以物业合同纠纷为由,将物业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物业公司将其重新拉入群并赔偿损失。本案中辛某与物业公司的纠纷可以通过调解解决,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法院不会受理,①④符合题意。人民法院不会受理辛某的诉讼,也就谈不上支持辛某的诉讼请求,②不符合题意。物业公司项目经理将辛某移出群并未侵犯辛某享有物业服务的权利,排除③。故本题选C。第2课时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 知识点一 起诉与应诉
1.起诉
(1)含义:俗称“告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       、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
[名师点拨]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地位:是诉讼程序的       。
(3)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      ”的原则。
(4)受理机构:起诉应向有     的人民法院提出。
[特别提示] 我国的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2.立案
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       。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    ,被诉的一方称为    ,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
3.应诉
(1)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     ,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特别提示] 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2)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 知识点二 审理与判决
1.开庭审理
(1)含义: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      并作出判决。
(2)地位: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3)基本程序: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      、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阶段。
[名师点拨] ①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及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一律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
②诉讼程序:起诉——登记立案——应诉——开庭审理(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上诉——二审等程序。
2.二审程序和监督程序
(1)二审程序:一审结束后,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当事人不服一审    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      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
(2)监督程序:法律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
1.在我国,诉讼都实行“不告不理”原则。 ( )
2.起诉意味着诉讼的成立。 ( )
3.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 )
4.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对所有案件的审理,一律公开进行。 ( )
5.起诉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 )
6.在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阶段,就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有罪。 ( )
7.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因此,当事人认为二审裁判仍确有错误的,也不能申请再审。 ( )
◆ 议题一 起诉与应诉
【情境创设】
  张先生离异,王女士丧偶,双方相识后于2018年7月结婚。张先生15岁的女儿张红跟父亲、王女士一起生活在A市B区张先生婚前购买的房屋中。王女士的儿子李强2016年大学毕业后在C市工作,经济独立。2023年张先生和王女士外出旅游时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同时遇难,随后张红和李强就房子的归属问题产生纠纷,李强向A市B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与张红共同继承该房产。
【问题探究】
(1)A市B区人民法院是否应受理李强的起诉




(2)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在开庭之前应该做好的工作是什么




【成果共享】
正确认识管辖
(1)受案范围
①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因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离婚、继承以及侵权等纠纷提起的诉讼都属于这一范围。
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2)人民法院管辖
①我国的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此外还设有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②依法确定各级或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活动称为管辖。
③管辖有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之分。级别管辖主要是在人民法院的上下级之间确定管辖权,地域管辖则确定某个一审案件应该由哪个地区的人民法院来管辖。民事诉讼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的原则,行政诉讼多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而刑事诉讼则多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议题二 审理与判决
【情境创设】
  家住A区的孙某与罗某于2018年8月登记结婚,婚后两人在B区居住。2020年6月,孙某主张罗某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罗某离婚。罗某对家庭暴力不予认可,认为与孙某的夫妻感情没有破裂,不同意离婚。人民法院根据孙某提供的门诊病历,认定罗某对孙某确实存在家庭暴力,夫妻感情已破裂,宣判孙某与罗某离婚。
【问题探究】
分析该案件体现了哪些诉讼的基本程序。



【成果共享】
1.全面把握诉讼的基本程序
(1)管辖:依法确定各级或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活动称为管辖。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在这一阶段确定一个案件由哪一个法院受理。
(2)起诉: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原告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这种行为称为起诉。起诉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
(3)立案: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于起诉,人民法院一律接收诉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诉的一方称为被告,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
(4)开庭审理: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的活动。开庭审理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阶段。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特别提示] ①级别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②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2.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的比较
二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区 别 程序 启动 原因  当事人不服一审未生效裁判,希望获得更高审级的救济而启动  已经生效的裁判确有错误需要纠正而启动
程序 启动 主体  由不服一审裁判的当事人提起  可以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启动,也可以经当事人乃至案外人申请并经过人民法院审查通过后启动
适用 程序  诉讼法专门规定了二审程序,用以审理上诉案件  没有独立、专门的适用程序,须根据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是由一审还是二审人民法院作出来决定适用一审或二审程序进行审理
裁判 效力  经过二审程序作出的裁判为终审裁判,当事人不得再上诉  由适用的审理程序而定,如果是按照一审程序作出的裁判当事人可以上诉,如果是按照二审程序作出的裁判则为终审裁判
联系  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都是诉讼法明文规定的救济性程序,都是为了确保裁判结果正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立,但也都不是每个案件的必经程序
1.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财产纠纷越来越多,“打官司”不仅成为解决财产纠纷的有效途径,而且被很多人当作第一甚至唯一的选择。关于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②当事人一旦起诉就意味着诉讼的成立 ③法庭辩论是开庭审理的核心 ④诉讼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开庭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2.某珠宝店涉嫌抽奖骗局,该区市场监管局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涉事商家处以吊销营业执照、罚款20万元的处罚。该珠宝店不服,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维持原有的行政处罚。本案中 ( )
①被告若不提交答辩状会影响法院审理 ②该珠宝店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③一审后该珠宝店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④该珠宝店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5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北京海淀区期中] 龚某与蔡某等人在一小区的空地上踢足球。为了抢球,龚某侧身跃起的时候将蔡某压倒在地,致其右手擦伤,蔡某遂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最后法院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下列对本案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 )
①蔡某受伤是因不可抗力引起的,龚某无须承担赔偿责任 ②判决结果体现民法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 ③庭审过程中,审判长询问双方是否同意调解,如果同意则合议庭主持调解 ④如果蔡某不服法院判决结果,可以在判决后10日内申请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于某到银行存款2万元,银行职员为其代填存款凭条并交给他活期储蓄存单一份。半年后,于某发现存单上的大小写金额不一致,要求银行按大写金额支付本息遭到拒绝,于某遂将银行诉至法院。法院受理的诉讼程序是 ( )
①仲裁调解 ②人民法院登记立案 ③开庭审理 ④公诉人提起诉讼请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绿木小区(化名)物业公司通过微信建立了“物业服务群”,业主可以在群里讨论小区的各种事务。该小区业主辛某被物业公司项目经理移出群后,多次要求重新入群无果,遂以物业合同纠纷为由,将物业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物业公司将其重新拉入群并赔偿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人民法院不会受理辛某的诉讼
②人民法院会支持辛某的部分诉讼请求
③物业公司侵犯了辛某享有物业服务的权利
④辛某与物业公司的纠纷可以通过调解解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第2课时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1.B [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①④正确。②③表述的是起诉,与题目无关,不选。故本题选B。
2.C [解析] 对符合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予以登记立案,但不一定是当场予以登记立案,A错误。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答辩状,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B错误。起诉应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为级别管辖,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为地域管辖。朱某对A市B区政府不满,提起诉讼,则应当到A市B区基层人民法院起诉,C符合题意。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适用仲裁,D错误。故本题选C。
3.D [解析]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本案为民事案件,且林乐为原告,他聘请的律师是诉讼代理人,①不选,③入选。在诉讼中,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人民法院依然可以审理该案件,②不选。民事诉讼中,按照原告就被告原则,林乐应当向被告赵峥所在的A区人民法院起诉,④入选。故本题选D。
4.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立案问题,与审判结果公正没有直接必然关系,①排除。“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与司法队伍结构是否优化没有必然联系,②排除。“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诉讼需求,也是坚持司法为民、厚植民生情怀的体现,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5.C [解析] 在民事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李某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为其进行诉讼,①错误。在未经李某同意的情况下,某手机软件运营商在其开发的智能手机软件中,出现了以李某姓名、肖像为标识的“AI陪伴者”,可见该软件运营商侵犯了李某的姓名权、肖像权,②正确。该软件运营商应承担侵权责任而不是承担违约责任,③错误。从法律角度看,法院应公正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公正裁判案件,④正确。
6.B [解析] 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而不是开庭审理时才送达,①错误。业主李某购买了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办理机动车地下停车位充电桩的过程中需要小区物业公司出具同意安装的证明,但物业公司以存在安全隐患为由拒绝出具。经协商未果后,李某诉至法院。李某若缺乏法律知识,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为其诉讼,人民法院予以登记立案后,诉讼随之进入第一审程序,②③正确。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可在判决书送达15日内提起上诉,而不是再审,④错误。故本题选B。
7.B [解析] 法律援助是针对特定人群的,而不是对所有人,所以法律援助机构是否要对李某进行法律援助,要具体分析李某的情况,故①不选。在法庭辩论阶段,当事人有权就案件发表自己的意见;上诉是当事人的权利,若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判决书送达后15日内提出上诉。故②④入选。诉讼代理人并不在需要回避的范围内,故③不选。故本题选B。
8.B [解析]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判决即终审判决,①表述错误。再审程序是审判监督程序,②符合题意。法庭调查是开庭审理的核心,③表述错误。余某因涉嫌杀人被捕,当地法院一审判处余某死刑。后因证据不足,省高院二审改判死缓。经余某委托的李律师多次申诉,省高院启动再审程序,以证据不足宣判余某无罪释放。这表明所涉案件为刑事案件,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余某又委托李律师申请国家损害赔偿,此时李律师为余某的诉讼代理人。④表述正确。故本题选B。
9.A [解析] 本题考查管辖制度、诉讼代理人。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该案例中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吴某作出行政处罚,故本案应由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①正确,③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因此,吴某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②正确。对人民法院判决不服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但可依法提起上诉或申请启动再审程序,④错误。
10.D [解析] 周某若有诉讼代理人,其诉讼代理人应维护周某的合法权利,而不只是着重维护程序权利,①说法错误。在该起案件中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若法院判决错误,可在判决生效后启动审判监督程序,②④说法正确。周某如果不服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③说法错误。
11.B [解析] 材料中,二审进行了部分改判,说明实行二审程序是促进审判公正的重要措施,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开庭审理在诉讼过程中的地位,排除A。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审判监督程序,排除D。故本题选B。
12.B [解析] 法院审判过程中的法庭调查是对事实进行全面调查,①符合题意。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辩护权是相对于刑事诉讼来说的,本题仅涉及行政诉讼。④说法错误,二审后,该市交通运输局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故本题选B。
13.(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本案属于村民委员会组织对基层政府的行政行为不服,应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因此,本案由平谷区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不正确。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不符合案件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不予受理。本案具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法院应当受理。法院受理后经过审理,证实不了甲的诉讼请求,即应作出判决,驳回甲的诉讼请求,而不应当裁定驳回起诉。第2课时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 知识点一 起诉与应诉
1.张大爷在自己的承包地地头栽了两棵树,长了10年,被邻居王某伐倒,卖了1500元。张大爷向王某要钱,王某只给其500元,说是大树影响了他家的庄稼,那1000元算是赔偿费。张大爷非常生气,向人民法院起诉王某。关于应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②俗称“告状” ③是迈向诉讼程序的第一步 ④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朱某向A市B区政府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其公开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某小区的国有土地使用证书,B区政府拒绝提供。朱某不满,提起诉讼,则( )
A.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
B.被告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答辩状
C.应当到A市B区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D.依然可以选择仲裁
3.分别居住在某市A区、B区的赵峥和林乐是生意合作伙伴,也是多年好友。赵峥因资金周转问题向林乐借款10万元,约定两年后还款。借款到期后,林乐多次催讨未果,于是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林乐可以聘请律师为辩护人 ②赵峥不提交答辩状,人民法院无法审理 ③林乐可以聘请律师为诉讼代理人 ④林乐应当向该市A区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对通过来访、来信、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途径反映的年底不立案问题,人民法院将刀刃向内、一查到底,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责任,决不允许在落实立案登记制要求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切实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 )
①可以最大化实现审判结果公正 ②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司法队伍结构 ③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诉讼需求 ④是坚持司法为民、厚植民生情怀的体现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 知识点二 审理与判决
5.[2024·河北石家庄部分重点高中月考] 在李某未同意的情况下,某手机软件运营商在其开发的智能手机软件中,出现了以李某姓名、肖像为标识的“AI陪伴者”,还把该角色开放给众多用户,允许用户上传大量李某的“表情包”,制作图文互动内容,从而实现该“AI陪伴者”的功能。从法律角度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李某可以委托辩护人为其进行诉讼 ②该软件运营商侵犯了李某的姓名权、肖像权 ③该软件运营商应马上停止侵害,并承担违约责任 ④法院应依法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公正裁判案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年2月,业主李某购买了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办理机动车地下停车位充电桩的过程中需要小区物业公司出具同意安装的证明,但物业公司以存在安全隐患为由拒绝出具。经协商未果后,李某诉至法院。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开庭审理时,法院要把起诉状副本及时送达物业公司 ②李某若缺乏法律知识,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为其诉讼 ③人民法院予以登记立案后,诉讼随之进入第一审程序 ④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可在判决书送达15日内提出再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60多岁的李某乘坐公交车下车时,因司机王某关车门时没有注意到其还在下车,导致其摔伤。经交管部门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涉案车辆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和100万元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内。李某将公交车公司、保险公司诉至法院。下列对于本案的审理分析正确的是( )
①法律援助机构有义务向李某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
②在法庭辩论阶段,当事人有权就案件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李某有要求公交车公司、保险公司的诉讼代理人回避的权利 ④若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一审判决书送达后15日内提出上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10年前,余某因涉嫌杀人被捕,当地法院一审判处余某死刑。后因证据不足,省高院二审改判死缓。经余某委托的李律师多次申诉,省高院启动再审程序,以证据不足宣判余某无罪释放。无罪释放后,余某委托李律师申请国家损害赔偿。据此,可判定本案中 ( )
①二审判决不是终审判决 ②省高院启动再审程序是审判监督程序 ③法庭辩论是开庭审理的核心 ④李律师既是诉讼代理人又是辩护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2022·浙江6月选考] 吴某家住西城区,在东城区经营一家炒货店。经调查认定,吴某在经营中存在虚假宣传事实,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据此,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吴某作出行政处罚。吴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本案由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②吴某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帮助自己诉讼 ③本案既可以由东城区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西城区人民法院管辖 ④吴某如果对判决不服,还可以采取行政复议方式解决争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江西部分学校月考] 2023年春节期间,周某驾驶的车辆因操作失误与一辆农用车发生追尾事故。该事故导致农用车车主受伤,农用车车主家人将此事诉至法院。法院经过审理,最后判决周某赔偿受害人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2万元。在该起案件中( )
①周某若有诉讼代理人,其诉讼代理人应着重维护周某程序权利 ②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③周某如果不服判决,可在判决书下达15日后提起上诉 ④若法院判决错误,可在判决生效后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1年12月22日,Z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王某故意杀人、抢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进行二审宣判,驳回王某的上诉,撤销原审判决对王某所犯抢劫罪的量刑,维持判决的其余部分。这说明 ( )
A.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B.实行二审程序是促进审判公正的重要措施
C.二审裁判不是终审裁判
D.审判监督程序有利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
12.某市网约车司机钱某在载客途中被该市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拦停,被处1万元罚款。钱某对这一行政处罚不服,起诉到法院。一审法院根据法庭调查,依法作出撤销该行政处罚的判决。该市交通运输局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案中 ( )
①一审法院的法庭调查是对案件事实进行的全面调查 ②二审中审判长会告知该市交通运输局享有辩护权 ③二审判决后,该市交通运输局不可以再上诉 ④二审后,该市交通运输局可以向同一级法院申请再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材料一 北京平谷区基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行政诉讼案,平谷区蒋里庄村村民委员会将区政府诉至法庭,要求撤销涉案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法院在法庭调查中发现,平谷区政府在颁发该涉案国有土地使用证时,从程序上是合法的,但相关的手续可能有所欠缺,甚至在颁证过程中存在程序上的瑕疵。合议庭经过评议,对此案进行了宣判。法院认为,被告平谷区政府核发的涉案国有土地使用证,违反了法定程序,应予撤销。
材料二 甲、乙两人系朋友关系。甲因去外地看望女儿,家中无人照看,故委托乙代为照看。半年后,甲回到家中,发现锁好的橱门被撬过,现金被偷若干,怀疑是乙所为。双方各执己见,纠缠不清。为此,一年后,甲诉至法院,要求乙返还被偷现金。法院认为,甲所述乙趁其外出之际,利用照看房屋之便偷其钱财一事,查无实据,原告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遂裁定驳回起诉。
(1)材料一中案件为什么由平谷区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2)材料二中案件如此处理正确吗 为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