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第3课时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第3课时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第3课时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新课导学 新课探究 总结归纳 课堂评价
议题一 处处留心皆证据
议题二 主张权利靠举证
知识点一 处处留心皆证据
1.证据的作用: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如果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发生争议,诉讼证据就变得至关重要。
2.证据的内涵
就是证明的     。诉讼证据不同于生活中通常所说的“证据”,它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    。
[名师点拨] 证据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客观性,是指诉讼证据须为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出于主观臆测。第二,关联性,是指诉讼证据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有客观联系,即诉讼证据必须能证明案件事实是否存在。第三,合法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和法定程序取得。
根据
 根据 
新 课 导 学
3.证据的种类
(1)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2)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
(3)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物证,书证,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新 课 导 学
当事人的陈述
证人证言 
现场笔录
证人证言
被害人陈述
[名师点拨] ①物证和书证的区别:物证是以物品的形状、质量、规格、痕迹等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事实。对于物证的形式等构成要件,法律没有特殊要求;但是对于书证的形式、制作手续等,法律有时会作出特殊规定。
②电子数据与书证、视听资料的区分:电子数据必须存储在计算机(电子介质)之中,通过一定手段转换成能为人们直接感知的形式。就其通过一定手段转换成能为人们直接感知的形式而言,与视听资料有相似之处。经计算机输出后,其以文本的形式表现,则与书证相似。
新 课 导 学
③视听资料与书证、物证的区分:物证以其自身特征证明案件事实,而视听资料与书证都是以一定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以其音响、图像、数据反映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书证是以文字、符号表达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
4.证据的重要性
收集和保存证据非常重要。如果缺乏证据意识,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于不利地位。

新 课 导 学
新 课 导 学
知识点二 主张权利靠举证
1.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
(1)民事诉讼实行“         ”的举证原则。
(2)在有些情况下,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出于公平合理的考虑,实行          ,即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由对方负责举证。
2.行政诉讼中的举证原则
(1)要求: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      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    和所依据的     文件。
谁主张,谁举证 
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规范性
行政机关
证据 
(2)原因: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行政相对人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      抗衡。因此,法律以这样的举证责任分配方式来体现    。
3.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       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___________     承担。
新 课 导 学
行政机关
公正 
人民检察院
自诉人 
4.诉讼的基本原则
(1)以    为根据,以    为准绳,这是任何诉讼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在诉讼中全面贯彻      规则,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实现公平正义。
[特别提示]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中的“事实”,应当解释为法律事实,而不一定是客观事实。
新 课 导 学
事实 
法律
证据裁判
1.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打官司时遇到过“有理说不清”的烦恼,其根源就在于案情复杂。 ( )
2.决定诉讼胜负的是客观真相。 ( )

[提示]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打官司时遇到过“有理说不清”的烦恼,其根源就在于手中没有过硬的证据。

[提示] 诉讼证据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案件事实只是法律事实,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真相、客观真相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决定诉讼胜负的是法律事实,而不是客观真相。
新 课 导 学
3.短信属于书证。 ( )
4.证据要完全依靠人民法院收集。 ( )
新 课 导 学
[提示] 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可见,短信属于电子数据一类的证据。

[提示] 完全依靠人民法院收集证据只会使法院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争议的处理速度会大打折扣,甚至因为收集不到证据而使案件无限期拖延下去。

5.民事诉讼均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
6.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由行政相对人承担。 ( )
新 课 导 学
[提示] 民事诉讼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在有些情况下,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出于公平合理的考虑,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由对方负责
举证。

[提示] 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7. 刑事诉讼举证责任均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 )
新 课 导 学
[提示] 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情境创设】
  某小区高空坠落的一个苹果,砸中一名3岁女童,导致该女童头部受伤,去医院拍了CT后被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事故发生后,经当地公安部门调取事发前后小区内监控视频,排查涉事所有住户情况,提取比对住户生物样本,最终确定肇事者为该小区家住某单元24楼的一名11岁男童陈某。
【问题探究】
本案中的小区监控视频和住户生物样本分别属于哪种证据
议题一 处处留心皆证据
新 课 探 究
[答案] 小区监控视频属于视听资料,住户生物样本属于物证。
【成果共享】
证据
(1)书证、物证
这是以物品或者文字为表现形式的实物证据。物证是指用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这些物品和痕迹包括作案的工具、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物、行为过程中所遗留的痕迹与物品,以及其他能够揭露和证明案件发生的物品和痕迹。书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件或其他文字材料,如毒品犯罪分子进行联络的往来书信,贪污犯罪分子涂改的单据、账本,等等。
新 课 探 究
(2)证人证言
这是指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或有关人员作的陈述。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不能随意指定,也不能由他人代替。在行政机关调查时,被调查人必须据实陈述所了解的真实情况,不作伪证。
(3)当事人的陈述
这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关于案件真实情况的陈述。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新 课 探 究
(4)视听资料
这是指能够作为证据的录音、录像、电脑储存的数据等,是一种被固定、被保全的证据。它比较可靠,更接近于真实情况。但是视听资料必须经过审查才能被认定为证据。
(5)鉴定意见
这是指鉴定人运用自己具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鉴别后作出的书面意见。它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等。
新 课 探 究
(6)现场笔录
这是书证的一种,是指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在现场,对当场实施行政处罚的现场情况的记录。如交通警察对违反交通管理的司机进行罚款而开具的罚款单据;市场监督管理人员对违反市场监督管理的个体商贩进行处罚时,现场记明其违法事实、没收商贩的违法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等情况。
(7)勘验笔录
这是指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或者专门人员为了解案件的事实,对事实发生的现场或者物品进行勘验后制作的笔录。如查处非法出版物时,执法人员对该出版物的印刷场所进行勘验,对印刷的非法出版物或者印刷工具进行勘验,
等等。
新 课 探 究
(8)电子数据
这里指的是电子化的文字、数字等,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
信等。
新 课 探 究
【情境创设】
  A县的小王做个体生意,因快到年底,需要大量进货,资金周转困难,于是向B县的好友小陈借钱。小陈借给他30万元,小王口头答应1年内归还,并口头约定年利率为8%。但由于小王做的生意整个行业不景气,1年后,小王并没有归还小陈30万元,也没有按约定支付利息。小陈由于经商急需资金,多次上门催讨未果,于是将小王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其归还30万元及按约定支付利息。
议题二 主张权利靠举证
新 课 探 究
【问题探究】
(1)指出小陈应向哪个人民法院起诉,并说明理由。
(2)指出在本案诉讼中,谁应承担举证责任,并说明理由。
新 课 探 究
[答案] A县人民法院。本案属于民事诉讼案件。民事诉讼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的原则,因此,本案件由A县人民法院管辖。
[答案] 小陈。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在本案中,小陈要求小王归还30万元及按约定支付利息,他有责任向法院提供证据。
【成果共享】
1.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
(1)举证责任的含义:当事人有责任对自己的说法负责,依法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如果提供不出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这种责任就是举证责任。
(2)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新 课 探 究
(3)侵权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等等。
新 课 探 究
2.比较三大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新 课 探 究
举证责任 例外规定
民事 诉讼  谁主张,谁举证  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远离证据难以举证时,举证责任倒置
行政 诉讼  举证责任倒置,行政机关提供证据  对行政不作为案件起诉,原告有提出申请证据的责任。对行政赔偿案件,原告对于损害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刑事 诉讼  公诉案件司法机关举证,自诉案件原告举证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由被告举证
总 结 归 纳
1. 张某通过某APP转账时,错将2万元人民币转给了李某,张某一直追讨,李某拒不归还并将张某“拉黑”。无奈之下,张某只能到人民法院起诉李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张某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②张某应向李某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③李某应赔偿张某2万元
④张某可以要求该APP所属公司补偿一定的损失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D
课 堂 评 价
[解析] 本题考查管辖、举证责任。张某通过某APP转账时,错将2万元人民币转给了李某,张某一直追讨,李某拒不归还并将张某“拉黑”。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张某起诉李某,所以张某应当承担举证责任,民事诉讼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原则,张某应向李某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①②符合题意。
李某应归还张某2万元,而不是赔偿,③排除;
该APP所属公司不存在过错,张某无权要求该公司补偿损失,④排除。
课 堂 评 价
2. 张先生在某小区A幢的地面停车位停车时,从高空抛下的玉米棒砸中其车辆天窗,致使天窗破碎,张先生头部受伤。张先生随即向当地派出所报警,但派出所没查到肇事者,张先生只好向法院起诉A幢住户。下列有关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本案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②A幢住户无须对自身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③A幢住户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否则会影响审理
④审判过程开始后,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则诉讼终结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B
课 堂 评 价
[解析] 本题考查诉讼调解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本案属于坠落物引起的侵权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审判过程开始后,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则诉讼终结。①④符合题意。
A幢住户应对自身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②排除。
A幢住户不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也不影响审理,③排除。
课 堂 评 价
3. [2023·北京卷]
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是 (  )
A.化学原料泄漏是因不可抗力引起的,化工公司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B.化工公司如能证明自己对损害的发生没有过错,则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C.化工公司如能证明歉收并非化学原料泄漏所导致,则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D.本案符合举证责任倒置情形,草莓采摘园主不需要提交合法权益受损的证据
C
课 堂 评 价
 某化工公司发生管道泄漏事故,之后,附近的草莓采摘园主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今年草莓歉收系该公司污染土壤所致,请求赔偿。经查,因当地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土壤层下沉,管道底部缺乏支撑出现裂缝,化学原料泄漏,从而污染了周围土壤
[解析] 化学原料泄露是当地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不属于不可抗力,故A表述错误。
该案属于环境污染案件,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故不需要化工公司证明自己有没有过错,故B表述错误。
化工公司如能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歉收无因果关系,则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故C表述正确。
本案属于环境污染案件,符合举证责任倒置情形,但这并不意味着草莓采摘园主不需要提供任何证据,其应就合法权益受损提供证据,故D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课 堂 评 价
4. 小明和小华是生意合作伙伴,也是多年好友。一天,小明向小华求助,说他有一笔8万元的保险费急需缴纳,手头正紧,请小华救急,还说几天后就还。看在老朋友的情分上,小华打了8万元到小明的账户,连借条都没要。没想到事后小明不认账,说这8万元是小华应付的加工费,不是借款。多次催款未果,小华只好起诉。在法庭上,小华拿出一段录音作为证据。原来,小华把小明提及的借了他8万元的对话录了下来。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小华手机录音作为物证应当被法庭采纳 ②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③寻找证据对司法机关而言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重要手段 ④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的举证是认定案件事实的首要考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课 堂 评 价
[解析] 录音属于视听资料,不属于物证,①排除。
根据案例可知,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寻找证据对司法机关而言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重要手段,②③符合题意。
材料不涉及行政诉讼,④排除。
课 堂 评 价
5. 收集与保存证据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缺乏证据意识,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们应当 (  )
①养成文字确认的好习惯
②及时整理和清除聊天记录
③养成保留票据、合同的习惯
④不再使用现金支付,只用银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C
课 堂 评 价
[解析] 收集与保存证据非常重要,做事要留痕,讲的就是要留证据。养成文字确认的好习惯,养成保留票据、合同的习惯,都是保留证据的做法,①③正确。
及时整理和清除聊天记录是清除证据的做法,不要轻易删除聊天记录,②错误。
为收集证据方便,应减少现金支付,尽量使用银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④说法
错误。
课 堂 评 价第3课时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
2.根据 根据 3.(1)当事人的陈述 证人证言 (2)现场笔录 (3)证人证言 被害人陈述
知识点二
1.(1)谁主张,谁举证 (2)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2.(1)行政机关 证据 规范性 (2)行政机关 公正 3.人民检察院 自诉人 4.(1)事实 法律 (2)证据裁判
自我检测
1.  [提示]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打官司时遇到过“有理说不清”的烦恼,其根源就在于手中没有过硬的证据。
2.  [提示] 诉讼证据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案件事实只是法律事实,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真相、客观真相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决定诉讼胜负的是法律事实,而不是客观真相。
3.  [提示] 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可见,短信属于电子数据一类的证据。
4.  [提示] 完全依靠人民法院收集证据只会使法院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争议的处理速度会大打折扣,甚至因为收集不到证据而使案件无限期拖延下去。
5.  [提示] 民事诉讼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在有些情况下,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出于公平合理的考虑,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由对方负责举证。
6.  [提示] 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7.  [提示] 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新课探究】
议题一
思考 小区监控视频属于视听资料,住户生物样本属于物证。
议题二
思考 (1)A县人民法院。本案属于民事诉讼案件。民事诉讼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的原则,因此,本案件由A县人民法院管辖。
(2)小陈。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在本案中,小陈要求小王归还30万元及按约定支付利息,他有责任向法院提供证据。
【课堂评价】
1.D [解析] 本题考查管辖、举证责任。张某通过某APP转账时,错将2万元人民币转给了李某,张某一直追讨,李某拒不归还并将张某“拉黑”。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张某起诉李某,所以张某应当承担举证责任,民事诉讼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原则,张某应向李某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①②符合题意。李某应归还张某2万元,而不是赔偿,③排除;该APP所属公司不存在过错,张某无权要求该公司补偿损失,④排除。
2.B [解析] 本题考查诉讼调解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本案属于坠落物引起的侵权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审判过程开始后,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则诉讼终结。①④符合题意。A幢住户应对自身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②排除。A幢住户不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也不影响审理,③排除。
3.C [解析] 化学原料泄露是当地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不属于不可抗力,故A表述错误。该案属于环境污染案件,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故不需要化工公司证明自己有没有过错,故B表述错误。化工公司如能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歉收无因果关系,则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故C表述正确。本案属于环境污染案件,符合举证责任倒置情形,但这并不意味着草莓采摘园主不需要提供任何证据,其应就合法权益受损提供证据,故D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4.C [解析] 录音属于视听资料,不属于物证,①排除。根据案例可知,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寻找证据对司法机关而言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重要手段,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行政诉讼,④排除。
5.C [解析] 收集与保存证据非常重要,做事要留痕,讲的就是要留证据。养成文字确认的好习惯,养成保留票据、合同的习惯,都是保留证据的做法,①③正确。及时整理和清除聊天记录是清除证据的做法,不要轻易删除聊天记录,②错误。为收集证据方便,应减少现金支付,尽量使用银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④说法错误。第3课时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 知识点一 处处留心皆证据
1.证据的作用: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如果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发生争议,诉讼证据就变得至关重要。
2.证据的内涵
就是证明的     。诉讼证据不同于生活中通常所说的“证据”,它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    。
[名师点拨] 证据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客观性,是指诉讼证据须为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出于主观臆测。第二,关联性,是指诉讼证据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有客观联系,即诉讼证据必须能证明案件事实是否存在。第三,合法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和法定程序取得。
3.证据的种类
(1)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2)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
(3)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物证,书证,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名师点拨] ①物证和书证的区别:物证是以物品的形状、质量、规格、痕迹等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事实。对于物证的形式等构成要件,法律没有特殊要求;但是对于书证的形式、制作手续等,法律有时会作出特殊规定。
②电子数据与书证、视听资料的区分:电子数据必须存储在计算机(电子介质)之中,通过一定手段转换成能为人们直接感知的形式。就其通过一定手段转换成能为人们直接感知的形式而言,与视听资料有相似之处。经计算机输出后,其以文本的形式表现,则与书证相似。
③视听资料与书证、物证的区分:物证以其自身特征证明案件事实,而视听资料与书证都是以一定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以其音响、图像、数据反映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书证是以文字、符号表达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
4.证据的重要性
收集和保存证据非常重要。如果缺乏证据意识,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于不利地位。
◆ 知识点二 主张权利靠举证
1.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
(1)民事诉讼实行“         ”的举证原则。
(2)在有些情况下,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出于公平合理的考虑,实行          ,即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由对方负责举证。
2.行政诉讼中的举证原则
(1)要求: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      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    和所依据的     文件。
(2)原因: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行政相对人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      抗衡。因此,法律以这样的举证责任分配方式来体现    。
3.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       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     承担。
4.诉讼的基本原则
(1)以    为根据,以    为准绳,这是任何诉讼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在诉讼中全面贯彻      规则,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实现公平正义。
[特别提示]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中的“事实”,应当解释为法律事实,而不一定是客观事实。
1.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打官司时遇到过“有理说不清”的烦恼,其根源就在于案情复杂。 ( )
2.决定诉讼胜负的是客观真相。 ( )
3.短信属于书证。 ( )
4.证据要完全依靠人民法院收集。 ( )
5.民事诉讼均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
6.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由行政相对人承担。 ( )
7.刑事诉讼举证责任均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 )
◆ 议题一 处处留心皆证据
【情境创设】
  某小区高空坠落的一个苹果,砸中一名3岁女童,导致该女童头部受伤,去医院拍了CT后被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事故发生后,经当地公安部门调取事发前后小区内监控视频,排查涉事所有住户情况,提取比对住户生物样本,最终确定肇事者为该小区家住某单元24楼的一名11岁男童陈某。
【问题探究】
本案中的小区监控视频和住户生物样本分别属于哪种证据






【成果共享】
证据
(1)书证、物证
这是以物品或者文字为表现形式的实物证据。物证是指用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这些物品和痕迹包括作案的工具、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物、行为过程中所遗留的痕迹与物品,以及其他能够揭露和证明案件发生的物品和痕迹。书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件或其他文字材料,如毒品犯罪分子进行联络的往来书信,贪污犯罪分子涂改的单据、账本,等等。
(2)证人证言
这是指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或有关人员作的陈述。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不能随意指定,也不能由他人代替。在行政机关调查时,被调查人必须据实陈述所了解的真实情况,不作伪证。
(3)当事人的陈述
这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关于案件真实情况的陈述。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4)视听资料
这是指能够作为证据的录音、录像、电脑储存的数据等,是一种被固定、被保全的证据。它比较可靠,更接近于真实情况。但是视听资料必须经过审查才能被认定为证据。
(5)鉴定意见
这是指鉴定人运用自己具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鉴别后作出的书面意见。它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等。
(6)现场笔录
这是书证的一种,是指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在现场,对当场实施行政处罚的现场情况的记录。如交通警察对违反交通管理的司机进行罚款而开具的罚款单据;市场监督管理人员对违反市场监督管理的个体商贩进行处罚时,现场记明其违法事实、没收商贩的违法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等情况。
(7)勘验笔录
这是指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或者专门人员为了解案件的事实,对事实发生的现场或者物品进行勘验后制作的笔录。如查处非法出版物时,执法人员对该出版物的印刷场所进行勘验,对印刷的非法出版物或者印刷工具进行勘验,等等。
(8)电子数据
这里指的是电子化的文字、数字等,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
◆ 议题二 主张权利靠举证
【情境创设】
  A县的小王做个体生意,因快到年底,需要大量进货,资金周转困难,于是向B县的好友小陈借钱。小陈借给他30万元,小王口头答应1年内归还,并口头约定年利率为8%。但由于小王做的生意整个行业不景气,1年后,小王并没有归还小陈30万元,也没有按约定支付利息。小陈由于经商急需资金,多次上门催讨未果,于是将小王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其归还30万元及按约定支付利息。
【问题探究】
(1)指出小陈应向哪个人民法院起诉,并说明理由。



(2)指出在本案诉讼中,谁应承担举证责任,并说明理由。




【成果共享】
1.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
(1)举证责任的含义:当事人有责任对自己的说法负责,依法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如果提供不出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这种责任就是举证责任。
(2)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3)侵权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等等。
2.比较三大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 例外规定
民事 诉讼  谁主张,谁举证  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远离证据难以举证时,举证责任倒置
行政 诉讼  举证责任倒置,行政机关提供证据  对行政不作为案件起诉,原告有提出申请证据的责任。对行政赔偿案件,原告对于损害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刑事 诉讼  公诉案件司法机关举证,自诉案件原告举证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由被告举证
1.张某通过某APP转账时,错将2万元人民币转给了李某,张某一直追讨,李某拒不归还并将张某“拉黑”。无奈之下,张某只能到人民法院起诉李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张某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②张某应向李某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③李某应赔偿张某2万元
④张某可以要求该APP所属公司补偿一定的损失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2.张先生在某小区A幢的地面停车位停车时,从高空抛下的玉米棒砸中其车辆天窗,致使天窗破碎,张先生头部受伤。张先生随即向当地派出所报警,但派出所没查到肇事者,张先生只好向法院起诉A幢住户。下列有关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本案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②A幢住户无须对自身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③A幢住户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否则会影响审理
④审判过程开始后,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则诉讼终结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2023·北京卷]
 某化工公司发生管道泄漏事故,之后,附近的草莓采摘园主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今年草莓歉收系该公司污染土壤所致,请求赔偿。经查,因当地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土壤层下沉,管道底部缺乏支撑出现裂缝,化学原料泄漏,从而污染了周围土壤
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是 ( )
A.化学原料泄漏是因不可抗力引起的,化工公司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B.化工公司如能证明自己对损害的发生没有过错,则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C.化工公司如能证明歉收并非化学原料泄漏所导致,则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D.本案符合举证责任倒置情形,草莓采摘园主不需要提交合法权益受损的证据
4.小明和小华是生意合作伙伴,也是多年好友。一天,小明向小华求助,说他有一笔8万元的保险费急需缴纳,手头正紧,请小华救急,还说几天后就还。看在老朋友的情分上,小华打了8万元到小明的账户,连借条都没要。没想到事后小明不认账,说这8万元是小华应付的加工费,不是借款。多次催款未果,小华只好起诉。在法庭上,小华拿出一段录音作为证据。原来,小华把小明提及的借了他8万元的对话录了下来。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小华手机录音作为物证应当被法庭采纳
②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③寻找证据对司法机关而言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重要手段
④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的举证是认定案件事实的首要考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收集与保存证据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缺乏证据意识,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们应当 ( )
①养成文字确认的好习惯
②及时整理和清除聊天记录
③养成保留票据、合同的习惯
④不再使用现金支付,只用银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第3课时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1.D [解析] 做事要留痕,讲的就是要留证据。例如,小明借小刚笔记本电脑时写了借条,使用完毕归还时要求小刚写收条;与别人合作要尽量签书面合同。故②④入选。借钱给别人,要让对方写借条,故①不选。小华去超市买衣服付款之后应索要发票,故③不选。故本题选D。
2.B [解析] 该借条使用昵称“小美”“小安”,没有准确表达双方身份信息,但仍然可以作为证据使用,①正确,②错误。借条不属于物证,而属于书证,③错误。该借条是高某讨还借款的重要依据,但因使用昵称,还需要证实与当事人的身份关系,④正确。
3.C [解析] 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反映的声音、图像以及电子计算机储存的数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X光片属于视听资料,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4.A [解析] 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物品属性、存在状况等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的证据。本案中H气体的属性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故应属物证,A正确。鉴定意见是指各行业的专家对案件(项目)中的专门性问题所出具的专门性意见。在本案中,专家对H气体特征的鉴定为鉴定意见,B、D均错误。在本案中,H气体属于物证,C错误。故本题选A。
5.C [解析] 试用期即将届满时公司单方面通知王某延长试用期,以及之后公司以王某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都没有证据证明王某未达到该公司录用条件,因此不能认为王某未达到公司录用条件,依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相关证据需要公司提供,①错误,③正确。关于劳动关系解除的纠纷经劳动仲裁不能解决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请诉讼,②正确。劳动合同条款会因为内容不合法而无效,劳动合同不能因未得到完整履行而部分条款无效,④错误。
6.C [解析] 在一审判决还未生效的指定时间内小刘可提起上诉,而不是再审,①错误。江某和小刘均有诉讼请求,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江某和小刘均负有举证责任,交管部门的责任认定书可以作为江某可利用的证据,②③符合题意。货物掉落一定程度属于人为疏忽,并不是完全不可预见和不可避免,不属于不可抗力,④错误。
7.A [解析]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花盆砸伤事件发生于B区,刘某应当向B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刘某承担主要举证责任。①②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该监控录像属于视听资料,不是物证,排除③。材料中李某并未行使抗辩权,排除④。故本题选A。
8.C [解析]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据此判断,①不符合法律规定,排除;即使万河在《蓓蕾诗选》中指明作者小童和作品出处,也不符合作品的合理使用的规定,④排除。
9.B [解析] 公民或法人在提起诉讼时有委托代理人的权利,但是并不是只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才能胜诉,故A说法错误。材料中“因小张不能提供购物发票,且该特产店拒绝承认玉镯是自己售出的,小张败诉”,说明当事人要有证据意识,做事留痕,故B符合题意。“没有证据法院就没有了判案的根据”说法绝对,故C不选。证据是胜诉的重要砝码,要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收集证据,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0.C [解析] ①错误,李某提供的发票属于证据;②④符合题意,李某败诉的原因主要在于李某无法提供胜诉的法律事实,没有提供有力证据;③说法错误,决定诉讼胜负的是法律事实,而不是客观事实。
11.A [解析] 根据民法典规定,动物园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动物园应该承担过错推定的侵权责任,除非动物园能证明其对于侵权行为的发生没有过错,A正确。该案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谢某不需要证明动物园对于该侵权行为的发生有无主观过错,但负有证明自己的伤是被动物园的猴子咬伤的责任,B、C、D错误。故本题选A。
12.A [解析] 该案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若李杰不能证明“马先生”就是马先森,可能要不回自己的钱。①③正确。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调解是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②错误。该案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④错误。故本题选A。
13.(1)小汪及父母在提起诉讼前,应收集的证据有:当事人陈述、小汪摔倒的视频监控、医疗凭证等。
(2)②法庭调查。③法庭辩论。④休庭评议。⑤宣告判决。第3课时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 知识点一 处处留心皆证据
1.无论是否打官司,当事人都必须用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权利主张。没有证据,主张也就没有了支撑。因此,收集与保存证据是非常重要的。做事要留痕,讲的就是要留证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①借钱给别人,可以口头约定还款时间 ②小明借小刚笔记本电脑时写了借条,使用完毕归还时要求小刚写收条 ③小华去超市买衣服付款之后未索要发票 ④与别人合作要尽量签书面合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024·山东青岛即墨区期末] 高某与卢某是老乡,平时互称对方的昵称“小美”“小安”。卢某向高某借了7000元,并给高某写了一张借条:某年某月某日,借小美7000元整,落款是小安。后来卢某否认这一借款行为,被高某诉至法院。该借条 ( )
①没有准确表达双方身份信息 ②内容含糊不清,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③作为物证,是高某讨还借款的重要依据 ④作为书证,还需要证实与当事人的身份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患者甲与医院发生医疗纠纷。甲认为该医院误诊,导致其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造成了财产和精神上的损害,故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甲提出病例和X光片保存在该医院,只要医院出示病例和X光片就可以证明医院对此负有责任。如果X光片在本案中被作为证据,则该证据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 ( )
A.物证 B.书证
C.视听资料 D.鉴定意见
4.在某犯罪分子利用一种新型的H毒剂致人死亡的案件中,已知这种毒剂无色无味,投放后会立刻挥发为气体,融入空气中,形成H气体,后经专家专业测查才认定现场残留H气体。在本案中,H气体( )
A.属于物证
B.属于鉴定意见
C.不属于法定证据种类
D.既是物证又是鉴定意见
◆ 知识点二 主张权利靠举证
5.[2024·湖北黄冈期中] 王某与某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3个月,并约定转正后公司按转正工资标准补足试用期期间工资。后试用期即将届满时,公司以王某没有达到公司录用条件为由通知王某延长试用期至6个月。两个月后,公司以王某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提出解除双方劳动关系,但双方就离职补偿等事宜多次沟通未达成一致意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王某未达到公司录用条件,不应要求公司补偿 ②王某可依法向法院提请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 ③公司应对王某没有达到录用条件承担举证责任 ④该劳动合同因未得到完整履行而部分条款无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湖南邵阳邵东月考] 江某驾车在某路段正常行驶,突然其前方小刘货车上的货物掉落,将江某车辆砸坏。事故经交管部门认定,小刘负全部责任,但小刘认为货物掉落属于不可抗力,自己没有责任。江某只能将小刘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所有损失。本案中 ( )
①小刘若败诉,在判决未生效前可申请再审 ②江某与小刘对自身诉讼请求均负举证责任 ③交管部门责任认定书是江某可利用的证据 ④货物掉落不可预见和避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甲市A区居民刘某到B区探望好友,在小区楼下被摔落的花盆砸伤,后经小区监控录像(存储介质为录像带)查实,系五楼住户李某所为。刘某要求李某赔偿,李某否认此事与自己有关。刘某随即提起诉讼。在本案中 ( )
①刘某应当向B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刘某承担主要举证责任 ③该监控录像属于物证,可作为当事人主张权利的工具
④李某行使了抗辩权,因此需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3·浙江1月选考] 某私立高中招聘的语文教师万河,出版《蓓蕾诗选》时采用了自己所教学生小童的两首诗歌。小童认为万老师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向人民法院起诉。学校因此解除与万河的劳动合同。万河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下列说法中符合法律规定 ( )
①因两起案件相互牵连,法院应当将两案合并审理
②若小童与万河达成庭外和解,则学校不能仅以师生发生诉讼关系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③小童起诉万河属民事诉讼,若不能证明该两首诗歌为自己的作品,则承担败诉后果 ④若万河在《蓓蕾诗选》中指明作者小童和作品出处,则构成作品的合理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小张在旅游景点一个特产店高价购买了一个玉镯。因朋友说该玉镯是假货,他气愤之下,将该特产店诉至法院,要求退货并赔偿。诉讼中,因小张不能提供购物发票,且该特产店拒绝承认玉镯是自己售出的,小张败诉。这一案件启示我们 ( )
A.公民或法人提起诉讼只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才能胜诉
B.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当事人要有证据意识,做事留痕
C.证据就是法律事实,没有证据法院就没有了判案的根据
D.证据是胜诉的重要砝码,要不惜一切手段收集保存证据
10.李某在免费试用理疗床时,突然出现嘴歪、脸色苍白等症状,老板余某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治疗,经医院诊断为脑梗死。李某以试用理疗床致病为由将余某诉至人民法院,并向人民法院提供住院病历及医疗费发票,要求赔偿。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李某败诉的判决。李某败诉的原因主要在于 ( )
①李某提供的发票不属于证据 ②李某无法提供胜诉的法律事实 ③无法确定余某侵权是不是客观事实 ④李某没有提供有力证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谢某与其父母至某市动物园游玩时穿过笼舍外设置的防护栏,给猴子喂食,被咬伤。事发时,无工作人员在场。谢某的父亲向动物园相关部门投诉后,因情况紧急,自行带谢某至医院医治并报警。后谢某起诉该动物园,要求赔偿损失。关于本案的举证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动物园应当证明其对于该侵权行为的发生没有过错
B.谢某应当证明动物园对于该侵权行为的发生有主观过错
C.本案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因此谢某对于本案不负任何证明责任
D.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本案由谢某承担全部举证责任
12.马先森从小被叫作“马先生”。2021年2月,马先森向李杰借钱10万元以解燃眉之急,承诺一年后归还,借条上借款人写的是“马先生”。到期时,李杰要求马先森还钱,而他却以借款人是“马先生”为由拒绝。于是,李杰将其诉至法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若李杰不能证明“马先生”就是马先森,可能要不回自己的钱 ②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提起诉讼是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 ③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应由李杰举证“马先生”就是马先森 ④李杰处于举证责任劣势,无法举证,可以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高二学生小汪一家人在一家饭店就餐,当时下着雨,饭店大厅地面较为湿滑,小汪不慎摔倒并致左腿骨折,入院治疗共花费3万余元。出院后,小汪及家人要求饭店赔偿。但饭店表示,小汪当天因穿拖鞋走路不稳才摔倒,对受伤负有主要责任,因此,只同意付给3000元的消费代金券作为补偿。小汪及父母对该解决方案不满意,准备起诉至人民法院。
  小汪所在的班级同学了解到小汪的情况后,决定通过模拟法庭活动,体验民事诉讼的程序,加深对诉讼法的认识,感受司法案件中的公平正义,以此支持小汪及父母的诉讼。
(1)小汪及父母在提起诉讼前,应依法收集哪些证据
(2)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需要模拟法庭程序。请你在序号②至⑤处填写恰当内容。
模拟法庭程序如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