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望海潮·东南形胜(节选)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综合思维)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地理实践力)一、世界人口大国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4~15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人口数量: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为[1]14.4亿人,是世界人口大国。2.人口之最:人口最多、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2]广东省和[3]澳门特别行政区。3.人口增速: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4]下降,人口增长速度明显[5]减缓。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5~17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人口地理界线项目 西北部 分界线 东南部面积比重 64% 黑龙江省[7]黑河—云南省[8]腾冲 36%人口比重 6.5% 93.5%人口疏密状况 [6]稀疏 [9]稠密2.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人口分布 人口多 人口少地区分布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干湿状况 10沿海、沿河、沿湖地区 干旱荒漠地区地形 平原、盆地 山地、11高原经济、交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聚落、产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 偏远的乡村以农业、牧业为主的地区三、中国的人口政策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7~18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基本国策:实行12计划生育政策。2.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1)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13遏制,人口素质14显著提升。(2)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15三个子女。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逐步调整完善的,目的是促进我国人口长期16均衡发展。[构建空间地图]图1 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图2 中国人口分布图(1)图1显示我国人口增长总趋势是[1]不断增长。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虽然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但人口增长数量仍很大,原因是我国[2]人口基数大。(2)由图2可知,我国人口地区分布[3]不均衡,以A.[4]黑河—B.[5]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6]多(稠密),西北部人口[7]少(稀疏)。[点拨重点难点]1.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2.我国人口政策(1)内容: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2015年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2)目的: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3.我国人口问题(1)人口基数大的影响:造成资源短缺、就业困难、交通堵塞、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2)人口老龄化。①影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相对短缺;影响经济发展和产业效率。②措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增建养老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随堂试题检测]知识点一 世界人口大国 (2025年福建泉州模拟)2022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下图示意我国2010—2023年新生儿人数。据此完成第1~3题。1.下列时间段中,我国新生儿人数持续下降的是 ( D )A.2010—2015年 B.2012—2017年C.2014—2019年 D.2018—2023年2.新生儿人数持续减少会带来的问题是 ( A )A.老年人口比重提高 B.幼儿园入学儿童增多C.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D.青壮年人口数量增加3.以下措施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的有 ( C )①加大交通设施投入 ②给予新生儿家庭经济补贴 ③缩短女性产假和育儿假 ④建立完善的育儿支持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知识点二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区域认知](2025年海南模拟)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右图为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6题。4.我国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 C )A.平衡人口性别比例B.减少人口数量C.摸清我国人口情况D.改变人口分布5.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D )A.漠河—昆明线 B.黑河—昆明线C.漠河—腾冲线 D.黑河—腾冲线6.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B )A.西北部稠密 B.不均衡 C.东南部稀疏 D.非常均衡知识点三 中国的人口政策 [生活实际情境](2025年安徽亳州期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下图为我国人口调整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8题。7.近20年来,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密切相关的国情是 ( A )A.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B.劳动人口比重升高C.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D.人口迁移数量增加8.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D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基础练】 (2025年山东临沂中考)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服务老年人为主的“银发经济”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下图为我国近几年人口数量统计图(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人口数)。据此完成第1~2题。1.图中信息显示我国 ( C )A.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B.人口数量持续下降C.2022年出现人口负增长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2.“银发经济”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 ( B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老年人口增长迅速C.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 D.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2025年山东菏泽期末)2024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 0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9‰,人口继续负增长。下图为2013—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第3~4题。3.2013—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是 ( D )A.持续减少 B.2016年以前,出生人口数持续增加C.持续增加 D.2016年以后,出生人口数持续减少4.若未来我国的出生人口数量持续减少,将面临的问题是 ( C )A.就业竞争激烈 B.医疗水平下降C.养老负担加重 D.经济发展迅速 (2024年河北张家口期中)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第5~6题。5.“胡焕庸线”的西北部 ( D )A.人口数量始终未变B.人口密度均大于100人/千米2C.人口密度持续下降D.人口分布比东南部稀疏6.多年来,“胡焕庸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说明 ( B )A.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B.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C.东、西部经济水平一致D.东、西部之间无人口流动【培优练】 [人口发展主题](2025年原创题)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广东省新出生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连续七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常住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下图为2019—2024年广东省出生人口数量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9题。7.2019—2024年,广东省出生人口数量 ( D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8.广东省连续七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的主要原因是 ( B )A.城乡差距小 B.就业机会多 C.经济压力小 D.居住环境优9.广东省常住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有利于 ( A )①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②扩大消费市场潜力 ③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④降低生态环境压力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0.[生活实际情境](2025年陕西安康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5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银发潮”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材料二 右图为中国人口分布图。(1)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图中的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人口分界线,该线是从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2)该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填“稀疏”或“稠密”),原因是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3)“银发潮”体现出我国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4)针对“银发潮”所体现的人口问题,请你提出可行性建议。【答案】①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②适当延迟退休年龄,鼓励生育;③发展老龄产业。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望海潮·东南形胜(节选)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综合思维)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地理实践力)一、世界人口大国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4~15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人口数量: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为[1] 亿人,是世界人口大国。2.人口之最:人口最多、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2] 和[3] 。3.人口增速: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4] ,人口增长速度明显[5] 。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5~17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人口地理界线项目 西北部 分界线 东南部面积比重 64% 黑龙江省[7] —云南省[8] 36%人口比重 6.5% 93.5%人口疏密状况 [6] [9]2.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人口分布 人口多 人口少地区分布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干湿状况 10 、沿河、沿湖地区 干旱荒漠地区地形 平原、盆地 山地、11经济、交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聚落、产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 偏远的乡村以农业、牧业为主的地区三、中国的人口政策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7~18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基本国策:实行12 政策。2.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1)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13 ,人口素质14 。(2)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15 个子女。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逐步调整完善的,目的是促进我国人口长期16 发展。[构建空间地图]图1 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图2 中国人口分布图(1)图1显示我国人口增长总趋势是[1] 。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虽然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但人口增长数量仍很大,原因是我国[2] 。(2)由图2可知,我国人口地区分布[3] ,以A.[4] —B.[5] 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6] ,西北部人口[7] 。[点拨重点难点]1.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2.我国人口政策(1)内容: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2015年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2)目的: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3.我国人口问题(1)人口基数大的影响:造成资源短缺、就业困难、交通堵塞、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2)人口老龄化。①影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相对短缺;影响经济发展和产业效率。②措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增建养老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随堂试题检测]知识点一 世界人口大国 (2025年福建泉州模拟)2022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下图示意我国2010—2023年新生儿人数。据此完成第1~3题。1.下列时间段中,我国新生儿人数持续下降的是 ( )A.2010—2015年 B.2012—2017年C.2014—2019年 D.2018—2023年2.新生儿人数持续减少会带来的问题是 ( )A.老年人口比重提高 B.幼儿园入学儿童增多C.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D.青壮年人口数量增加3.以下措施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的有 ( )①加大交通设施投入 ②给予新生儿家庭经济补贴 ③缩短女性产假和育儿假 ④建立完善的育儿支持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知识点二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区域认知](2025年海南模拟)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右图为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6题。4.我国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 )A.平衡人口性别比例B.减少人口数量C.摸清我国人口情况D.改变人口分布5.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漠河—昆明线 B.黑河—昆明线C.漠河—腾冲线 D.黑河—腾冲线6.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西北部稠密 B.不均衡 C.东南部稀疏 D.非常均衡知识点三 中国的人口政策 [生活实际情境](2025年安徽亳州期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下图为我国人口调整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8题。7.近20年来,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密切相关的国情是 ( )A.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B.劳动人口比重升高C.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D.人口迁移数量增加8.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基础练】 (2025年山东临沂中考)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服务老年人为主的“银发经济”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下图为我国近几年人口数量统计图(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人口数)。据此完成第1~2题。1.图中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B.人口数量持续下降C.2022年出现人口负增长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2.“银发经济”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老年人口增长迅速C.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 D.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2025年山东菏泽期末)2024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 0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9‰,人口继续负增长。下图为2013—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第3~4题。3.2013—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是 ( )A.持续减少 B.2016年以前,出生人口数持续增加C.持续增加 D.2016年以后,出生人口数持续减少4.若未来我国的出生人口数量持续减少,将面临的问题是 ( )A.就业竞争激烈 B.医疗水平下降C.养老负担加重 D.经济发展迅速 (2024年河北张家口期中)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第5~6题。5.“胡焕庸线”的西北部 ( )A.人口数量始终未变B.人口密度均大于100人/千米2C.人口密度持续下降D.人口分布比东南部稀疏6.多年来,“胡焕庸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说明 ( )A.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B.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C.东、西部经济水平一致D.东、西部之间无人口流动【培优练】 [人口发展主题](2025年原创题)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广东省新出生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连续七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常住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下图为2019—2024年广东省出生人口数量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9题。7.2019—2024年,广东省出生人口数量 (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8.广东省连续七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的主要原因是 ( )A.城乡差距小 B.就业机会多 C.经济压力小 D.居住环境优9.广东省常住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有利于 ( )①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②扩大消费市场潜力 ③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④降低生态环境压力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0.[生活实际情境](2025年陕西安康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5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银发潮”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材料二 右图为中国人口分布图。(1)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图中的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人口分界线,该线是从黑龙江的 到云南的 。(2)该线以东地区人口 (填“稀疏”或“稠密”),原因是东部地区 。(3)“银发潮”体现出我国人口问题是 。(4)针对“银发潮”所体现的人口问题,请你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 中国的人口 - 学生版.docx 1.3 中国的人口.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