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吹折,胡地在八月就开始飘雪,描述出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早寒特征。 1.能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综合思维) 2.能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综合思维) 3.能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综合思维)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39~46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1)冬夏气温分布。冬季 特点 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1]低成因 纬度因素和冬季风的影响夏季 特点 夏季南北普遍[2]高温成因 北方比南方太阳高度低,但白昼时间长(2)温度带。①划分的主要指标: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3]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②划分:寒温带、中温带、[4]暖温带、[5]亚热带和热带五个温度带以及高原气候区。③各温度带的活动积温、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温度带 活动积温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寒温带 <1 600 ℃ 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等中温带 1 600~3 400 ℃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暖温带 3 400~4 500 ℃ [6]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亚热带 4 500~8 000 ℃ 一年两熟到三熟 [7]水稻、油菜、甘薯、茶叶等热带 ≥8 000 ℃ [8]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等2.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区(1)降水的时空分布。项目 特点 变化规律空间 地区差异大,[9]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相对湿润,而越往10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程度也逐渐加重 由11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 时间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12夏秋季,5—9月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1380%左右,东北、14华北等地区的降水则更为集中 15夏秋多,冬春少(2)干湿地区的划分。①划分的依据:与当地16降水量和17蒸发量有关。②四类干湿地区。干湿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湿润地区 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等 18森林半湿润地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等 19森林草原半干旱地区 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20草原干旱地区 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等 21荒漠草原、荒漠3.主要气候类型(1)成因: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22温度带和23干湿地区,使得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此外,24地形类型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2)气候类型的分布。①东部地区: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2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26温带季风气候。②西北部:大多为27温带大陆性气候。③青藏高原:28高原山地气候。[构建空间地图]图1 中国温度带划分示意图图2 中国干湿地区划分示意图图3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图1,在横线上填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要素名称。 中国的温度带:①[1]寒温带;②[2]中温带;③[3]暖温带;④[4]亚热带;⑤[5]热带;⑥[6]高原气候区。 读图2,在横线上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要素名称。中国的干湿地区:A[7]湿润区;B[8]半湿润区;C[9]半干旱区;D10干旱区。 读图3,在横线上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A11温带季风气候;B12亚热带季风气候;C13热带季风气候;D14温带大陆性气候;E15高原山地气候。[点拨重点难点]1.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典型分布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西北内陆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夏季高温多雨 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滇、粤、台三省南部和海南省高原山地气候 四季低温,有的地区甚至终年冰雪覆盖 青藏高原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分析(1)气温方面。①第一步:先看纬度位置。两地纬度差异较大(一南一北)→气温差异大→受纬度位置影响。②第二步:纬度相近,看地形。海拔高度差异大(一高一低)→气温差异大→受地形地势影响。(2)降水方面。①第一步:先看海陆位置。海陆位置差异大(距海远近)→降水差异大→受海陆位置影响。②第二步:海陆位置相近(都距海较近,或都距海较远),看地形。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随堂试题检测]知识点一 中国的气温和气温带 (2024年湖北黄石期末)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第1~3题。1.我国1月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的等温线是 ( C )A.16 ℃等温线 B.8 ℃等温线 C.0 ℃等温线 D.-8 ℃等温线2.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 B )A.自南向北升高,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B.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C.自南向北升高,南北气温差别不大 D.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差别不大3.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C )①纬度位置 ②经度位置 ③冬季风 ④地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知识点二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区 [跨语文](2025年四川成都模拟)李白诗《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右图示意诗中描述地区自东向西的植被、牲畜变化。据此完成第4~5题。4.李白诗《关山月》中描述的地区,其自然环境最主要的特征是 ( C )A.高寒 B.冷湿 C.干旱 D.湿热5.造成该地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A.降水量逐渐减少 B.海拔逐渐升高C.热量逐渐减少 D.人类活动逐渐减少知识点三 主要气候类型 (2025年湖南邵阳月考)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下图为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第6~8题。6.下面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表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是 ( B )A B C D7.对甲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C.全年高温,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D.全年低温,降水量季节变化小8.影响乙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C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夏季风【基础练】 [地理实践力](2025年陕西西安期末)我国名山众多,其中“五岳”名扬海内外。西安某研学团队分别赴“五岳”开展研学活动。下图为此次研学路线图。据此完成第1~2题。1.从华山到嵩山再到泰山,研学队员发现三地都位于 ( B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C.干旱区 D.半干旱区2.隆冬时节,从恒山飞抵衡山后,研学队员发现两地温差很大,主要原因有 ( A )①两地纬度差异大,接收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 ②两地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远近不同,降温幅度有差异 ③两地降水差异大,南多北少 ④两地居民穿着服饰差异大,北厚南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传统文化](2025年陕西西安期末)“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一个重要节点,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到来。此时,我国冬天的势力范围已经达到鼎盛,扩张的余地十分有限。右图为某年冬至节气期间全国冰冻地图。据此完成第3~4题。3.该图反映出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为 ( D )A.从北向南降低 B.东西温差大C.从西向东降低 D.南北温差大4.图中冷冻区和冷藏区分界线最接近我国的 ( B )A.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1月0 ℃等温线C.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2024年福建泉州期末)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右图为海南岛地形及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第5~7题。5.海南岛北部濒临 ( B )A.台湾海峡 B.琼州海峡C.巴士海峡 D.渤海海峡6.海南岛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D )A.自东向西降低 B.自北向南降低C.自西向东降低 D.自南向北降低7.海南岛中部等温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C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培优练】 (2025年四川达州中考)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下图为我国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第8~9题。8.冬季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 A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9.北京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 C )A.1月 B.4月 C.8月 D.10月10.(2024年广东深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黑脸琵鹭是一种候鸟,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在我国属于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繁殖地位于我国辽宁省,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长途跋涉迁徙到我国南部越冬。目前,由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和香港米埔湿地共同组成的深圳湾(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是黑脸琵鹭的全球第三大栖息地。黑脸琵鹭主要以小鱼、虾、蟹、昆虫等为食。图甲示意黑脸琵鹭的迁徙路线,图乙示意黑脸琵鹭繁殖地和越冬地气候特征。甲 乙(1)说出黑脸琵鹭迁徙中跨越的两个温度带。(2)描述黑脸琵鹭繁殖地和越冬地的气候特征。(3)简析深圳成为黑脸琵鹭越冬地的有利自然条件。【答案】(1)亚热带和暖温带。(2)繁殖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越冬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3)①深圳冬季气温较高,适宜黑脸琵鹭生活;②深圳降水量较大,食物更加丰富。第2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风”即夏季风。我国玉门关以西四周被群山环绕,分别从不同的方向阻挡了来自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导致玉门关以西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杨柳树无法生长。 1.能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比较冬、夏季风的特点。(区域认知) 2.学会分析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综合思维) 3.能够结合资料,理解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综合思维) 4.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地理实践力)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46~49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1]季风气候显著。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比较项目 季风区 非季风区定义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分界线 [2]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3]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区别 降水丰富 降水稀少3.季风的源地、风向及性质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源地 亚洲大陆内部 太平洋、印度洋风向 [4]偏北风 [5]偏南风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4.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6]早,比北方[7]长。(2)旱涝灾害: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8]北涝南旱”的局面。5.大陆性特征显著:表现出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9]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冬季气温明显10偏低,夏季气温明显11偏高。[构建空间地图]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布图 读图,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地理要素。(1)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A.[1]大兴安岭—阴山山脉—B.[2]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C.[3]冈底斯山脉。(2)影响我国的季风。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风向 a.[4]东南季风 b.[5]西南季风 c.[6]西北季风 d.[7]东北季风发源地 [8]太平洋 [9]印度洋 10亚欧大陆内部[点拨重点难点]1.夏季风的进退过程 2.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随堂试题检测]知识点一 季风气候显著 (2025年湖南张家界期末)“南岭五,江淮六,两北七八,九回头”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我国东部地区雨带随夏季风推移的一般规律。如图为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图示反映我国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 A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C.海洋性特征显著 D.夏季南北温差大2.正常年份,6月份雨带随夏季风推移至 ( B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传统文化](2024年陕西西安期末)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为我国六大茶类。下图为我国黑茶主要分布区域图。据此完成第3~5题。3.由图可知,黑茶产地主要分布在 ( A )A.湿润区B.非季风区C.暖温带D.沿海地区4.安化黑茶分布于我国 ( B )A.湖北省 B.湖南省C.江西省 D.陕西省5.老青茶分布地的气候特征是 ( C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冬冷夏热,全年干旱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知识点二 季风气候的影响 (2025年山东临沂模拟)雨带是指有明显降雨的范围,是云和降水的集合结构。图甲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图乙为我国东部四个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第6~8题。甲 乙6.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 A )A.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大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夏季南北温差加大 D.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7.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 A )A.南涝北旱 B.全国皆涝C.北涝南旱 D.西涝东旱8.下列关于图中四个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A.四个城市均终年高温多雨 B.四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是雨热同期C.①城市气温年较差小 D.②城市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基础练】 (2025年河北廊坊模拟)下图为我国夏季风来源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①和②,其中①是 ( B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2.夏季风②主要来自 ( B )A.大西洋 B.印度洋C.太平洋 D.北冰洋3.受夏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A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炎热干燥 D.温和多雨 (2025年河南南阳期末)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下图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以及四个城市年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第4~6题。4.我国冬、夏季风的差异有 ( D )①夏季风温暖湿润 ②冬季风温暖湿润 ③夏季风以偏东风为主 ④冬季风以偏北风为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5.下列四个城市中,夏季多雨的是 ( D )①玉门 ②北京 ③拉萨 ④武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造成北京和玉门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B )A.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地理实践力](2025年甘肃定西模拟)五一假期,小丽一家从陕南出发,自驾前往贺兰山风景区旅游,途中游览了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小丽在登山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诗中描写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据此完成第7~8题。7.产生“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D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地势8.小丽游览的贺兰山是 ( C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培优练】 [跨学科](2025年广东惠州月考)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右图为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据此完成第9~11题。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学角度解释正确的有 ( B )①“春风”指夏季风 ②“玉门关”位于季风区③“春风”指冬季风 ④“玉门关”位于非季风区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0.“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诗中描述的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D )A.人类活动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11.拉萨的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成都低,其成因与下列诗词描述的景象成因不同的是 ( C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12.(2025年宁夏中卫期末)读我国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夏季风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2)夏季风会带来丰沛的降水,但夏季风不稳定,易导致旱涝灾害。(3)冬季,我国西北部和东北部易遭受冬季风的影响。请你从生产和生活的角度,说说冬季风产生的不利影响。【答案】生产方面:冬季风会降温减湿,影响农业生产。生活方面:影响人们的出行和健康。(合理即可)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吹折,胡地在八月就开始飘雪,描述出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早寒特征。 1.能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综合思维) 2.能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综合思维) 3.能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综合思维)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39~46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1)冬夏气温分布。冬季 特点 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1]成因 纬度因素和冬季风的影响夏季 特点 夏季南北普遍[2]成因 北方比南方太阳高度低,但白昼时间长(2)温度带。①划分的主要指标: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3] 为主要指标。②划分:寒温带、中温带、[4] 、[5] 和热带五个温度带以及高原气候区。③各温度带的活动积温、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温度带 活动积温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寒温带 <1 600 ℃ 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等中温带 1 600~3 400 ℃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暖温带 3 400~4 500 ℃ [6] 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亚热带 4 500~8 000 ℃ 一年两熟到三熟 [7] 、油菜、甘薯、茶叶等热带 ≥8 000 ℃ [8] 水稻、热带作物等2.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区(1)降水的时空分布。项目 特点 变化规律空间 地区差异大,[9] 地区降水量较大,相对湿润,而越往10 ,降水量就越小,干旱程度也逐渐加重 由11 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 时间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12 季,5—9月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13 左右,东北、14 等地区的降水则更为集中 15 多,冬春少(2)干湿地区的划分。①划分的依据:与当地16 和17 有关。②四类干湿地区。干湿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湿润地区 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等 18半湿润地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等 19半干旱地区 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20干旱地区 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等 213.主要气候类型(1)成因: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22 和23 ,使得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此外,24 、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2)气候类型的分布。①东部地区: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25 气候和26 气候。②西北部:大多为27 气候。③青藏高原:28 气候。[构建空间地图]图1 中国温度带划分示意图图2 中国干湿地区划分示意图图3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图1,在横线上填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要素名称。 中国的温度带:①[1] 带;②[2] 带;③[3] 带;④[4] 带;⑤[5] 带;⑥[6] 区。 读图2,在横线上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要素名称。中国的干湿地区:A[7] 区;B[8] 区;C[9] 区;D10 区。 读图3,在横线上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A11 气候;B12 气候;C13 气候;D14 气候;E15 气候。[点拨重点难点]1.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典型分布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西北内陆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夏季高温多雨 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滇、粤、台三省南部和海南省高原山地气候 四季低温,有的地区甚至终年冰雪覆盖 青藏高原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分析(1)气温方面。①第一步:先看纬度位置。两地纬度差异较大(一南一北)→气温差异大→受纬度位置影响。②第二步:纬度相近,看地形。海拔高度差异大(一高一低)→气温差异大→受地形地势影响。(2)降水方面。①第一步:先看海陆位置。海陆位置差异大(距海远近)→降水差异大→受海陆位置影响。②第二步:海陆位置相近(都距海较近,或都距海较远),看地形。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随堂试题检测]知识点一 中国的气温和气温带 (2024年湖北黄石期末)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第1~3题。1.我国1月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的等温线是 ( )A.16 ℃等温线 B.8 ℃等温线 C.0 ℃等温线 D.-8 ℃等温线2.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 )A.自南向北升高,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B.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C.自南向北升高,南北气温差别不大 D.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差别不大3.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纬度位置 ②经度位置 ③冬季风 ④地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知识点二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区 [跨语文](2025年四川成都模拟)李白诗《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右图示意诗中描述地区自东向西的植被、牲畜变化。据此完成第4~5题。4.李白诗《关山月》中描述的地区,其自然环境最主要的特征是 ( )A.高寒 B.冷湿 C.干旱 D.湿热5.造成该地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逐渐减少 B.海拔逐渐升高C.热量逐渐减少 D.人类活动逐渐减少知识点三 主要气候类型 (2025年湖南邵阳月考)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下图为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第6~8题。6.下面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表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是 ( )A B C D7.对甲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C.全年高温,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D.全年低温,降水量季节变化小8.影响乙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夏季风【基础练】 [地理实践力](2025年陕西西安期末)我国名山众多,其中“五岳”名扬海内外。西安某研学团队分别赴“五岳”开展研学活动。下图为此次研学路线图。据此完成第1~2题。1.从华山到嵩山再到泰山,研学队员发现三地都位于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C.干旱区 D.半干旱区2.隆冬时节,从恒山飞抵衡山后,研学队员发现两地温差很大,主要原因有 ( )①两地纬度差异大,接收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 ②两地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远近不同,降温幅度有差异 ③两地降水差异大,南多北少 ④两地居民穿着服饰差异大,北厚南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传统文化](2025年陕西西安期末)“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一个重要节点,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到来。此时,我国冬天的势力范围已经达到鼎盛,扩张的余地十分有限。右图为某年冬至节气期间全国冰冻地图。据此完成第3~4题。3.该图反映出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为 ( )A.从北向南降低 B.东西温差大C.从西向东降低 D.南北温差大4.图中冷冻区和冷藏区分界线最接近我国的 ( )A.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1月0 ℃等温线C.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2024年福建泉州期末)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右图为海南岛地形及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第5~7题。5.海南岛北部濒临 ( )A.台湾海峡 B.琼州海峡C.巴士海峡 D.渤海海峡6.海南岛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A.自东向西降低 B.自北向南降低C.自西向东降低 D.自南向北降低7.海南岛中部等温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培优练】 (2025年四川达州中考)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下图为我国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第8~9题。8.冬季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9.北京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8月 D.10月10.(2024年广东深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黑脸琵鹭是一种候鸟,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在我国属于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繁殖地位于我国辽宁省,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长途跋涉迁徙到我国南部越冬。目前,由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和香港米埔湿地共同组成的深圳湾(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是黑脸琵鹭的全球第三大栖息地。黑脸琵鹭主要以小鱼、虾、蟹、昆虫等为食。图甲示意黑脸琵鹭的迁徙路线,图乙示意黑脸琵鹭繁殖地和越冬地气候特征。甲 乙(1)说出黑脸琵鹭迁徙中跨越的两个温度带。(2)描述黑脸琵鹭繁殖地和越冬地的气候特征。(3)简析深圳成为黑脸琵鹭越冬地的有利自然条件。第2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风”即夏季风。我国玉门关以西四周被群山环绕,分别从不同的方向阻挡了来自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导致玉门关以西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杨柳树无法生长。 1.能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比较冬、夏季风的特点。(区域认知) 2.学会分析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综合思维) 3.能够结合资料,理解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综合思维) 4.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地理实践力)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46~49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1]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比较项目 季风区 非季风区定义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分界线 [2] —阴山山脉—贺兰山—[3] 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区别 降水丰富 降水稀少3.季风的源地、风向及性质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源地 亚洲大陆内部 太平洋、印度洋风向 [4] [5]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4.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6] ,比北方[7] 。(2)旱涝灾害: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8] ”的局面。5.大陆性特征显著:表现出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9] 。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冬季气温明显10 ,夏季气温明显11 。[构建空间地图]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布图 读图,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地理要素。(1)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A.[1] —阴山山脉—B.[2] —巴颜喀拉山脉—C.[3] 山脉。(2)影响我国的季风。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风向 a.[4] 季风 b.[5] 季风 c.[6] 季风 d.[7] 季风发源地 [8] [9] 10 内部[点拨重点难点] 1.夏季风的进退过程 2.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随堂试题检测]知识点一 季风气候显著 (2025年湖南张家界期末)“南岭五,江淮六,两北七八,九回头”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我国东部地区雨带随夏季风推移的一般规律。如图为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图示反映我国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C.海洋性特征显著 D.夏季南北温差大2.正常年份,6月份雨带随夏季风推移至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传统文化](2024年陕西西安期末)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为我国六大茶类。下图为我国黑茶主要分布区域图。据此完成第3~5题。3.由图可知,黑茶产地主要分布在 ( )A.湿润区B.非季风区C.暖温带D.沿海地区4.安化黑茶分布于我国 ( )A.湖北省 B.湖南省C.江西省 D.陕西省5.老青茶分布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冬冷夏热,全年干旱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知识点二 季风气候的影响 (2025年山东临沂模拟)雨带是指有明显降雨的范围,是云和降水的集合结构。图甲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图乙为我国东部四个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第6~8题。甲 乙6.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 )A.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大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夏季南北温差加大 D.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7.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 )A.南涝北旱 B.全国皆涝C.北涝南旱 D.西涝东旱8.下列关于图中四个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四个城市均终年高温多雨 B.四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是雨热同期C.①城市气温年较差小 D.②城市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基础练】 (2025年河北廊坊模拟)下图为我国夏季风来源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①和②,其中①是 (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2.夏季风②主要来自 ( )A.大西洋 B.印度洋C.太平洋 D.北冰洋3.受夏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炎热干燥 D.温和多雨 (2025年河南南阳期末)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下图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以及四个城市年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第4~6题。4.我国冬、夏季风的差异有 ( )①夏季风温暖湿润 ②冬季风温暖湿润 ③夏季风以偏东风为主 ④冬季风以偏北风为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5.下列四个城市中,夏季多雨的是 ( )①玉门 ②北京 ③拉萨 ④武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造成北京和玉门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地理实践力](2025年甘肃定西模拟)五一假期,小丽一家从陕南出发,自驾前往贺兰山风景区旅游,途中游览了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小丽在登山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诗中描写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据此完成第7~8题。7.产生“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地势8.小丽游览的贺兰山是 (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培优练】 [跨学科](2025年广东惠州月考)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右图为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据此完成第9~11题。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学角度解释正确的有 ( )①“春风”指夏季风 ②“玉门关”位于季风区③“春风”指冬季风 ④“玉门关”位于非季风区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0.“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诗中描述的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11.拉萨的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成都低,其成因与下列诗词描述的景象成因不同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12.(2025年宁夏中卫期末)读我国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夏季风是来自 洋的 季风和来自 洋的 季风。(2)夏季风会带来丰沛的 ,但夏季风不稳定,易导致 灾害。(3)冬季,我国西北部和东北部易遭受冬季风的影响。请你从生产和生活的角度,说说冬季风产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 中国的气候 - 学生版.docx 2.2 中国的气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