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 / 6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本课内容 课标要求 本课围绕“民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阐明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阐述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的含义,解析民法基本原则,介绍人身权利法律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民法典所起到的更好保障人民权益的作用,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两框内容按照从总到分的结构,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在阐述民法、民事法律关系和民法基本原则等一般性内容的基础上,依据以人为本、人身权利优先的原则,重点介绍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的人身权利 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第一框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理清主干知识(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1.民法的调整对象(1)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______的规范。(2)调整对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______关系和______关系。|微|点|拨| 法人不同于自然人 自然人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但是,民法典为保护胎儿利益,规定了胎儿特殊的民事权利能力。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不是自然人,法人是相对自然人而言的,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法人依法产生、消亡。民法在相关规定中提到的“人”,除非特别指明仅指自然人,一般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组织。2.民事法律关系(1)含义: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______调整的人身关系和______关系。(2)三个要素①主体含义 民事主体是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____________、承担____________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类型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 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根据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______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____________能力和____________能力|微|点|拨|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主体需要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才能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资格,而不是实际的权利,它是民事主体获得民事权利的前提。自然人要想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还应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条件,所有的自然人都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不一定都有民事行为能力。|微|观|察| 小明7岁,他用妈妈的手机偷偷给一款游戏充了3 000元,小明的妈妈能够追回这笔钱吗?②客体含义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______特点 因具体的____________而有所不同举例 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____债权关系的客体是______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____________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____________③内容含义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______和承担的______关系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______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______的|微|点|拨| ①图示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②债权关系的客体为什么是行为债权关系的客体之所以是行为,是因为债权是请求权,债权人只能就自己的利益请求债务人为给付,如交付物、完成工作等,而不能对债务人的物或其他财产直接加以支配。|微|观|察| 2023年11月,李某与王某以书面合同的形式约定将李某名下的别墅以275万元的价格出售给王某。2024年3月,李某要求在原有房价的基础上涨50万元作为交易期间房价飞涨的补偿,王某不同意并要求李某履行合同,但李某未作理会,于是王某将李某诉至人民法院。本案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__________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__________和社会公德,强化______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3)民法强调____________、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1.民法基本原则设定的目的社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______。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______、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2.功能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____________和司法机关审理____________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3.主要内容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__________一律平等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______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____________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诚信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______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____________绿色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____________、保护生态环境|微|点|拨| 公平≠平等 民法上的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是没有领导、管理和服从关系的当事人,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平等原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公平原则强调任何民事主体都享受公平合理的对待,既不享有任何特权,也不履行任何不公平的义务。即时训练评价一、微点澄清判断(1)个体户张某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处罚不服,他可以通过民法来解决纠纷。( )(2)知识产权关系的内容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 )(3)老王向银行贷款人民币10万元,该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民币10万元。( )(4)民法的公平原则,就是民事主体应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5)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二、教材资源发掘1.(教材P3“相关链接”改编题)民法典被称为“民权保护之母”,也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法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②民法旨在调整自然人之间的人身关系③民法与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密切相关④人的一生要与所有民事法律规范打交道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教材P6“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孟某、江某夫妇决定为他们刚出生的女儿取名为“北燕南飞”,在为女儿申请办理户口登记时,却被当地公安机关以该姓名不符合办理户口登记条件为由拒绝办理。孟某、江某夫妇的申请之所以被拒绝,从民法基本原则的角度看,是因为他们( )A.没有遵循诚信原则 B.违背了自愿原则C.没有遵循公平原则 D.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3.(教材P5“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小林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皮包,里面装有票据和现金。小林准备第二天交给老师处理。当晚,电台播出一则寻物启事,失主声明,若有人归还拾到的皮包,愿以500元酬谢。小林心想,自己捡到的皮包可能就是这位失主的。当小林准备把皮包归还失主时,他的父母认为应当向失主收取500元,可他觉得,如果收钱就不是拾金不昧了。你如何看待小林的观点?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三、情境迁移应用4.王某在小区遛狗时,狗挣脱了绳索,将在小区玩耍的6岁女孩莉莉咬伤,莉莉的父母要求王某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并进行赔偿。此案例中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①主体—王某和莉莉 客体—狗 内容—莉莉的人身利益 ②主体—王某 客体—莉莉的安全 内容—莉莉的权利和义务 ③主体—莉莉 客体—莉莉的权利和义务 内容—莉莉的安全 ④主体—莉莉 客体—莉莉的安全 内容—王某的权利和义务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5.杜某极具绘画天赋,在10岁时受赠某品牌高档马克笔一套,在13岁时受赠某进口素描铅笔套装,在16周岁时开始做自由插画师,月收入2万元。后因绘画需要,购买了一个9 999元的电子绘画板,但是其母亲不同意购买如此昂贵的绘画板,二人发生激烈争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杜某购买电子绘画板的行为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②杜某在受赠马克笔和素描铅笔套装时,未满16周岁,故行为无效 ③杜某和母亲发生激烈争吵适用于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 ④杜某虽然未满18周岁,但收入应该由自己进行支配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立的“绿色原则”传承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理念,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原则的是( )①某钢铁公司在项目的立项过程中,需要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②某化工企业因环境污染致村民身体损害,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③王先生购买了新能源汽车,小区物业无条件支持其安装充电桩 ④某企业因工程需要,违法移栽古树造成其死亡,人民法院判令其承担修复和赔偿责任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第一框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理清主干知识 (一)1.(1)民法 (2)人身 财产 2.(1)民法 财产(2)①民事权利 民事义务 完全 民事权利 民事行为微观察提示: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以八周岁以下的孩子为游戏充值需要由家长实施。孩子自己充值的行为是无效的,小明妈妈可以要求游戏公司退款。②对象 民事法律关系 物 行为 智力成果 人身利益③权利 义务 对立 对等微观察提示: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本案中,李某与王某基于房屋买卖合同的生效而互为债权人和债务人。故本案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李某将房屋转让给王某的行为、王某将全部购房款275万元付给李某的行为。3.(1)法律 (2)传统美德 规则 (3)独立人格(二)1.冲突 权利 2.民事活动 民事案件3.法律地位 意思 合理 承诺 公序良俗 节约资源即时训练评价一、(1)提示:×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个体户张某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属于非平等主体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属于行政法调整的范畴。(2)提示:× 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3)提示:× 老王向银行贷款人民币10万元,这一民事法律关系属于债权关系,客体是贷款行为,不是人民币10万元。(4)提示:× 民法的自愿原则,就是民事主体应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5)提示:× 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二、1.选B 材料说明民法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民法与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密切相关,①③正确。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②错误。人的一生不一定要与所有民事法律规范打交道,④错误。2.选D 生活中通常给孩子取名的方法是孩子随父亲或母亲的姓,再加上名字,这是中国的取名风俗,案例中孟某、江某夫妇为他们刚出生的女儿取名为“北燕南飞”,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中的善良习俗,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3.解析:本题围绕着小林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皮包展开,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本题可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角度展开作答,依法行使权利与拾金不昧的道德要求并不矛盾。答案示例:小林认为拾得他人遗失物就应该不计报酬地返还,这说明他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果失主悬赏寻找遗失物,拾得人归还遗失物时,可以要求失主履行其承诺,也可以放弃报酬。依法行使权利与拾金不昧的道德要求并不矛盾,道德要求与法律规定在本案中是紧密结合的。三、4.选C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而不是狗,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既不是莉莉的人身利益,也不是莉莉的安全,①③说法错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王某、莉莉,客体是莉莉的安全,内容是王某和莉莉的权利和义务,②④说法正确。5.选B 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而杜某购买电子绘画板的行为有效,也能够对自己的收入进行自由支配,①④正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故杜某受赠马克笔和素描铅笔套装的行为具有法律效力,②错误。杜某和母亲发生争吵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③错误。故本题选B。6.选B 某化工企业因环境污染致村民身体损害,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②错误。小区物业要合规合理安装充电桩,个人不能随意安装充电桩,故“小区物业无条件支持其安装充电桩”的说法错误,③排除。“某钢铁公司在项目的立项过程中,需要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某企业因工程需要,违法移栽古树造成其死亡,人民法院判令其承担修复和赔偿责任”,这两种做法都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绿色原则,①④正确。故本题选B。(共67张PPT)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本课内容 课标要求 本课围绕“民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阐明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阐述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的含义,解析民法基本原则,介绍人身权利法律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民法典所起到的更好保障人民权益的作用,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两框内容按照从总到分的结构,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在阐述民法、民事法律关系和民法基本原则等一般性内容的基础上,依据以人为本、人身权利优先的原则,重点介绍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的人身权利 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框CONTENTS目录123理清主干知识即时训练评价框题跟踪检测理清主干知识(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1.民法的调整对象(1)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_____的规范。(2)调整对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______关系和______关系。民法人身财产微点拨法人不同于自然人自然人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但是,民法典为保护胎儿利益,规定了胎儿特殊的民事权利能力。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不是自然人,法人是相对自然人而言的,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法人依法产生、消亡。民法在相关规定中提到的“人”,除非特别指明仅指自然人,一般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组织。2.民事法律关系(1)含义: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_____调整的人身关系和_____关系。(2)三个要素①主体含义 民事主体是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_________、承担__________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类型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法财产民事权利民事义务自然人 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根据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______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人和非 法人组织 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____________能力和_________能力续表完全民事权利民事行为微点拨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民事主体需要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才能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资格,而不是实际的权利,它是民事主体获得民事权利的前提。自然人要想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还应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条件,所有的自然人都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不一定都有民事行为能力。微观察小明7岁,他用妈妈的手机偷偷给一款游戏充了3 000元,小明的妈妈能够追回这笔钱吗?提示: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以八周岁以下的孩子为游戏充值需要由家长实施。孩子自己充值的行为是无效的,小明妈妈可以要求游戏公司退款。②客体含义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_____特点 因具体的_____________而有所不同举例 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____债权关系的客体是_____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_________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_________对象民事法律关系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③内容含义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_____和承担的_____关系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_____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______的权利义务对立对等微点拨①图示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②债权关系的客体为什么是行为债权关系的客体之所以是行为,是因为债权是请求权,债权人只能就自己的利益请求债务人为给付,如交付物、完成工作等,而不能对债务人的物或其他财产直接加以支配。微观察2023年11月,李某与王某以书面合同的形式约定将李某名下的别墅以275万元的价格出售给王某。2024年3月,李某要求在原有房价的基础上涨50万元作为交易期间房价飞涨的补偿,王某不同意并要求李某履行合同,但李某未作理会,于是王某将李某诉至人民法院。本案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提示: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本案中,李某与王某基于房屋买卖合同的生效而互为债权人和债务人。故本案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李某将房屋转让给王某的行为、王某将全部购房款275万元付给李某的行为。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______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___________和社会公德,强化______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3)民法强调__________、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法律传统美德规则独立人格(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1.民法基本原则设定的目的社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______。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_______、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2.功能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___________和司法机关审理__________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冲突权利民事活动民事案件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__________一律平等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______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______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诚信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______守法和公序 良俗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__________绿色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_________、保护生态环境3.主要内容法律地位意思合理承诺公序良俗节约资源微点拨公平≠平等民法上的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是没有领导、管理和服从关系的当事人,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平等原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公平原则强调任何民事主体都享受公平合理的对待,既不享有任何特权,也不履行任何不公平的义务。即时训练评价一、微点澄清判断(1)个体户张某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处罚不服,他可以通过民法来解决纠纷。( )提示: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个体户张某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属于非平等主体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属于行政法调整的范畴。×(2)知识产权关系的内容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 )提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3)老王向银行贷款人民币10万元,该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民币10万元。( )提示:老王向银行贷款人民币10万元,这一民事法律关系属于债权关系,客体是贷款行为,不是人民币10万元。××(4)民法的公平原则,就是民事主体应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提示:民法的自愿原则,就是民事主体应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5)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提示: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教材资源发掘1.(教材P3“相关链接”改编题)民法典被称为“民权保护之母”,也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法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 ②民法旨在调整自然人之间的人身关系 ③民法与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密切相关 ④人的一生要与所有民事法律规范打交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材料说明民法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民法与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密切相关,①③正确。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②错误。人的一生不一定要与所有民事法律规范打交道,④错误。2.(教材P6“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孟某、江某夫妇决定为他们刚出生的女儿取名为“北燕南飞”,在为女儿申请办理户口登记时,却被当地公安机关以该姓名不符合办理户口登记条件为由拒绝办理。孟某、江某夫妇的申请之所以被拒绝,从民法基本原则的角度看,是因为他们( )A.没有遵循诚信原则 B.违背了自愿原则C.没有遵循公平原则 D.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解析:生活中通常给孩子取名的方法是孩子随父亲或母亲的姓,再加上名字,这是中国的取名风俗,案例中孟某、江某夫妇为他们刚出生的女儿取名为“北燕南飞”,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中的善良习俗,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3.(教材P5“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小林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皮包,里面装有票据和现金。小林准备第二天交给老师处理。当晚,电台播出一则寻物启事,失主声明,若有人归还拾到的皮包,愿以500元酬谢。小林心想,自己捡到的皮包可能就是这位失主的。当小林准备把皮包归还失主时,他的父母认为应当向失主收取500元,可他觉得,如果收钱就不是拾金不昧了。你如何看待小林的观点?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 理由。解析:本题围绕着小林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皮包展开,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本题可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角度展开作答,依法行使权利与拾金不昧的道德要求并不矛盾。答案示例:小林认为拾得他人遗失物就应该不计报酬地返还,这说明他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果失主悬赏寻找遗失物,拾得人归还遗失物时,可以要求失主履行其承诺,也可以放弃报酬。依法行使权利与拾金不昧的道德要求并不矛盾,道德要求与法律规定在本案中是紧密结合的。三、情境迁移应用4.王某在小区遛狗时,狗挣脱了绳索,将在小区玩耍的6岁女孩莉莉咬伤,莉莉的父母要求王某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并进行赔偿。此案例中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①主体—王某和莉莉 客体—狗 内容—莉莉的人身利益②主体—王某 客体—莉莉的安全 内容—莉莉的权利和义务③主体—莉莉 客体—莉莉的权利和义务 内容—莉莉的安全④主体—莉莉 客体—莉莉的安全 内容—王某的权利和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而不是狗,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既不是莉莉的人身利益,也不是莉莉的安全,①③说法错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王某、莉莉,客体是莉莉的安全,内容是王某和莉莉的权利和义务,②④说法正确。5.杜某极具绘画天赋,在10岁时受赠某品牌高档马克笔一套,在13岁时受赠某进口素描铅笔套装,在16周岁时开始做自由插画师,月收入2万元。后因绘画需要,购买了一个9 999元的电子绘画板,但是其母亲不同意购买如此昂贵的绘画板,二人发生激烈争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杜某购买电子绘画板的行为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②杜某在受赠马克笔和素描铅笔套装时,未满16周岁,故行为无效③杜某和母亲发生激烈争吵适用于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④杜某虽然未满18周岁,但收入应该由自己进行支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而杜某购买电子绘画板的行为有效,也能够对自己的收入进行自由支配,①④正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故杜某受赠马克笔和素描铅笔套装的行为具有法律效力,②错误。杜某和母亲发生争吵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③错误。故本题选B。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立的“绿色原则”传承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理念,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原则的是( )①某钢铁公司在项目的立项过程中,需要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②某化工企业因环境污染致村民身体损害,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③王先生购买了新能源汽车,小区物业无条件支持其安装充电桩④某企业因工程需要,违法移栽古树造成其死亡,人民法院判令其承担修复和赔偿责任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某化工企业因环境污染致村民身体损害,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②错误。小区物业要合规合理安装充电桩,个人不能随意安装充电桩,故“小区物业无条件支持其安装充电桩”的说法错误, ③排除。“某钢铁公司在项目的立项过程中,需要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某企业因工程需要,违法移栽古树造成其死亡,人民法院判令其承担修复和赔偿责任”,这两种做法都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绿色原则,①④正确。故本题选B。√框题跟踪检测NO.31234567891011121314一、选择题1.(2024·江苏徐州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案例中适用民法调整的是( )①徐某在自家阳台上搭建鸽舍,饲养、放飞信鸽扰民休息②李某在未设警示的维修路段受伤,与市政部门发生纠纷③孙某出版书籍获得稿费后,未向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④甲装修房屋,因未做好防水导致楼下乙的墙面损坏引起纠纷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67810111213解析:徐某饲养的信鸽扰民休息,侵害了相邻人的民事权益,适用民法调整,①符合题意。李某与市政部门发生的纠纷属于行政纠纷,适用行政法调整,不适用民法调整,②不符合题意。孙某与税务机关发生的税务纠纷,是行政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纠纷,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不适用民法调整,③不符合题意。甲与乙的纠纷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适用民法调整,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234514915678101112132.(2024·河南郑州期中)2023年6月,小李向小王借款50万元,购买了某小区商品房一套,并写下借据一张。8月,小李与小张签订装修合同,约定装修总价为20万元,小李先付一半,验收合格后支付余款。2024年1月,房屋装修通过验收,小李付清余款。据此判断( )①小李购买商品房的客体是行为 ②小李是权利人,小张是义 务人 ③小李向小王借款的客体是行为 ④50万元借款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4√1491567810111213解析:小李购买了某小区商品房一套,小李购买商品房的客体是房屋的买卖行为,故①正确。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则小李和小张都有权利和义务,故②错误。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小李向小王借款的客体是行为,故③正确。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小李有借款50万元的权利,也有还款的义务,小王有借款给小李50万元的义务,也有索要还款50万元的权利,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2341491567810111213序号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① 甲将自家汽车抵押给银行,取得贷款10万元 10万元② 乙冒名顶替同桌上大学 人身利益③ 丙一次性支付5万元获得陈某的某项专利两年的使用权 丙的支付行为④ 丁的电脑被好朋友不小心损坏 电脑2343.(2024·江苏宿迁期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某校高二同学围绕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进行探究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491567810111213解析: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甲将自家汽车抵押给银行,取得贷款10万元,这体现了债权关系,客体是行为,而不是物,①排除。乙冒名顶替同桌上大学,侵犯了同桌的姓名权,这体现了人身关系,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②正确。丙一次性支付5万元获得陈某的某项专利两年的使用权,这体现了知识产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不是支付行为,③排除。丁的电脑被好朋友不小心损坏,体现了所有权关系,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即电脑,④正确。故本题选B。23414915678101112132344.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下列对民事主体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是不一致的 ②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 ③民事行为能力不是所有自然人都具有的 ④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依法享有民事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91567810111213解析: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根据其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③④正确。法人依法登记设立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这两种能力同时发生,同时消亡,①错误。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和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和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②错误。23414915678101112135.某网络音乐直播平台主播向其粉丝索要“打赏”。13岁的中学生小S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将妈妈手机钱包中的5万元陆续转账给该主播。下列对此事认识正确的是( )A.网络主播公开向粉丝索要财物,构成诈骗罪B.家长疏于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只能承担损失C.小S与主播是自愿交易,愿打愿挨,无可厚非D.小S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家长可通过法律渠道追回钱款234√1491567810111213解析:网络直播平台主播向其粉丝索要“打赏”,不构成诈骗罪,A错误。因为小S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家长可通过法律渠道追回钱款,D正确,B、C错误。23414915678101112136.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其中自然人根据其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下列自然人与其民事行为能力对应正确的是( )①未成年人——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14周岁以上且有劳动收入的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④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4√1491567810111213解析: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①③错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②正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包括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④正确。23414915678101112137.我国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双方属于民事活动中的平等主体的是( )①公民甲与咬到自己的公民乙的猫②纳税人与征税的国家税务机关③公民丙与和其有劳动争议的某公司④某股份有限公司与抹黑该公司的公民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4√1491567810111213解析:猫不属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①错误。征税不属于民事活动,纳税人与征税的国家税务机关不属于民事活动中的平等主体,②错误。③④都是民事活动中法律地位平等的主体,符合题意。23414915678101112138.小林和家人开了一家餐馆,他们遵守法律规定使用清洁能源,拒绝使用地沟油,把垃圾交由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赢得了大家的点赞。大家点赞是因为小林一家遵循了(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C.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D.绿色原则解析:小林一家开餐馆遵守法律规定使用清洁能源,经营活动绿色环保,遵循了绿色原则,D符合题意。234√14915678101112139.(2024·浙江金华期中)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下列与“光盘行动”体现的民法基本原则一致的有( )①一分价钱,一分货 ②购买散装的物品③使用充电电池 ④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34√1491567810111213解析:民法基本原则中的绿色原则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光盘行动”体现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与绿色原则相契合。“购买散装的物品”体现了节约资源,“使用充电电池”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与绿色原则一致,②③入选。“一分价钱,一分货”体现了公平原则,“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体现了诚信原则,均与“光盘行动”体现的民法基本原则不一致,①④排除。故本题选B。234149156781011121310.“亲,晒图加五星好评,返现金五元哟!”网购中部分卖家在评论上做起文章,一方面利用“小恩小惠”诱导消费者给予好评,另一方面购买“水军”刷好评。这种行为( )①违背了诚信原则 ②保护了公民的财产权③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④是商家销售创新的手段,无可厚非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34√1491567810111213解析:网购中部分卖家在评论上做起文章,没有秉持诚信原则,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并不是商家销售创新的手段,①③正确,④错误。部分卖家的这种行为没有保护公民的财产权,②错误。234149156781011121311.甲一大早到菜市场买菜,路上遇到乙和丙在争吵,甲站在5米开外的地方看热闹。在乙和丙争吵过程中,人群发生拥挤,导致甲摔倒骨折。甲将乙和丙告上法庭,要求二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法庭经过审理判决乙和丙给甲一定的补偿。在本案中,法庭运用了民法中的哪项基本原则(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C.公平原则 D.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234√1491567810111213解析:材料指出甲是因为乙和丙发生争吵而被人群拥挤导致摔倒骨折的,因此乙和丙双方都有责任,法庭的判决运用了公平原则,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平等、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A、B、D不符合题意。234149156781011121312.老百姓的家务事是天大的事,房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审慎对待家事案件,将婚姻、抚养、赡养、继承等家事案件集中归属城关法庭统一审理,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以弥合亲情、消除对立为目标,努力解开当事人心结,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传递司法温度。该人民法院遵循了( )①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维护社会和谐,传递司法温度②绿色原则,家事案件统一审理,节约司法资源③效率优先原则,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④自愿和公平原则,坚持调解优先,以弥合亲情2341491567810111213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从材料中阐述的房县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来看,该人民法院遵循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维护社会和谐,传递司法温度,也遵循了自愿和公平原则,坚持调解优先,以弥合亲情,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绿色原则,绿色原则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相关,②不选。民法基本原则中没有效率优先原则,③错误。故本题选B。234√1491567810111213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莉为江南某电子厂的合同工,今年16周岁。某日,她在商店购买了项链和宝石戒指,价值3 000元。其间,小莉巧遇了自己的父亲,其父得知后认为她尚未成年,未经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额交易,要求商店退货,但小莉和商店均不愿意退货。小莉父亲要求商店退货是否符合法律规定?2341491567810111213解析:首先需要明确小莉父亲的理由——小莉尚未成年,未经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额交易,然后调动民事行为能力的知识,说明小莉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父的要求不符合法律规定。答案示例:小莉父亲要求商店退货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活动具有法律效力。小莉年满16周岁,作为江南某电子厂的合同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小莉父亲认为小莉尚未成年,未经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额交易的说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2341491567810111213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去年年初,钱先生接到某运营商客服电话,客服表示其可以免费办理20G流量升级包。在确认该升级包对当前套餐无影响后,钱先生随即同意办理。收到办理成功的短信后,钱先生才发现客服所谓的免费升级20G流量包其实是每月49元的收费套餐业务。目前,钱先生 并未使用5G手机且并不经常在该运营商5G覆盖区域活动,该业务对其毫无用处。钱先生遂提出退订该业务,但客服告知需要缴纳30元的违约金。2341491567810111213(1)从办理成功的业务看,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解析:运用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的知识,具体分析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答案示例:从办理成功的业务看,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钱先生和某运营商;客体是某运营商为钱先生提供每月49元的收费套餐业务和钱先生每月支付49元费用。2341491567810111213(2)分析本案中该运营商违背了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解析:要根据材料中运营商客服以免费办理为诱饵,欺骗客户订立不知情的收费业务,以及客户要求退订但被要求支付违约金等信息,运用民法基本原则的知识分析作答。答案示例: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该运营商以免费办理20G流量升级包为诱饵,欺骗消费者办理该业务且未告知该业务的详尽情况,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违背了民法典规定的公平、诚信原则。因该业务对钱先生毫无用处,钱先生提出退订该业务,但客服告知需要缴纳30元的违约金,属于强买强卖行为,违背了民法典规定的自愿原则。2341491 / 4框题跟踪检测(一)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一、选择题1.(2024·江苏徐州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案例中适用民法调整的是( )①徐某在自家阳台上搭建鸽舍,饲养、放飞信鸽扰民休息②李某在未设警示的维修路段受伤,与市政部门发生纠纷③孙某出版书籍获得稿费后,未向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④甲装修房屋,因未做好防水导致楼下乙的墙面损坏引起纠纷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④2.(2024·河南郑州期中)2023年6月,小李向小王借款50万元,购买了某小区商品房一套,并写下借据一张。8月,小李与小张签订装修合同,约定装修总价为20万元,小李先付一半,验收合格后支付余款。2024年1月,房屋装修通过验收,小李付清余款。据此判断( )①小李购买商品房的客体是行为 ②小李是权利人,小张是义务人 ③小李向小王借款的客体是行为 ④50万元借款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2024·江苏宿迁期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某校高二同学围绕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进行探究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① 甲将自家汽车抵押给银行,取得贷款10万元 10万元② 乙冒名顶替同桌上大学 人身利益③ 丙一次性支付5万元获得陈某的某项专利两年的使用权 丙的支付行为④ 丁的电脑被好朋友不小心损坏 电脑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4.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下列对民事主体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是不一致的 ②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 ③民事行为能力不是所有自然人都具有的 ④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依法享有民事权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5.某网络音乐直播平台主播向其粉丝索要“打赏”。13岁的中学生小S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将妈妈手机钱包中的5万元陆续转账给该主播。下列对此事认识正确的是( )A.网络主播公开向粉丝索要财物,构成诈骗罪B.家长疏于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只能承担损失C.小S与主播是自愿交易,愿打愿挨,无可厚非D.小S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家长可通过法律渠道追回钱款6.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其中自然人根据其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下列自然人与其民事行为能力对应正确的是( )①未成年人——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14周岁以上且有劳动收入的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④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7.我国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双方属于民事活动中的平等主体的是( )①公民甲与咬到自己的公民乙的猫②纳税人与征税的国家税务机关③公民丙与和其有劳动争议的某公司④某股份有限公司与抹黑该公司的公民丁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8.小林和家人开了一家餐馆,他们遵守法律规定使用清洁能源,拒绝使用地沟油,把垃圾交由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赢得了大家的点赞。大家点赞是因为小林一家遵循了(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C.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D.绿色原则9.(2024·浙江金华期中)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下列与“光盘行动”体现的民法基本原则一致的有( )①一分价钱,一分货 ②购买散装的物品 ③使用充电电池 ④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0.“亲,晒图加五星好评,返现金五元哟!”网购中部分卖家在评论上做起文章,一方面利用“小恩小惠”诱导消费者给予好评,另一方面购买“水军”刷好评。这种行为( )①违背了诚信原则 ②保护了公民的财产权③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④是商家销售创新的手段,无可厚非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1.甲一大早到菜市场买菜,路上遇到乙和丙在争吵,甲站在5米开外的地方看热闹。在乙和丙争吵过程中,人群发生拥挤,导致甲摔倒骨折。甲将乙和丙告上法庭,要求二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法庭经过审理判决乙和丙给甲一定的补偿。在本案中,法庭运用了民法中的哪项基本原则(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C.公平原则 D.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12.老百姓的家务事是天大的事,房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审慎对待家事案件,将婚姻、抚养、赡养、继承等家事案件集中归属城关法庭统一审理,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以弥合亲情、消除对立为目标,努力解开当事人心结,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传递司法温度。该人民法院遵循了( )①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维护社会和谐,传递司法温度 ②绿色原则,家事案件统一审理,节约司法资源 ③效率优先原则,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④自愿和公平原则,坚持调解优先,以弥合亲情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莉为江南某电子厂的合同工,今年16周岁。某日,她在商店购买了项链和宝石戒指,价值3 000元。其间,小莉巧遇了自己的父亲,其父得知后认为她尚未成年,未经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额交易,要求商店退货,但小莉和商店均不愿意退货。小莉父亲要求商店退货是否符合法律规定?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去年年初,钱先生接到某运营商客服电话,客服表示其可以免费办理20G流量升级包。在确认该升级包对当前套餐无影响后,钱先生随即同意办理。收到办理成功的短信后,钱先生才发现客服所谓的免费升级20G流量包其实是每月49元的收费套餐业务。目前,钱先生并未使用5G手机且并不经常在该运营商5G覆盖区域活动,该业务对其毫无用处。钱先生遂提出退订该业务,但客服告知需要缴纳30元的违约金。(1)从办理成功的业务看,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2)分析本案中该运营商违背了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框题跟踪检测(一)1.选B 徐某饲养的信鸽扰民休息,侵害了相邻人的民事权益,适用民法调整,①符合题意。李某与市政部门发生的纠纷属于行政纠纷,适用行政法调整,不适用民法调整,②不符合题意。孙某与税务机关发生的税务纠纷,是行政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纠纷,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不适用民法调整,③不符合题意。甲与乙的纠纷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适用民法调整,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选B 小李购买了某小区商品房一套,小李购买商品房的客体是房屋的买卖行为,故①正确。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则小李和小张都有权利和义务,故②错误。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小李向小王借款的客体是行为,故③正确。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小李有借款50万元的权利,也有还款的义务,小王有借款给小李50万元的义务,也有索要还款50万元的权利,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3.选B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甲将自家汽车抵押给银行,取得贷款10万元,这体现了债权关系,客体是行为,而不是物,①排除。乙冒名顶替同桌上大学,侵犯了同桌的姓名权,这体现了人身关系,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②正确。丙一次性支付5万元获得陈某的某项专利两年的使用权,这体现了知识产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不是支付行为,③排除。丁的电脑被好朋友不小心损坏,体现了所有权关系,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即电脑,④正确。故本题选B。4.选D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根据其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③④正确。法人依法登记设立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这两种能力同时发生,同时消亡,①错误。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和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和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②错误。5.选D 网络直播平台主播向其粉丝索要“打赏”,不构成诈骗罪,A错误。因为小S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家长可通过法律渠道追回钱款,D正确,B、C错误。6.选C 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①③错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②正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包括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④正确。7.选D 猫不属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①错误。征税不属于民事活动,纳税人与征税的国家税务机关不属于民事活动中的平等主体,②错误。③④都是民事活动中法律地位平等的主体,符合题意。8.选D 小林一家开餐馆遵守法律规定使用清洁能源,经营活动绿色环保,遵循了绿色原则,D符合题意。9.选B 民法基本原则中的绿色原则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光盘行动”体现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与绿色原则相契合。“购买散装的物品”体现了节约资源,“使用充电电池”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与绿色原则一致,②③入选。“一分价钱,一分货”体现了公平原则,“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体现了诚信原则,均与“光盘行动”体现的民法基本原则不一致,①④排除。故本题选B。10.选C 网购中部分卖家在评论上做起文章,没有秉持诚信原则,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并不是商家销售创新的手段,①③正确,④错误。部分卖家的这种行为没有保护公民的财产权,②错误。11.选C 材料指出甲是因为乙和丙发生争吵而被人群拥挤导致摔倒骨折的,因此乙和丙双方都有责任,法庭的判决运用了公平原则,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平等、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A、B、D不符合题意。12.选B 从材料中阐述的房县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来看,该人民法院遵循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维护社会和谐,传递司法温度,也遵循了自愿和公平原则,坚持调解优先,以弥合亲情,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绿色原则,绿色原则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相关,②不选。民法基本原则中没有效率优先原则,③错误。故本题选B。13.解析:首先需要明确小莉父亲的理由——小莉尚未成年,未经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额交易,然后调动民事行为能力的知识,说明小莉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父的要求不符合法律规定。答案示例:小莉父亲要求商店退货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活动具有法律效力。小莉年满16周岁,作为江南某电子厂的合同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小莉父亲认为小莉尚未成年,未经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额交易的说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14.解析:第(1)问,运用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的知识,具体分析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第(2)问,要根据材料中运营商客服以免费办理为诱饵,欺骗客户订立不知情的收费业务,以及客户要求退订但被要求支付违约金等信息,运用民法基本原则的知识分析作答。答案示例:(1)从办理成功的业务看,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钱先生和某运营商;客体是某运营商为钱先生提供每月49元的收费套餐业务和钱先生每月支付49元费用。(2)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该运营商以免费办理20G流量升级包为诱饵,欺骗消费者办理该业务且未告知该业务的详尽情况,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违背了民法典规定的公平、诚信原则。因该业务对钱先生毫无用处,钱先生提出退订该业务,但客服告知需要缴纳30元的违约金,属于强买强卖行为,违背了民法典规定的自愿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框题跟踪检测(一)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doc 第一课 第一框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doc 第一课 第一框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