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 6第二框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理清主干知识(一)民事权利有限制1.正确行使民事权利(1)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________实施某一行为的________。(2)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______,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____________、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2.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的界限(1)对人身权的限制(举例):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________,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但是,借机以________、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2)对知识产权的限制①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合理使用 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______,也不必支付________,这就是作品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 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__________,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________,这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②共同要求: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______和作品______。|微|点|拨| 作品的合理使用的范畴 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③为报道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④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1.相邻关系实质 是对________权利的限制或延伸类型 包括相邻用水、排水,相邻______,相邻不动产利用与管线安设,相邻通风、采光、日照,相邻有害物质排放,等等2.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原因 ①邻里之间如果在排水、通行、通风、采光、观景等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侵权纠纷。②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处理 ①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__________、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____________|微|点|拨| 相邻权纠纷中当事人都是邻居,甚至有些还是亲戚,在生产生活中朝夕相处,本着和平友好相处的态度互相退让、协商一致,是最佳的解决方式。一般情况下,发生居民间的相邻权纠纷,可以通过自主协商,或者找如物业公司、居委会、片区民警等的第三方介入调解,解决矛盾。释解核心要点[议题材料]材料一:常某创作了一篇长达30万字的小说《风往北吹》,并在“白金书屋中文网站”发表,署名“快乐的鱼”,但未注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2022年4月19日至5月12日,A报社未经常某许可,将《风往北吹》删节、修改成5万字,分24期在报纸上进行了连载。2022年8月12日,常某将A报社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A报社停止侵害,并赔偿经济损失。庭审中,A报社辩称,报社编辑是从“白金书屋中文网站”上下载的《风往北吹》,该网站并未注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等字样,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报社有权进行连载。材料二:王某和张某毗邻而居,二人因琐事多次争吵,关系交恶。王某为泄愤,故意将空调外机移装到正对着张某卧室窗户的墙上。为此,二人产生争议:张某:空调的噪声和热浪导致我无法开窗通风透气。王某:我是安装在自家的外墙上,又没有侵犯你的地盘,嫌吵你可以关窗。[问题探究]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评析A报社的观点。2.你如何评价王某处理相邻关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认知生成1.区分法定许可制度与合理使用制度(1)限制的权利范围不同:法定许可制度依法承认和保护作者或著作权人对其作品的财产权,其限制的对象仅仅是作者人身的、精神上的权利,即不需要征得作者同意或者许可,便可使用其作品,而合理使用制度,不仅限制了作者的人身权利,也限制了作者的财产权益,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2)使用的目的不同:法定许可制度下使用人的使用目的是营利,使用人随时可以使用他人作品,并且在使用的数量和次数上无任何限制。而合理使用制度下的使用人使用目的具有非商业性,凡是以营利或者商业性目的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均不构成合理使用。(3)法定许可制度往往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在法定许可条件下的使用行为,除了使用者与原作者之间的关系外,往往还涉及与邻接权人,如表演者、演唱者、演奏者等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定许可制度比合理使用制度的法律关系要复杂得多。2.相邻关系的具体类型邻地利用关系 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为了行使自己的不动产权利而必须利用其相邻之不动产权利人的不动产,则相邻之不动产权利人不得基于其所有权或使用权而予以禁止,但利用人必须选择给对方造成最小损失的方式并给对方以补偿用水和排水关系 上流土地之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不得自行改变水流的方向,也不得擅自堵截自然水流或者以其他方式使得水流干涸,从而确保下游土地权利人能够依照习惯用水方式获得相应之水流的利用。自然流至之水,低地所有人不得妨阻。因低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对于自然流至之水,有义务进行承受,而高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则有自然排水权。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进行人工排水,原则上无使用邻地的权利。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不得设置屋檐或其他工作物,使雨水直注于相邻之不动产妨害妨免关系 不动产所有人在行使自己之不动产权利时不得给相邻之不动产权利人造成不应由其忍受的妨害越界关系 土地所有人在自己土地上建造建筑物,越过边界而占了相邻土地,相邻之土地所有人不得要求其拆除,即不得行使其妨害排除请求权,但是可以要求其赔偿或者以合理的价格购买该占用部分的土地。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自己土地上种植树木等其根系或者枝叶越界进入相邻之土地内,该相邻土地之权利人有权请求其铲除即时训练评价一、微点澄清判断(1)某报现场报道了A公司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新闻后,A公司声誉大损,A公司可告该报侵害其名誉。( )(2)某摘编类报纸可以根据作品的法定许可规定,摘编已公开出版的报刊上的文章,注明作者和出处,并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3)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有利于保护相邻人的权益,稳定社会秩序。( )(4)相邻关系是对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 )(5)甲与乙素来不和,甲故意在自家屋后宅基地上栽种一排高大树木,影响了乙采光,因树栽在甲家的宅基地上,乙对此无可奈何。( )二、教材资源发掘1.(教材P35“探究与分享”改编题)云某在林某开设的网店内购买了一条某品牌皮裤,试穿后发现上身效果不好,就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予差评。之后,双方为差评事宜产生了争议。林某起诉称云某的差评侵害了其商誉,多笔订单因此取消,要求云某撤销差评,公开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云某则认为自己有如实评价的权利。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云某给予所购皮裤差评及相关评论内容并没有构成侵权B.云某发布的相关评论内容,属于商业诋毁行为C.云某网购后的评论导致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产生不对称D.云某作出的评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侵害了林某的名誉权2.(教材P36“探究与分享”改编题)某校学生在学习“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时,对以下行为进行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在作业中引用了司马迁《史记》中的一大段话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一篇某当代作家的散文 从网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 从同学那里拷贝一份应用软件,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①作品已超出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保护期,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未侵犯著 作权 ②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不构成侵犯著作权 ③中的行为如果是在正规网站上下载且用于自用,则构成侵犯知识产权 ④属于作品的不合理使用,拷贝同学的应用软件,安装在自己的电脑上属于侵犯商标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教材P38“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徐某在住宅楼三层的自家阳台上搭建了鸽舍,饲养、放飞信鸽。鸽粪给楼下住户造成严重污染,放飞的信鸽也影响邻居休息。因此,几户邻居与徐某发生纠纷。本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纠纷符合相邻关系的处理规则 ②徐某作为动物饲养人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③徐某饲养动物干扰他人生活,适用过错推定侵权责任原则 ④徐某行使民事权利超过正当界限,受害人可以提起上诉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三、情境迁移应用4.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但是,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下列行为中,已明显超过正当界限的是( )A.某电视节目根据调查证据公开批评生产销售伪劣婴幼儿食品的厂商B.电视节目主持人公开敦促某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的厂商主动承担责任C.消费者对在某网站购买的商品不满,于是留言评论该商品为“三无”产品D.消费者在某网站购买商品后,在商品详情页面如实反馈使用不佳的感受5.2023年4月,巴南区举办了历史学科教学素养大赛,甲老师计划上一节公开课,从网上多人的文章中截取部分素材,设置若干教学问题,印发40份供学生和听课老师使用。甲老师的这一做法( )①应注明作者和作品出处,不需要支付费用②不必经著作权人同意,属于合理使用③应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属于法定许可使用④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是一种侵权行为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6.某村丁某盖新楼房,由于楼房结构问题,楼顶檐口比邻居钱某家檐口稍高一些。受风俗习惯影响,钱某阻止丁某继续施工。然而楼房除楼顶房檐外已基本盖好,两家为此产生纠纷。经多方调解,最终充分尊重了两家人的诉求,依据相关法律妥善解决了纠纷。此案例告诉我们( )①相邻关系的处理方式应以尊重当地习惯为先 ②相邻关系是对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 ③处理好相邻关系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④应当按照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等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第二框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理清主干知识 (一)1.(1)意愿 自由 (2)界限 国家利益 2.(1)评论 诽谤(2)①同意 使用费 不许使用 使用费 ②作者 出处(二)1.不动产 通行 2.团结互助 当地习惯 释解核心要点1.提示:A报社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①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报刊转载其他报刊已经刊登的作品,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但是,A报社转载的是他人在网站上发表的小说,该行为不是作品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形。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常某对《风往北吹》作品享有著作权,A报社未经常某许可对常某的作品《风往北吹》擅自删节、修改,侵犯了常某的著作权。2.提示:①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王某将空调外机移装到正对着张某卧室窗户的墙上的行为超过了正当界限,损害了张某的合法权益。②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王某的行为方便了自己,但没有照顾张某的利益。③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王某的行为给相邻方造成妨碍,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侵权责任。即时训练评价一、(1)提示:× 某报现场报道了A公司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新闻,情况属实,不构成名誉权侵权。(2)提示:× 并非所有作品都可以按法定许可来使用。作品在报刊刊登后,除非著作权人事先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要注明作者和出处,并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3)提示:× 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4)提示:× 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5)提示:× 甲故意栽种高大树木,影响了乙采光,侵犯了乙的相邻权,乙有权要求甲停止侵害、排除妨碍。二、1.选A 材料中云某是根据自身感受进行的评价,并未使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没有对林某构成名誉权的侵害,不属于商业诋毁行为,云某作为买家有权在收到货品后凭借自己的体验感受选择是否给予差评,A正确,B、D错误。买家网购后的评论使买卖双方之间能构建一个信息对称的平台,C错误。2.选A ①中的作品已超出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保护期,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未侵犯著作权,正确。②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不构成侵犯著作权,正确。③中的行为如果是在正规网站上下载且用于自用,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错误。④如果只是用于学习和研究,未用于商业目的,则不属于侵犯著作权或商标权,错误。3.选A 本案中的纠纷符合相邻关系的处理规则,①入选。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②入选,③不选。徐某行使民事权利超过正当界限,受害人可以提起诉讼,而不是上诉,④不选。三、4.选C 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例如,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A、B、D三项中的行为并没有明显超过正当界限,不符合设问要求。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因对商品不满,擅自评论该商品为“三无”产品,构成了对对方的诋毁,超过了维护权利的正当界限,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5.选A 为教学研究使用,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需要支付使用费,也不需要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但应注明作者和作品出处,①②正确,③④错误。6.选D 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①排除。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②排除。材料中“经多方调解,最终充分尊重了两家人的诉求,依据相关法律妥善解决了纠纷”,说明处理好相邻关系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按照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等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共75张PPT)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第二框CONTENTS目录1234理清主干知识释解核心要点框题跟踪检测即时训练评价理清主干知识(一)民事权利有限制1.正确行使民事权利(1)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______实施某一行为的_______。(2)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________,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_________、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意愿自由界限国家利益(1)对人身权的限制(举例):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_______,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但是,借机以_______、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评论诽谤(2)对知识产权的限制①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合理 使用 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_______,也不必支付_________,这就是作品的合理使用法定 许可 使用 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_________,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________,这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同意使用费不许使用使用费②共同要求: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______和作品_______。作者出处微点拨作品的合理使用的范畴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③为报道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④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1.相邻关系实质 是对________权利的限制或延伸类型 包括相邻用水、排水,相邻______,相邻不动产利用与管线安设,相邻通风、采光、日照,相邻有害物质排放,等等不动产通行2.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原因 ①邻里之间如果在排水、通行、通风、采光、观景等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侵权纠纷。②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处理 ①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_________、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__________团结互助当地习惯微点拨相邻权纠纷中当事人都是邻居,甚至有些还是亲戚,在生产生活中朝夕相处,本着和平友好相处的态度互相退让、协商一致,是最佳的解决方式。一般情况下,发生居民间的相邻权纠纷,可以通过自主协商,或者找如物业公司、居委会、片区民警等的第三方介入调解,解决矛盾。释解核心要点[议题材料]材料一:常某创作了一篇长达30万字的小说《风往北吹》,并在“白金书屋中文网站”发表,署名“快乐的鱼”,但未注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2022年4月19日至5月12日,A报社未经常某许可,将《风往北吹》删节、修改成5万字,分24期在报纸上进行了连载。2022年8月12日,常某将A报社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A报社停止侵害,并赔偿经济损失。庭审中,A报社辩称,报社编辑是从“白金书屋中文网站”上下载的《风往北吹》,该网站并未注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等字样,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报社有权进行连载。材料二:王某和张某毗邻而居,二人因琐事多次争吵,关系交恶。王某为泄愤,故意将空调外机移装到正对着张某卧室窗户的墙上。为此,二人产生争议:张某:空调的噪声和热浪导致我无法开窗通风透气。王某:我是安装在自家的外墙上,又没有侵犯你的地盘,嫌吵你可以关窗。[问题探究]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评析A报社的 观点。提示:A报社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①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报刊转载其他报刊已经刊登的作品,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但是,A报社转载的是他人在网站上发表的小说,该行为不是作品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形。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常某对《风往北吹》作品享有著作权,A报社未经常某许可对常某的作品《风往北吹》擅自删节、修改,侵犯了常某的著作权。2.你如何评价王某处理相邻关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提示:①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王某将空调外机移装到正对着张某卧室窗户的墙上的行为超过了正当界限,损害了张某的合法权益。②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王某的行为方便了自己,但没有照顾张某的利益。③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王某的行为给相邻方造成妨碍,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侵权责任。认知生成1.区分法定许可制度与合理使用制度(1)限制的权利范围不同:法定许可制度依法承认和保护作者或著作权人对其作品的财产权,其限制的对象仅仅是作者人身的、精神上的权利,即不需要征得作者同意或者许可,便可使用其作品,而合理使用制度,不仅限制了作者的人身权利,也限制了作者的财产权益,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2)使用的目的不同:法定许可制度下使用人的使用目的是营利,使用人随时可以使用他人作品,并且在使用的数量和次数上无任何限制。而合理使用制度下的使用人使用目的具有非商业性,凡是以营利或者商业性目的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均不构成合理使用。(3)法定许可制度往往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在法定许可条件下的使用行为,除了使用者与原作者之间的关系外,往往还涉及与邻接权人,如表演者、演唱者、演奏者等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定许可制度比合理使用制度的法律关系要复杂得多。2.相邻关系的具体类型邻地 利用 关系 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为了行使自己的不动产权利而必须利用其相邻之不动产权利人的不动产,则相邻之不动产权利人不得基于其所有权或使用权而予以禁止,但利用人必须选择给对方造成最小损失的方式并给对方以补偿续表用水 和 排水 关系 上流土地之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不得自行改变水流的方向,也不得擅自堵截自然水流或者以其他方式使得水流干涸,从而确保下游土地权利人能够依照习惯用水方式获得相应之水流的利用。自然流至之水,低地所有人不得妨阻。因低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对于自然流至之水,有义务进行承受,而高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则有自然排水权。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进行人工排水,原则上无使用邻地的权利。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不得设置屋檐或其他工作物,使雨水直注于相邻之不动产续表妨害 妨免 关系 不动产所有人在行使自己之不动产权利时不得给相邻之不动产权利人造成不应由其忍受的妨害越界 关系 土地所有人在自己土地上建造建筑物,越过边界而占了相邻土地,相邻之土地所有人不得要求其拆除,即不得行使其妨害排除请求权,但是可以要求其赔偿或者以合理的价格购买该占用部分的土地。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自己土地上种植树木等其根系或者枝叶越界进入相邻之土地内,该相邻土地之权利人有权请求其铲除即时训练评价一、微点澄清判断(1)某报现场报道了A公司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新闻后,A公司声誉大损,A公司可告该报侵害其名誉。( )提示:某报现场报道了A公司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新闻,情况属实,不构成名誉权侵权。×(2)某摘编类报纸可以根据作品的法定许可规定,摘编已公开出版的报刊上的文章,注明作者和出处,并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提示:并非所有作品都可以按法定许可来使用。作品在报刊刊登后,除非著作权人事先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要注明作者和出处,并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3)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有利于保护相邻人的权益,稳定社会秩序。( )提示: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4)相邻关系是对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 )提示: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5)甲与乙素来不和,甲故意在自家屋后宅基地上栽种一排高大树木,影响了乙采光,因树栽在甲家的宅基地上,乙对此无可奈何。( )提示:甲故意栽种高大树木,影响了乙采光,侵犯了乙的相邻权,乙有权要求甲停止侵害、排除妨碍。×二、教材资源发掘1.(教材P35“探究与分享”改编题)云某在林某开设的网店内购买了一条某品牌皮裤,试穿后发现上身效果不好,就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予差评。之后,双方为差评事宜产生了争议。林某起诉称云某的差评侵害了其商誉,多笔订单因此取消,要求云某撤销差评,公开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云某则认为自己有如实评价的权利。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云某给予所购皮裤差评及相关评论内容并没有构成侵权B.云某发布的相关评论内容,属于商业诋毁行为C.云某网购后的评论导致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产生不对称D.云某作出的评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侵害了林某的名誉权√解析:材料中云某是根据自身感受进行的评价,并未使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没有对林某构成名誉权的侵害,不属于商业诋毁行为,云某作为买家有权在收到货品后凭借自己的体验感受选择是否给予差评,A正确,B、D错误。买家网购后的评论使买卖双方之间能构建一个信息对称的平台,C错误。2.(教材P36“探究与分享”改编题)某校学生在学习“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时,对以下行为进行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在作业中引用了司马迁《史记》中的一大段话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一篇某当代作家的散文 从网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 从同学那里拷贝一份应用软件,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①作品已超出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保护期,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未侵犯著作权 ②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不构成侵犯著作权 ③中的行为如果是在正规网站上下载且用于自用,则构成侵犯知识产权 ④属于作品的不合理使用,拷贝同学的应用软件,安装在自己的电脑上属于侵犯商标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中的作品已超出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保护期,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未侵犯著作权,正确。②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不构成侵犯著作权,正确。③中的行为如果是在正规网站上下载且用于自用,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错误。④如果只是用于学习和研究,未用于商业目的,则不属于侵犯著作权或商标权,错误。3.(教材P38“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徐某在住宅楼三层的自家阳台上搭建了鸽舍,饲养、放飞信鸽。鸽粪给楼下住户造成严重污染,放飞的信鸽也影响邻居休息。因此,几户邻居与徐某发生纠纷。本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纠纷符合相邻关系的处理规则 ②徐某作为动物饲养人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③徐某饲养动物干扰他人生活,适用过错推定侵权责任原则 ④徐某行使民事权利超过正当界限,受害人可以提起上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本案中的纠纷符合相邻关系的处理规则,①入选。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②入选,③不选。徐某行使民事权利超过正当界限,受害人可以提起诉讼,而不是上诉,④不选。三、情境迁移应用4.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但是,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下列行为中,已明显超过正当界限的是( )A.某电视节目根据调查证据公开批评生产销售伪劣婴幼儿食品的厂商B.电视节目主持人公开敦促某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的厂商主动承担责任C.消费者对在某网站购买的商品不满,于是留言评论该商品为“三无”产品D.消费者在某网站购买商品后,在商品详情页面如实反馈使用不佳的感受√解析: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例如,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A、B、D三项中的行为并没有明显超过正当界限,不符合设问要求。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因对商品不满,擅自评论该商品为“三无”产品,构成了对对方的诋毁,超过了维护权利的正当界限,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5.2023年4月,巴南区举办了历史学科教学素养大赛,甲老师计划上一节公开课,从网上多人的文章中截取部分素材,设置若干教学问题,印发40份供学生和听课老师使用。甲老师的这一做法( )①应注明作者和作品出处,不需要支付费用 ②不必经著作权人同意,属于合理使用 ③应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属于法定许可使用④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是一种侵权行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为教学研究使用,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需要支付使用费,也不需要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但应注明作者和作品出处,①②正确,③④错误。6.某村丁某盖新楼房,由于楼房结构问题,楼顶檐口比邻居钱某家檐口稍高一些。受风俗习惯影响,钱某阻止丁某继续施工。然而楼房除楼顶房檐外已基本盖好,两家为此产生纠纷。经多方调解,最终充分尊重了两家人的诉求,依据相关法律妥善解决了纠纷。此案例告诉我们( )①相邻关系的处理方式应以尊重当地习惯为先 ②相邻关系是 对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 ③处理好相邻关系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④应当按照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等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①排除。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②排除。材料中“经多方调解,最终充分尊重了两家人的诉求,依据相关法律妥善解决了纠纷”,说明处理好相邻关系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按照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等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框题跟踪检测1234567891011一、选择题1.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法律对于人身权作出一定的限制。下列行为中属于侵害公民权利的是( )A.消费者对销售者的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B.新闻单位对经营者的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C.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主要内容失实D.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67891011解析: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主要内容失实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C符合题意。消费者对销售者的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是维护自身作为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新闻单位对经营者的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是行使监督权的表现;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是维护自身作为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均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234515678910112.于某从事自媒体和电商直播,拥有3 000余万粉丝。2023年5月至8月,测评博主江某未购买、体验于某所售的商品,却在测评视频中发表测评言论,声称“大网红卖货为什么如此没有底线?”“你知道这种东西害了多少人吗?”,视频中还包含了于某的肖像以及一些侮辱性语言。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江某维护公共利益实施舆论监督,不承担民事责任 ②江某发布的视频侵犯了于某的名誉权和肖像权 ③江某对于某构成了侵权,应注意权利行使的界限 ④江某对公开视频进行即时评价,不存在主观恶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4√1567891011解析:本案中江某未购买、体验于某所售的商品,却在测评视频中发表测评言论,视频中还包含了于某的肖像以及一些侮辱性语言,侵犯了于某的名誉权和肖像权,需要承担民事责任,①不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本案中江某的评价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存在主观恶意,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3415678910113.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某高中学生在学习“尊重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时,对以下素材展开讨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234① 某中学生在作业中引用了他人文章的一大段话② 某熟食店独立研发的新配方与某百年老店味道相似③ 甲完成智能插座的发明,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一年后,乙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④ 一布鞋店老板申请注册商标“北京”1567891011①中是作品的合理使用,在作业中引用不构成侵权②中该成果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侵犯了百年老店的商标权③中乙不能实施该发明,会对甲的发明构成侵权④中该商标违反了法律规定,在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无法注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4√1567891011解析:某中学生在作业中引用了他人文章的一大段话,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①的分析正确。新配方是该熟食店独立研发的,虽然与某百年老店味道相似,但并不构成侵犯商标权,②的分析错误。甲完成智能插座的发明,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则只要该发明保密得当,就可以一直受到保护,但是,一旦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则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侵权,③的分析错误。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一般不得作为商标,布鞋店老板申请注册商标“北京”,在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注册时不能通过,④的分析正确。故本题选B。23415678910112344.李先生利用某软件,通过输入提示词的方式生成了一幅AI图片,随后将图片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并注明“AI绘画”等标签。之后,刘女士去除这张图片的署名水印,将其用作自己诗文的配图,并在网上发布。为此,李先生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一案例中( )1567891011①刘女士未经许可使用图片,侵害了李先生享有的信息网络传 播权 ②刘女士发布的主要是原创诗文,涉案图片仅为背景,故不存在侵权 ③该图片由AI软件自动生成,不属于人类的智力成果,不受法律保护 ④刘女士去除图片中的水印,该行为侵害了原告的署名权,应承担侵权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4√1567891011解析:涉案图片的著作权属于李先生,刘女士未经许可,将其用作自己诗文的配图,并在网上发布,侵害了李先生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①正确,②排除。该图片由AI软件自动生成,但在图片生成过程中,李先生投入了智力劳动,故该图片属于人类的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③不选。李先生对涉案图片享有著作权,刘女士未经许可去除图片中的署名水印,该行为侵害了原告的署名权,应承担侵权责任,④正确。故本题选B。23415678910115.李先生理性平和地劝解同栋楼的王老不要在小区电梯里抽烟,双方没有肢体接触,王老因情绪激动引发相关疾病离世。王老的家属张女士将李先生诉至当地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李先生补偿其家属张女士10 000元,驳回其他诉讼请求,张女士不服,提出上诉,二审判决李先生无过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驳回张女士的诉讼请求。二审判决的理由可能是( )2341567891011①王老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生命权被剥夺②李先生的劝阻行为合法、正当,符合公序良俗③李先生的劝阻行为与王老的离世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④根据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推定李先生的劝阻行为不担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4√1567891011解析:案例中二审判决李先生无过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①不符合题意。本案适用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即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尽管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致王老死亡即生命权丧失,但李先生的劝阻行为未超出必要限度,行为合法、正当,符合公序良俗,与王老的离世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②③符合题意。本案适用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而不是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④不选。故本题选C。23415678910116.某小区业主李某、谭某两户上下毗邻。2024年6月,谭某在两户之间的外墙面违规加装了遮雨棚。李某以下雨天遮雨棚的雨滴声影响其睡眠为由,多次向物业公司反映,要求谭某道歉并拆除遮雨棚。下列对这一纠纷分析正确的是( )①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②相邻关系是对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 ③谭某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④谭某安装的遮雨棚给李某带来困扰,应承担侵权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4√1567891011解析:谭某在两户之间的外墙面违规加装了遮雨棚,致使下雨天遮雨棚的雨滴声影响了李某的睡眠,李某多次向物业公司反映,要求谭某道歉并拆除遮雨棚,由此可见,谭某安装的遮雨棚给李某带来困扰,应承担侵权责任,说明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①④正确。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②错误。谭某主观上存在过错,需要承担侵权责任,③错误。故本题选B。23415678910117.原告小陈、被告王阿姨分别为相邻房屋业主,双方入户门呈九十度相邻,因王阿姨在装修时未经小陈同意将入户门朝向改为外开,原告以被告擅自改门的行为影响其出入便利且存在安全隐患为由诉至人民法院,要求王阿姨将入户门恢复至原始内开状态。最终,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王阿姨将入户门改为朝内开启。这个案件启示我们( )2341567891011①不动产权利人在装修时应当考虑相邻权利人的生活便利 ②相邻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排除妨害、恢复原状③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人提供一切方便④相邻关系的处理方式应首先充分尊重当地的习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4√1567891011解析:材料中的案件启示我们不动产权利人在装修时应当考虑相邻权利人的生活便利,相邻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排除妨害、恢复原状,要处理好相邻关系,①②正确。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人提供方便,但“提供一切方便”说法过于绝对,③排除。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④排除。故本题选A。23415678910118.张某发现家里天花板漏水,便上楼上住户家查看,竟发现楼上本是厨房的部分面积被改造成了卫生间并安装了马桶。因协商未果,张某将楼上住户高某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对方解决漏水问题并恢复房屋布局结构。本案中( )①高某应该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②高某如何装修住房是行使物权的表现 ③民事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是房屋 ④张某可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行使自己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4√1567891011解析:由材料可知,本案中高某应该承担过错侵权责任,①排除。高某如何装修住房是行使物权的表现,张某可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行使自己的权利,②④正确。本案中民事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是相邻各方所实施的行为,③排除。故本题选C。23415678910119.张某与王某两家宅基地隔墙而建。张某在自家二楼阳台东、西两侧各装有一套监控摄像头,东侧一套正对王某家门口,王某一家人的进出均在监控范围内。此外,监视器夜间工作时处于长期照明状态,导致王某家门前一直处于异常明亮状态。王某要求张某拆除摄像头,张某拒绝。因此事,王某与张某对峙于人民法院。下列关于张某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2341567891011①张某安装监控摄像头的行为侵犯了王某及其家人的隐私权②张某是在自己的不动产范围内行使权利,不应当受到苛责③张某的行为侵害了王某的相邻权和身体权,应当及时纠正④张某应当按照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与王某的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4√1567891011解析:张某在自家二楼阳台东、西两侧各装有一套监控摄像头,由于东侧一套正对王某家门口,则王某一家人的进出均在监控范围内,因此张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及其家人的隐私权,①正确。在自己的不动产范围内行使权利,也要遵循相应的边界,②错误。材料中,张某的行为并没有侵害王某的身体权,③错误。王某与张某是邻居,张某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应当按照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与王某的关系,④正确。故本题选B。2341567891011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校高三学生针对“网络直播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开展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的部分内容:噪声污染被称为“看不见的污染”。直播行业噪声污染主要分类:一是户外直播。音响、话筒、灯光等设备一应俱全,主播们卖力表演。他们通常会选择“网红”地点,聚在一起“夜夜笙歌”,发出的噪声传播得很远,引得群众驻足观看,甚至导致交通堵塞。二是居家直播。许多主播白天睡觉,晚上工作,甚至直播到午夜12点以后,房屋缺少隔音材料,严重干扰邻居正常生活作息。2341567891011调研结束后,该校高三学生围绕“如何正确看待网络直播产生的噪声”展开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甲:网络直播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产生噪声是不可避免的,别人不应干涉。乙:网络直播行业亟须整顿,提升从业者素质,减少噪声污染,融洽邻里相邻关系,建构和谐社会氛围。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341567891011解析:本题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时一般需要先对观点进行判断,再调用相关理论知识说明理由。甲同学的说法是片面的,其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直播带货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别人不能干涉。不合理之处在于网络直播从业者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乙同学的说法正确,看到了网络直播行业存在不合理之处,观点比较全面客观。2341567891011答案示例:①甲同学的说法片面。理由:网络直播是一种新型就业方式,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别人不能干涉。但网络直播从业者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如果直播中产生的噪声超过法定标准,严重影响他人休息和社会秩序,则应受到法律惩罚。②乙同学的说法正确。理由: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网络直播从业者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法律规定,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等原则开播。234156789101111.某校高三(2)班的同学们开展相邻关系案例研讨活动,深感邻里和睦的重要。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案例:案例1:王某和李某是邻居,王某家院子里长期未修剪的果树树枝被风刮断,砸坏了李某家的房屋,李某要求赔偿,双方发生纠纷。案例2:刘某和张某两家房屋相邻。刘某居东,张某居西,两人房屋东西相隔1.5米。张某在其房屋东侧堆放楼板、水泥等杂物,将门前通道堵塞,造成刘某无法通行,双方因此产生矛盾。2341567891011假如你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接到上述纠纷反映应如何解决。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完成下列任务。(1)人民调解员会向纠纷当事人分析哪一方应承担民事责任及法律依据,请将分析内容补充完整。在案例1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4王某疏于对自家果树的管理,因其过错,导致树枝折断造成李某家房屋损坏。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王某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赔偿李某损失1567891011在案例2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4张某在其房屋东侧堆放楼板、水泥等杂物,将门前通道堵塞,阻碍刘某通行。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张某应当清除通道上的杂物,停止侵害,排除障碍,恢复道路正常通行1567891011解析: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关键信息①:王某家院子里长期未修剪的果树树枝被风刮断,砸坏了李某家的房屋→可联系王某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关键信息②:张某在其房屋东侧堆放楼板、水泥等杂物,将门前通道堵塞,造成刘某无法通行→可联系张某应当清除通道上的杂物,停止侵害,排除障碍,恢复道路正常通行。2341567891011(2)人民调解员和纠纷当事人应坚持什么原则,才能真正化解矛盾。人民调解员坚持的原则是: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纷当事人坚持的原则是: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4人民调解员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纠纷当事人应当按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1567891011解析:属于简答题,回答本题需结合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认识调解与仲裁的知识进行分析。2341 / 4框题跟踪检测(八)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一、选择题1.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法律对于人身权作出一定的限制。下列行为中属于侵害公民权利的是( )A.消费者对销售者的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B.新闻单位对经营者的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C.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主要内容失实D.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2.于某从事自媒体和电商直播,拥有3 000余万粉丝。2023年5月至8月,测评博主江某未购买、体验于某所售的商品,却在测评视频中发表测评言论,声称“大网红卖货为什么如此没有底线?”“你知道这种东西害了多少人吗?”,视频中还包含了于某的肖像以及一些侮辱性语言。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江某维护公共利益实施舆论监督,不承担民事责任②江某发布的视频侵犯了于某的名誉权和肖像权③江某对于某构成了侵权,应注意权利行使的界限④江某对公开视频进行即时评价,不存在主观恶意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3.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某高中学生在学习“尊重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时,对以下素材展开讨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① 某中学生在作业中引用了他人文章的一大段话② 某熟食店独立研发的新配方与某百年老店味道相似③ 甲完成智能插座的发明,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一年后,乙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④ 一布鞋店老板申请注册商标“北京”①中是作品的合理使用,在作业中引用不构成侵权 ②中该成果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侵犯了百年老店的商标权 ③中乙不能实施该发明,会对甲的发明构成侵权 ④中该商标违反了法律规定,在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无法注册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4.李先生利用某软件,通过输入提示词的方式生成了一幅AI图片,随后将图片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并注明“AI绘画”等标签。之后,刘女士去除这张图片的署名水印,将其用作自己诗文的配图,并在网上发布。为此,李先生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一案例中( )①刘女士未经许可使用图片,侵害了李先生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②刘女士发布的主要是原创诗文,涉案图片仅为背景,故不存在侵权 ③该图片由AI软件自动生成,不属于人类的智力成果,不受法律保护④刘女士去除图片中的水印,该行为侵害了原告的署名权,应承担侵权责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5.李先生理性平和地劝解同栋楼的王老不要在小区电梯里抽烟,双方没有肢体接触,王老因情绪激动引发相关疾病离世。王老的家属张女士将李先生诉至当地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李先生补偿其家属张女士10 000元,驳回其他诉讼请求,张女士不服,提出上诉,二审判决李先生无过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驳回张女士的诉讼请求。二审判决的理由可能是( )①王老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生命权被剥夺 ②李先生的劝阻行为合法、正当,符合公序良俗 ③李先生的劝阻行为与王老的离世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④根据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推定李先生的劝阻行为不担责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6.某小区业主李某、谭某两户上下毗邻。2024年6月,谭某在两户之间的外墙面违规加装了遮雨棚。李某以下雨天遮雨棚的雨滴声影响其睡眠为由,多次向物业公司反映,要求谭某道歉并拆除遮雨棚。下列对这一纠纷分析正确的是( )①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②相邻关系是对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 ③谭某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④谭某安装的遮雨棚给李某带来困扰,应承担侵权责任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7.原告小陈、被告王阿姨分别为相邻房屋业主,双方入户门呈九十度相邻,因王阿姨在装修时未经小陈同意将入户门朝向改为外开,原告以被告擅自改门的行为影响其出入便利且存在安全隐患为由诉至人民法院,要求王阿姨将入户门恢复至原始内开状态。最终,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王阿姨将入户门改为朝内开启。这个案件启示我们( )①不动产权利人在装修时应当考虑相邻权利人的生活便利 ②相邻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排除妨害、恢复原状 ③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人提供一切方便 ④相邻关系的处理方式应首先充分尊重当地的习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8.张某发现家里天花板漏水,便上楼上住户家查看,竟发现楼上本是厨房的部分面积被改造成了卫生间并安装了马桶。因协商未果,张某将楼上住户高某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对方解决漏水问题并恢复房屋布局结构。本案中( )①高某应该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②高某如何装修住房是行使物权的表现③民事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是房屋④张某可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行使自己的权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9.张某与王某两家宅基地隔墙而建。张某在自家二楼阳台东、西两侧各装有一套监控摄像头,东侧一套正对王某家门口,王某一家人的进出均在监控范围内。此外,监视器夜间工作时处于长期照明状态,导致王某家门前一直处于异常明亮状态。王某要求张某拆除摄像头,张某拒绝。因此事,王某与张某对峙于人民法院。下列关于张某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①张某安装监控摄像头的行为侵犯了王某及其家人的隐私权 ②张某是在自己的不动产范围内行使权利,不应当受到苛责 ③张某的行为侵害了王某的相邻权和身体权,应当及时纠正 ④张某应当按照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与王某的关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校高三学生针对“网络直播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开展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的部分内容:噪声污染被称为“看不见的污染”。直播行业噪声污染主要分类:一是户外直播。音响、话筒、灯光等设备一应俱全,主播们卖力表演。他们通常会选择“网红”地点,聚在一起“夜夜笙歌”,发出的噪声传播得很远,引得群众驻足观看,甚至导致交通堵塞。二是居家直播。许多主播白天睡觉,晚上工作,甚至直播到午夜12点以后,房屋缺少隔音材料,严重干扰邻居正常生活作息。调研结束后,该校高三学生围绕“如何正确看待网络直播产生的噪声”展开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甲:网络直播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产生噪声是不可避免的,别人不应干涉。乙:网络直播行业亟须整顿,提升从业者素质,减少噪声污染,融洽邻里相邻关系,建构和谐社会氛围。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1.某校高三(2)班的同学们开展相邻关系案例研讨活动,深感邻里和睦的重要。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案例:案例1:王某和李某是邻居,王某家院子里长期未修剪的果树树枝被风刮断,砸坏了李某家的房屋,李某要求赔偿,双方发生纠纷。案例2:刘某和张某两家房屋相邻。刘某居东,张某居西,两人房屋东西相隔1.5米。张某在其房屋东侧堆放楼板、水泥等杂物,将门前通道堵塞,造成刘某无法通行,双方因此产生矛盾。假如你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接到上述纠纷反映应如何解决。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完成下列任务。(1)人民调解员会向纠纷当事人分析哪一方应承担民事责任及法律依据,请将分析内容补充完整。在案例1中: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案例2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民调解员和纠纷当事人应坚持什么原则,才能真正化解矛盾。人民调解员坚持的原则是: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纷当事人坚持的原则是:④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框题跟踪检测(八)1.选C 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主要内容失实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C符合题意。消费者对销售者的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是维护自身作为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新闻单位对经营者的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是行使监督权的表现;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是维护自身作为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均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选C 本案中江某未购买、体验于某所售的商品,却在测评视频中发表测评言论,视频中还包含了于某的肖像以及一些侮辱性语言,侵犯了于某的名誉权和肖像权,需要承担民事责任,①不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本案中江某的评价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存在主观恶意,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选B 某中学生在作业中引用了他人文章的一大段话,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①的分析正确。新配方是该熟食店独立研发的,虽然与某百年老店味道相似,但并不构成侵犯商标权,②的分析错误。甲完成智能插座的发明,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则只要该发明保密得当,就可以一直受到保护,但是,一旦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则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侵权,③的分析错误。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一般不得作为商标,布鞋店老板申请注册商标“北京”,在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注册时不能通过,④的分析正确。故本题选B。4.选B 涉案图片的著作权属于李先生,刘女士未经许可,将其用作自己诗文的配图,并在网上发布,侵害了李先生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①正确,②排除。该图片由AI软件自动生成,但在图片生成过程中,李先生投入了智力劳动,故该图片属于人类的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③不选。李先生对涉案图片享有著作权,刘女士未经许可去除图片中的署名水印,该行为侵害了原告的署名权,应承担侵权责任,④正确。故本题选B。5.选C 案例中二审判决李先生无过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①不符合题意。本案适用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即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尽管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致王老死亡即生命权丧失,但李先生的劝阻行为未超出必要限度,行为合法、正当,符合公序良俗,与王老的离世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②③符合题意。本案适用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而不是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④不选。故本题选C。6.选B 谭某在两户之间的外墙面违规加装了遮雨棚,致使下雨天遮雨棚的雨滴声影响了李某的睡眠,李某多次向物业公司反映,要求谭某道歉并拆除遮雨棚,由此可见,谭某安装的遮雨棚给李某带来困扰,应承担侵权责任,说明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①④正确。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②错误。谭某主观上存在过错,需要承担侵权责任,③错误。故本题选B。7.选A 材料中的案件启示我们不动产权利人在装修时应当考虑相邻权利人的生活便利,相邻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排除妨害、恢复原状,要处理好相邻关系,①②正确。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人提供方便,但“提供一切方便”说法过于绝对,③排除。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④排除。故本题选A。8.选C 由材料可知,本案中高某应该承担过错侵权责任,①排除。高某如何装修住房是行使物权的表现,张某可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行使自己的权利,②④正确。本案中民事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是相邻各方所实施的行为,③排除。故本题选C。9.选B 张某在自家二楼阳台东、西两侧各装有一套监控摄像头,由于东侧一套正对王某家门口,则王某一家人的进出均在监控范围内,因此张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及其家人的隐私权,①正确。在自己的不动产范围内行使权利,也要遵循相应的边界,②错误。材料中,张某的行为并没有侵害王某的身体权,③错误。王某与张某是邻居,张某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应当按照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与王某的关系,④正确。故本题选B。10.解析:本题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时一般需要先对观点进行判断,再调用相关理论知识说明理由。甲同学的说法是片面的,其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直播带货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别人不能干涉。不合理之处在于网络直播从业者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乙同学的说法正确,看到了网络直播行业存在不合理之处,观点比较全面客观。答案示例:①甲同学的说法片面。理由:网络直播是一种新型就业方式,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别人不能干涉。但网络直播从业者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如果直播中产生的噪声超过法定标准,严重影响他人休息和社会秩序,则应受到法律惩罚。②乙同学的说法正确。理由: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网络直播从业者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法律规定,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等原则开播。11.解析:第(1)问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关键信息①:王某家院子里长期未修剪的果树树枝被风刮断,砸坏了李某家的房屋→可联系王某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关键信息②:张某在其房屋东侧堆放楼板、水泥等杂物,将门前通道堵塞,造成刘某无法通行→可联系张某应当清除通道上的杂物,停止侵害,排除障碍,恢复道路正常通行。第(2)问属于简答题,回答本题需结合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认识调解与仲裁的知识进行分析。答案示例:(1)①王某疏于对自家果树的管理,因其过错,导致树枝折断造成李某家房屋损坏。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王某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赔偿李某损失②张某在其房屋东侧堆放楼板、水泥等杂物,将门前通道堵塞,阻碍刘某通行。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张某应当清除通道上的杂物,停止侵害,排除障碍,恢复道路正常通行(2)③人民调解员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④纠纷当事人应当按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框题跟踪检测(八)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doc 第四课 第二框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pptx 第四课 第二框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