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2课时 综合深化提能(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2课时 综合深化提能(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综合深化提能——本课核心要点的综合融通
探究点(一) 概念具有怎样的逻辑特征
|议|题|探|究| 
材料一:一天,某公司马科长给顺风饭店赵经理发了一个通知:“今天上午十一点半有六个兄弟单位的人到你店参观,并用午餐。望做好准备,热情接待。”赵经理为了弄明白到底有多少人到饭店就餐,打电话问马科长,马科长不耐烦地说:“通知上写得很明白,有六个兄弟单位的人。”说完“啪”的一声挂了电话。
材料二:大家都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而又穷困潦倒的老书生孔乙己,明明偷了人家的东西,却死要面子,不愿承认是“偷”的。当别人说他偷了人家的东西时,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有人揭他老底,说亲眼看到他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他的回答引得众人哄笑起来。
问题设计:
1.马科长发的通知到底有没有错误?如有,错在何处?
2.这则通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结合材料二,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探究孔乙己的回答为什么引得众人哄笑起来。
|认|知|生|成| 
1.深化理解概念的外延
阐释 例证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太阳系的大行星”这个概念的外延是指: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有时,人们并不能从数量上精确地把握某个概念的外延,但可以根据概念的内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来确定某种对象是否属于该概念的外延 日常生活中,有人把鲸称为“鲸鱼”,把鳖叫作“甲鱼”,把乌贼称作“墨鱼”,它们是不是“鱼”呢?鱼具有用鳃呼吸、以鳍游动、有脊椎等本质属性,而鲸不用鳃呼吸,鳖不以鳍游动,乌贼没有脊椎。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们都不是“鱼”这个概念指的对象
2.区分概念间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的技巧
矛盾 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它们共同的邻近属概念的外延。邻近属概念,即上位概念(上一级概念),通俗地讲就是最小的属概念。比如东、西、南、北的邻近属概念就是方位
反对 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它们共同的邻近属概念的外延
区别 相对于共同邻近属概念有没有第三者,有则是反对关系,没有则是矛盾关系
|迁|移|应|用| 
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身份低微,“鄙”是指地处偏远,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①同一语词在不同时代定会表达不同的概念
②要区分同一语词表达不同概念的情况以避免混淆 
③《出师表》中的“卑鄙”与现在的“卑鄙”是交叉关系 
④《出师表》中的“卑鄙”与现在的“卑鄙”是全异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绝对反义词,也称互补反义词,这类反义词在意义上互相排斥,肯定甲必否定乙,肯定乙必否定甲;同时,否定甲就必肯定乙,否定乙就必肯定甲。根据此定义,下列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
A.完整—残缺 B.高兴—生气
C.寒冷—温暖 D.卑微—高尚
3.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避免“垃圾围城”的有效途径。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个大类。下面是从“质”的角度解释材料中概念的是(  )
①可回收垃圾指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②有害垃圾包括废灯管、废油漆、杀虫剂、过期药品等
③厨余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等
④其他垃圾指危害比较小,没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垃圾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探究点(二) 如何明确概念的内涵
|议|题|探|究| 
材料一: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就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例如,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
材料二:从前,有四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问题设计:
1.在知识产权的定义中,属概念和种差分别指什么?
2.请指出知识产权这个定义的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3.上述盲人犯了什么错误,如何避免上述定义过程中的错误?
|认|知|生|成| 
1.下定义的注意事项
阐释 例证
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外延要相应相称 “人是一种能制造生产工具的生物”,这就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因为生物还包括植物
并列的概念一般不应是否定的判断 “狼不是虫”“狗不是猫”毫无意义
构成属种关系的概念(如“动物和人”“家具和椅子”),把属说成是种(如“动物是人”“家具是椅子”),必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但可以倒过来说,即把种说成是属(如“人是动物”“椅子是家具”),肯定符合逻辑
“种差”应尽可能详细确切 “人是能制造复杂生产工具的动物”“椅子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供人坐着的家具”
2.正确理解定义规则与违反定义规则的逻辑错误
“同语反复” 和 “循环定义” ①下定义应该遵循的第二条逻辑规则是: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定义项直接包含被定义项的错误称为“同语反复”,如“麻醉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定义项“麻醉剂所起的作用”中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麻醉”。 ②定义项也不能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循环定义”的错误。例如,把“偶数”定义为“奇数加一所得的数”,再把“奇数”定义为“偶数加一所得的数”
“定义一般 不能用否 定形式” ①这里的“否定形式”指否定判断和谓项是负概念的肯定判断。否定形式一般不能揭示概念的内涵,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例如,“直线不是曲线”和“直线非曲线”都未能揭示“直线”这个概念的内涵。 ②“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的言外之意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否定形式。如“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这个定义虽然用了否定形式,但它正确地揭示了“奇数”这个概念的内涵
“定义不 能用比喻”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能使语言表达变得更形象生动。然而,比喻不能揭示概念的内涵,因此不能用比喻来给概念下定义
|迁|移|应|用| 
1.(202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质检)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要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人是会直立行走的动物——定义正确,运用了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 
②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③形式主义者就是形式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艺术是人类心灵中贮藏的蜜——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河南三门峡期末)“诺如”这个名词很多人都很陌生,但它并不是一种新病毒,每年各地都会出现爆发性感染。某网站对病毒的定义如下: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下列对该网站所给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病毒”和“非细胞型生物”之间是属种关系
②作为定义,其正确揭示了“病毒”的本质属性 
③“非细胞型生物”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病毒的结构方式和繁殖方式是被定义项的种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山东枣庄期中)自2024年1月1日起,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配套民法典引入遗产管理人制度。遗产管理人,是指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对被继承人的财产进行妥善保存和管理分配的主体。对“遗产管理人”这一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使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揭示了“遗产管理人”的外延 
②“遗产管理人”是被定义项,“主体”是其属概念 
③“遗产”二字前后出现了两次,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遗产管理人”与“人”的外延存在相容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探究点(三) 如何明确概念的外延
|议|题|探|究| 
材料一: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用划分的方法。例如,小说可以划分为中国小说和外国小说。
材料二:参加这次知识班学习的有市内各中学的校长、教务主任和党员干部。
材料三:一位旅客到一家小餐馆吃饭,对小餐馆米饭的熟度很不满意。于是他就招呼服务员:“请你们老板来一下。”一会儿,老板过来了,问道:“先生,您有什么事吗?”旅客说道:“你们餐馆的米饭有几种啊?”老板不解:“只有一种啊。”旅客用筷子挑起几粒米说道:“我看你们应该有三种,生的、熟的和半生不熟的。我现在吃的,正是第三种。”
问题设计:
1.在材料一对“小说”的划分中,母项、子项和划分标准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划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三,探讨旅客和老板对“米饭”这一概念理解的不同之处。
|认|知|生|成| 
正确理解划分的规则及常见逻辑错误
类别 逻辑规则 错误表现 实例
对子 项外 延的 要求 子项外延之和 =母项外延 划分不全:子项外延之和<母项外延 文学体裁可以分为小说、散文和戏剧
多出子项:子项外延之和>母项外延 高等学校分为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和中专学校
子项的外延必须为不相容关系 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对划 分标 准的 要求 在同一次划分 中,只能用同 一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子项划分既包括按A标准划分的子项,又包括按B标准划分的子项 文学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
逐级划分, 不能越级 越级划分:子项不是与母项相邻的种概念,而是由与母项相邻的子项进行第二次甚至更多次划分而得到的 实数分为整数、分数和无理数
|迁|移|应|用| 
1.(2024·天津市河西区高三期末)数字经济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作为这个概念的被定义项,是概念的种差
B.数字经济分为大数据、云计算、“新零售”等,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C.数字经济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之间为种属关系
D.数字经济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那么大数据和云计算为矛盾关系
2.大到国际贸易,小到生活点滴,合同渗透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合同种类繁多,包括口头合同、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和租赁合同。对合同的这一划分(  )
A.是正确的,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外延
B.是错误的,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C.是正确的,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全同
D.是错误的,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二学生甲和乙在争论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的问题。
甲说:“你说,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乙说:“辩证法是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宇宙观。形而上学嘛,当然也就是同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宇宙观。”
甲说:“我不同意这个说法,用形而上学说明辩证法,又用辩证法说明形而上学,这算什么回答呢?”
乙说:“你是我们班的‘大思想家’,我也问你一个问题,‘思想家’这个概念应该怎么划分呢?”
甲说:“可以把思想家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
(1)从给概念下定义的角度看,用形而上学说明辩证法,又用辩证法说明形而上学是否合乎逻辑?为什么?
(2)能否把思想家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
第2课时 综合深化提能—本课核心要点的综合融通
探究点(一)
[议题探究]
1.提示:马科长所发通知有错误。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马科长所发通知中“六个兄弟单位的人”这个概念的外延既可能是一个兄弟单位的六个人,也可能是六个兄弟单位的所有人,既可能是六个人,也可能不止六个人,究竟有几个人,不明确。
2.提示:在日常生活中,为准确表达思想,必须准确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否则,就会“混淆概念”。
3.提示:因为“偷”和“窃”虽是两个不同的词,但在表示一种不正当行为时,意思相同,“偷”就是“窃”,“窃”就是“偷”,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完全相同的、重合的,即“偷”和“窃”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同一关系。孔乙己不承认自己“偷”,却承认自己“窃”,是把同一关系当作非同一关系,所以令人发笑。
[迁移应用]
1.选D “定会”说法过于绝对,①排除。因为“卑鄙”一词在不同时代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所以《出师表》中的“卑鄙”与现在的“卑鄙”是全异关系,这也启示我们要区分同一语词表达不同概念的情况以避免混淆,②④正确,③错误。
2.选A 根据绝对反义词的定义,只有A符合这种情况。不高兴未必是生气,不寒冷未必是温暖,不卑微未必是高尚,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选D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①④从概念内涵的角度分别解释了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符合题意。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是概念量的规定,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②③从概念外延的角度分别解释了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的范围,不符合题意。
探究点(二)
[议题探究]
1.提示:在知识产权的定义中,属概念是专有性权利,种差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
2.提示:在知识产权这个定义中,被定义项是“知识产权”;定义项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定义联项是“是”。
3.提示:①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且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②概念和定义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定义不能用比喻。
[迁移应用]
1.选C 人是会直立行走的动物,没有准确地揭示人的本质属性,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①错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违反了“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的逻辑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②正确。“形式主义者”与“形式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属于“同语反复”,违反了“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逻辑规则,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③错误。“艺术是人类心灵中贮藏的蜜”这一定义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没有准确地揭示“艺术”的本质属性,④正确。故本题选C。
2.选C “病毒”和“非细胞型生物”之间是种属关系,①错误。定义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揭示,该网站所给定义正确揭示了“病毒”的本质属性,②正确。“非细胞型生物”是对所有不具有细胞结构生物的一种总称,没有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③错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是病毒的种差,即病毒的结构方式和繁殖方式是被定义项的种差,④正确。故本题选C。
3.选C 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遗产管理人”这一概念,使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揭示了“遗产管理人”的内涵,①说法错误。“遗产管理人”是被定义项,“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对被继承人的财产进行妥善保存和管理分配的主体”是定义项,“主体”是其属概念,②符合题意。尽管“遗产”二字前后出现了两次,但该语句是对“遗产管理人”而不是对“遗产”下定义,因此该定义并没有犯“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③说法错误。“遗产管理人”与“人”在外延之间的关系是种属关系,属于相容关系,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探究点(三)
[议题探究]
1.提示:在“小说可以划分为中国小说和外国小说”这一划分中,“小说”是母项,“中国小说”和“外国小说”是子项,划分的标准是“小说所属的国度”。
2.提示:不正确。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校长、教务主任是以职务划分的,党员干部是以政治面貌划分的。材料二中的划分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3.提示:旅客是从概念外延的角度对米饭进行了划分,把“米饭”(母项)依照生熟的不同(划分的标准)划分为生的、熟的和半生不熟的(三个子项)三种,对小餐馆的米饭质量进行了讽刺。老板则从概念内涵的角度理解“米饭”这一概念,认为它就是一种用稻米做成的食物。两人对“米饭”这一概念理解的角度不同,也就出现了三种与一种的差异。
[迁移应用]
1.选B “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概念的定义项,是概念的种差,这个概念的被定义项是“数字经济”,A错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是按照技术层面划分;“新零售”“新制造”等是按照应用层面划分,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B正确。数字经济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之间为属种关系,而不是种属关系,C错误。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反对关系,而不是矛盾关系,D错误。故本题选B。
2.选B 口头合同是从合同的形式来划分的,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和租赁合同是从合同的内容来划分的,题干中对合同的这一划分是错误的,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B正确,A、D错误。材料中的合同是对概念外延的划分,不是明确内涵的方法,C不符合题意。
3.解析:第(1)问,首先应明确下定义应遵循的有关逻辑规则,然后据此揭示题中乙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所下定义的荒谬性。第(2)问的答题关键是根据划分的有关逻辑规则,判断甲对“思想家”的划分是否合理。
答案示例:(1)不符合逻辑。正确地给概念下定义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逻辑规则是,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乙所下的定义是一种“循环定义”,会使人们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概念中兜圈子,并不能真正揭示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内涵。
(2)不能。可以把“思想家”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不能把概念之间的反对关系错误地理解为矛盾关系,否则,就会犯“非黑即白”的两极化错误。
8 / 8(共91张PPT)
综合深化提能——本课核心要点的综合融通
第2课时
CONTENTS
目录
1
2
3
探究点(一) 概念具有怎样的逻辑特征
探究点(二) 如何明确概念的内涵
探究点(三) 如何明确概念的外延
4
课时跟踪检测
探究点(一) 概念具有怎样的逻辑特征
NO.1
|议|题|探|究| 
材料一:一天,某公司马科长给顺风饭店赵经理发了一个通知:“今天上午十一点半有六个兄弟单位的人到你店参观,并用午餐。望做好准备,热情接待。”赵经理为了弄明白到底有多少人到饭店就餐,打电话问马科长,马科长不耐烦地说:“通知上写得很明白,有六个兄弟单位的人。”说完“啪”的一声挂了电话。
材料二:大家都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而又穷困潦倒的老书生孔乙己,明明偷了人家的东西,却死要面子,不愿承认是“偷”的。当别人说他偷了人家的东西时,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有人揭他老底,说亲眼看到他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他的回答引得众人哄笑起来。
问题设计:
1.马科长发的通知到底有没有错误?如有,错在何处?
提示:马科长所发通知有错误。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马科长所发通知中“六个兄弟单位的人”这个概念的外延既可能是一个兄弟单位的六个人,也可能是六个兄弟单位的所有人,既可能是六个人,也可能不止六个人,究竟有几个人,不明确。
2.这则通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为准确表达思想,必须准确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否则,就会“混淆概念”。
3.结合材料二,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探究孔乙己的回答为什么引得众人哄笑起来。
提示:因为“偷”和“窃”虽是两个不同的词,但在表示一种不正当行为时,意思相同,“偷”就是“窃”,“窃”就是“偷”,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完全相同的、重合的,即“偷”和“窃”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同一关系。孔乙己不承认自己“偷”,却承认自己“窃”,是把同一关系当作非同一关系,所以令人发笑。
|认|知|生|成| 
1.深化理解概念的外延
阐释 例证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太阳系的大行星”这个概念的外延是指: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有时,人们并不能从数量上精确地把握某个概念的外延,但可以根据概念的内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来确定某种对象是否属于该概念的外延 日常生活中,有人把鲸称为“鲸鱼”,把鳖叫作“甲鱼”,把乌贼称作“墨鱼”,它们是不是“鱼”呢?鱼具有用鳃呼吸、以鳍游动、有脊椎等本质属性,而鲸不用鳃呼吸,鳖不以鳍游动,乌贼没有脊椎。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们都不是“鱼”这个概念指的对象
续表
2.区分概念间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的技巧
矛盾 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它们共同的邻近属概念的外延。邻近属概念,即上位概念(上一级概念),通俗地讲就是最小的属概念。比如东、西、南、北的邻近属概念就是方位
反对 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它们共同的邻近属概念的外延
区别 相对于共同邻近属概念有没有第三者,有则是反对关系,没有则是矛盾关系
|迁|移|应|用| 
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身份低微,“鄙”是指地处偏远,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①同一语词在不同时代定会表达不同的概念
②要区分同一语词表达不同概念的情况以避免混淆
③《出师表》中的“卑鄙”与现在的“卑鄙”是交叉关系
④《出师表》中的“卑鄙”与现在的“卑鄙”是全异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定会”说法过于绝对,①排除。因为“卑鄙”一词在不同时代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所以《出师表》中的“卑鄙”与现在的“卑鄙”是全异关系,这也启示我们要区分同一语词表达不同概念的情况以避免混淆,②④正确,③错误。
2.绝对反义词,也称互补反义词,这类反义词在意义上互相排斥,肯定甲必否定乙,肯定乙必否定甲;同时,否定甲就必肯定乙,否定乙就必肯定甲。根据此定义,下列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
A.完整—残缺 B.高兴—生气
C.寒冷—温暖 D.卑微—高尚

解析:根据绝对反义词的定义,只有A符合这种情况。不高兴未必是生气,不寒冷未必是温暖,不卑微未必是高尚,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避免“垃圾围城”的有效途径。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个大类。下面是从“质”的角度解释材料中概念的是(  )
①可回收垃圾指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②有害垃圾包括废灯管、废油漆、杀虫剂、过期药品等 
③厨余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等 
④其他垃圾指危害比较小,没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垃圾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①④从概念内涵的角度分别解释了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符合题意。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是概念量的规定,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②③从概念外延的角度分别解释了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的范围,不符合题意。
探究点(二) 如何明确概念的内涵
NO.2
|议|题|探|究| 
材料一: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就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例如,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
材料二:从前,有四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问题设计:
1.在知识产权的定义中,属概念和种差分别指什么?
提示:在知识产权的定义中,属概念是专有性权利,种差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
2.请指出知识产权这个定义的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提示:在知识产权这个定义中,被定义项是“知识产权”;定义项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定义联项是“是”。
3.上述盲人犯了什么错误,如何避免上述定义过程中的错误?
提示:①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且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②概念和定义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定义不能用比喻。
|认|知|生|成| 
1.下定义的注意事项
阐释 例证
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外延要相应相称 “人是一种能制造生产工具的生物”,这就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因为生物还包括植物
并列的概念一般不应是否定的判断 “狼不是虫”“狗不是猫”毫无意义
构成属种关系的概念(如“动物和人”“家具和椅子”),把属说成是种(如“动物是人”“家具是椅子”),必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但可以倒过来说,即把种说成是属(如“人是动物”“椅子是家具”),肯定符合逻辑 “种差”应尽可能详细确切 “人是能制造复杂生产工具的动物”“椅子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供人坐着的家具”
续表
2.正确理解定义规则与违反定义规则的逻辑错误
“同语反复” 和 “循环定义” ①下定义应该遵循的第二条逻辑规则是: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定义项直接包含被定义项的错误称为“同语反复”,如“麻醉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定义项“麻醉剂所起的作用”中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麻醉”。
②定义项也不能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循环定义”的错误。例如,把“偶数”定义为“奇数加一所得的数”,再把“奇数”定义为“偶数加一所得的数”
“定义一般 不能用否 定形式” ①这里的“否定形式”指否定判断和谓项是负概念的肯定判断。否定形式一般不能揭示概念的内涵,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例如,“直线不是曲线”和“直线非曲线”都未能揭示“直线”这个概念的内涵。
②“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的言外之意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否定形式。如“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这个定义虽然用了否定形式,但它正确地揭示了“奇数”这个概念的内涵
续表
“定义不 能用比喻”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能使语言表达变得更形象生动。然而,比喻不能揭示概念的内涵,因此不能用比喻来给概念下定义
续表
|迁|移|应|用| 
1.(202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质检)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要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人是会直立行走的动物——定义正确,运用了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 ②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③形式主义者就是形式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艺术是人类心灵中贮藏的蜜——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人是会直立行走的动物,没有准确地揭示人的本质属性,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①错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违反了“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的逻辑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②正确。“形式主义者”与“形式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属于“同语反复”,违反了“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逻辑规则,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③错误。“艺术是人类心灵中贮藏的蜜”这一定义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没有准确地揭示“艺术”的本质属性,④正确。故本题选C。
2.(2024·河南三门峡期末)“诺如”这个名词很多人都很陌生,但它并不是一种新病毒,每年各地都会出现爆发性感染。某网站对病毒的定义如下: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下列对该网站所给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病毒”和“非细胞型生物”之间是属种关系
②作为定义,其正确揭示了“病毒”的本质属性
③“非细胞型生物”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病毒的结构方式和繁殖方式是被定义项的种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病毒”和“非细胞型生物”之间是种属关系,①错误。定义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揭示,该网站所给定义正确揭示了“病毒”的本质属性,②正确。“非细胞型生物”是对所有不具有细胞结构生物的一种总称,没有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③错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是病毒的种差,即病毒的结构方式和繁殖方式是被定义项的种差,④正确。故本题选C。
3.(2024·山东枣庄期中)自2024年1月1日起,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配套民法典引入遗产管理人制度。遗产管理人,是指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对被继承人的财产进行妥善保存和管理分配的主体。对“遗产管理人”这一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使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揭示了“遗产管理人”的外延 ②“遗产管理人”是被定义项,“主体”是其属概念 ③“遗产”二字前后出现了两次,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遗产管理人”与“人”的外延存在相容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遗产管理人”这一概念,使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揭示了“遗产管理人”的内涵,①说法错误。“遗产管理人”是被定义项,“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对被继承人的财产进行妥善保存和管理分配的主体”是定义项,“主体”是其属概念,
②符合题意。尽管“遗产”二字前后出现了两次,但该语句是对“遗产管理人”而不是对“遗产”下定义,因此该定义并没有犯“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③说法错误。“遗产管理人”与“人”在外延之间的关系是种属关系,属于相容关系,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探究点(三) 如何明确概念的外延
NO.3
|议|题|探|究| 
材料一: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用划分的方法。例如,小说可以划分为中国小说和外国小说。
材料二:参加这次知识班学习的有市内各中学的校长、教务主任和党员干部。
材料三:一位旅客到一家小餐馆吃饭,对小餐馆米饭的熟度很不满意。于是他就招呼服务员:“请你们老板来一下。”一会儿,老板过来了,问道:“先生,您有什么事吗?”旅客说道:“你们餐馆的米饭有几种啊?”老板不解:“只有一种啊。”旅客用筷子挑起几粒米说道:“我看你们应该有三种,生的、熟的和半生不熟的。我现在吃的,正是第三种。”
问题设计:
1.在材料一对“小说”的划分中,母项、子项和划分标准分别是什么?
提示:在“小说可以划分为中国小说和外国小说”这一划分中,“小说”是母项,“中国小说”和“外国小说”是子项,划分的标准是“小说所属的国度”。
2.材料二中的划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提示:不正确。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校长、教务主任是以职务划分的,党员干部是以政治面貌划分的。材料二中的划分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3.结合材料三,探讨旅客和老板对“米饭”这一概念理解的不同之处。
提示:旅客是从概念外延的角度对米饭进行了划分,把“米饭”(母项)依照生熟的不同(划分的标准)划分为生的、熟的和半生不熟的(三个子项)三种,对小餐馆的米饭质量进行了讽刺。老板则从概念内涵的角度理解“米饭”这一概念,认为它就是一种用稻米做成的食物。两人对“米饭”这一概念理解的角度不同,也就出现了三种与一种的差异。
|认|知|生|成| 
正确理解划分的规则及常见逻辑错误
类别 逻辑规则 错误表现 实例
对子项 外延的 要求 子项外延 之和= 母项外延 划分不全:子项外延之和<母项外延 文学体裁可以分为小说、散文和戏剧
多出子项:子项外延之和>母项外延 高等学校分为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和中专学校
子项的外延必须为不相容关系 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对划 分标 准的 要求 在同一次划分 中,只能用同一 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子项划分既包括按A标准划分的子项,又包括按B标准划分的子项 文学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
逐级划分,不能 越级 越级划分:子项不是与母项相邻的种概念,而是由与母项相邻的子项进行第二次甚至更多次划分而得到的 实数分为整数、分数和无理数
续表
|迁|移|应|用| 
1.(2024·天津市河西区高三期末)数字经济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作为这个概念的被定义项,是概念的种差
B.数字经济分为大数据、云计算、“新零售”等,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C.数字经济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之间为种属关系
D.数字经济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那么大数据和云计算为矛盾关系

解析:“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概念的定义项,是概念的种差,这个概念的被定义项是“数字经济”,A错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是按照技术层面划分;“新零售”“新制造”等是按照应用层面划分,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B正确。数字经济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之间为属种关系,而不是种属关系,C错误。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反对关系,而不是矛盾关系,D错误。故本题选B。
2.大到国际贸易,小到生活点滴,合同渗透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合同种类繁多,包括口头合同、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和租赁合同。对合同的这一划分(  )
A.是正确的,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外延
B.是错误的,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C.是正确的,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全同
D.是错误的,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解析:口头合同是从合同的形式来划分的,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和租赁合同是从合同的内容来划分的,题干中对合同的这一划分是错误的,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B正确,A、D错误。材料中的合同是对概念外延的划分,不是明确内涵的方法,C不符合题意。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二学生甲和乙在争论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的问题。
甲说:“你说,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乙说:“辩证法是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宇宙观。形而上学嘛,当然也就是同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宇宙观。”
甲说:“我不同意这个说法,用形而上学说明辩证法,又用辩证法说明形而上学,这算什么回答呢?”
乙说:“你是我们班的‘大思想家’,我也问你一个问题,‘思想家’这个概念应该怎么划分呢?”
甲说:“可以把思想家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
(1)从给概念下定义的角度看,用形而上学说明辩证法,又用辩证法说明形而上学是否合乎逻辑?为什么?
(2)能否把思想家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
解析:第(1)问,首先应明确下定义应遵循的有关逻辑规则,然后据此揭示题中乙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所下定义的荒谬性。第(2)问的答题关键是根据划分的有关逻辑规则,判断甲对“思想家”的划分是否合理。
答案示例:(1)不符合逻辑。正确地给概念下定义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逻辑规则是,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乙所下的定义是一种“循环定义”,会使人们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概念中兜圈子,并不能真正揭示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内涵。
(2)不能。可以把“思想家”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不能把概念之间的反对关系错误地理解为矛盾关系,否则,就会犯“非黑即白”的两极化错误。
课时跟踪检测 第四课“能力评价卷”
NO.4
一、选择题
1.事物与属性是不可分割的,事物都是有属性的事物,属性也都是事物的属性。以下关于事物的属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从内容上看,属性是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的统称
②从基本特征上看,属性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③从种类上看,属性可以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④从形式上看,属性是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15
16
17
解析:属性与概念不同,内涵与外延的统一是概念的基本特征,②排除。属性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不是人脑的主观反映,④错误。
2.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下列不是从内涵方面说明概念的是(  )
A.单身汉是未婚、成年的男性
B.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C.鱼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水、有脊椎的水生动物
D.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关系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解析: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A、B、C均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不符合题意。D只是反映了社会关系所包含的内容,是“社会关系”概念的外延,并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符合题意。
3.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打赏”现象,最高人民法院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里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概念的外延上看属于(  )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种属关系 D.属种关系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解析:“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概念的外延上看,是两个全异关系的概念,属于反对关系,B入选,A、C、D不选。
4.丈夫带着孩子在街上玩,街上车很多,孩子跑来跑去很危险。妻子看到了说:“车那么多,很危险,不能让孩子在外面乱跑!”丈夫说道:“不让孩子在外面跑,难道把孩子关起来,不让他呼吸新鲜空气吗?”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丈夫的回答(  )
①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②说明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③违背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④科学地处理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解析:材料中丈夫的回答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说明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①②正确。“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违背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③排除。材料中丈夫的回答混淆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④排除。
5.近年来,“直播带货”“奥利给”“乘风破浪”等成为网络热词,这些新概念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关于“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概念是反映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 
②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③客观事物的概念就是指事物本身 
④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解析: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②④正确。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①错误。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③错误。故本题选B。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6.给概念下定义,既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又要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以下定义与“宪法是国家的法律”所违背的逻辑规则相同的是(  )
A.营养学就是研究营养的科学
B.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C.社会保障是精巧的“社会减震器”
D.科学思维是指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

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法律”中定义项“国家的法律”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宪法”的外延,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营养学就是研究营养的科学”,这个定义中的定义项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A不符合题意。“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这个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B符合题意。“社会保障是精巧的‘社会减震器’”,这个定义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C不符合题意。“科学思维是指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7.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就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有人这样给“生命”下定义:“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对于这个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循环定义 B.定义过窄
C.同语反复 D.定义过宽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解析:有机体就是指有生命的个体,所以“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这一定义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A正确。“定义过窄”是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的逻辑错误,B不符合题意。“同语反复”是定义项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逻辑错误,C不符合题意。“定义过宽”是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的逻辑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8.(2024·北京市西城高三期末)甲问:“什么是直角?”乙答:“直角是角度为90度的角。”甲又问:“什么是1度?”乙答:“1度就是直角的1/90。”乙这样回答(  )
A.虽然比较形象,但是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B.没有遵循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的要求
C.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定义项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D.没有用否定形式,不能从反面揭示认识对象的性质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解析:“比喻定义”是通过比喻来对被定义项进行描述,材料未体现,A不符合题意。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材料未涉及,B不符合题意。乙这样回答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定义项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C符合题意。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9.(2024·湖南长沙模拟)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分为它的各个种概念,以明确概念外延的一种思维方法。正确的划分要求划分出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而且要采用同一标准,子项的外延不相容,而且是同一层次的概念。下列划分方式中正确的是(  )
A.直系亲属分为双亲、胞亲、配偶和子女
B.岩石分为沉积岩和变质岩
C.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D.人类的健康分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解析:直系亲属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孙子女,A错误。依据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B错误。人类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四个层次,D错误。“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是用同一标准划分的,各子项的外延不相容,且各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外延,C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10.有人把三角形划分为直角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这样的划分(  )
A.违反了划分必须是相称的规则
B.符合划分的规则
C.违反了划分的子项应互相排斥的规则
D.违反了划分的标准必须同一的规则

解析: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作出正确的划分,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其次,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在本题中,对三角形的划分,既按照“角”来划分,又按照“边”来划分,显然违反了“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的规则,D符合题意。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11.下列语句的划分,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的是(  )
A.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戏剧
D.从市场范围看,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

解析:A对战争的划分标准不统一,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B的划分是正确的。C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D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故入选。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12.(2024·山东聊城市高三测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划分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划分不全 B.多出子项
C.划分标准不一 D.越级划分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解析:“划分不全”指的是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的外延,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仅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所以该判断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A正确。
13.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募集和自愿捐赠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它依靠“精神力量”,奉行“道德原则”。下列符合这一概念的是(  )
①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 
②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③某众筹平台为病人筹集的善款 
④某爱心慈善基金会为灾区捐款捐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解析:根据第三次分配的概念可知,③④符合题意。“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属于初次分配,①②排除。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14.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多义词”,即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包袱”:
意思之一: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 意思之二:精神上的负担。
意思之三:相声的术语,包袱由相声演员经过思考之后,运用到相声表演之中。包袱是逗笑观众的主要部分。 这说明(  )
①不注意具体区分概念就容易引起思维混乱 ②任何概念都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形式的统一 ③同样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④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解析:“包袱”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说明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不注意具体区分概念就容易引起思维混乱,①④符合题意。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任何概念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不体现同样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15.2024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提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这一概念(  )
①是运用定义的方法揭示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②反映了事物的性质而实现了“质”与“量”的统一 
③明晰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支预算的种属关系 
④是对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感性材料直接感知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5
16
17
解析: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这一概念是运用定义的方法揭示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①说法正确。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反映事物的性质判断也应该是“质”与“量”的统一。材料体现的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概念,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性质而实现了“质”与“量”的统一,②说法错误。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种概念,收支预算是属概念,这一概念明晰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支预算的种属关系,③说法正确。概念属于抽象思维,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且思维来源于实践,不是对感性材料直接感知的产物,④说法错误。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4
15
16
17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双方进行了一番问答。
“姓名?”
“雨果。”
“干什么的?”
“写东西的。”
“以什么谋生?”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4
15
16
17
“笔杆子。”
于是,宪兵在登记本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笔杆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笔杆贩子。
(1)运用概念的有关知识,分析宪兵为什么会闹出笑话。
(2)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作家”与“浪漫主义作家”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4
15
16
17
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由“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东西的”可知,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指的是靠写作谋生。由“笔杆贩子”可知,宪兵认为雨果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宪兵没有正确理解“以笔杆子谋生”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故闹出笑话。第(2)问考查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作家”是属概念,“浪漫主义作家”是种概念,二者之间是属种关系,而非种属关系。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4
15
16
17
答案示例:(1)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是以写文章获得稿费维持生计,外延是“作家”。宪兵所理解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是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外延是“笔杆贩子”。所以闹出了笑话。
(2)不存在。“作家”与“浪漫主义作家”之间存在属种关系,而非种属关系。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4
15
16
17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传统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进步,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大量非传统安全进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即“总体安全”。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4
15
16
17
近几年来,西方某些国家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国家安全”为名,肆意加征关税、竭力打压他国企业、大搞技术封锁,在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里,“国家安全”就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结合材料,运用概念的相关知识,对西方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行为逻辑加以批驳。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4
15
16
17
解析:本题为批驳类试题,需要指出错误的原因并谈谈其危害。关键词①: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可联系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应全面科学地把握国家安全的概念。关键词②:传统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即“总体安全”→可联系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国家安全外延的认识不断深化。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4
15
16
17
关键词③:西方某些国家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啥都可以往里装→可联系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作出正确的划分必须遵循其逻辑规则。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行为逻辑把什么都放在“国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4
15
16
17
答案示例: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应全面科学地把握国家安全的概念。②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国家安全外延的认识不断深化。③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作出正确的划分必须遵循其逻辑规则。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行为逻辑把什么都放在“国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课时跟踪检测(五) 准确把握概念[能力评价卷]
一、选择题
1.事物与属性是不可分割的,事物都是有属性的事物,属性也都是事物的属性。以下关于事物的属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从内容上看,属性是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的统称
②从基本特征上看,属性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③从种类上看,属性可以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④从形式上看,属性是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下列不是从内涵方面说明概念的是(  )
A.单身汉是未婚、成年的男性
B.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C.鱼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水、有脊椎的水生动物
D.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关系
3.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打赏”现象,最高人民法院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里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概念的外延上看属于(  )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种属关系 D.属种关系
4.丈夫带着孩子在街上玩,街上车很多,孩子跑来跑去很危险。妻子看到了说:“车那么多,很危险,不能让孩子在外面乱跑!”丈夫说道:“不让孩子在外面跑,难道把孩子关起来,不让他呼吸新鲜空气吗?”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丈夫的回答(  )
①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②说明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③违背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④科学地处理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近年来,“直播带货”“奥利给”“乘风破浪”等成为网络热词,这些新概念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关于“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概念是反映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 ②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③客观事物的概念就是指事物本身 ④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给概念下定义,既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又要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以下定义与“宪法是国家的法律”所违背的逻辑规则相同的是(  )
A.营养学就是研究营养的科学
B.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C.社会保障是精巧的“社会减震器”
D.科学思维是指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
7.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就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有人这样给“生命”下定义:“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对于这个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循环定义 B.定义过窄
C.同语反复 D.定义过宽
8.(2024·北京市西城高三期末)甲问:“什么是直角?”乙答:“直角是角度为90度的角。”甲又问:“什么是1度?”乙答:“1度就是直角的1/90。”乙这样回答(  )
A.虽然比较形象,但是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B.没有遵循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的要求
C.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定义项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D.没有用否定形式,不能从反面揭示认识对象的性质
9.(2024·湖南长沙模拟)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分为它的各个种概念,以明确概念外延的一种思维方法。正确的划分要求划分出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而且要采用同一标准,子项的外延不相容,而且是同一层次的概念。下列划分方式中正确的是(  )
A.直系亲属分为双亲、胞亲、配偶和子女
B.岩石分为沉积岩和变质岩
C.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D.人类的健康分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
10.有人把三角形划分为直角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这样的划分(  )
A.违反了划分必须是相称的规则
B.符合划分的规则
C.违反了划分的子项应互相排斥的规则
D.违反了划分的标准必须同一的规则
11.下列语句的划分,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的是(  )
A.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戏剧
D.从市场范围看,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
12.(2024·山东聊城市高三测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划分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划分不全 B.多出子项
C.划分标准不一 D.越级划分
13.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募集和自愿捐赠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它依靠“精神力量”,奉行“道德原则”。下列符合这一概念的是(  )
①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 ②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③某众筹平台为病人筹集的善款 ④某爱心慈善基金会为灾区捐款捐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多义词”,即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包袱”:
意思之一: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
意思之二:精神上的负担。
意思之三:相声的术语,包袱由相声演员经过思考之后,运用到相声表演之中。包袱是逗笑观众的主要部分。
这说明(  )
①不注意具体区分概念就容易引起思维混乱
②任何概念都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形式的统一
③同样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④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2024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提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这一概念(  )
①是运用定义的方法揭示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②反映了事物的性质而实现了“质”与“量”的统一 ③明晰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支预算的种属关系 ④是对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感性材料直接感知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双方进行了一番问答。
“姓名?”
“雨果。”
“干什么的?”
“写东西的。”
“以什么谋生?”
“笔杆子。”
于是,宪兵在登记本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笔杆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笔杆贩子。
(1)运用概念的有关知识,分析宪兵为什么会闹出笑话。
(2)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作家”与“浪漫主义作家”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传统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进步,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大量非传统安全进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即“总体安全”。
近几年来,西方某些国家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国家安全”为名,肆意加征关税、竭力打压他国企业、大搞技术封锁,在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里,“国家安全”就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结合材料,运用概念的相关知识,对西方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行为逻辑加以批驳。
课时跟踪检测(五)
1.选C 属性与概念不同,内涵与外延的统一是概念的基本特征,②排除。属性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不是人脑的主观反映,④错误。
2.选D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A、B、C均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不符合题意。D只是反映了社会关系所包含的内容,是“社会关系”概念的外延,并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符合题意。
3.选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概念的外延上看,是两个全异关系的概念,属于反对关系,B入选,A、C、D不选。
4.选A 材料中丈夫的回答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说明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①②正确。“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违背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③排除。材料中丈夫的回答混淆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④排除。
5.选B 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②④正确。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①错误。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③错误。故本题选B。
6.选B “宪法是国家的法律”中定义项“国家的法律”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宪法”的外延,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营养学就是研究营养的科学”,这个定义中的定义项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A不符合题意。“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这个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B符合题意。“社会保障是精巧的‘社会减震器’”,这个定义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C不符合题意。“科学思维是指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7.选A 有机体就是指有生命的个体,所以“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这一定义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A正确。“定义过窄”是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的逻辑错误,B不符合题意。“同语反复”是定义项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逻辑错误,C不符合题意。“定义过宽”是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的逻辑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8.选C “比喻定义”是通过比喻来对被定义项进行描述,材料未体现,A不符合题意。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材料未涉及,B不符合题意。乙这样回答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定义项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C符合题意。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9.选C 直系亲属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孙子女,A错误。依据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B错误。人类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四个层次,D错误。“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是用同一标准划分的,各子项的外延不相容,且各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外延,C正确。
10.选D 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作出正确的划分,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其次,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在本题中,对三角形的划分,既按照“角”来划分,又按照“边”来划分,显然违反了“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的规则,D符合题意。
11.选D A对战争的划分标准不统一,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B的划分是正确的。C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D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故入选。
12.选A “划分不全”指的是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的外延,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仅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所以该判断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A正确。
13.选D 根据第三次分配的概念可知,③④符合题意。“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属于初次分配,①②排除。
14.选C “包袱”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说明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不注意具体区分概念就容易引起思维混乱,①④符合题意。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任何概念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不体现同样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15.选B 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这一概念是运用定义的方法揭示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①说法正确。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反映事物的性质判断也应该是“质”与“量”的统一。材料体现的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概念,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性质而实现了“质”与“量”的统一,②说法错误。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种概念,收支预算是属概念,这一概念明晰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支预算的种属关系,③说法正确。概念属于抽象思维,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且思维来源于实践,不是对感性材料直接感知的产物,④说法错误。
16.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由“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东西的”可知,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指的是靠写作谋生。由“笔杆贩子”可知,宪兵认为雨果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宪兵没有正确理解“以笔杆子谋生”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故闹出笑话。第(2)问考查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作家”是属概念,“浪漫主义作家”是种概念,二者之间是属种关系,而非种属关系。
答案示例:(1)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是以写文章获得稿费维持生计,外延是“作家”。宪兵所理解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是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外延是“笔杆贩子”。所以闹出了笑话。
(2)不存在。“作家”与“浪漫主义作家”之间存在属种关系,而非种属关系。
17.解析:本题为批驳类试题,需要指出错误的原因并谈谈其危害。关键词①: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可联系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应全面科学地把握国家安全的概念。关键词②:传统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即“总体安全”→可联系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国家安全外延的认识不断深化。关键词③:西方某些国家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啥都可以往里装→可联系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作出正确的划分必须遵循其逻辑规则。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行为逻辑把什么都放在“国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
答案示例: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应全面科学地把握国家安全的概念。②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国家安全外延的认识不断深化。③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作出正确的划分必须遵循其逻辑规则。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行为逻辑把什么都放在“国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
1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