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107张PPT)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框题逐解式教学·建议教学用时1课时]
本课 内容  本课既要实现对创新思维概括性介绍的任务,又要实现阐释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的任务。为此,本课设计了两框内容。第一框“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是创新思维的一般性概述,阐述了创新思维的基本含义、产生条件,以及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步骤具有跨越性、结果具有独特性等特征。第二框“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是对创新思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之中的联想思维的阐释,阐述了联想思维的基本含义、主要特征、衡量标准,以及运用迁移、想象等展开联想的主要方式
课标 要求 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续表
CONTENTS
目录
1
2
3
框题逐解(一)——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框题逐解(二)——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课时跟踪检测
框题逐解(一)——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NO.1
1.创新思维的含义与形成条件
主干知识·自主落实
含义 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维活动
形成 条件 ①创新思维要以_________为基础,失去_________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②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______。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实践
实践
继承
继承
微点拨
实践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源泉和动力,而创新思维的结果往往会推动实践的发展。创新思维的结果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2.创新思维的思维方式
(1)既有逻辑思维活动,也有__________等非逻辑思维的活动。
(2)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如_____________方法等。
想象
逆向思维
3.创新思维的特征
(1)思路具有多向性: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_________角度去思考问题。
(2)步骤具有跨越性: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____________的省略或跨越。
(3)结果具有独特性: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人们用___________的方法解决问题。
不同的
推理步骤
独特而巧妙
4.创新思维之“新”的表现
(1)思路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2)__________新,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
(3)结果新,不论是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明、__________,还是理论上的新见解、___________,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方法
新发现
新论证
5.创新思维的检验标准
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微观察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幼年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被绑,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却不挣扎了。
细链能够拴住大象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①原因在于大象的“思维”保守、守旧,没能进行创新。大象的“思维”受幼年经历的影响,并保持了那时候的认识。等长成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它仍然墨守成规。②这说明思维创新要以实践为基础,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的陈规旧说,敢于破除旧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一、微点澄清判断
(1)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  )
提示: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而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即时训练·质量评价
×
(2)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
(3)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表现为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
提示: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 
(4)创新思维方法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
提示:创新思维思路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5)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必定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
提示: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96“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在升旗仪式中,常常发生升旗速度与奏唱国歌不同步的情况。一位中学生想:如果按照国歌的节奏在旗绳上划定一些间隔,再在各个间隔上填入与歌词相对应的数字,升旗时一边拉绳,一边看旗绳上的数字,就可以做到升旗速度与奏唱国歌同步了。这表明创新思维(  )
A.是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B.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反映
C.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
D.不能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只能运用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解析:材料说明创新思维离不开实践,是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A正确。创新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B错误。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C错误。创新思维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非常规的思维方法,D错误。
(教材P97“探究与分享”改编题)蔡伦发现,人们用于书写的材料都有缺陷:竹木简太笨重;丝帛太贵;丝绵纸以蚕茧为原料,难以大量生产;麻纸质地粗劣,不利于书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以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为原料,经过精心制作,终于造出质量较高又适合书写的纸张。据此回答2—3题。
2.蔡伦造纸的创新思维(  )
①来自头脑中的主观想象 
②来自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③以实践为基础 
④是单项性思维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材料指出,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精心制作,造出了质量较高又适合书写的纸张。根据教材可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间接经验是获取认识的途径之一。蔡伦造纸的创新思维以实践为基础,来自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故②③正确。故本题选B。
3.从创新思维角度看,蔡伦造纸的方法表明(  )
A.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B.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C.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D.创新思维直接摒弃原有经验

解析:该题题干强调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问题,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这一特征,故A正确。材料既未体现出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也未体现出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故B、C不符合题意。创新思维并不意味着直接摒弃原有经验,而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故D不选。
4.(教材P98“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出门不用带钱包,只需要带手机;外卖、快递非常便利;高铁出行快捷高效,乘坐更加舒适,而且可以在旅途中用网络学习、办公、娱乐,让旅途更加充实……移动支付、网购、高铁等新事物表明,创新思维主要“新”在(  )
①方法新,创新思维不是用某一种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 
②思路新,创新思维往往能突破规律的制约,构思多种设想,探索多个答案 
③结果新,创新思维的结果常常是独特的、出乎意料的 
④步骤新,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中的新事物表明人们使用新方法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这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方法新、结果新,①③正确。创新思维也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②错误。④是创新思维的特征,不是创新思维“新”的体现,不符合题意。
三、情境迁移应用
5.(2024·湖北高考)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太空歌剧院》,在数字类别竞赛中夺得头奖,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奖项颁给人工智能作品;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的画作《未完·待续》卖出110万元,这是全球首次成功拍卖人工智能山水画作。以上事例表明(  )
①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③人们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 
④人工智能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太空歌剧院》,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的画作《未完·待续》,都表明了人们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也表明人工智能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并不是人工智能与艺术的结合,才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①不选。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画作,这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没有涉及艺术是否具有真理性,②排除。
6.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等推广开来,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活力;仰望寰宇有“嫦娥”奔月、“天问”落火,逐梦海疆有“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深潜,科技创新拓宽认知边界;敦煌研究院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还原洞窟壁画,三星堆博物馆运用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由此可见(  )
①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创新思维要以人类需要为基础
②培养创新思维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培养创新思维要摒弃“破旧立新”的惯性思维
④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①错误。材料强调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活力,科技创新拓宽认知边界,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这说明培养创新思维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②④正确。“破旧立新”属于创新思维,不是惯性思维,③错误。故本题选D。
7.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坚持创新思维,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不断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由此可见,创新思维(  )
①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②具有思路新、方法新的特点 
③要在摒弃过去的基础上立新 
④以实践为基础,不能凭空产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①不符合题意。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表明创新思维具有思路新、方法新的特点,②符合题意。“摒弃过去”的说法错误,③排除。坚持创新思维,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表明创新思维以实践为基础,不能凭空产生,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框题逐解(二)——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NO.2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1.联想思维的基础
(1)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是___________的。
(2)生理基础: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
主干知识·自主落实
普遍联系
微点拨
联想思维既具有事物普遍联系和人脑的工作机制等客观基础,也具有相似、接近或对比等思维机制。
2.联想思维的含义
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_________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联结
微点拨
通俗地讲,联想就是由于某人或者某事而引起的相关思考,常说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等是其体现。
3.联想思维的特点
(1)联想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对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对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2)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___________。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跨越的联结性
畅想性
4.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衡量依据和提高途径
衡量 依据 思维在联想时的“__________”速度和“________”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提高 途径 自觉地进行联想_______________,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是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联结
畅想
思维训练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1.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含义 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_______等进行___________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方式 正迁移、负迁移、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
作用 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___________。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____________
作用
位置变迁
思路
桥梁
2.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含义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________进行加工、改造,通过_______________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分类 形象化想象和“假如”式想象
表象
重新组合
作用 形象化的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___________的新形象
“假如”式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___________,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_________和精神世界
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续表
创造性
局限性
认识内容
3.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1)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_________的重要方式。
(2)人的大脑有联想的功能,思维中有联想的机制。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自觉地加以训练,将有助于提高联想思维的_________,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联想
质量
微点拨
图示助解联想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议|题|探|究| 
材料一:人类如果没有想过像鸟儿一样飞翔,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如果没有想过乌托邦,就不会有追求社会进步的动力;如果你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国留学,那么你就根本不会出国留学。
核心要点·探究学习
材料二:哈姆威是西班牙一个制作薄饼的小商贩,怀着掘金的心态来到了美国。刚到美国的时候,他的薄饼生意实在糟糕,而与他相邻的一位卖冰淇淋的商贩的生意却很好,很快就把装冰淇淋的小碟子用光了。心胸宽广的哈姆威见状,就把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让他装冰淇淋。卖冰淇淋的商贩见这个方法可行,便要了哈姆威的薄饼。锥形的冰淇淋为顾客们所青睐,被评为“世界博览会的真正明星”。这种锥形的冰淇淋也开始大行于市,逐渐变成今天的蛋卷冰淇淋。
问题设计: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在进行思考时,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提示:共同点: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联想思维的思维方式。不同点:材料一将鸟儿飞翔想象成人类飞向月球,构想将来乌托邦的美好,假想自己出国留学,这都采用了“想象”(幻想、构想也可)的思维方式;材料二中哈姆威将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替代小碟子来装冰淇淋,对薄饼的功能进行了移植,这属于“迁移”的思维方式,也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何作用。
提示:材料一中采用了“想象”的思维方式,“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奋斗)的目标,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更坚忍的意志投入实现目标的奋斗之中。材料二中采用了“迁移”的思维方式,“迁移”有利于开辟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可能道路;通过“迁移”,触类旁通,为人们创新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中还采用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对薄饼进行功能移植,使其与小碟子具有了相似的功能,为卖冰淇淋的商贩开启思路,为解决新问题提供了方案,发挥了类比推理在技术创新中的先锋作用。
|认|知|生|成| 
对比联想思维的方法——“迁移”与“想象”
迁 移 想 象
含义 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方 式 ①原理移植:将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原理转移到新的研究领域。 ②结构移植:将某事物的结构形式和结构特征转用到另一事物上,以产生新的事物。 ③方法移植:将新方法转用到新的情景中,以产生新的成果。 ④材料移植:将材料转用到新的载体上,以产生新的成果 ①形象化的想象: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形象化的想象。
②“假如”式的想象: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作用 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续表
一、微点澄清判断
(1)联想思维建立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
提示: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2)联想思维具有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
提示: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即时训练·质量评价
×
×
(3)迁移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想象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
提示: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4)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有助于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现实世界”。(  )
提示: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有助于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
(5)创新思维是联想的基础。(  )
提示: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
×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99“探究与分享”改编题)“美人鱼”的形象,由少女的形象与鱼的模样重组和加工而成;“狮身人面”的形象,由狮子身体的形状与人脸的形象重组和加工而成……以下关于联想思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必然联系的反映
B.联想思维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C.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和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D.思维在联想时“联结”的数量和“畅想”的速度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解析: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A错误。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C错误。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D错误。B是关于联想思维的正确阐述。
2.(教材P100“相关链接”改编题)一战期间,一位工程师了解到一位士兵因将大铁锅扣在头上而在袭击中只受了点轻伤,他由此联想到制作钢盔,并付诸实践,军用钢盔得以问世。这启示我们(  )
①创新思维不能凭空产生,必须以实践为基础
②要善于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考
③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④创新需要突破并否定既有的理论和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体现了创新思维不能凭空产生,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①③正确。②属于形而上学思维,排除。创新要对既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辩证否定,④错误。
3.(教材P100“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是农业生产中的两种灌溉方式。大水漫灌的方式既浪费水资源也有不良后果,还不长效,精准滴灌解决了这些不足。扶贫干部把“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的思维方式迁移到扶贫工作中,实施了“精准扶贫”方式,使“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对材料中的迁移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A.这是某种经验内部的迁移,也属于功能上的正迁移
B.这属于不同经验之间的迁移,也属于同化性迁移
C.这是某种经验内部的迁移,也属于顺应性迁移
D.这属于不同经验之间的迁移,属于负迁移

解析:扶贫干部把“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的思维方式迁移到扶贫工作中,实施了“精准扶贫”方式,这属于不同经验之间的迁移,也属于同化性迁移,B符合题意。农业生产与扶贫工作不是同一个事物,所以不是某种经验内部的迁移,A、C排除。这种迁移促进了扶贫工作,是一种正迁移,不是负迁移,D排除。故本题选B。
4.(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在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时,同学们纷纷发言: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将会怎样?假如世界上没有货币,将会怎样?假如真有外星人入侵地球,将会怎样?……这种“假如”式的想象(  )
①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②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③是促进创新思维的根本动力 ④是有目的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这种“假如”式的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是有目的的自觉进行的想象,①④正确。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②不选。社会实践的需要是促进创新思维的根本动力,③不选。
5.(教材P103“相关链接”改编题)1895年,16岁的爱因斯坦这样想象:假如我以光速追随一束光线运动,将会看到什么情景呢?按照牛顿力学的速度合成法则,这束光线好像是一个空间里振荡却停滞不前的电磁场。但是,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通过这个想象,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追光疑难”,进而提出狭义相对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爱因斯坦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实现了从新角度去看旧问题 
②爱因斯坦填补了前辈物理学家经验知识的空白,创造出“虚拟世界” 
③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认识的局限性,助力科学理论创新 
④科学家所进行的不由自主地想象,通常是没有预定目标的无意想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爱因斯坦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实现了从新角度去看旧问题,①正确。材料反映爱因斯坦思考了前辈没有思考的问题,但并没有填补前辈物理学家经验知识的空白,②与题意不符。“假如我以光速追随一束光线运动,将会看到什么情景呢?”的想象打破了人们对事物原有认识的局限性,帮助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追光疑难”,进而提出狭义相对论,③正确。“假如我以光速追随一束光线运动,将会看到什么情景呢?”爱因斯坦的想象不是没有预定目标的无意想象,④错误。故本题选B。
三、情境迁移应用
6.古时候,人们砍树全靠斧子,一天也砍不了几棵树。一天鲁班爬山的时候,不小心被带齿的小草划破了。这件事启发了他,他照小草的样子用铁片打了一把有齿的锯,用它锯树又快又省力。这个故事说明(  )
A.只要大胆设想,大胆地做,就会有所发明创造
B.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瞬间在人脑中产生的
C.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使人的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认识成果甚至是惊人的
D.鲁班掌握了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法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要把握想象的内涵。A、B两项表述明显错误;鲁班发明了锯这一事例并不意味着鲁班掌握了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法,D排除;由材料可知,C正确。
7.(2024·山东青岛期末)相传北宋朝廷曾经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考核天下画家,画家们有的画了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有的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只有一位画家颇受赞赏,画的是黄昏时刻,一骑归来,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翩跹飞舞。这位画家的成功得益于(  )
①将对马、草原、鲜花和蝴蝶等的认识联系起来 
②将多种元素通过合乎逻辑的“畅想”连为一体 
③将头脑中已有的多种表象进行重新组合和加工
④将采花的蝴蝶转移到马蹄周围实现了思维迁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这位画家将对马、草原、鲜花和蝴蝶等的认识联系起来,表现出“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意境,①正确。 这位画家的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②说法错误。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这位画家并未将头脑中已有的多种表象进行重新组合和加工,③不符合题意。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这位画家将采花的蝴蝶转移到马蹄周围实现了思维迁移,④正确。故本题选B。
8.心理学家哥洛万斯和斯塔林茨曾用实验证明,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阶段,建立起联系。例如木头和皮球,可以通过联想思维使它们发生联系: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皮球。这表明(  )
A.联想思维只可以把对性质相似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
B.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C.联想思维的跨越性联结是发挥畅想功能的直接原因
D.联想思维的畅想结果的表达不必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解析: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阶段,建立起联系,这说明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B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联想思维可以把对性质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A说法错误。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是跨越性联结的原因,C说法错误。畅想过程一般不受逻辑规则的约束,但畅想结果的表达要借助概念、判断等思维方式,要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9.(2024·山东滨州期末)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是一届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全球经贸盛会,真正让供应链成为国际合作的“共赢链”。链博会吉祥物“链氪”形似拼图,象征供应链的链接;三角形的身体结构,寓意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这一设计在思维形态上(  )
①发挥了不受形式逻辑规则制约的思维畅想
②以概念判断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③具有思维表达的情感性和严谨性特点
④运用联想思维表达对供应链的美好希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链博会吉祥物“链氪”形似拼图,象征供应链的链接,这一设计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三角形的身体结构,寓意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运用联想思维表达了对供应链的美好希冀,①④正确。这一设计在思维形态上属于形象思维,且抽象思维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②错误。形象思维具有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抽象思维具有思维表达的严谨性,③错误。故本题选B。
课时跟踪检测
NO.3
一、选择题
1.一位老师上课时给学生们介绍蔷薇,讲完后问学生:“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第一位学生回答:“是可怕的刺。”第二位学生回答:“是美丽的花!”而第三位学生的回答是:“我想要培育出一种不带刺的蔷薇。”多年以后,前两位学生无所作为,而第三位学生以其突出的成就闻名遐迩。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敢于超越自我
B.要敢于进行创新思维的探索
C.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D.要勇于冲破一切传统观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解析:蔷薇是带刺的,培育不带刺的蔷薇体现了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B符合题意;A、C与题意不符;D说法错误。
2.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是在不同认识对象之间进行迁移性思考。迁移对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表现为(  )
①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③可以激发人们以高涨的热情和坚韧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 
④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②③是想象对创新思维的作用,不符合题意。①④是迁移对创新思维的作用,符合题意。
3.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是由中国空间站、神舟载人飞船、地球、星空等图案构成的一个红、黄、蓝配色的圆形标识。数字“19”融入中国龙的元素,舞动上升。周围的点点星辰共十九颗,对应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共同体现我国航天事业的繁荣昌盛。从思维表达上看,该标识(  )
①以形象思维抽象概括了事物的形象特征
②深刻揭示了载人航天任务的本质和规律
③以抽象思维抽象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
④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的对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标识是由中国空间站、神舟载人飞船、地球、星空等图案构成的一个红、黄、蓝配色的圆形标识,这表明该标识以形象思维抽象概括了事物的形象特征,①正确。从思维表达上看,该标识是以形象思维抽象概括了事物的形象特征,而不是以抽象思维抽象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也未能揭示载人航天任务的本质和规律,②③排除。数字“19”融入中国龙的元素,舞动上升。周围的点点星辰共十九颗,对应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共同体现我国航天事业的繁荣昌盛,这表明该标识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的对象,④正确。
4.老师在教学生电流的相关知识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就用水管中的水流举例子:以水压迫使水沿着一定方向流动,形成水流,类比电压迫使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一联想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质量,深化了学生对电流知识的理解。这表明(  )
①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②联想思维能够实现触类旁通,催生新发明 ③联想思维能够实现由此及彼的认知过渡 ④联想思维能够由一事物联想到与其有相反特点的事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题干中是通过迁移方法实现的联想,说明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联想思维能够实现由此及彼的认知过渡,①③符合题意。老师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就用水管中的水流举例,这不属于发明,②不符合题意。④属于对比联想,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5.(2023·湖北十堰市高三调研)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曚。蜡屐对渔篷。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节选自《笠翁对韵》)对韵体现了(  )
①从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的思维过程  ②坚持用具体的联系认识事物 ③由此及彼的迁移  ④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应该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①错误。材料中的对韵是为了对仗的需要,要遵循平仄规则,不涉及具体联系,且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②排除。由“天”联想到“地”、由“大陆”联想到“长空”、由“山花”联想到“海树”等等,这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体现了由此及彼的迁移,也体现了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6.(2023·江苏高考)“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的景象早已深入人心。日出、日落时分,太阳接近地平线,在大气中只有极小尺寸的微尘时会发生瑞利散射,蓝色光被散射到其他位置,剩下的主要是直射的红色光,此时的太阳是红色的。然而在沙尘暴袭来时,人们会看到一种截然不同的夕阳景色——白色的太阳,这是由浮尘颗粒较大而产生无显色效应的米氏散射造成的。材料说明,正确认识事物需要(  )
A.运用联想思维 B.运用形象思维
C.把握事物的本质 D.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其特点是跨越的联结性和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由日出、日落时分的太阳景观联想沙尘暴环境下的太阳,这是在运用联想思维,A符合题意。形象思维是指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材料分析了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太阳景观产生的原因,这明显不是“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材料并不是运用形象思维,B排除。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正确认识事物需要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C错误。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材料只是反映了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太阳景观,并不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就不能体现“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D排除。故本题选A。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7.(2024·广东江门市高三调研)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接连取得突破性成果,许多过去科幻迷才会关心的话题迅速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从月球基地到机甲世界,近年来中国的科幻电影以大开大合的时空想象和放眼宇宙的宏大视野为观众描绘了一个个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这些作品纷纷探索科幻叙事与喜剧、动作等元素的杂糅,为今后创作开辟了更多想象空间。中国科幻电影的兴起说明(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①迁移和想象是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②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
③自觉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可以提高联想思维的水平和能力 
④联想思维可以将毫无关联的事物进行可能的联结与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从月球基地到机甲世界,近年来中国的科幻电影以大开大合的时空想象和放眼宇宙的宏大视野为观众描绘了一个个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可见迁移和想象是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故①符合题意。中国科幻电影探索科幻叙事与喜剧、动作等元素的杂糅,为今后创作开辟了更多想象空间,说明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运用联想思维的方法进行创作,故③不选。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对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物的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8.(2024·湘豫名校高三联考)拉链发明者贾德森想设计出一种能对接缝封闭严实、开合方便的装置。有一次他到铁匠铺买饭勺时,发现饭勺吊得整齐、巧妙:一根水平放置的棍子上,吊着上下两行饭勺,上面的饭勺用棍子直接穿过勺柄孔,下面饭勺的勺柄朝下,通过勺部与上面的饭勺紧紧地咬合在一起。那紧紧咬合在一起的两排饭勺,就成了贾德森设想中的“拉链”雏形。拉链发明的过程(  )
①说明我们把不同的信息交合可以产生新的信息
②通过联想思维实现了从饭勺排放到拉链结构的跨越 
③体现了迁移在创新思维中能搭建由此及彼桥梁的作用 
④是联想思维所具有的逻辑制约的畅想性的充分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把不同的信息交合可以产生新的信息是发散思维的方法,但材料体现的是联想思维,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拉链发明者贾德森根据饭勺排放的原理发明拉链,运用的是联想思维,通过迁移实现了从饭勺排放到拉链结构的跨越,②③符合题意。联想思维的特点是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9.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以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作品由一个管弦乐演奏的乐章“云飞起,楚天千里”开始,勾勒出一幅全景式的山水画卷,带领听众感受月下山谷、山峦叠嶂、万马回旋……这一创作手法(  )
①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其优点是精确
②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体现了形象思维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情感性特征
④体现了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和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材料中作品的这一创作手法体现了形象思维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情感性特征,③符合题意。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结合起来的创作手法,带领听众感受月下山谷、山峦叠嶂、万马回旋,运用了联想思维,体现了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和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形象思维和联想思维,①②不符合题意。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0.(2024·北京市朝阳区质检)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文艺演出上,最能代表浙江地域特色的“钱塘潮涌”篇章浪漫绝美:经过精准技术计算,实现超高比例还原的潮水画面在屏幕上展示出潮起潮落、生生不息的自然律动;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鱼鳞潮等潮水形态更迭,演员与潮共舞,寓意奋斗者在时代浪潮中搏击风浪。“钱塘潮涌”(  )
①实现了对钱塘江潮水的思维表达在科学性和艺术性上的统一 
②展现了思维自身的能动运动达成的对客观世界的再现 
③运用想象和联想展现不竭的生命动能,体现了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④通过思维抽象把握了钱塘江潮水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材料指出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文艺汇演上,实现了播放超高比例还原的潮水画面,与此同时,演员与潮共舞,寓意奋斗者在时代浪潮中搏击风浪,这表明“钱塘潮涌”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然之美与舞台表演融合起来,生动地展现了不竭的生命动能,故①③正确。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故②不选。材料强调的是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演员与播放的潮水画面交相呼应,展现中华文化之美,不涉及“本质和规律”,故④不选。故本题选B。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二、非选择题
11.(2024·浙江省教考联盟第一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学三年级学生小明经常给一家人做饭吃,可是有个难题:爸爸喜欢吃硬饭,妈妈喜欢吃软一些的饭。小明为了能同时满足爸爸妈妈的口味,思考如何一锅同时烧出软饭和硬饭。有一天,他突发灵感,想了个办法,结果真的成功了。他的办法就是在锅的中间用一块薄木板隔开,一边多放些米,一边少放些米,米多的一边饭就硬,米少的一边饭就软。他的这一发明,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为此,他申请了专利。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小明的发明过程体现了创新思维的哪些特征。
解析:关键词①:思考如何一锅同时烧出软饭和硬饭→可联系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关键词②:他突发灵感,想了个办法→可联系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关键词③:在锅的中间用一块薄木板隔开,一边多放些米,一边少放些米→可联系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答案示例:①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小明在发明过程中循着饭硬饭软、米多米少的思路,作出加隔板的设想,并取得成功。②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小明突发灵感,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发明过程呈现出神秘的色彩。③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小明遇到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他通过使用隔板、调整米量这样独特而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2.(2024·湖南湘东九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强基础研究是时代的迫切要求,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是支撑基础研究的“两条腿”。“怎么找到有兴趣且有意义的项目?”“能不能借助人工智能开发新工具?”科学家们提出理解混沌现象、激活肿瘤免疫、开发材料验证机器人等课题,各种研究计划“天马行空”,无限精彩。
基础研究要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运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在“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两个方面中任选一个加以论证。要求:明确逻辑知识依据,论证结构清晰,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字数在150字以内。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关键词①:基础研究要坚持自由探索→可联系教材知识: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善于运用迁移和想象的方法。关键词②:科学家们提出理解混沌现象、激活肿瘤免疫、开发材料验证机器人等课题,各种研究计划“天马行空”,无限精彩→可联系教材知识:激发创新的高涨热情和坚忍意志、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想象事物更完美的功能。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答案示例:基础研究要坚持自由探索。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善于运用迁移和想象的方法。营造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和氛围,激发创新的高涨热情和坚忍意志;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想象事物更完美的功能。本课 内容   本课既要实现对创新思维概括性介绍的任务,又要实现阐释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的任务。为此,本课设计了两框内容。第一框“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是创新思维的一般性概述,阐述了创新思维的基本含义、产生条件,以及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步骤具有跨越性、结果具有独特性等特征。第二框“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是对创新思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之中的联想思维的阐释,阐述了联想思维的基本含义、主要特征、衡量标准,以及运用迁移、想象等展开联想的主要方式
课标 要求   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框题逐解(一)——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主干知识·自主落实
1.创新思维的含义与形成条件
含义 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维活动
形成 条件 ①创新思维要以______为基础,失去______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②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______。在______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微|点|拨| 
实践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源泉和动力,而创新思维的结果往往会推动实践的发展。创新思维的结果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2.创新思维的思维方式
(1)既有逻辑思维活动,也有______等非逻辑思维的活动。
(2)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如__________方法等。
3.创新思维的特征
(1)思路具有多向性: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________角度去思考问题。
(2)步骤具有跨越性: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__________的省略或跨越。
(3)结果具有独特性: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人们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解决问题。
4.创新思维之“新”的表现
(1)思路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2)______新,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
(3)结果新,不论是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明、__________,还是理论上的新见解、__________,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5.创新思维的检验标准
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微|观|察|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幼年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被绑,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却不挣扎了。
细链能够拴住大象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即时训练·质量评价
一、微点澄清判断
(1)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  )
(2)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
(3)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表现为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
(4)创新思维方法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
(5)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必定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96“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在升旗仪式中,常常发生升旗速度与奏唱国歌不同步的情况。一位中学生想:如果按照国歌的节奏在旗绳上划定一些间隔,再在各个间隔上填入与歌词相对应的数字,升旗时一边拉绳,一边看旗绳上的数字,就可以做到升旗速度与奏唱国歌同步了。这表明创新思维(  )
A.是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B.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反映
C.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
D.不能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只能运用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教材P97“探究与分享”改编题)蔡伦发现,人们用于书写的材料都有缺陷:竹木简太笨重;丝帛太贵;丝绵纸以蚕茧为原料,难以大量生产;麻纸质地粗劣,不利于书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以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为原料,经过精心制作,终于造出质量较高又适合书写的纸张。据此回答2—3题。
2.蔡伦造纸的创新思维(  )
①来自头脑中的主观想象  ②来自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③以实践为基础  ④是单项性思维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从创新思维角度看,蔡伦造纸的方法表明(  )
A.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B.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C.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D.创新思维直接摒弃原有经验
4.(教材P98“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出门不用带钱包,只需要带手机;外卖、快递非常便利;高铁出行快捷高效,乘坐更加舒适,而且可以在旅途中用网络学习、办公、娱乐,让旅途更加充实……移动支付、网购、高铁等新事物表明,创新思维主要“新”在(  )
①方法新,创新思维不是用某一种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 
②思路新,创新思维往往能突破规律的制约,构思多种设想,探索多个答案
③结果新,创新思维的结果常常是独特的、出乎意料的 
④步骤新,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情境迁移应用
5.(2024·湖北高考)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太空歌剧院》,在数字类别竞赛中夺得头奖,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奖项颁给人工智能作品;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的画作《未完·待续》卖出110万元,这是全球首次成功拍卖人工智能山水画作。
以上事例表明(  )
①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③人们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 
④人工智能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等推广开来,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活力;仰望寰宇有“嫦娥”奔月、“天问”落火,逐梦海疆有“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深潜,科技创新拓宽认知边界;敦煌研究院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还原洞窟壁画,三星堆博物馆运用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由此可见(  )
①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创新思维要以人类需要为基础 
②培养创新思维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培养创新思维要摒弃“破旧立新”的惯性思维
④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坚持创新思维,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不断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由此可见,创新思维(  )
①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②具有思路新、方法新的特点 
③要在摒弃过去的基础上立新  ④以实践为基础,不能凭空产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框题逐解(二)——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主干知识·自主落实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1.联想思维的基础
(1)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是__________的。
(2)生理基础: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
|微|点|拨| 
联想思维既具有事物普遍联系和人脑的工作机制等客观基础,也具有相似、接近或对比等思维机制。
2.联想思维的含义
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______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微|点|拨| 
通俗地讲,联想就是由于某人或者某事而引起的相关思考,常说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等是其体现。
3.联想思维的特点
(1)联想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___。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对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对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2)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__________。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4.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衡量依据和提高途径
衡量依据 思维在联想时的“_______”速度和“_______”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提高途径 自觉地进行联想__________,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是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1.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含义 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______等进行__________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方式 正迁移、负迁移、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
作用 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________。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______
2.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含义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______进行加工、改造,通过__________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分类 形象化想象和“假如”式想象
作用 形象化的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______的新形象
“假如”式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________,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________和精神世界
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3.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1)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______的重要方式。
(2)人的大脑有联想的功能,思维中有联想的机制。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自觉地加以训练,将有助于提高联想思维的______,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微|点|拨| 图示助解联想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核心要点·探究学习
|议|题|探|究| 
材料一:人类如果没有想过像鸟儿一样飞翔,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如果没有想过乌托邦,就不会有追求社会进步的动力;如果你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国留学,那么你就根本不会出国留学。
材料二:哈姆威是西班牙一个制作薄饼的小商贩,怀着掘金的心态来到了美国。刚到美国的时候,他的薄饼生意实在糟糕,而与他相邻的一位卖冰淇淋的商贩的生意却很好,很快就把装冰淇淋的小碟子用光了。心胸宽广的哈姆威见状,就把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让他装冰淇淋。卖冰淇淋的商贩见这个方法可行,便要了哈姆威的薄饼。锥形的冰淇淋为顾客们所青睐,被评为“世界博览会的真正明星”。这种锥形的冰淇淋也开始大行于市,逐渐变成今天的蛋卷冰淇淋。
问题设计: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在进行思考时,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何作用。
|认|知|生|成| 
对比联想思维的方法——“迁移”与“想象”
迁 移 想 象
含 义 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方式 ①原理移植:将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原理转移到新的研究领域。 ②结构移植:将某事物的结构形式和结构特征转用到另一事物上,以产生新的事物。 ③方法移植:将新方法转用到新的情景中,以产生新的成果。 ④材料移植:将材料转用到新的载体上,以产生新的成果 ①形象化的想象: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形象化的想象。 ②“假如”式的想象: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作用 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即时训练·质量评价
一、微点澄清判断
(1)联想思维建立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
(2)联想思维具有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
(3)迁移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想象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
(4)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有助于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现实世界”。(  )
(5)创新思维是联想的基础。(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99“探究与分享”改编题)“美人鱼”的形象,由少女的形象与鱼的模样重组和加工而成;“狮身人面”的形象,由狮子身体的形状与人脸的形象重组和加工而成……以下关于联想思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必然联系的反映
B.联想思维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C.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和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D.思维在联想时“联结”的数量和“畅想”的速度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2.(教材P100“相关链接”改编题)一战期间,一位工程师了解到一位士兵因将大铁锅扣在头上而在袭击中只受了点轻伤,他由此联想到制作钢盔,并付诸实践,军用钢盔得以问世。这启示我们(  )
①创新思维不能凭空产生,必须以实践为基础 
②要善于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考
③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④创新需要突破并否定既有的理论和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教材P100“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是农业生产中的两种灌溉方式。大水漫灌的方式既浪费水资源也有不良后果,还不长效,精准滴灌解决了这些不足。扶贫干部把“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的思维方式迁移到扶贫工作中,实施了“精准扶贫”方式,使“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对材料中的迁移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A.这是某种经验内部的迁移,也属于功能上的正迁移
B.这属于不同经验之间的迁移,也属于同化性迁移
C.这是某种经验内部的迁移,也属于顺应性迁移
D.这属于不同经验之间的迁移,属于负迁移
4.(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在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时,同学们纷纷发言: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将会怎样?假如世界上没有货币,将会怎样?假如真有外星人入侵地球,将会怎样?……这种“假如”式的想象(  )
①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②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③是促进创新思维的根本动力  ④是有目的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教材P103“相关链接”改编题)1895年,16岁的爱因斯坦这样想象:假如我以光速追随一束光线运动,将会看到什么情景呢?按照牛顿力学的速度合成法则,这束光线好像是一个空间里振荡却停滞不前的电磁场。但是,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通过这个想象,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追光疑难”,进而提出狭义相对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爱因斯坦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实现了从新角度去看旧问题 
②爱因斯坦填补了前辈物理学家经验知识的空白,创造出“虚拟世界”
③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认识的局限性,助力科学理论创新 
④科学家所进行的不由自主地想象,通常是没有预定目标的无意想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三、情境迁移应用
6.古时候,人们砍树全靠斧子,一天也砍不了几棵树。一天鲁班爬山的时候,不小心被带齿的小草划破了。这件事启发了他,他照小草的样子用铁片打了一把有齿的锯,用它锯树又快又省力。这个故事说明(  )
A.只要大胆设想,大胆地做,就会有所发明创造
B.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瞬间在人脑中产生的
C.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使人的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认识成果甚至是惊人的
D.鲁班掌握了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法
7.(2024·山东青岛期末)相传北宋朝廷曾经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考核天下画家,画家们有的画了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有的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只有一位画家颇受赞赏,画的是黄昏时刻,一骑归来,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翩跹飞舞。这位画家的成功得益于(  )
①将对马、草原、鲜花和蝴蝶等的认识联系起来 
②将多种元素通过合乎逻辑的“畅想”连为一体 
③将头脑中已有的多种表象进行重新组合和加工 
④将采花的蝴蝶转移到马蹄周围实现了思维迁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心理学家哥洛万斯和斯塔林茨曾用实验证明,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阶段,建立起联系。例如木头和皮球,可以通过联想思维使它们发生联系: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皮球。这表明(  )
A.联想思维只可以把对性质相似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
B.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C.联想思维的跨越性联结是发挥畅想功能的直接原因
D.联想思维的畅想结果的表达不必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9.(2024·山东滨州期末)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是一届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全球经贸盛会,真正让供应链成为国际合作的“共赢链”。链博会吉祥物“链氪”形似拼图,象征供应链的链接;三角形的身体结构,寓意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这一设计在思维形态上(  )
①发挥了不受形式逻辑规则制约的思维畅想
②以概念判断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③具有思维表达的情感性和严谨性特点
④运用联想思维表达对供应链的美好希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框题逐解(一)
主干知识·自主落实 
1.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实践 实践 继承 继承
2.(1)想象 (2)逆向思维 3.(1)不同的 (2)推理步骤
(3)独特而巧妙 4.(2)方法 (3)新发现 新论证
[微观察]
提示:①原因在于大象的“思维”保守、守旧,没能进行创新。大象的“思维”受幼年经历的影响,并保持了那时候的认识。等长成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它仍然墨守成规。②这说明思维创新要以实践为基础,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的陈规旧说,敢于破除旧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即时训练·质量评价
一、(1)提示:× 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而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2)提示:√
(3)提示:× 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4)提示:× 创新思维思路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5)提示:× 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二、1.选A 材料说明创新思维离不开实践,是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A正确。创新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B错误。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C错误。创新思维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非常规的思维方法,D错误。
2.选B 材料指出,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精心制作,造出了质量较高又适合书写的纸张。根据教材可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间接经验是获取认识的途径之一。蔡伦造纸的创新思维以实践为基础,来自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故②③正确。故本题选B。
3.选A 该题题干强调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问题,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这一特征,故A正确。材料既未体现出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也未体现出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故B、C不符合题意。创新思维并不意味着直接摒弃原有经验,而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故D不选。
4.选A 材料中的新事物表明人们使用新方法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这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方法新、结果新,①③正确。创新思维也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②错误。④是创新思维的特征,不是创新思维“新”的体现,不符合题意。
三、5.选D 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太空歌剧院》,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的画作《未完·待续》,都表明了人们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也表明人工智能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并不是人工智能与艺术的结合,才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①不选。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画作,这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没有涉及艺术是否具有真理性,②排除。
6.选D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①错误。材料强调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活力,科技创新拓宽认知边界,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这说明培养创新思维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②④正确。“破旧立新”属于创新思维,不是惯性思维,③错误。故本题选D。
7.选D 材料没有涉及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①不符合题意。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表明创新思维具有思路新、方法新的特点,②符合题意。“摒弃过去”的说法错误,③排除。坚持创新思维,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表明创新思维以实践为基础,不能凭空产生,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框题逐解(二)
主干知识·自主落实 
(一)1.(1)普遍联系 2.联结 3.(1)跨越的联结性 (2)畅想性
4.联结 畅想 思维训练
(二)1.作用 位置变迁 思路 桥梁 2.表象 重新组合 创造性 局限性 认识内容 3.(1)联想 (2)质量 
核心要点·探究学习
1.提示:共同点: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联想思维的思维方式。不同点:材料一将鸟儿飞翔想象成人类飞向月球,构想将来乌托邦的美好,假想自己出国留学,这都采用了“想象”(幻想、构想也可)的思维方式;材料二中哈姆威将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替代小碟子来装冰淇淋,对薄饼的功能进行了移植,这属于“迁移”的思维方式,也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
2.提示:材料一中采用了“想象”的思维方式,“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奋斗)的目标,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更坚忍的意志投入实现目标的奋斗之中。材料二中采用了“迁移”的思维方式,“迁移”有利于开辟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可能道路;通过“迁移”,触类旁通,为人们创新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中还采用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对薄饼进行功能移植,使其与小碟子具有了相似的功能,为卖冰淇淋的商贩开启思路,为解决新问题提供了方案,发挥了类比推理在技术创新中的先锋作用。
即时训练·质量评价
一、(1)提示:× 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2)提示:× 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3)提示:× 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4)提示:× 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有助于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
(5)提示:× 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二、1.选B 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A错误。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C错误。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D错误。B是关于联想思维的正确阐述。
2.选B 材料体现了创新思维不能凭空产生,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①③正确。②属于形而上学思维,排除。创新要对既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辩证否定,④错误。
3.选B 扶贫干部把“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的思维方式迁移到扶贫工作中,实施了“精准扶贫”方式,这属于不同经验之间的迁移,也属于同化性迁移,B符合题意。农业生产与扶贫工作不是同一个事物,所以不是某种经验内部的迁移,A、C排除。这种迁移促进了扶贫工作,是一种正迁移,不是负迁移,D排除。故本题选B。
4.选B 这种“假如”式的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是有目的的自觉进行的想象,①④正确。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②不选。社会实践的需要是促进创新思维的根本动力,③不选。
5.选B 爱因斯坦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实现了从新角度去看旧问题,①正确。材料反映爱因斯坦思考了前辈没有思考的问题,但并没有填补前辈物理学家经验知识的空白,②与题意不符。“假如我以光速追随一束光线运动,将会看到什么情景呢?”的想象打破了人们对事物原有认识的局限性,帮助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追光疑难”,进而提出狭义相对论,③正确。“假如我以光速追随一束光线运动,将会看到什么情景呢?”爱因斯坦的想象不是没有预定目标的无意想象,④错误。故本题选B。
三、6.选C 本题的关键是要把握想象的内涵。A、B两项表述明显错误;鲁班发明了锯这一事例并不意味着鲁班掌握了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法,D排除;由材料可知,C正确。
7.选B 这位画家将对马、草原、鲜花和蝴蝶等的认识联系起来,表现出“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意境,①正确。 这位画家的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②说法错误。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这位画家并未将头脑中已有的多种表象进行重新组合和加工,③不符合题意。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这位画家将采花的蝴蝶转移到马蹄周围实现了思维迁移,④正确。故本题选B。
8.选B 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阶段,建立起联系,这说明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B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联想思维可以把对性质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A说法错误。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是跨越性联结的原因,C说法错误。畅想过程一般不受逻辑规则的约束,但畅想结果的表达要借助概念、判断等思维方式,要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9.选B 链博会吉祥物“链氪”形似拼图,象征供应链的链接,这一设计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三角形的身体结构,寓意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运用联想思维表达了对供应链的美好希冀,①④正确。这一设计在思维形态上属于形象思维,且抽象思维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②错误。形象思维具有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抽象思维具有思维表达的严谨性,③错误。故本题选B。
10 / 10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一、选择题
1.一位老师上课时给学生们介绍蔷薇,讲完后问学生:“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第一位学生回答:“是可怕的刺。”第二位学生回答:“是美丽的花!”而第三位学生的回答是:“我想要培育出一种不带刺的蔷薇。”多年以后,前两位学生无所作为,而第三位学生以其突出的成就闻名遐迩。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敢于超越自我
B.要敢于进行创新思维的探索
C.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D.要勇于冲破一切传统观念
2.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是在不同认识对象之间进行迁移性思考。迁移对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表现为(  )
①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③可以激发人们以高涨的热情和坚韧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 ④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是由中国空间站、神舟载人飞船、地球、星空等图案构成的一个红、黄、蓝配色的圆形标识。数字“19”融入中国龙的元素,舞动上升。周围的点点星辰共十九颗,对应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共同体现我国航天事业的繁荣昌盛。从思维表达上看,该标识(  )
①以形象思维抽象概括了事物的形象特征
②深刻揭示了载人航天任务的本质和规律
③以抽象思维抽象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
④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的对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老师在教学生电流的相关知识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就用水管中的水流举例子:以水压迫使水沿着一定方向流动,形成水流,类比电压迫使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一联想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质量,深化了学生对电流知识的理解。这表明(  )
①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②联想思维能够实现触类旁通,催生新发明
③联想思维能够实现由此及彼的认知过渡
④联想思维能够由一事物联想到与其有相反特点的事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3·湖北十堰市高三调研)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曚。蜡屐对渔篷。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节选自《笠翁对韵》)对韵体现了(  )
①从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的思维过程 ②坚持用具体的联系认识事物 ③由此及彼的迁移 ④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江苏高考)“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的景象早已深入人心。日出、日落时分,太阳接近地平线,在大气中只有极小尺寸的微尘时会发生瑞利散射,蓝色光被散射到其他位置,剩下的主要是直射的红色光,此时的太阳是红色的。然而在沙尘暴袭来时,人们会看到一种截然不同的夕阳景色——白色的太阳,这是由浮尘颗粒较大而产生无显色效应的米氏散射造成的。材料说明,正确认识事物需要(  )
A.运用联想思维 B.运用形象思维
C.把握事物的本质 D.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7.(2024·广东江门市高三调研)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接连取得突破性成果,许多过去科幻迷才会关心的话题迅速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从月球基地到机甲世界,近年来中国的科幻电影以大开大合的时空想象和放眼宇宙的宏大视野为观众描绘了一个个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这些作品纷纷探索科幻叙事与喜剧、动作等元素的杂糅,为今后创作开辟了更多想象空间。中国科幻电影的兴起说明(  )
①迁移和想象是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②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
③自觉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可以提高联想思维的水平和能力 
④联想思维可以将毫无关联的事物进行可能的联结与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湘豫名校高三联考)拉链发明者贾德森想设计出一种能对接缝封闭严实、开合方便的装置。有一次他到铁匠铺买饭勺时,发现饭勺吊得整齐、巧妙:一根水平放置的棍子上,吊着上下两行饭勺,上面的饭勺用棍子直接穿过勺柄孔,下面饭勺的勺柄朝下,通过勺部与上面的饭勺紧紧地咬合在一起。那紧紧咬合在一起的两排饭勺,就成了贾德森设想中的“拉链”雏形。拉链发明的过程(  )
①说明我们把不同的信息交合可以产生新的信息
②通过联想思维实现了从饭勺排放到拉链结构的跨越 
③体现了迁移在创新思维中能搭建由此及彼桥梁的作用 
④是联想思维所具有的逻辑制约的畅想性的充分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以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作品由一个管弦乐演奏的乐章“云飞起,楚天千里”开始,勾勒出一幅全景式的山水画卷,带领听众感受月下山谷、山峦叠嶂、万马回旋……这一创作手法(  )
①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其优点是精确
②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体现了形象思维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情感性特征 
④体现了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和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北京市朝阳区质检)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文艺演出上,最能代表浙江地域特色的“钱塘潮涌”篇章浪漫绝美:经过精准技术计算,实现超高比例还原的潮水画面在屏幕上展示出潮起潮落、生生不息的自然律动;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鱼鳞潮等潮水形态更迭,演员与潮共舞,寓意奋斗者在时代浪潮中搏击风浪。“钱塘潮涌”(  )
①实现了对钱塘江潮水的思维表达在科学性和艺术性上的统一 ②展现了思维自身的能动运动达成的对客观世界的再现 ③运用想象和联想展现不竭的生命动能,体现了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④通过思维抽象把握了钱塘江潮水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4·浙江省教考联盟第一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学三年级学生小明经常给一家人做饭吃,可是有个难题:爸爸喜欢吃硬饭,妈妈喜欢吃软一些的饭。小明为了能同时满足爸爸妈妈的口味,思考如何一锅同时烧出软饭和硬饭。有一天,他突发灵感,想了个办法,结果真的成功了。他的办法就是在锅的中间用一块薄木板隔开,一边多放些米,一边少放些米,米多的一边饭就硬,米少的一边饭就软。他的这一发明,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为此,他申请了专利。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小明的发明过程体现了创新思维的哪些特征。
12.(2024·湖南湘东九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强基础研究是时代的迫切要求,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是支撑基础研究的“两条腿”。“怎么找到有兴趣且有意义的项目?”“能不能借助人工智能开发新工具?”科学家们提出理解混沌现象、激活肿瘤免疫、开发材料验证机器人等课题,各种研究计划“天马行空”,无限精彩。
基础研究要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运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在“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两个方面中任选一个加以论证。要求:明确逻辑知识依据,论证结构清晰,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字数在150字以内。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1.选B 蔷薇是带刺的,培育不带刺的蔷薇体现了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B符合题意;A、C与题意不符;D说法错误。
2.选C ②③是想象对创新思维的作用,不符合题意。①④是迁移对创新思维的作用,符合题意。
3.选B 标识是由中国空间站、神舟载人飞船、地球、星空等图案构成的一个红、黄、蓝配色的圆形标识,这表明该标识以形象思维抽象概括了事物的形象特征,①正确。从思维表达上看,该标识是以形象思维抽象概括了事物的形象特征,而不是以抽象思维抽象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也未能揭示载人航天任务的本质和规律,②③排除。数字“19”融入中国龙的元素,舞动上升。周围的点点星辰共十九颗,对应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共同体现我国航天事业的繁荣昌盛,这表明该标识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的对象,④正确。
4.选A 题干中是通过迁移方法实现的联想,说明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联想思维能够实现由此及彼的认知过渡,①③符合题意。老师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就用水管中的水流举例,这不属于发明,②不符合题意。④属于对比联想,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5.选D 应该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①错误。材料中的对韵是为了对仗的需要,要遵循平仄规则,不涉及具体联系,且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②排除。由“天”联想到“地”、由“大陆”联想到“长空”、由“山花”联想到“海树”等等,这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体现了由此及彼的迁移,也体现了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6.选A 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其特点是跨越的联结性和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由日出、日落时分的太阳景观联想沙尘暴环境下的太阳,这是在运用联想思维,A符合题意。形象思维是指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材料分析了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太阳景观产生的原因,这明显不是“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材料并不是运用形象思维,B排除。正确认识事物需要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C错误。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材料只是反映了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太阳景观,并不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就不能体现“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D排除。故本题选A。
7.选A “从月球基地到机甲世界,近年来中国的科幻电影以大开大合的时空想象和放眼宇宙的宏大视野为观众描绘了一个个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可见迁移和想象是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故①符合题意。中国科幻电影探索科幻叙事与喜剧、动作等元素的杂糅,为今后创作开辟了更多想象空间,说明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运用联想思维的方法进行创作,故③不选。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对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物的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8.选C 把不同的信息交合可以产生新的信息是发散思维的方法,但材料体现的是联想思维,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拉链发明者贾德森根据饭勺排放的原理发明拉链,运用的是联想思维,通过迁移实现了从饭勺排放到拉链结构的跨越,②③符合题意。联想思维的特点是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9.选D 材料中作品的这一创作手法体现了形象思维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情感性特征,③符合题意。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结合起来的创作手法,带领听众感受月下山谷、山峦叠嶂、万马回旋,运用了联想思维,体现了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和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形象思维和联想思维,①②不符合题意。
10.选B 材料指出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文艺汇演上,实现了播放超高比例还原的潮水画面,与此同时,演员与潮共舞,寓意奋斗者在时代浪潮中搏击风浪,这表明“钱塘潮涌”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然之美与舞台表演融合起来,生动地展现了不竭的生命动能,故①③正确。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故②不选。材料强调的是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演员与播放的潮水画面交相呼应,展现中华文化之美,不涉及“本质和规律”,故④不选。故本题选B。
11.解析:关键词①:思考如何一锅同时烧出软饭和硬饭→可联系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关键词②:他突发灵感,想了个办法→可联系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关键词③:在锅的中间用一块薄木板隔开,一边多放些米,一边少放些米→可联系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答案示例:①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小明在发明过程中循着饭硬饭软、米多米少的思路,作出加隔板的设想,并取得成功。②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小明突发灵感,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发明过程呈现出神秘的色彩。③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小明遇到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他通过使用隔板、调整米量这样独特而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
12.解析:关键词①:基础研究要坚持自由探索→可联系教材知识: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善于运用迁移和想象的方法。关键词②:科学家们提出理解混沌现象、激活肿瘤免疫、开发材料验证机器人等课题,各种研究计划“天马行空”,无限精彩→可联系教材知识:激发创新的高涨热情和坚忍意志、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想象事物更完美的功能。
答案示例:基础研究要坚持自由探索。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善于运用迁移和想象的方法。营造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和氛围,激发创新的高涨热情和坚忍意志;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想象事物更完美的功能。
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