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新知导入从“爱的回忆——体味亲情”导入新课 妈妈为我准备晚餐,照顾我的衣食住行。 爸爸接送我上学,放学,辅导我学习。 父母辛苦工作,努力让家里生活更好…… 我努力学习,回报他们的关爱。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孝敬父母,关爱长辈……我的发现: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 爱是双向的,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P31)(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第 四 课 幸 福 和 睦 的 家 庭4.2《让家更美好》01素养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分享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学习收获07自主学习素养目标道德修养:通过体味家中亲情之爱,了解家庭中亲情表现形式的不同。增强热爱家庭的情感。0102健全人格:通过探讨“为你好”的爱,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学会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黏合剂。03责任意识:通过探讨“传承家庭之爱”“建设家庭我担责”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解决问题剩下的还要烤几次?自主学习阅读P30-32正文,独立思考,在课本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AB如何传承家庭美德?P32怎样建设美好家庭?P30-32A1.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A2.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A3.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A4.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探究分享爱的考验——呵护亲情我会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耐心沟通和交流。学会和家人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探究分享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亲敬老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探究《论语》和《礼记》中关于“孝”的含意,分享一下你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做法?《论语》:“孝弟” 中,“孝” 指对父母的孝顺,“弟”(tì,通 “悌”)指对兄长的敬重;“仁” 意为仁爱、仁慈,是道德修养的最高追求。《礼记》:“尊亲” 不仅是物质赡养,更侧重精神上的敬重与让父母获得尊严;“弗辱” 指自身言行端正,不使父母因自己的过错蒙羞;“能养” 则侧重满足父母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三者体现了传统孝道从精神到物质的递进要求。探究分享让爱生根——传承美德探究分享1.礼貌待人: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2.独立自主: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独立性和责任感。3.诚实守信:教育孩子不要说谎,诚实是立身之本。4.节俭不浪费:教育孩子珍惜食物和资源,不浪费任何物品。5.热情助人: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帮助他人的品质,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6.坚持毅力: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心。7.勇于担当:做错事情要主动道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8.积极认知:鼓励孩子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培养面对挫折的勇气。9.感恩心态:教育孩子感恩每个对他好的人,培养感恩的心态。传统家庭美德让爱生根——传承美德探究分享让爱升华——责任担当1、周末你在家中,为家庭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2、当你主动承担家庭责任时,你有哪些收获? 主动分担家务,减轻家人压力。 用心陪伴家人,温暖家庭氛围。 关注生活细节,守护家庭便利。 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 “强” 了。 更懂家人的辛苦,感觉家庭变得幸福美满了。 明白 了“责任” 的意义,更有担当精神了。课堂总结用心体味亲情之爱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责任意识,为家作贡献学会回报爱正确处理家庭矛盾家庭是道德养成起点传承中华民族家庭传统美德的要求亲情表现不尽相同用心体悟亲情让家更美好相互关爱、彼此尊重传承中华民族家庭传统美德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课堂练习1.漫画《都想拯救世界,却没有人帮妈妈洗碗》,告诫我们应做到( )①既有亲情关怀,又有家庭分工 ②既能享受生活,又能创造未来③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 ④既有担当意识,又从点滴做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课堂练习2.“孝”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下列初中生小闽的日常表现能体现“孝”的是( )①主动为爷爷朗读报纸 ②常陪外公和外婆一起聊天③让妈妈帮自己洗袜子 ④要求爸爸多给自己零花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课堂练习3.孝亲敬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下列体现孝亲敬长的是( )A.与父母产生矛盾冷战处理B.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C.不了解父母的喜好D.对父母的意见和教导不予理睬B课堂练习4.2024年春晚歌曲《拼音》利用一次次场景的变化重现往日的家庭时光,深情诠释了父爱的深沉与厚重,唱出了爸爸陪伴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令广大观众泪目。这首歌传递着( )A.纯真的家庭情感B.生活的艰苦辛劳C.离家的失落不安D.父子的矛盾冲突A课堂练习5.初中生小周每天早起帮妈妈做清扫街道的工作已经一年有余,因而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点赞。以下可用于点赞他行为的诗句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C课堂练习6.古人论孝有三境界:一是养长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二是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三是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这启示我们建设美好家庭,需要( )A.用心体味亲情之爱B.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C.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D.进行有效沟通,学会换位思考C学习收获提示:可从认知、态度、行动等层面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有:一.认知层面:打破 “家庭是‘自然存在’” 的误区,理解美好家庭需要 “主动建设”。二、态度层面:从 “被动享受家庭温暖” 转变为 “主动守护家庭幸福”。三、行动层面:从 “知道要做” 到 “知道怎么做”,用具体行动让家更美好。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2《让家更美好》导学案【新知导入】从生活观察“爱的回忆——体味亲情”导入新课。家人对我的关爱:我对家人的关爱:我的发现: 二、【核心素养目标】1.道德修养:通过体味家中亲情之爱,了解家庭中亲情表现形式的不同。增强热爱家庭的情感。2.健全人格:通过探讨“为你好”的爱,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学会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黏合剂。3.责任意识:通过探讨“传承家庭之爱”“建设家庭我担责”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自主学习】阅读P30-32正文,独立思考,在课本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怎样建设美好家庭?P30-322.如何传承家庭美德?P32【探究与分享】爱的考验——呵护亲情:P31探究与分享。2.探究《论语》和《礼记》中关于“孝”的含意,分享一下你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做法?3.让爱生根——传承美德:P32探究与分享。让爱升华——责任担当(1)周末你在家中,为家庭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当你主动承担家庭责任时,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堂总结】六.【自我检测】1.漫画《都想拯救世界,却没有人帮妈妈洗碗》,告诫我们应做到( )①既有亲情关怀,又有家庭分工 ②既能享受生活,又能创造未来③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 ④既有担当意识,又从点滴做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孝”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下列初中生小闽的日常表现能体现“孝”的是( )①主动为爷爷朗读报纸 ②常陪外公和外婆一起聊天③让妈妈帮自己洗袜子 ④要求爸爸多给自己零花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孝亲敬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下列体现孝亲敬长的是( )A.与父母产生矛盾冷战处理B.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C.不了解父母的喜好D.对父母的意见和教导不予理睬4.2024年春晚歌曲《拼音》利用一次次场景的变化重现往日的家庭时光,深情诠释了父爱的深沉与厚重,唱出了爸爸陪伴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令广大观众泪目。这首歌传递着( )A.纯真的家庭情感B.生活的艰苦辛劳C.离家的失落不安D.父子的矛盾冲突5.初中生小周每天早起帮妈妈做清扫街道的工作已经一年有余,因而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点赞。以下可用于点赞他行为的诗句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6.古人论孝有三境界:一是养长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二是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三是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这启示我们建设美好家庭,需要( )A.用心体味亲情之爱B.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C.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D.进行有效沟通,学会换位思考七.【总结提升】(请从认知、能力、价值观等方面思考)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2《让家更美好》导学案参考答案【新知导入】家人对我的关爱: 妈妈为我准备晚餐,照顾我的衣食住行。 爸爸接送我上学,放学,辅导我学习。 父母辛苦工作,努力让家里生活更好……我对家人的关爱: 我努力学习,回报他们的关爱。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孝敬父母,关爱长辈……3、我的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爱是双向的,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P31)【自主学习】1.怎样建设美好家庭?P30-32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④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2.如何传承家庭美德?P32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探究与分享】爱的考验——呵护亲情:P31探究与分享。我会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耐心沟通和交流。学会和家人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2.探究《论语》和《礼记》中关于“孝”的含意,分享一下你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做法?《论语》 :“孝弟” 中,“孝” 指对父母的孝顺,“弟”(tì,通 “悌”)指对兄长的敬重;“仁” 意为仁爱、仁慈,是道德修养的最高追求。《礼记》 :“尊亲” 不仅是物质赡养,更侧重精神上的敬重与让父母获得尊严;“弗辱” 指自身言行端正,不使父母因自己的过错蒙羞;“能养” 则侧重满足父母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三者体现了传统孝道从精神到物质的递进要求。3.让爱生根——传承美德:P32探究与分享。传统家庭美德:(1)礼貌待人: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2)独立自主: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独立性和责任感。(3)诚实守信:教育孩子不要说谎,诚实是立身之本。(4)节俭不浪费:教育孩子珍惜食物和资源,不浪费任何物品。(5)热情助人: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帮助他人的品质,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6)坚持毅力: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心。(7)勇于担当:做错事情要主动道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8)积极认知:鼓励孩子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培养面对挫折的勇气。(9)感恩心态:教育孩子感恩每个对他好的人,培养感恩的心态。4.(1)周末你在家中,为家庭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 主动分担家务,减轻家人压力。 用心陪伴家人,温暖家庭氛围。 关注生活细节,守护家庭便利。当你主动承担家庭责任时,你有哪些收获? 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 “强” 了。 更懂家人的辛苦,感觉家庭变得幸福美满了。 明白 了“责任” 的意义,更有担当精神了。六.【自我检测】1. D 2. A 3. B 4. A 5. C 6.C七.【总结提升】(请从认知、能力、价值观等方面思考)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有:认知层面:打破 “家庭是‘自然存在’” 的误区,理解美好家庭需要 “主动建设”。态度层面:从 “被动享受家庭温暖” 转变为 “主动守护家庭幸福”。行动层面:从 “知道要做” 到 “知道怎么做”,用具体行动让家更美好。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让家更美好》2025-2026学年度新教材导学案.docx 4.2《让家更美好》2025-2026学年度新教材导学案参考答案.docx 4.2《让家更美好》(18张PPT)2025-2026学年度新教材道法导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