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政治第一次测试试题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计20个小题。)1. 2025年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六项“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甘肃临逃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榜上有名。寺津遗址发现的马家窑文化聚落,以其精美的彩陶闻名世界,全新的造型与纹饰风格,展现了50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据此可推知,马家窑文化时期( )①人们开始发明和应用文字 ②手工业进一步发展,金属工具广泛使用③当地畜牧业和农业得到一定发展 ④氏族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某地博物馆拟运用数字技术为观众献上一场沉浸式体验展,在文明曙光之原始社会时期展厅,观众会看到( )①人们手持刀叉铁棒追赶猎物 ②人们给圈养的牛羊等投喂草料③人们聚集在一起平分捕到的猎物 ④氏族首领单独决策处理内部事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某同学在学习原始社会的相关知识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A.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B.原始社会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使用打制石器C.原始社会末期,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D.原始社会的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氏族长拥有高度集中的权力4.先秦诗经中的《硕鼠》中提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爱得我直。”由此诗句可以推断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①农民劳动的大部分产品归地主阶级所占有 ②奴隶可以占有和支配一部分劳动成果③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支配 ④存在着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共同点是( )①生产资料都是私人占有 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③劳动者都毫无人身自由 ④劳动成果都全部归剥削者占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 Y中学高一学生小强在学习了有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搭配正确的有( )①能够制造简单的劳动工具——人类已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②城市的出现——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③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④资本家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意在逐渐消除对于雇佣工人的剥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马克思深入考察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历史及其革命性后果,并进行了科学预测: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旁边;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一般智力(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协作等)而非直接的体力劳动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出来。下列符合这一主旨的是( )①党中央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②我国加快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③2025年4月,河南省印发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行动方案,激活数据要素潜能④2025年,四川、重庆、新疆、山西、河南等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悯农》这首诗歌(见图)生动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农夫的生活状况。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农夫的劳动成果被占有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封建社会农民能够自主劳动,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传播封建道德,控制人们的思想④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全部的土地,导致农民遭受极大剥削和压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奴隶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出现封建制生产关系。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包括( )A.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B.君主专制、等级森严C.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 D.经常性爆发抗租抗税运动10.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资产阶级,不管他们口头上怎么说,实际上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当你们的劳动产品能卖出去的时候就靠你们的劳动发财,而一到这种间接的人肉买卖无利可图的时候,就让你们饿死。”这一论断( )①揭露了资产阶级财富积累的秘密 ②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③说明了资产阶级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④反映了无产阶级因被剥削导致贫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4年以来全球工人罢工持续上演:2月,德国公共交通工人罢工;3月,英国某企业的仓库工人罢工;5月,美国马里兰州某品牌商店员工罢工;6月,韩国某汽车公司工人罢工……资本主义国家的罢工事件反映了( )A.工人阶级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 B.经济危机以工人罢工运动为基本特征C.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12. 2025年5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美国在三大评级机构中彻底告别“3A时代”,全球金融市场随之剧烈震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信用维度的集中爆发。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相对过剩是导致其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②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加剧了政府的信用危机③美国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④美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形容“工人的个人消费,只不过是维持自己的劳动力的运转,这同役畜要吃饲料,机器要上油一样,已成为再生产过程的第一个要素。”随着剥削的加重,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资本家把工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始终无法克服的痼疾③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是经济危机爆发根源 ④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工人阶级被剥削的根本所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 16世纪,英国学者莫尔在《乌托邦》里描述,“从那时起,贪馋无厌的人一下子把几千英亩的土地,用一条篱栅圈围起来,佃农从地上被逐出,最后被迫进入工厂”,他提出未来社会应实行财产公有,大家都热心公事,“每人一无所有,而又每人都富裕”。这些描述( )①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本性③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 ④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与中国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柏拉图的理想国等相似……它是一种批判现实的思想力量,是人们的理想寄托,有助于推动人民改变现实不合理的社会”。这种描述最有可能是( )A.空想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进化理论 D.启蒙思想16.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作为历史的见证,考古文物可以直接地反映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下列对文物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A.黄山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B.汉代的画像砖石——青铜器广泛使用C.宋朝的四系青瓷罐——地主占有农民全部劳动成果D.春秋时期窃曲纹铜壶——奴隶占有一小部分生产资料17.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资本家占据的社会财富份额不断增加,而工人占有的财富份额日益下降,由此造成了发达社会中的“相对贫困”现象。在劳动报酬、福利保障等形式的掩盖下,贫富问题表现为因劳动能力差异而导致的收入差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阶级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②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实际就是收入分配差异问题③资产阶级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④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是一切社会贫困的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哪吒2》影片中,从三星堆文明获得灵感的结界兽、硕大无朋的天元鼎、石矶娘娘案上的铜镜纹饰,带观众回到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那是如火烈烈、饕餮狞厉而同时又原始、天真、拙朴的人类童年。可见,透过影片可窥知当时( )①人们共同劳动并占有生产资料 ②社会已形成最早的两大对立阶级③社会还未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 ④人类社会已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土地制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下列对这一历史时期描述合理的是( )A.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B.土地开始变成了家庭的私有财产C.人类社会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D.铁制农具得到广泛的使用和推广20.民谣是一定时期历史的反映,明朝时期流传一首歌谣,“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造成这首民谣中反映的社会现状的根本原因是( )A.森严的等级制度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残酷的地租剥削 D.封建的君主专制二、主观题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洲火地岛上的居民将受赠的被子撕成一块块布片,分给每一个人。材料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面。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材料三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材料四 经过75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1)请分析上述四段材料分别描述的是什么社会形态?(4分)(2)请简要概括材料二、材料三所指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有何特点?(12分)22.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在央视综合频道推出,节目中讲述了1929年一段父子对话的故事。孩子:“爸爸,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爸爸:“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孩子:“为什么没有谋了呢?”爸爸:“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孩子:“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爸爸:“因为煤太多了,卖不出去。”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什么经济现象?(2)这一经济现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爆发的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2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