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课内容 课标要求 本课承接第一课,继续介绍国家理论。第一框阐述了国家主权的含义及其特征,介绍了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说明了各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一般情况以及我国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采用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总体介绍) 第二框介绍了单一制与复合制的含义及其特点,明确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阐明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具体介绍) ①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 ②引用实例,比较不同国家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阐明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第一框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理清主干知识(一)国家主权1.含义: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 的、 的政治权力。 2.地位(1)法理依据: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 ,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2)最高权威:国家主权是一种 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 (3)重要性: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 或灭亡。 3.表现(1)独立自主的 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 (2)国家主权通常以 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 。 4.关于国家主权成立的两种看法(1)“宣示说”,即一国政府宣布其国家主权之时,其国家主权就已自然形成。(2)“承认说”,即一国主权之存在,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承认。|微|点|拨| ①内外统一看主权表现 地位对内 常规定于宪法或基本法中 是对内立法、司法、行政的权力来源对外 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保持独立自主的一种力量和意志 ②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③各国有权利享有:主权充分、地位平等;有义务尊重:不得侵犯。5.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在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权利 内涵 关键词独立权 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 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自己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平等权 是指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不分大小国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等自卫权 是指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 的权利 “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管辖权 是指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权益”“管理驻外使馆”等(二)中央与地方1.行政区域的划分(1)必要性①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②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 和 而产生的。 (2)影响因素: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 、宗教、 、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3)我国行政区域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 和特别行政区。 2.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依据 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 范围内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 加以规定 权力 范围 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 、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 、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3.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特点(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 (2)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 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 、 。 |微|点|拨| 我国的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坚持三权分立原则。释解核心要点[议题材料] 材料一:共和国和依自由决定的行为通过本宪法的海外领地的人民组成共同体。共同体建立在组成共同体的人民平等和团结的基础之上。法兰西是不可分的、世俗的、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由人民通过其代表和通过公民投票的方法行使国家主权。任何一部分人民或者任何个人都不得擅自行使国家主权。共和国的地方单位是市镇、省和海外领地。其他一切地方单位依法律建立。这些地方单位由选出的议会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自主管理。在各省和领地,由政府的代表负责维护国家利益、监督行政并且使法律获得遵守。——摘自法国宪法材料二:意大利是以劳动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宪法所规定的形式和范围内行使主权。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承认并鼓励地方自治;在国家各项公职方面实行最广泛的行政上的地方分权;并使其立法原则与立法方法适应地方自治与地方分权的要求。——摘自意大利宪法材料三: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四)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摘自我国宪法第八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摘自我国宪法第一百零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摘自我国宪法第一百一十条 [问题探究]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的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2.从我国宪法的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在我国,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之间是什么关系 |认|知|生|成| 1.全面认识国家主权含义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地位 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任何国际组织都不拥有国家主权,都不能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主权与 人权 主权和人权相辅相成,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人权是主权的具体体现,主权高于人权。西方“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是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主权与 国家利益 ①国家主权是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利益的基本保证,没有国家主权就没有国家利益。②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存在的前提,没有国家利益便无所谓国家主权,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国家主权 的特点 ①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②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③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 ④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2.全面认识我国的中央与地方的划分区域 划分 划分目的 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考虑因素 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划分情况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职权 划分 划分规定 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各自 职责 ①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 ②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划分 原则 ①原则:民主集中制。 ②体现: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即时训练评价一、微点澄清判断(1)主权是国家最根本的属性。 ( )(2)国家主权通常以约定俗成的形式加以规定。 ( )(3)平等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 )(4)地方政府的权力只能由中央授予。 ( )(5)在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分权和制衡的原则划分职权。 ( )(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权利为基础。 ( )二、教材资源发掘1.(教材P14“探究与分享”改编题)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前途问题交换意见,邓小平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邓小平之所以强调主权问题没有回旋余地,是因为 ( )①主权是国家独立处理对外事务的权力 ②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③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 ④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教材P15“名词点击”改编题)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在国际交往中,各国在外交文件上都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是因为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3.(教材P16“探究与分享1”改编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写道,我们的宪法规定,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宪法并没有约束。我们要统一,也要特殊。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材料说明 ( )①我国国家管理要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②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③地方应该善于向中央争权,以推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④中央要控制地方权力,以防止地方主义抬头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4.(教材P16“探究与分享2”改编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第八十九条 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四)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第一百零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第一百一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以上均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据材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②国务院享有最高行政权力,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和任务 ③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 ④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三、情境迁移应用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被称为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关于国家主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B.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能够否决或驳回C.我国通过“宣示说”获得了国家主权,不需要“承认说”D.我国的国家主权在宪法中得以确定6.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军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坚决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这是 ( )①国家行使自卫权的表现 ②国家行使管辖权的表现 ③国家行使平等权的表现 ④国家行使独立权的表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提高审批效率,增加演出场次”。各级地方政府结合自身优势推出支持性举措,为进一步鼓励创作生产、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运营效率提供了政策推动力。这表明在我国 ( )①各级政府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活动原则 ②中央政府依法规定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也考虑地方特殊利益 ④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合理划分权力并保持相互制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一框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理清主干知识 (一)1.至高无上 排他性 2.(1)法理依据 (2)自主自决 (3)解体 3.(1)对外交往 (2)法律 相互承认5.意志 一律平等 独立(二)1.(1)②便利 有效 (2)民族 历史 (3)民族自治地方 2.法定 宪法 整体发展 经济发展 3.(1)最本质 最大优势 (2)民主集中制 主动性 积极性释解核心要点1.提示:①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中央政府是国家主权的唯一承载主体。法国宪法、意大利宪法都强调了国家统一,必须由中央政府行使国家主权,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②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必须依据民族、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设立地方行政区域,分权给地方政府,以实现管理的便利,提高管理效率。法国宪法和意大利宪法都对地方权限作出了规定,以便地方各级政府更好地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2.提示: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即时训练评价一、(1)提示:× 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提示:× 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3)提示:× 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平等权是指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4)提示:× 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地方政府的权力并非只能由中央授予。(5)提示:× 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6)提示:×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基础。二、1.选C 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的权力,①错误。③不是强调主权问题没有回旋余地的原因,不选。2.选B 平等权是指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各国在外交文件上使用本国文字是因为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B当选。3.选C 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说明我国国家管理要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①当选;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说明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②入选;“地方应该善于向中央争权”说法错误,③不当选;我国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的职权,“中央要控制地方权力”的表述不当,④不当选。4.选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②错误;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③错误。三、5.选C 国家主权的获得,既需要自己进行宣示,也需要外部的承认,C错误,但符合题意。A、B、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6.选D 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坚决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这是主权国家行使独立权和管辖权的体现,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自卫权和平等权,①③不符合题意。7.选A 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发布意见,各级地方政府结合自身优势推出支持性举措,表明我国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也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各级政府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活动原则,①③符合题意。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②错误。我国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互制衡”说法错误,排除④。1 / 10(共67张PPT)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本课内容 课标要求 本课承接第一课,继续介绍国家理论。第一框阐述了国家主权的含义及其特征,介绍了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说明了各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一般情况以及我国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采用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总体介绍) 第二框介绍了单一制与复合制的含义及其特点,明确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阐明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具体介绍) ①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②引用实例,比较不同国家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阐明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第一框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理清主干知识(一)国家主权1.含义: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 的、的政治权力。2.地位(1)法理依据: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 ,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至高无上排他性法理依据(2)最高权威:国家主权是一种 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3)重要性: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 或灭亡。3.表现(1)独立自主的 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2)国家主权通常以 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 。自主自决解体对外交往法律相互承认4.关于国家主权成立的两种看法(1)“宣示说”,即一国政府宣布其国家主权之时,其国家主权就已自然形成。(2)“承认说”,即一国主权之存在,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承认。|微|点|拨| ①内外统一看主权②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③各国有权利享有:主权充分、地位平等;有义务尊重:不得侵犯。 表现 地位对内 常规定于宪法或基本法中 是对内立法、司法、行政的权力来源对外 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保持独立自主的一种力量和意志5.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在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权利 内涵 关键词独立权 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 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自己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意志平等权 是指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__________ “不分大小国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等自卫权 是指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 的权利 “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管辖权 是指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权益”“管理驻外使馆”等续表一律平等独立(二)中央与地方1.行政区域的划分(1)必要性①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②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 和 而产生的。便利有效(2)影响因素: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 、宗教、 、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3)我国行政区域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 和特别行政区。民族历史民族自治地方2.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依据 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 范围内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 加以规定权力 范围 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 、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_________、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法定宪法整体发展经济发展3.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特点(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2)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 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 、 。|微|点|拨| 我国的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坚持三权分立原则。最本质最大优势民主集中制主动性积极性释解核心要点[议题材料]材料一:共和国和依自由决定的行为通过本宪法的海外领地的人民组成共同体。共同体建立在组成共同体的人民平等和团结的基础之上。法兰西是不可分的、世俗的、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由人民通过其代表和通过公民投票的方法行使国家主权。任何一部分人民或者任何个人都不得擅自行使国家主权。共和国的地方单位是市镇、省和海外领地。其他一切地方单位依法律建立。这些地方单位由选出的议会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自主管理。在各省和领地,由政府的代表负责维护国家利益、监督行政并且使法律获得遵守。——摘自法国宪法材料二:意大利是以劳动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宪法所规定的形式和范围内行使主权。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承认并鼓励地方自治;在国家各项公职方面实行最广泛的行政上的地方分权;并使其立法原则与立法方法适应地方自治与地方分权的要求。——摘自意大利宪法材料三: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 (四)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摘自我国宪法第八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摘自我国宪法第一百零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摘自我国宪法第一百一十条请在此输入标题问题探究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的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提示:①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中央政府是国家主权的唯一承载主体。法国宪法、意大利宪法都强调了国家统一,必须由中央政府行使国家主权,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②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必须依据民族、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设立地方行政区域,分权给地方政府,以实现管理的便利,提高管理效率。法国宪法和意大利宪法都对地方权限作出了规定,以便地方各级政府更好地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2.从我国宪法的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在我国,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之间是什么关系 提示: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认|知|生|成| 1.全面认识国家主权含义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地位 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任何国际组织都不拥有国家主权,都不能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主权与 人权 主权和人权相辅相成,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人权是主权的具体体现,主权高于人权。西方“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是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主权与 国家 利益 ①国家主权是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利益的基本保证,没有国家主权就没有国家利益。②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存在的前提,没有国家利益便无所谓国家主权,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国家 主权 的特点 ①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②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③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④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续表2.全面认识我国的中央与地方的划分区域 划分 划分目的 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考虑因素 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划分情况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职权 划分 划分规定 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各自 职责 ①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②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职权 划分 划分 原则 ①原则:民主集中制。②体现: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续表即时训练评价一、微点澄清判断(1)主权是国家最根本的属性。( )提示:× 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国家主权通常以约定俗成的形式加以规定。( )提示:× 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3)平等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 )提示:× 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平等权是指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4)地方政府的权力只能由中央授予。( )提示:× 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地方政府的权力并非只能由中央授予。(5)在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分权和制衡的原则划分职权。 ( )提示:× 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权利为基础。( )提示:×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基础。√二、教材资源发掘1.(教材P14“探究与分享”改编题)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前途问题交换意见,邓小平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邓小平之所以强调主权问题没有回旋余地,是因为( )①主权是国家独立处理对外事务的权力 ②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③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 ④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的权力,①错误。③不是强调主权问题没有回旋余地的原因,不选。√2.(教材P15“名词点击”改编题)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在国际交往中,各国在外交文件上都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是因为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解析:平等权是指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各国在外交文件上使用本国文字是因为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B当选。3.(教材P16“探究与分享1”改编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写道,我们的宪法规定,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宪法并没有约束。我们要统一,也要特殊。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材料说明 ( )①我国国家管理要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②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③地方应该善于向中央争权,以推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④中央要控制地方权力,以防止地方主义抬头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解析: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说明我国国家管理要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①当选;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说明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②入选;“地方应该善于向中央争权”说法错误,③不当选;我国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的职权,“中央要控制地方权力”的表述不当,④不当选。4.(教材P16“探究与分享2”改编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第八十九条 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四)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第一百零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第一百一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以上均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据材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②国务院享有最高行政权力,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和任务 ③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 ④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②错误;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③错误。√三、情境迁移应用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被称为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关于国家主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B.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能够否决或驳回C.我国通过“宣示说”获得了国家主权,不需要“承认说”D.我国的国家主权在宪法中得以确定解析:国家主权的获得,既需要自己进行宣示,也需要外部的承认,C错误,但符合题意。A、B、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6.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军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坚决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这是 ( )①国家行使自卫权的表现 ②国家行使管辖权的表现 ③国家行使平等权的表现 ④国家行使独立权的表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坚决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这是主权国家行使独立权和管辖权的体现,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自卫权和平等权,①③不符合题意。√7.202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提高审批效率,增加演出场次”。各级地方政府结合自身优势推出支持性举措,为进一步鼓励创作生产、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运营效率提供了政策推动力。这表明在我国 ( )①各级政府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活动原则 ②中央政府依法规定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 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也考虑地方特殊利益 ④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合理划分权力并保持相互制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发布意见,各级地方政府结合自身优势推出支持性举措,表明我国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也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各级政府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活动原则,①③符合题意。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②错误。我国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互制衡”说法错误,排除④。框题跟踪检测1√23456789101112一、选择题1.(2025·山西阶段练习)2024年11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政府划定并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是中国政府依法加强海洋管理的正常举措,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菲律宾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中方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关于国家主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②以人口、领土、政权、主权为基本内容 ③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是具体的、现实的 ④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13123456789101112解析: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国家主权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是具体的、现实的,①③符合题意。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不是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②不选。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④不选。14131√234567891011122.(2025·天津武清阶段练习)2024年8月以来,拉美5国纷纷对美国侵犯其国家主权、干涉内政的行为表示不满和抗议。美国肆无忌惮地攻击、无视和违反促进尊重主权和人民自决、不干涉和世界和平的国际法的原则和实践。拉美5国共同反对美国侵犯拉美国家主权是因为 ( )①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 ②主权是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行政权力 ③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④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13123456789101112解析: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所以拉美5国共同反对美国侵犯拉美国家主权,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国家主权的重要性,①描述了国家主权的体现,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主权是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而不是行政权力,②错误。1413√1324567891011123.(2025·湖南阶段练习)2024年11月8日,菲律宾借所谓“法律”将南海仲裁非法裁决“合法化”以图占黄岩岛。中国11月10日发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声明。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展开战备警巡,彰显维护主权决心。由此可见 ( )①主权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 ③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 ④各国应履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义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13132456789101112解析:中国发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声明,并展开战备警巡以维护主权。这表明主权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不容侵犯,①正确。中国坚决维护自己对黄岩岛的主权,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②正确。平等权是指主权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虽然这是主权国家的一个重要权利,但题目中并未直接涉及平等权的内容,而是强调了独立权和主权的重要性,③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菲律宾侵犯中国主权,中国维护自身主权,重点是主权问题,而不是干涉内政的问题,④排除。14131√324567891011124.由于黎巴嫩安全局势严峻,为保护中国公民人身财产安全,2024年10月1日中国政府组织了两批次共215名中国公民搭乘轮船、包机从黎巴嫩安全撤离。这体现了主权国家享有 ( )A.独立权 B.安全权C.发展权 D.管辖权1413132456789101112解析: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A不符合题意。独立权、平等权、管辖权、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B、C排除。管辖权是指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物和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对在其领域外的侨民、驻外大使馆行使管辖的权利。中国政府组织中国公民从黎巴嫩安全撤离,这体现了主权国家享有管辖权,D符合题意。14131√324567891011125.中国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中国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探索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尊重各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的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下列选项中,主权国家的权利与国家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①平等权——中国外交部表示支持中东地区国家携手合作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②管辖权——中国人民解放军驱离闯入东海防空识别区的美国空军战略侦察机 ③独立权——中国坚决反对“台独”分子赖清德“过境”窜美之行 ④自卫权——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联合利剑—2024 B”演习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413132456789101112解析:中国外交部表示支持中东地区国家携手合作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体现我国履行尊重别国主权的国家义务,而不是体现主权国家的权利,①排除。防空识别区本身不属于我国领土范围,不适用于行使管辖权,②排除。中国坚决反对“台独”分子赖清德“过境”窜美之行是反对美国干涉我国内政,是行使独立权的表现,③正确。自卫权包括国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和防御外来的侵犯。军事演习属于国防军队建设,属于国家行使自卫权,④正确。14131√324567891011126.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左右碳排放以2005年为基准下降60%—65%,但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减排进展。由此可见 (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 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 ③各国应履行不侵犯别国的国际义务 ④国家主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政治权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材料强调国家主权具有独立自主性,国家享有独立权,没有体现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履行不侵犯别国的国际义务,③不符合题意。14131√324567891011127.中央与地方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就国家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进行配置,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和权力,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享有不同范围、不同效力的职权。这是因为 ( )A.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能管理国家级事务B.中央与地方行政区划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C.各国中央与地方采取的结构形式是完全一致的D.各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行使法定权力1413132456789101112解析:中央政府管理国家级事务,故A错误;材料中指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享有不同范围、不同效力的职权,这是因为中央与地方行政区划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故B正确;各国中央与地方采取的结构形式不尽相同,故C错误;D是中央与地方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和权力的表现,不是原因,不符合题意。14131√324567891011128.日本除中央政府外,地方政府分为都、道、府、县,下设市、町、村、特别区。美国除联邦中央政府外,还设立州政府,各州根据需要设立更低一级的政府。两国政权分层方式不同是基于 ( )①两国在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的需要 ②两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差异 ③两国的社会形态和政体形式不同 ④两国的中央政府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13132456789101112解析:材料说明美国和日本都进行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权分层,这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①正确;两国在政权分层上又有不同特点,这是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等国情的差异,②正确;两国的社会形态相同,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③错误;两国的中央政府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但这不是两国政权分层方式不同的原因,④不选。14131√324567891011129.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规定:国家建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协调机制,统筹指导、综合协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工作……青藏高原相关地方根据需要在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制定、规划编制、监督执法等方面加强协作,协同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由此可见 ( )①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②我国国家管理形式决定我国中央和地方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在我国,地方政府依法履行职能,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决定 ④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是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13132456789101112解析:我国国家结构形式决定我国中央和地方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不是我国国家管理形式,②错误。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④错误。14131√3245678910111210.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问题上,中方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由此可见 ( )①领土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②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③在我国,地方必须服从中央,不能考虑地方特殊利益 ④我国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①错误。在我国,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③错误。141313245678910111211.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国家之内作出一定行政区划 ( )①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②是国家领土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 ④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等诸多因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13132456789101112解析: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据此可知,③④说法正确,①说法错误;行政区划不是国家领土的有机组成部分,②说法错误。141313245678910111212.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干维尔获得自治以来,自治政府一直缺少经济权益和政治权力,因而无力自主发展经济。向自治政府移交经济权益和政治权力,将赋予自治政府进行经济建设的能力。该自治政府的权力可能包括 ( )A.负责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B.负责本区域内的外交、国防、货币金融等事务C.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等国家级事务D.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1413132456789101112解析:该自治政府作为地方政府,自治权可能包括负责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故A正确;负责本区域内的外交、国防、货币金融等事务,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等国家级事务,国家级事务由中央政府负责,地方政府没有这些自治权,故B、C不符合题意;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地方政府没有这些权利,故D不符合题意。141313245678910111213.在完善中央决策、地方执行的机制基础上,明确中央在财政事权确认和划分上的决定权,适度加强中央政府承担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和能力,维护中央权威。要切实落实地方政府在中央授权范围内履行财政事权的责任,最大限度减少中央对微观事务的直接管理,发挥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加强区域内事务管理的优势,调动和保护地方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材料中中央和地方在财政事权上的划分是 ( )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②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要求 ③基于法律对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规定 ④对地方特殊利益最大化和积极性的考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14132456789101112解析: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权力的划分是通过宪法加以规定的,③错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划分是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但不是考虑地方特殊利益最大化,④错误。1314132456789101112二、非选择题14.(11分)(2025·河北邯郸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5月,针对美国攻击抹黑澳门特区人权和法治状况,对特区修订国安法说三道四,粗暴干预澳门事务和中国内政,外交部驻澳门公署发言人表示强烈谴责、坚决反对。9月,针对黎以边境冲突升级,外交部发布安全提醒,建议中国公民暂勿前往以色列和黎巴嫩,已在当地的中国公民和机构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防范,如有中国公民现阶段自愿离开,将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全力提供协助。1314132456789101112运用“国家主权”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我国外交部强烈“谴责”、发布“提醒”的合理性。1314解析:关键词①:针对美国攻击抹黑澳门特区人权和法治状况,对特区修订国安法说三道四,粗暴干预澳门事务和中国内政,外交部驻澳门公署发言人表示强烈谴责、坚决反对→可联系教材知识主权的含义与地位、我国对澳门享有主权。132456789101112关键词②:外交部发布安全提醒,建议中国公民暂勿前往以色列和黎巴嫩,已在当地的中国公民和机构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防范,如有中国公民现阶段自愿离开,将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全力提供协助→可联系教材知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管辖权。1314答案示例: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②澳门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对澳门享有主权,外交部“谴责”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外交部“提醒”当地中国公民,是行使管辖权以保障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的体现。框题跟踪检测(四)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一、选择题1.(2025·山西阶段练习)2024年11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政府划定并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是中国政府依法加强海洋管理的正常举措,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菲律宾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中方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关于国家主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②以人口、领土、政权、主权为基本内容 ③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是具体的、现实的 ④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5·天津武清阶段练习)2024年8月以来,拉美5国纷纷对美国侵犯其国家主权、干涉内政的行为表示不满和抗议。美国肆无忌惮地攻击、无视和违反促进尊重主权和人民自决、不干涉和世界和平的国际法的原则和实践。拉美5国共同反对美国侵犯拉美国家主权是因为 ( )①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 ②主权是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行政权力 ③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④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5·湖南阶段练习)2024年11月8日,菲律宾借所谓“法律”将南海仲裁非法裁决“合法化”以图占黄岩岛。中国11月10日发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声明。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展开战备警巡,彰显维护主权决心。由此可见 ( )①主权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③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④各国应履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义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由于黎巴嫩安全局势严峻,为保护中国公民人身财产安全,2024年10月1日中国政府组织了两批次共215名中国公民搭乘轮船、包机从黎巴嫩安全撤离。这体现了主权国家享有 ( )A.独立权 B.安全权 C.发展权 D.管辖权5.中国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中国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探索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尊重各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的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下列选项中,主权国家的权利与国家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①平等权——中国外交部表示支持中东地区国家携手合作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②管辖权——中国人民解放军驱离闯入东海防空识别区的美国空军战略侦察机③独立权——中国坚决反对“台独”分子赖清德“过境”窜美之行④自卫权——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联合利剑—2024 B”演习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左右碳排放以2005年为基准下降60%—65%,但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减排进展。由此可见 (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 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 ③各国应履行不侵犯别国的国际义务 ④国家主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政治权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中央与地方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就国家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进行配置,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和权力,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享有不同范围、不同效力的职权。这是因为 ( )A.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能管理国家级事务B.中央与地方行政区划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C.各国中央与地方采取的结构形式是完全一致的D.各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行使法定权力8.日本除中央政府外,地方政府分为都、道、府、县,下设市、町、村、特别区。美国除联邦中央政府外,还设立州政府,各州根据需要设立更低一级的政府。两国政权分层方式不同是基于 ( )①两国在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的需要 ②两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差异 ③两国的社会形态和政体形式不同 ④两国的中央政府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规定:国家建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协调机制,统筹指导、综合协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工作……青藏高原相关地方根据需要在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制定、规划编制、监督执法等方面加强协作,协同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由此可见 ( )①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②我国国家管理形式决定我国中央和地方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在我国,地方政府依法履行职能,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决定 ④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是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问题上,中方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由此可见 ( )①领土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②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③在我国,地方必须服从中央,不能考虑地方特殊利益 ④我国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国家之内作出一定行政区划 ( )①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②是国家领土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 ④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等诸多因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干维尔获得自治以来,自治政府一直缺少经济权益和政治权力,因而无力自主发展经济。向自治政府移交经济权益和政治权力,将赋予自治政府进行经济建设的能力。该自治政府的权力可能包括 ( )A.负责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B.负责本区域内的外交、国防、货币金融等事务C.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等国家级事务D.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13.在完善中央决策、地方执行的机制基础上,明确中央在财政事权确认和划分上的决定权,适度加强中央政府承担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和能力,维护中央权威。要切实落实地方政府在中央授权范围内履行财政事权的责任,最大限度减少中央对微观事务的直接管理,发挥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加强区域内事务管理的优势,调动和保护地方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材料中中央和地方在财政事权上的划分是 ( )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②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要求 ③基于法律对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规定 ④对地方特殊利益最大化和积极性的考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14.(11分)(2025·河北邯郸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5月,针对美国攻击抹黑澳门特区人权和法治状况,对特区修订国安法说三道四,粗暴干预澳门事务和中国内政,外交部驻澳门公署发言人表示强烈谴责、坚决反对。9月,针对黎以边境冲突升级,外交部发布安全提醒,建议中国公民暂勿前往以色列和黎巴嫩,已在当地的中国公民和机构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防范,如有中国公民现阶段自愿离开,将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全力提供协助。运用“国家主权”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我国外交部强烈“谴责”、发布“提醒”的合理性。框题跟踪检测(四)1.选B 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国家主权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是具体的、现实的,①③符合题意。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不是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②不选。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④不选。2.选D 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所以拉美5国共同反对美国侵犯拉美国家主权,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国家主权的重要性,①描述了国家主权的体现,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主权是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而不是行政权力,②错误。3.选A 中国发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声明,并展开战备警巡以维护主权。这表明主权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不容侵犯,①正确。中国坚决维护自己对黄岩岛的主权,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②正确。平等权是指主权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虽然这是主权国家的一个重要权利,但题目中并未直接涉及平等权的内容,而是强调了独立权和主权的重要性,③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菲律宾侵犯中国主权,中国维护自身主权,重点是主权问题,而不是干涉内政的问题,④排除。4.选D 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A不符合题意。独立权、平等权、管辖权、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B、C排除。管辖权是指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物和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对在其领域外的侨民、驻外大使馆行使管辖的权利。中国政府组织中国公民从黎巴嫩安全撤离,这体现了主权国家享有管辖权,D符合题意。5.选D 中国外交部表示支持中东地区国家携手合作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体现我国履行尊重别国主权的国家义务,而不是体现主权国家的权利,①排除。防空识别区本身不属于我国领土范围,不适用于行使管辖权,②排除。中国坚决反对“台独”分子赖清德“过境”窜美之行是反对美国干涉我国内政,是行使独立权的表现,③正确。自卫权包括国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和防御外来的侵犯。军事演习属于国防军队建设,属于国家行使自卫权,④正确。6.选B 材料强调国家主权具有独立自主性,国家享有独立权,没有体现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履行不侵犯别国的国际义务,③不符合题意。7.选B 中央政府管理国家级事务,故A错误;材料中指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享有不同范围、不同效力的职权,这是因为中央与地方行政区划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故B正确;各国中央与地方采取的结构形式不尽相同,故C错误;D是中央与地方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和权力的表现,不是原因,不符合题意。8.选A 材料说明美国和日本都进行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权分层,这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①正确;两国在政权分层上又有不同特点,这是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等国情的差异,②正确;两国的社会形态相同,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③错误;两国的中央政府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但这不是两国政权分层方式不同的原因,④不选。9.选A 我国国家结构形式决定我国中央和地方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不是我国国家管理形式,②错误。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④错误。10.选C 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①错误。在我国,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③错误。11.选D 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据此可知,③④说法正确,①说法错误;行政区划不是国家领土的有机组成部分,②说法错误。12.选A 该自治政府作为地方政府,自治权可能包括负责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故A正确;负责本区域内的外交、国防、货币金融等事务,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等国家级事务,国家级事务由中央政府负责,地方政府没有这些自治权,故B、C不符合题意;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地方政府没有这些权利,故D不符合题意。13.选A 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权力的划分是通过宪法加以规定的,③错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划分是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但不是考虑地方特殊利益最大化,④错误。14.解析:关键词①:针对美国攻击抹黑澳门特区人权和法治状况,对特区修订国安法说三道四,粗暴干预澳门事务和中国内政,外交部驻澳门公署发言人表示强烈谴责、坚决反对→可联系教材知识主权的含义与地位、我国对澳门享有主权。关键词②:外交部发布安全提醒,建议中国公民暂勿前往以色列和黎巴嫩,已在当地的中国公民和机构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防范,如有中国公民现阶段自愿离开,将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全力提供协助→可联系教材知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管辖权。答案示例: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②澳门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对澳门享有主权,外交部“谴责”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外交部“提醒”当地中国公民,是行使管辖权以保障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的体现。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框题跟踪检测(四)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docx 第二课 第一框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docx 第二课 第一框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