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第1课时 教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第1课时 教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掌握量变和质变的含义,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而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和水平。
评价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成就人生的精彩。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质和量的含义和关系,理解质变和量变的含义及辩证关系,掌握质量互变规律,把握事物发展过中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联系与区别。
(1)难点: 理解和运用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教法学法
议题式教学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资料,剪辑视频,制作课件;印发预习提纲。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全球各国高铁里程前10排行榜”视频片段)
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3.8万千米。历经数十年的努力,中国高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追赶到领跑,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而这节课我们将以“中国高铁为什么能由追赶者转变为领跑者 ”为议题,从质量互变规律的视域来探究中国高铁的科学发展。
2.讲授新课
总议题: 用“质量互变规律”思考中国高铁为什么会领跑世界
分议题一: 从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中正确理解“事物的质和量及其关系”
探究活动一: 中国高铁的发展,大致经历过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探索与决策阶段(改革开放后-2003年)20世纪 80年代,我国就要不要建设高速铁路、如何建设高速铁路,以什么样的方案和标准建设高速铁路等问题达成了初步共识,并于1990年底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开启了建设京沪高铁的预研。
第二阶段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阶段(2004-2007年)
2003年铁道部提出了跨越式发展路线,以较短时间、较少环节和代价,实现与发达国家原先发展历程相同的目标,明确了整体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逐步实现国产化,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路线。这标志着我国高铁从持续了十几年的自主发展道路向引进一消化吸收一自主创新的路径上转变。
第三阶段 自主创新阶段(2008-2010年)
为让筹备已久的京沪高铁能用上我国自主产品,2008年铁道部与科技部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提出研制新一代时速350千米及以上的高速列车,目标就是形成完全自主的中国高速列车技术、装备、产业化能力和运行服务能力。与技术引进和逆向复制不同,该“计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铁装备进入自主创新阶段。
第四阶段 发展低谷阶段(2011年)
这一年,我国高铁产业遭遇了重大挫折。2月,原铁道部多位领导涉嫌严重违纪,之后高铁建设很快受到影响。7月初,我国高铁开始降速,原时速350千米、250千米的线路分别降速至时速300千米、200千米运营。随后发生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 人受伤,社会各界对此事故口诛笔伐,逐步演变为对中国高铁的质疑。
第五阶段 技术研发与“走出去”阶段(2012-2015年)要实现高铁领域的完全自主化,必须要在关键领域、技术、产品上努力追赶,对最新一代技术趋势进行探索和研发。2015 年下线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完全摆脱了CRH380系列中日系和德系技术的影子,建立了中国标准,我国高铁装备产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市场的角逐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第六阶段 高铁发展迈入新征途(2015年至今)
我国具有全球最大的高铁市场,中车集团是全球最大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CRH380系列动车组成为我国高铁线路上的主力车型,在一些先进技术领域处于国际一流水平,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等评价是对我国高铁装备最贴切的褒奖。
探究与分享:
(1)结合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正确理解事物的质和量,并总结二者的关系。
(2)有人说中国高铁的发展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学生分组研讨,汇报交流。
教师归纳提升:
(1)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质和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除了含义不同外,质和量的区别还表现在质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即不是直接同一。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②质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③质和量都是一定事物的质、量,都离不开特定的事物。“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2)不赞同。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而不只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
分议题二: 从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中体味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探究活动二:
第四阶段 发展低谷阶段(2011年)
正当蓬勃发展之际,2011年我国高铁产业遭遇了重大挫折。这年2月,原铁道部多位领导涉嫌严重违纪,之后高铁建设很快受到影响,银行收紧贷款、投资大幅下降、因高铁建设而形成的庞大债务也为全社会所关注。7月初,我国高铁开始降速,原时速350千米、250千米的线路分别降速至时速 300千米、200千米运营。随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社会各界对此事故口诛笔伐,逐步演变为对中国高铁的质疑。
这些事件对我国高铁发展的巨大打击有三个方面: 一是降速,不仅高铁运营速度全面下降,而且新建高铁线路标准降低,线上工程降低为时速250千米;二是银行进一步收紧贷款、投资下降,部分线路停工,一些拟开工的规划线路也被叫停;三是影响了国际市场对中国高铁的信心,个别合作意向失效。
当高铁安全、高效运营时,有些人提倡应该跨越式发展。然而当出现问题,遭遇挫折时,有些人又变得缩手缩脚,踟躇不前,思想变得比较保守,当高铁发展具备了飞跃性发展的条件时,有些人却又担心出问题而不敢积极推动事物的发展。
探究与分享:
(1)请就材料中“有些人”的三种思维进行评析,
(2)反思中国高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学生分组研讨,汇报交流。
教师归纳提升:
(1)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材料中“有些人”的三种观点没有从统一性的角度分析和看待中国高铁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2)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是量变的体现。间断性是指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是质变的体现。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的。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
分议题三: 做新时代青年,成就精彩人生
探究活动三:
中国高铁辉煌的背后凝聚着一代代铁路建设者的不懈奋斗和艰辛付出,他们用铁路精神成就了自己的精彩人生,无怨无悔。
习近平告诫广大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探究与分享:
(1)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有何重要意义
(2)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学生分组研讨,汇报交流。
教师归纳提升:
(1)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每个人的成长都与自己的个人修养密切相关,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自己的成长路径,抛却好高骛远的遐想,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好量的积累,做足能量的储备,才可能从平凡跨越到精彩,实现质的飞跃,成就精彩人生。
[评价反馈]
1.下列关于量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量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
②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③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④此物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量的规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2.火箭呼啸而去、飞船摇曳而归。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空间站时代。空间站和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众多科技领域的进步,使航天成果广泛应用。由此可见( )
A.航天技术是引领我国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
B.制定正确的战略是航天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C.开启空间站时代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质的飞跃
D.航天技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必然联系
答案:C
3.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思维状况既有上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影子”,又向下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趋近、例如,学前儿童的思维继承着婴儿动作思维的特点,但形象思维也开始发展起来。这表明( )
①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一个突变的过程
③事物的量变最终必然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存在前后相继的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4.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思是说,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只有通过一步步的积累,才能到达千里之遥的目的地。
成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本又是说,筑造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一点儿而未完成。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答案: 材料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合乎规律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质变-新的量变……质量互变规律支配了事物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相互交替,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过程。因此,要实现人生理想、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质变,就必须注重量的积累。
课堂小结
1.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2.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教学反思
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领域的延伸和具体化。质量互变规律是辩证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辩证思维的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本课的探究活动主要围绕质、量、质变和量变等基础概念、含义以及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思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应该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具备马克思主义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素养,让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能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本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间断性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把握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