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课时练习(含答案)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课时练习(含答案)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

资源简介

正确运用判断
班级: 学号: 姓名:
基础巩固
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下列哲理所涉及的判断与材料中的判断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②物质决定意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某校高三老师组织学生对本班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某同学在进行调查研究后,运用性质判断及其周延的知识对实例进行了分析。下列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
①所有同学都是勤奋学习的——单称肯定判断
②有些同学是共青团员——特称肯定判断
③张三是足球运动员——单称肯定判断
④小明不是学生会成员——特称否定判断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A国与B国是友好邻邦,A国与C国也是友好邻邦;A国认可B国的礼仪文化;A国比C国人口多”。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B国与A国是友好邻邦 ②B国与C国是友好邻邦
③B国认可A国的礼仪文化 ④“……比……人口多”关系是反对称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某电影自2025年初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刷新多个影史纪录。下列表述与该影片中的台词“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属于同一种判断的是( )
A.父母子女之间相互尊重,才能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B.兄弟同心、姐妹和睦始终是维系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
C.构建和合文化,不是净化社会空间,就是引导社会风气
D.如果维系好邻里关系,则一定程度能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感
5.区别于仅依赖计算的“离身智能”,具身智能设备既能通过传感器感知物理世界,又能借助大模型理解任务、自主决策并执行。以此判断为前提能得出的必然结论是( )
①如果此判断有一个支判断是假的,那么另一个就是真的
②在日常语言表达中,此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③如果此判断为假,那么具身智能设备仅能自主决策
④如果此判断为真,那么具身智能设备能感知物理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能力提升
6.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轴线”与数学里的“对称”密切相关。数学里的“对称”指物体或图形经过某种变换(如旋转、平移、对折等)其相同部分完全重合或有规律的重复的现象。这种重复可以是“轴对称”“中心对称”或“旋转对称”。“对称”不仅是一个数学概念,而且也是一个美学概念。材料中关于“对称”的表述( )
①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②既存在性质判断,也存在关系判断
③包括联言判断,有助于多方面认识事物
④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是真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丰收节,是世界各地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在中国汉族及大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十月初十。在中国畲族等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八月十五。在南印度也叫“庞格尔节”,在公历3月中左右。根据材料和生活中的重大节日,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
①所有丰收节都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
②有的丰收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的
③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的节日都是丰收节
④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的节日中,有的是丰收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某中学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规定“参与社区服务或校内劳动等劳动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劳动教育学分的必选项”,并强调“劳动精神有效培养需劳动课程引导和实践能力锻炼两手抓,二者缺一不可”。下列选项中逻辑推理与材料内涵一致的组合是( )
①获得劳动教育学分要么参与社区服务,要么参加校内劳动
②如果学校开设劳动课程,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③只有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劳动教育学分
④劳动精神有效培养既需要课程引导,又需要实践锻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清明假期小张与小李外出游玩,两人约定“如果中山公园的樱花开了,就去中山公园游玩”“要么乘坐地铁,要么乘坐公交车”“或者带着小面包,或者带着巧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第二个约定为假,则两人有可能采取了地铁转公交的方案
②若小张外出游玩为假,不能推出“小张与小李外出游玩”为假
③若中山公园的樱花没开,前件为假则第一个约定为假
④若两人带着小面包为真,那么带着巧克力也有可能为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创新应用
10.甲要举办学习沙龙,对乙说:“如果我请你,你一定要来。”对丙说:“只有我请你,你才来。”对丁说:“如果我请你,你就来;而且只有我请你,你才来。”事后,甲邀请了丙,而乙和丁都来了。
  请你说明乙、丙、丁应该来还是不应该来 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课练50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C B D D B D D B
1.C 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属于简单判断。“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属于复合判断,①不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属于简单判断,②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属于简单判断,③符合题意。“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属于复合判断,④不符合题意。
2.C “所有同学都是勤奋学习的”是全称肯定判断,①错误。“有些同学是共青团员”是特称肯定判断,②正确。“张三是足球运动员”是单称肯定判断,③正确。“小明不是学生会成员”是单称否定判断,④错误。
3.B A国与B国是友好邻邦,B国与A国也是友好邻邦,这里的“友好邻邦”关系是对称关系,①正确。A国与B国是友好邻邦,A国与C国也是友好邻邦,但B国与C国不一定是友好邻邦,这里的“友好邻邦”关系是非传递关系,②错误。A国认可B国的礼仪文化,B国可能认可A国的礼仪文化,也可能不认可A国的礼仪文化,在这里“认可”关系是非对称关系,③错误。A国比C国人口多,那么C国肯定比A国人口少,所以“……比……人口多”关系是反对称关系,④正确。
4.D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父母子女之间相互尊重,才能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A不符合题意。“兄弟同心、姐妹和睦始终是维系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属于联言判断,B不符合题意。“构建和合文化,不是净化社会空间,就是引导社会风气”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C不符合题意。“如果维系好邻里关系,则一定程度能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感”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D符合题意。
5.D “具身智能设备既能通过传感器感知物理世界,又能借助大模型理解任务、自主决策并执行”是一个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但是不能得出另一个联言支是真的结论,①排除。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并且如果该判断是真的,则每一个联言支都是真的,即如果此判断为真,那么具身智能设备能感知物理世界,②④正确。如果该联言判断是假的,则至少一个联言支是假的,所以不能必然得出“具身智能设备仅能自主决策”的结论,③排除。
6.B “对称”指物体或图形经过某种变换(如旋转、平移、对折等)其相同部分完全重合或有规律的重复的现象,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内涵。这种重复可以是“轴对称”“中心对称”或“旋转对称”,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外延,①正确。材料中关于“对称”的表述不涉及关系判断,②排除。“对称”不仅是一个数学概念,而且也是一个美学概念,这一表述为联言判断,有助于多方面认识事物,③正确。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来源于实践的判断未必是真判断,④错误。
7.D 丰收节,在中国汉族及大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十月初十,在中国畲族等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八月十五,并非所有丰收节都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①错误。丰收节,在中国汉族及大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十月初十,在中国畲族等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八月十五,说明有的丰收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的,②正确。丰收节,在中国畲族等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八月十五,并非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的节日都是丰收节,③错误。丰收节,在中国汉族及大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十月初十。在中国畲族等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八月十五,说明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的节日中,有的是丰收节,④正确。
8.D 材料中“参与社区服务或校内劳动”是学生获得劳动教育学分的必选项,但未限定二者为“非此即彼”(不相容选言),学生可能同时参与,应为“或者…或者…”,①错误。材料指出“开设劳动课程”是有效培养劳动精神的必要条件之一,②错误。材料明确“参与社区服务或校内劳动等劳动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劳动教育学分的必选项”,符合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未参与则无法获得学分,③正确。材料强调劳动精神有效培养需劳动课程引导和实践能力锻炼两手抓,构成联言判断,④正确。
9.B 第二个约定“要么乘坐地铁,要么乘坐公交车”为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第二个约定为假,说明两人同时乘坐地铁和公交(或均未乘坐),则两人有可能采取了地铁转公交的方案符合题意,①正确。小张与小李外出游玩属于联言判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若小张外出游玩为假,则一定能推出“小张与小李外出游玩”为假,②错误。“如果中山公园的樱花开了,就去中山公园游玩”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件假时,命题恒真,③错误。“或者带着小面包,或者带着巧克力”为相容的选言判断,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因此若两人带着小面包为真,那么带着巧克力也有可能为真,④正确。
10.(1)甲对乙讲的话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乙受到邀请就应该来。现在乙没有受到邀请,乙可以来也可以不来。
(2)甲对丙讲的话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丙没有受到邀请就不应该来。现在丙受到邀请,丙可以来也可以不来。
(3)甲对丁讲的话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丁受到邀请就应该来,如果丁没有受到邀请就不应该来。现在丁没有受到邀请,所以丁不应该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