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走进思维世界班级: 学号: 姓名:基础巩固1.2025年第5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下列文章中的表述与蕴含的思维对应准确的是( )①分析形势要坚持“两点论”,既把成绩讲够,也把问题说透——辩证思维②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解决好缺位、越位问题——创新思维③全党上下形成的最大共识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底线思维④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综合思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有的人思想古板,有的人则天马行空;有的人古灵精怪,有的人却一板一眼……这说明( )A.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 B.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C.不同风格的思维具有共同的特征 D.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3.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从思维的特征来看,“望梅止渴”表明人的思维具有( )A.间接性 B.概括性 C.能动性 D.发散性4.在《逻辑与思维》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等特征。以下情境中,哪一选项最能体现思维的概括性特征( )A.小李在研读历史时,透过历史事件把握历史运行的规律B.小丽在解数学题时,通过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数的值C.小华在阅读小说时,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D.小明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树木,总结出树木都有根系、树干和树冠的共同特征5.2025年2月14日,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外长王毅用“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表达了对中美关系问题的立场。王毅对中美关系的描述( )①体现了中国根据国际问题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②具有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概念性③具有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④是一种系统思维,是对我国外交工作具有指导性的思维方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能力提升6.“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立足于经济发展时代特征提出的新经济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反映了( )①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②思维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③思维具有间接性,能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④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中华诗词是中国文化的标本、中华文明的活化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运用了形象思维表达爱国主义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④“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体现了思维的科学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认为“昨夜雨疏风骤”,怎么可能“海棠依旧”?而应该是“绿肥红瘦”。根据材料可知( )①词人的思维属于形象思维,并未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形象思维可以脱离抽象思维,将认识对象在大脑中直接再现③词人运用抽象思维,通过判断、推理等方式得出绿肥红瘦的结论④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辅相成,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在《长相思·山一程》中,借风雪的聒噪与行军的艰难,将思乡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首词( )①运用生动的感性形象,展现了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②凭借抽象的概念,构建起对故乡的深切思念③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了超越现实的情感体验④以具体的形象思维,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创新应用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0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至2027年,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论证立项5~8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第二阶段,2028—2035年,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等的科学任务,论证实施约15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第三阶段,2036—2050年,论证实施30余项空间科学任务,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请你结合我国空间科学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实施,分析思维在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发展中所展现的特征,并阐述这些特征是如何助力我国空间科学实现长远发展的。试卷第1页,共3页课练46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B A C D A B C D B1.B “分析形势要坚持‘两点论’,既把成绩讲够,也把问题说透”,既看到成绩又看到问题,坚持了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体现了辩证思维,①正确。“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解决好缺位、越位问题”,主要体现的是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府的行为,属于辩证思维,而不是创新思维,②排除。“全党上下形成的最大共识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强调的是对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重要性的认识,属于战略思维,并非底线思维,③排除。“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将质和量统一起来进行考察,体现了综合思维,④正确。2.A “有的人思想古板,有的人则天马行空;有的人古灵精怪,有的人却一板一眼”这说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A符合题意。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反映,B错误。材料未体现不同风格的思维具有共同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D错误。3.C “望梅止渴”并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没有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未体现思维的间接性,A不符合题意。“望梅止渴”并没有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未体现思维的概括性,B不符合题意。“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表明人的思维具有能动性,C符合题意。发散性不是思维的一般特征,D不符合题意。4.D 小李在研读历史时,透过历史事件把握历史运行的规律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和能动性特征,A不符合题意。小丽在解数学题时,通过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数的值展现了其逻辑推理的能力,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和能动性特征,B不符合题意。小华在阅读小说时,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特征以及形象思维,C排除。小明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树木,总结出树木都有根系、树干和树冠的共同特征明确展示了从个别树木中概括出共性特征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特征,D符合题意。5.A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的表态,形象地表达了中国人面对外部压力时的态度,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中国都将泰然处之,根据国际问题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这也是一种形象思维,具有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①③符合题意。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②不符合题意。王毅对中美关系的描述是一种思维方法,虽然对我国外交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它不具备系统性,不是系统思维,④排除。6.B 材料强调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体现了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①正确。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②排除。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③错误。材料说明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④正确。7.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抽象理念,未借助感性形象,属于抽象思维,①排除。“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概括了人民与国家的根本关系,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②正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比喻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③正确。思维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不能认为思维都是科学的,④排除。8.D 词人通过推理触及了风雨导致花落的本质,并非仅停留在形象思维层面,①错误。形象思维不能完全脱离抽象思维,如“绿肥红瘦”的结论需要抽象思维的推理支持,②错误。词人通过“昨夜雨疏风骤”推断出“绿肥红瘦”,是基于风雨对植物的客观影响进行判断和推理,属于抽象思维的运用,③正确。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词中既有对场景的形象描绘(如“浓睡不消残酒”),又有逻辑推理(“应是绿肥红瘦”),体现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相辅相成,④正确。9.B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词运用生动的感性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展现了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超越现实的情感体验,①③符合题意。这首词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②不符合题意。这首词以具体的形象思维,触及了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揭示事物的本质,④排除。10.(1)思维具有间接性。通过制定和实施“三步走”战略,我国间接地推动了空间科学的进步,而不是直接干预具体的研究项目。(2)思维具有概括性。“三步走”战略中的每一步都概括了我国空间科学在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3)思维具有能动性。“三步走”战略不仅反映了我国空间科学的现状,还可以预见和规划未来,引导我国空间科学发展。(4)这些特征共同助力我国空间科学实现长远发展,因为它们确保了发展的方向性、有序性和持续性,同时激发了科学家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热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