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9月第一次半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9月第一次半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河北安平中学高一年级学情检测
政治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课+第二课第一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已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0个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25年6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在南宁市境内发现了17处史前洞穴遗址、1个化
石点和2处大石铲遗址,采集到穿孔石器、砍砸器、石锤、石片、石砧等石器以及动物化石等新石器时代
遗物。下列选项符合该时期的社会状况的是()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②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③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已分工
④人们共同劳动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社会形态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下列选项符合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是()
①原始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按劳分配劳动产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②奴隶社会:铁器工具的应用,发明文字,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
③封建社会: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④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作坊,创造了巨大财富,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历史学家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描述,古希腊奴隶制建立在奴隶主对生产资料和奴隶的私有制基础之上,
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并由奴隶进行,奴隶承担着大量低贱、繁重的手工业劳动。据此可推断()
①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②奴隶社会实行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奴隶被迫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④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逐新产生。私有制产生的标志是()
A.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B.生产工具归家庭私有
C.牲畜开始归家庭私有
D.劳动产品成为家庭私有财产
5.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该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
北周、隋、唐等十余个王朝的开凿和修缮,现存各类造像3938件,壁画近1000平方米,素有“东方雕塑陈
列馆”美誉。对于该石窟的开凿时期描述合理的是()
①人类刚刚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
②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③人们共同劳动并占有生产资料
④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剥削农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1929年,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
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下列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经济危机,必然引发生产及社会生活混乱
②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③生产相对过剩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④经济危机难以治愈,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一部分工人“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员工持股”把劳动者变成资本工
人,进行身份转化,使员工成为公司股东。“员工持股计划”()
①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②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③有利于调和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④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采取的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在学习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甲:相对于奴隶,封建社会的农民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甚至还拥有少量土地
乙:相对于封建社会而言,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具有隐蔽性
丙: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奴隶属于奴隶主只拥有少量生产资料
丁:原始社会末期,伴随国家的产生,出现土地、牲畜私有加剧了贫富分化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9.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
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
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③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④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某学者谈道,作为一种思潮,一套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它有
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下列关于这一观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共产党宜言》的发表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试卷第2页,共7页高一政治学情检测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A C A C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A C A D C C C
1.B【详解】①: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①正确。
②:题干体现的是原始社会,而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在奴隶社会,②排除。
③:题干体现的是原始社会,而奴隶社会出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③排除。
④:题干体现的是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
品,④正确。
故本题选 B。
2.D【详解】①: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平均分配产品,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分配的基本原
则,①错误。
②:封建社会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②不选。
③:在封建社会,农民依附于地主。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
地,有自己的劳动工具,③正确。
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作坊,创造了巨大财富,人类社
会进入新阶段,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④正确。
故本题选 D。
3.A【详解】①③:古希腊奴隶制建立在奴隶主对生产资料和奴隶的私有制基础之上,生产以家庭为单位
并由奴隶进行,奴隶承担着大量低贱、繁重的手工业劳动。据此可推断奴隶主占有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
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①③符合题意。
②:封建社会实行君主专制,等级森严,②说法错误。
④: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4.A【详解】A: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A 说法正确。
BCD:生产工具、牲畜、劳动产品归家庭私有是私有制产生的表现,但不是标志,BC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5.C【详解】①:奴隶社会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但材料该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反映的是
封建社会,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该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余个王朝的开凿和修缮,反映
了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时期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剥削农民,②④符合
题意。
③:人们共同劳动并占有生产资料,这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6.A【详解】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爆发时,大量企
业破产、工人失业等,必然引发生产及社会生活混乱,①正确。
②:“1929 年,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
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这说明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②正确。
③: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
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相对过剩是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③排除。
④:经济危机难以治愈,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不是主要矛盾,④排除。
故本题选 A。
7.C【详解】①:“员工持股计划”,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剥削关系,①说法错误。
②:“员工持股计划”,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②符合题意。
③: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不能调和,该措施可以缓和矛盾,③说法错误。
④:“员工持股计划”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采取的措施,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C。
8.A【详解】甲:在封建社会,农民相比奴隶确实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并且有少量土地可以耕种。这种
生产关系是封建社会的特点之一,甲正确。
乙: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通过雇佣工人,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种剥削方式具有隐蔽性,
例如通过工资形式掩盖了对剩余价值的占有,乙正确。
丙: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本身,奴隶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丙错误。
丁: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产生,出现土地、牲畜私有,贫富分化加剧,出现两大对立阶级,阶级矛盾不
可调和产生国家,选项颠倒了国家和私有制出现的先后顺序,丁错误。
故本题选 A。
9.B【详解】①④: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
础上,①④正确。
②③: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劳动的秘密,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②③错误。
故本题选 B。
10.A【详解】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
美好蓝图,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①正确。
②③: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唯物
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共产
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正确,③错误。
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但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
理论成果渊源,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11.B【详解】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
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①说法正确。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
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说法错误。
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这一目标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人们不断为实现共
产主义而奋斗,③说法正确。
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2.C【详解】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石,而非《共产党宣言》,①
错误。
②:“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体现马克思主义会随历史条件变化
而发展,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②正确。
③:强调原理运用要以历史条件为转移,说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需结合具体实际条件,③正确。
④: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并非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④错误。
故本题选 C。
13.C【详解】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①排除。
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②
错误。
③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飞跃;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14.A【详解】①:根据该同学绘制的研学笔记中党成立及奋斗的历程,我们可以感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
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①正确。
②: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
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错误。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
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正确。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15.C【详解】A: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A 错误。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B 错误。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C 正确。
D:在建立新中国的基础上完成社会主义革命,D 错误。
故本题选 C。
16.A【详解】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①正确。
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
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②正确。
③:“认清近代中国的一切革命问题”这不是基本国情或历史任务,而是认识和分析国情的过程,与题意不
符,③不选。
④: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
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与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无关,④不选。
故本题选 A。
17.D【详解】③④: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飞跃,建立起了人民民主政权。为
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④正确。
①: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
会主义的转变,①排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没有实现国家富强,②排除。
故本题选 D。
18.C【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①说法错误。
②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互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
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②③说法正确。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
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
立社会主义社会,两者革命目标不一致,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19.C【详解】②④: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分别从
中国的封建势力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个角度说明了中国不可能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的内部原
因,②④正确。
①:“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这是外部原因,不是内部原因,①不符合题意。
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是工人阶级,不是农民阶级,③排除。
故本题选 C。
20.C【详解】A:深圳渔民村,北京鸟巢水立方属于改革开放时期,A 不符合题意。
B:圆明园遗迹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抗美援朝纪念馆和九八抗洪纪念园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B
不符合题意。
C:1921 年中国共产党就诞生在嘉兴南湖中的画舫上、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于 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8 月召开)、韶山冲毛泽东故居、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成立(1949
年),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 符合题意。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 一 1949 年),北京故宫修建于明朝,辛亥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航
天事业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21.
①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②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每点 3 分,共 9 分)
22.(1)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
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③《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
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为工人运动提供理论指导;④《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
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每点 3 分,共 12 分))
(2)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1 分)
①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2 分)
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2 分)
③从社会主义的实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2 分)
23.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
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为实
现国家富强、这个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新中国的诞生,是 20 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
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防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
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每点 4 分,共 1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