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版 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感官兄弟》 1.辨别真假水果 教学设计单元 《多变的月亮》 课题 3.白天和夜晚 课时 1设计 学校 电话核心 概念 9.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内容 9.4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内容要求 9.4低(3)知道每天观察到的月亮形状是变化的。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能简单描述白天和夜晚常见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常见动植物的不同之处。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意识到一些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常见动植物表现出的不同现象与白天和夜晚之间存在关联。 探究实践 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对比白天和夜晚常见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常见动植物的不同表现,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猜想。 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驱使下,对白天和夜晚常见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动植物等的不同,表现出直觉兴趣。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认识和体验白天和夜晚的区别,并通过思考,关联自然界中直观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对于学生来说,从直观现象中去思考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 准备 教师:太阳和月亮的特征图片或影像资料。游戏活动的生活常用物品、角色的头饰等。学生: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提醒与备注一、问题情境(5分钟) 1.情境引入 出示两幅图片(白天和夜晚的同一场地) 2.问题与猜想 师:同学们,图片显示的地方是哪里?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图上的地方是在郑州,一个是白天,一个是夜晚。 生:左边那个有蓝天和太阳光的是白天,右边这个亮灯的是夜晚。 师:白天和夜晚还有哪些不一样? 生:…… 【设计意图】 以学生熟悉的同一地点在白天和夜晚呈现出的不同样态的情境,聚焦学习内容白天和夜晚,引发学生对白天和夜晚有什么不一样的思考和猜想。初步达成态度责任目标。 教学时建议教师因地制宜的引导学生对身边比较熟悉的同一场景进行观察和对比,通过贴紧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去激发学生产生“白天和夜晚还有什么不一样呢?”的问题猜想。二、探究与结论(30分钟) 1.观察现象、关联特征 出示从黎明前和日出、日落的视频。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太阳升起前后,大自然景象有什么变化? 生:太阳没出来的时候,天很黑,看不清。太阳快出来地时候,慢慢有点亮了。 生:太阳升起来以后,天空很亮,什么都看的很清楚。 生:最后太阳又落下去了,天又黑了。 师:你能说说白天和黑夜与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有什么关系吗? 生:太阳升起是白天,太阳落下以后就是黑夜了。 师:看来,大家判断白天和夜晚的重要依据是有没有太阳,那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太阳,你发现太阳有什么特征呢? 生:太阳很大、很亮,我们不能直接看它,会刺伤眼睛的。 生:太阳很热,冬天的时候晒太阳很暖和。 生:太阳还很亮,太阳一出来,就不用开灯了。 师:到了晚上,太阳下山了,不见了,那么天空中你还能发现什么呢? 生:能看到月亮。 生:有时候还能看到星星…… 师:月亮在天空中的时候,我们周围也会像白天一样又亮又温暖吗?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夜晚的时候,月亮才出来,可是,它也并不像太阳那么亮,很多地方还是看不清。 生:晚上的时候我们出门,会觉得比白天凉,要多添加衣服才能不感冒。 生:晚上月亮有时也会藏起来,那时候就更黑了。 小结:总结大家的观察和发现,我们知道了一天中有白天和夜晚,白天有太阳,夜晚有时有月亮,有时没有月亮;白天太阳会发光发热,所以我们周围很亮,能看清楚很多东西,可是到了晚上就会比较黑,因为月亮不会发热,所以晚上也不暖和。 2.搜集信息、巩固认知 师:你观察过身边的同学、家长、朋友吗?你知道他们白天和夜晚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吗?找一找、说一说。 生:白天同学们都上学校来上课,晚上都回家休息。 生:白天马路上的车特别多,声音也很嘈杂,晚上大家都回去休息了,比较清净。 生:白天街道很热闹,夜晚很安静。 生:晚上学校操场上没人了,白天一下课,到处都有同学在玩儿。 师:大家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最后请每组选2名学生进行汇报。 小组分享和交流互动。 3.表达展示、激发兴趣 师:除了我们周围的环境以及我们人类的活动,白天和夜晚还有哪些影响呢?你还能通过自己的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吗? 生:还有许多小动物和植物,他们在白天和夜晚也不一样。 生:我知道刚刚开放不久的向日葵的花朵在白天会一直跟着太阳转动。 生:我家的小猫白天总是喜欢睡觉,晚上却很精神。 …… 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你演我猜的小游戏,大家都找到一种自己熟悉或喜欢的小动物或者植物,想一想它们在白天和夜晚会有什么样的不同表现。让我们分别表演出来,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表演的是哪种小动物,这个小动物在干什么,它所在的时间是白天还是夜晚? 生分别尝试上台选择面具卡上的动物或植物,模拟表演它们在白天或夜晚的特点或行为,其他学生以抢答的方式进行猜测,并说出猜测的理由,答对者可上台接续表演。 生生互动表演与猜测: 生1:放烟花是在白天还是晚上 生2:白天太亮,晚上放烟花才好看! 生3:(扮演老鼠)我白天出来还是晚上出来 生4:老鼠喜欢晚上出来,白天容易被发现! 生5:我扮演的是大公鸡,我白天喔喔叫,晚上睡大觉。 生6:我是大老虎,我白天在觅食,晚上休息。 小结: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动植物包括我们自己,在白天和夜晚都会有许多的不同。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白天和夜晚自然现象或事物的不同。在进行观察对比的过程中,对白天和夜晚的区别有更丰富的认识和体验。在表达交流中,初步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现象与太阳和月亮的特征具有密切的关系。初步达成科学观念目标及科学思维目标。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人们的活动。在表达交流中,逐渐认识到生活中人们的活动与太阳和月亮的特征具有密切的关系。再次达成科学观念目标及科学思维目标。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动植物的活动及状态。在表达交流中,逐渐认识到动植物的生存也与太阳和月亮的特征具有密切的关系。再次达成科学观念目标及科学思维目标。 【设计意图】 游戏我演你猜的环节,既能激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探索身边自然现象的兴趣,又可以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和日常生活观察的结合。再次达成科学观念目标、探究实践目标及态度责任目标。 建议教师注重学生感官观察的真实体验,如可以根据授课的时间和天气状况,采用室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阳光下感受到阳光的温暖等,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启发孩子们积极表达。 也可以通过视频呈现等方式作为指导,启发学生多生活中更多事物在白天和夜晚所表现出来的区别的关注。 教师可以灵活地将“阅读与新知”的猫头鹰、壁虎,融合进“白天与夜晚对动物的影响”。 在你演我猜的环节,建议教师可以准备部分头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分组活动或台上台上互动等方式进行均可。 教师可以灵活地将“阅读与新知”的猫头鹰、壁虎,融合进你猜我演的环节。三、反思与评价(5分钟) 1.课堂小结 师: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动植物包括我们自己,在白天和夜晚都会有许多的不同,这些不同的表现和情景大多都 和什么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这些不同的表现和情景大多都与太阳和月亮有着密切的关系。 2.反思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刚的观察和结论,连一连,说一说。 生1:太阳的形状不变,白天出。 生2:月亮形状改变了,晚上才出现。 生3:太阳能发光发热光线很强,月亮不发热光线弱。 3.评价 师:大家这节课会观察、会比较,会表达,会倾听,表现非常好,请给你的棒棒糖涂上红色;然后同桌两人互相评价,非常好给翘起大拇指的小手涂上红色,比较好就涂上蓝色;最后进行自我评价,表现好画上哈哈大笑脸,表现较好画上微笑脸。 4.应用迁移 师:同学们,月亮会在白天出来吗 生:好像有时候白天也见过。 师:不要着急,课后让我们通过观察找到真实的证据并画在记录单4里。 师:希望同学们今后在生活中多细致观察,用科学探索更多大自然的奥秘吧! 【设计意图】 本课的反思与评价旨在通过连线练习的方式巩固对太阳、月亮的形状外在特征的认识,引导学生将感官观察到的信息与太阳和月亮的外在特征相联系。 【设计意图】 应用与迁移旨在促进和激发学生进一步保持对月亮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打破固有思维,充分利用感官观察的敏锐性,发现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自然或生活现象,使其对探索大自然的科学奥秘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要注意关注学生对月亮是否会发光的描述。我们晚上能看到的月亮及其不同的形状,其实都不是月亮本身发出的光,而是月亮反射了太阳的光。 月亮有时白天也会出现,故如果学生将“白天出来”与“月亮”连接,也对。四、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以图画形式呈现板书,便于学生理解白天有太阳,太阳会发光发热,晚上有月亮,月亮不会发光。白天和夜晚会对人、动物、植物等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